1、1分段分层练习(一)给下面的语段分层并归纳语段中心及层意。1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2纸币首先出现在北宋,当时称为“交子”。这决非偶然。要发行纸币,就必
2、须具备造纸术和印刷术。然而在当时的地球上,掌握印刷术的国家寥寥无几,其中以北宋帝国的条件最为成熟,最为优越。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初唐是钱帛兼行。贞观治世,“匹绢得粟十余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唐中叶后,铜钱日益排挤绢帛,到北宋时帛制大体上已经终止货币的职能。北宋统一中原后,却没有统一的币制,而是铜钱和铁钱兼行。如在四川行用铁钱,陕西与河东地区兼用铜铁钱。铁钱是一种价贱而笨重的铸币,铁钱一贯,即文,约重 千克。而社会钱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于是纸币应运而生。3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
3、。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草原,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4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2我攀登过峰峦雄
4、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二)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落大意十渡游趣 (节录) 刘 延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的快感。下车后,我们
5、舍弃了大路,挑选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高低凸凹,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澡的风险。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下俯瞰 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磨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 ,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泻,把现实和童话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和篱笆,走近这儿,便有
6、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当我们重登凉亭时,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象就要展翅扑来。拒马河趁人们看不清它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和青蛙蹦跳成声,像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此时,只觉世间唯有水声和我,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也悄无声息。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所融蚀,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对岸沙滩上燃起了篝火,那鲜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动感。篝火四周,人影绰约,如歌3似舞。朋友说,那是北京的大学生们,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想象 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落大意日月潭高山族有这样一个
7、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宝岛上住 一对小夫妻,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社姐,他们靠捕鱼度日,过 挺甜蜜的生活。一天,大尖哥正在阳光下捕鱼,忽听轰隆一声巨响,大地震动了,河水也震动了,啊,太阳看不见了。当晚,水社姐正在月光下补网,又是轰隆一声巨响,房子震动了,石头也跳起来了,啊,月亮也看不见了。从这天起,宝岛上没有太阳和月亮,一片黑漆漆的,花儿不开了,果子不结了,鸟儿不啼了,虫儿不叫了太阳和月亮哪里去了呢?一个不相识的老猎手(其实,他是山神变的)告诉他们:“太阳和月亮被恶龙吞去了,牠们住在阿里山上的一个大深潭里。”说完,老猎手便不见了。大尖哥和水社姐对乡亲们说:“我们走遍阿里山,也要把太阳和月
8、亮找回来!”小夫妻俩燃起了火把,往大山里走去,往森林里走去,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条条溪一根火把熄了,又点上一根,一根接一根地燃烧 ,照耀他们前进的道路。走啊,走啊,终于走到一个大潭边。只见水面上一黑一亮,原来,潭底有两条恶龙正在玩耍,牠们把太阳和月亮从嘴里吐出来,又吞进去。可是,怎样才能打败恶龙,夺回太阳和月亮呢?也巧,他们遇见了一位老婆婆(她也是山神变的),这位老婆婆告诉他们:“阿里山下埋藏 一把金斧头,只要你们把它挖出来,就能砍死那两条恶龙。”说完,老婆婆便不见了。他们按照老婆婆指点的道路,来到阿里山脚,挖呀,挖呀,不知挖了多少天,金光灿灿的斧子挖出来了。4有了金斧子,就可以打败恶龙。
9、他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大潭边,恰好公龙和母龙又在潭里游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吞进吐出,一闪一闪的。他们把金斧子丢下潭去,只听见“嚓,嚓”两声巨响,两条恶龙便被杀死了,沉进了潭底。圆滚滚、明晃晃的太阳,从公龙的嘴里滚了出来。他们撑起棕榈树,把太阳拋上高高的天空。红彤彤的太阳,挂在蓝天上,草木活了,百鸟唱了,人们笑了。圆滚滚、明晃晃的月亮,从母龙的嘴里滚了出来。当太阳走向西边的时候,他们又撑起棕榈树,把月亮拋上高高的天空,银闪闪的月亮,也挂上了天空。月琴响了,杵歌唱了,人们乐了为了守护宝岛上的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没有离开大潭,他们说:“我们要守住恶龙,不让它们再活转过来,让太阳和月亮永远在天空中照耀。”
10、就这样,他们一直挺然站立在水潭边上,守护 太阳,守护 月亮天长日久,他们变成了两座雄伟的大山。高山族为了纪念他们,便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落大意不要空喊读书 邓拓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甚么会有空喊的呢?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按不下心,读不下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地读下去,就会变成死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甚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
11、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这三种人即使是极少数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给以帮助,使他们不再空喊,而认真地坐下来读书。并且对这三种人还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三种人之中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虽然不必采取甚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了,那末,有时候才可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唐代大诗人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5不是全属无稽之谈。古人类似这样的故事还多得很。例如,唐代鲍坚的武陵记一书上,还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后汉 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
12、锦 。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囊。”很明显,马融所以能够变成“囊”,并非真的因为他做梦吃了花儿的缘故,而是因为他勤学苦读的缘故。听了这个故事,如果不从勤学苦读方面去向马融学习,而光想做梦吃花儿,那又会有甚么结果呢?但是,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他也许会想到:这真妙啊!古时马融做梦吃了花儿,醒来就能通晓天下的文词;那末,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如果能够发明这样的方法就太好了。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能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材,
13、岂不妙哉!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我们但能从中体会到老老实实的读书态度的重要性,便有极大的受用。然而,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死读书呢?决不会的。我们反对读死书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要是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甚么书,完全说不上甚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有的人老爱高谈阔论。甚么事也没有做起,先要谈论个不休。大家都曾见到,有的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
14、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你觉得自己需要甚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如有可能再想法买到这些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遇到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记下来。这样做,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兴趣很快地会培6养起来,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落大意强化训练(一)1 下面这段文字有九个句子,划分段内层次今天的改革要求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振兴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
15、是艰苦奋斗,要打算过一段苦日子。经济学上讲投入产出。我们今天吃点苦,就是为子孙后代投入。有人看改革只顾眼前利益,这是很浅薄的。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转折时期都是充满动荡和艰苦的。现代人看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为是太平盛世,其实那时的人很苦,是在艰苦中开创新纪元的。未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改革,也会跟当代人不同。只有历史地看我们所处的大变革时代,才能树立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的责任感。 2 给下面文段划分层次并概述各层大意。这样,时间变了,平时的早中晚划分也变了。我一向认为黎明和黄昏是安静的。在这儿,在这座水杉林里,整天都很安静。鸟在朦胧的光影中飞动,在片片阳光里穿梭,像点点火花,却很少喧哗。脚下是一片积累了
16、两千多年的针叶铺成的垫子。在这厚实的绒毯上听不见脚步声,我在这儿有一种远离尘世的隐居感。在这儿人们都凝神屏气不敢说话,深怕惊扰了什么-怕惊扰了什么呢?我从孩提时代起,就觉得树林里有某种东西在活动-某种我所不理解的东西,这似乎淡忘的感觉立即回到我的心里。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问:这段文字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根据作者的思
17、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标记符号中表示。(二)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1 现在的天文学,不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还要研究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宇宙的演化。比如研究太阳内部、恒星内部。人去不了,怎么研究?一是研究可见光,把可见的星光分成光谱,把不同7频段的光摄下来进行研究。再就是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比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x 射线,波长更短的射线。这么一研究,就发现天上可是热闹到处是星的爆发,一颗星爆发像氢弹爆炸一样。一个爆发的过程是一两个月、几个月。中国古书上有所谓客星,实际上就是星星的爆发。爆发时亮了,就看得见,天上来了“客人” ;过一段
18、时间爆发过程结束,就认为是“客人”走了。2 绍兴是我的故乡,偏门外一带是我旧游之地;以前我可没有这样感兴趣过。固然,由于年龄、世故等关系,有些事情一时体会不到真情;像我早在中学学校里唱过的“鸟鸣山更幽”和“夜归鹿门”等歌词,一直到我年已半百在福建永安的山上时才忽然体会到。却也只是一会儿就过去了的。如今鉴湖风景给我优美的印象时使我念念不忘的了。“静观万物皆自得” ,原来在旧社会里,我迫于生计,一直匆匆忙忙,没有好好地安静过心境。不久以前我到北京去开会,在火车开出城站时,我忽然想到,以前我屡次北上,总是为着生计,这次才主要是为着事业。这段可以分为三层,请用“”标出,并分别概括出三个层次的意思(三)
19、1 读书三境界阅读读书有三境界:“吞” “啃” “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 “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 “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
20、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8了颐养灵性的乐事“默然回首” ,天机消融于慧心。 “品”是在“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 “吞”至其博, “啃”至其深, “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
21、份上后,往往将“吞” “啃” “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 “啃”新意, “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 “啃” “品”三字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 ,有用的书“啃” ,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2 家阅读即使单身,也得有家,不能总去街上乱走;即使用不着起火落灶,你总也得有一处安魂入梦的地方。家其实不限于空间,家更是一种时光,一种油然而生的心绪。此时此地与此心,可以清理你的秘密,不拘一格的思想,想入非非。正如你可以独享躺倒,肆意
22、欢叫,不必再让微笑堆痛你的脸。你可以独享你的心情,独享你的智慧和想象,因而家又忽然地可以穿透四壁,山高水长,无边无际地扩展。单有精美的家具堆在身边,你担不担心这儿可能是家具店?单有价值连城的古董摆在四周,你怀不怀疑这儿可能是博物馆?再比如一群妖艳女子整天伴你左右,你怕不怕这儿会是红灯区?家,正是要消除你的这类恐惧。家徒四壁也依然是容纳你的躯体又放纵你的心情的地方,是陪伴你的欢乐又收容你的痛苦的地方。设若只你一人,有些孤独,你不妨扭亮台灯,翻开书,踏踏实实地听一回先哲的教诲,那一刻便也是回家的感觉。或不妨铺开纸,随心所欲,给一位心仪已久的人写封信,于是乎某一条邮路上便都是家的消息。这其实就是写作
23、了,写作就是写给心仪已久的人呀,尽管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位于空间的何处。文中画线的三个问句表达了什么意思?说说这几句话的作用。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艺术的人入手不9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情趣。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都同样地爱喝,他一定不识酒滋味。到了识酒滋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以领略到滋味的地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后来,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1) “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中的“江湖气”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