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4 页金川区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高佣联盟邀请码 13579 高佣联盟运营总监邀请码 1357 注册高佣联盟 app一、选择题1 (2018 中原名校联盟质检)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力 F 作用下开始加速运动,力 F 的功率 P 保持恒定,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阻力 f 大小不变,物体速度最终达到稳定值 vm,作用过程物体速度的倒数 1v与加速度 a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仅在已知功率 P 的情况下,根据图像所给信息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求出 m、 f 和 vm B不能求出
2、 mC不能求出 f D可求出加速运动时间2 如图甲所示,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 和 随电流表 的示数变化规律如图乙中 a、b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线 a 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等于电源电动势图线 b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图线 a、b 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图线 a、b 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阻 R0 消耗的功率A B C D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4 页3 如图所示,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运动,圆盘半径为 R,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 和m(Mm),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
3、擦力均为正压力的 倍,两物体用长为 L 的轻绳连在一起,L 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 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A B C D 232910qk2RQk29RqQk8 一倾角为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为 m 的物块在仅受 重力及斜面作用力的情况下,沿斜面做匀变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 tan ,则无论物体沿斜面向哪个方向运动都一定处于超重状态D若 tan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Nmgcos 9 已知元电荷数值为 ,某个物体带电量不可能是A. B. C. D. 10( 2018 江 西 赣 中 南 五
4、校 联 考 )质量 为 m 的 汽车 在平 直 路面上 启动 , 启动 过程 的 速度 时间 图象 如图 所示 .从 t1 时刻 起 汽 车 的 功 率 保 持 不 变 , 整 个 运 动 过 程 中 汽 车 所 受 阻 力 恒 为 Ff,则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4 页A.0 t1 时 间 内 , 汽 车 的 牵 引 力 做 功 的 大 小 等 于 汽 车 动 能 的 增 加 量B.t1 t2 时 间 内 , 汽 车 的 功 率 等 于 ( m 1vt+Ff) v1C.汽 车 运 动 的 最 大 速 度 v2=( 1ft+1) v1D.t1 t2 时 间 内 , 汽 车 的
5、平 均 速 度 等 于 1211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 F。如果保持这两个点电荷的带电量不变,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4 倍,那么它们之间的静电力的大小为A. B. C. D. 12如图所示,虚线是小球由空中某点水平抛出的运动轨迹,A、B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小球经过 A 点时,速度大小为 10 m/s、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60;它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3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10m/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小球通过 B 点的速度为 12m/sB. 小球的抛出速度为 5m/sC. 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时间为 1sD. A
6、、B 之间的距离为 6 m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4 页1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 E 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 P 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 P 点的电势将降低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D. 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量将增大14如图,A、B 两球用劲度系数为 k1 的轻弹簧相连,B 球用长为 L 的细绳悬于 O 点,A 球固定在 O 点正下方,且 O、A 间的距离恰为 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T1,弹簧的弹力为 F1,现把 A、B 间
7、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 k2(k 1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T2, 弹簧的弹力为 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 2 B. F1F 2 C. T1T 2 D. F1F 215如图所示,a、b、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 a 到 c,a 、b 间距离等于 b、c 间距离。用 a、 b、 c 和 Ea、Eb、Ec 分别表示 a、b、c 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判定:( )A a b c B a b b cC EaEbEc D Ea=Eb=Ec16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 t=0 时并排行驶,则( )
8、A.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2s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4 页B. 在 t=3s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mC. 在 t=1s 时,甲车在乙车后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m二、填空题17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 b 的挡光片 A、B 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 d。(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出t 1和t 2,则小车加速度a=_。(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 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 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 d (D )减小两
9、挡光片间距 d18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1)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于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 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4 页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
10、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 M 和 m 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 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AM=100 g,m=40 g、50 g、60 g、80 g、100 g、120 gB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CM=200 g,m=40 g、50 g、60 g、80 g、100 g、120 gDM=400 g,
11、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 、D、E 为 5 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sAB=4.22 cm、s BC=4.65 cm、s CD=5.08 cm、s DE=5.49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 T=0.02 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 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_m/s(结果保留2 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为:a=_。(4)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 F 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 aF 图象,其
12、原因可能是_;图线的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是:_。19如右图所示,平行的两金属板 M、N 与电源相连,一个带负电的小球悬挂在两板 间,闭合开关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 。若保持开关闭合,将 N 板向 M 板靠近, 角将_;若把开关断开,再使 N 板向 M 板靠近, 角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20(2018 西南名校联盟)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质量 m=0.6kg、电荷量 q=+310-3C 的带电小球,用一根长 L=0.2m 且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细线系在一方向水平向右、分布的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中的 O 点。已知 A、O、C 三点等高,且 OA=OC=L,若将带电小
13、球从 A 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 B 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取 g=10m/s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4 页(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的大小; (2)求小球从 A 点无初速度释放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速度最大时细线的拉力大小;(3)若将带电小球从 C 点无初速度释放,求小球到达 A 点时的速度。21如图( )所示,在倾角 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劲度系数 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a30 10N/mk固定在垂直于斜面的挡板上,弹簧上端拴接一质量 的物体,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取2kgm210m/sg( )求此时弹簧的形变量 0x( )现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拉力 的
14、大小与物体位移 的关系如图( )所示,设斜面足够Fxb长分析说明物体的运动性质并求出物体的速度 与位移 的关系式;a vx若物体位移为 时撤去拉力 ,在图( )中做出此后物体上滑过程中弹簧弹力 的大小随形变量b0.1c f的函数图像;并且求出此后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以及此后运动的最大速度 x mmv图 a 图 b 图 c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4 页金川区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题型分析】此题以物体速度的倒数 1v与加速度 a 的关系图像给出解题信息,考查功率、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意在
15、考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2 【答案】C【解析】3 【答案】D【解析】4 【答案】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整体: ,对 B:F 弹 Mg=Ma,解得,故选 C。5 【答案】C6 【答案】AC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4 页【解析】7 【答案】B8 【答案】AB【解析】 A若 0,加速度沿斜面向下;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 mgsin +mgcos =ma,解得 a=gsin +gcos ,即 a0,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则无论物体沿斜面向哪个方向运动都一定处于失重状态,故 A 正确;B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沿垂直斜面方向,受力平衡,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16、 N=mgcos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N=mgcos ,B 正确,D 错误;C若 tan,若物体向下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 mgsin mgcos =ma,解得 a=gsin gcos ,由于 tan ,故 cos sin ,即 a0,加速度沿斜面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 C 错误;故选 AB。【名师点睛】物体可能向上运动,也可能向下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处于超重,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处于失重。9 【答案】D【解析】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电量的整数倍,故 D 物体带的电量不可能,故选 D.10【答案】BC【解析】【 参
17、考 答 案 】 B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汽车的启动、动能定理、速度图象、功率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4 页11【答案】D【解析】在距离改变之前库仑力为: ,带电量不变,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4 倍时库仑力为: ,故 D 正确,ABC 错误。12【答案】C【解析】根据速度的分解与合成可得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小球通过B 点的速度为: ,故 AB 错误;根据速度的分解与合成可得小球在 A 点时竖直分速度为:,在 B 点的竖直分速度为: ,则小球从 A 点到 B 点的时间为:,故 C 正确;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18、 A、B 之间的竖直距离为:,A、B 间的水平距离为: ,则 A、B 之间的距离为:,故 D 错误。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13【答案】B【解析】A、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由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得知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油滴将向下运动故 A 错误B、场强 E 减小,而 PUEd点与下极板间的距离不变,则由公式 U=Ed 分析可知,P 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将减小,而 P 点的电势高于下极板的电势,则知 P 点的电势将降低故 B 正确C 、由带电油滴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油滴带负电, P点的电势降低,则油滴的电势能将增加故 C 错误D、根据 Q=
19、UC,由于电势差不变,电容器的电容减小,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4 页故带电量减小,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运用 分析板间场强的变化,判断油滴如何运动运用推论: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UEd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来判断电势能的变化14【答案】C【解析】解:对小球 B 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 N 和绳子的拉力 F 的合力与重力 m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作出力的合成图,并由三角形相似得: ,又由题, ,得=mgF合 TOAB合 OABL,绳子的拉力 T 只与小球 B 的重力有关,与弹簧的劲度系数 k 无关,所以得到 T1=T2,故 C 项T合
20、正确。换成 K2 以后 AB 减小由 可知 F1F2, B 错误FOA合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15【答案】A16【答案】C二、填空题17【答案】(1)(2)B,C18【答案】 (1)B (2) D (3)0.49 0.43 (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太小 1/M【解析】(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4 页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
21、否做匀速运动,即平衡摩擦力,故 B 正确、AC 错误。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 D 错误;故选 B。(2)当 m M 时,即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19【答案】变大 不变三、解答题20【答案】【解析】【题型分析】电容器动态变化是高考命题热点,此题以平行板电容器为情景,将极板之间距离变化,电介质变化,电压不变、电量不变融合为一题,能力要求较高。(3)小球从 C 点运动到 B 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2ag, xL, 2m/saxv 到达 B 点后细线绷直有机械能的损失, in452/stBv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
22、共 14 页小球由 BA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221AtmgLEqv解得小球到达 A 点时的速度 /sAt21【答案】( ) ( ) 10.a4.8xb0.4.9m/s【解析】( )初始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 ;inkxg0.1xm( ) 设物体运动微小位移 的过程中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a a0sinFkxmga根据 图象可以知道, 联立计算得出: ;4.810Fx2.4/s弹簧发生拉伸形变时,上述结论仍成,可见物体做加速度 的加速直线运动m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物体的速度大小 随 变化的表达式为: v2vax代入数据计算得出: ;2.v物体位移 后撤去拉力,此后物体上滑过程中弹力 随形变量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物体上滑b0.1x f过程中克服弹力所做的功对应右上图中的面积,即 21fmW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