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陵山调研:加快区域经济协作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8960604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陵山调研:加快区域经济协作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陵山调研:加快区域经济协作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陵山调研:加快区域经济协作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陵山调研:加快区域经济协作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陵山调研:加快区域经济协作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加强区域协作 推动跨越发展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1 年 4 月 15 日)武陵山区处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结合部地带,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编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掀开了武陵山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篇章。现就印江自治县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作如下汇报:一、立足县情,找准印江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定位武陵山区绵延了渝、鄂、湘、黔 4 省,面积约 10 万平方公里,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其生态建设关系长江、珠江生态安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功能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武陵山区腹地,武陵山脉主峰、武陵山生态保护核心区梵净山西麓,东接江口、松桃

2、通达铜仁市,可至湘西;西连思南、德江直上遵义、贵阳和重庆,北挨沿河土家自治县、重庆秀山县,经渝湘高速至重庆、长沙,具有区域性经济协作的区位优势。因此,加强梵净山周边资源开发、环境整治,有效保护和修复梵净山生态系统,有利于把印江建设成为武陵山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武陵山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武陵山区各县(市、区)水同源、山同脉、民同俗,依托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武陵山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武- 2 -陵山区域性旅游资源保护、治理、开发,有利于将印江建成中西部集民族文化旅游、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及红色旅游为一体的养生休闲目的地。梵净山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

3、基础较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将印江建成武陵山集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生态建设一体化发展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由此可见,立足印江位于武陵山核心区的优势地理环境,依托梵净山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在武陵山区域协作发展中,将印江定位为“ 武陵山生 态文明示范工程试 点县、中西部养身休闲目的地、中国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二、突出重点,明确印江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战略任务印江位于武陵山核心区,既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又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既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又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突出基础设施、特色城镇、生态旅游、现代

4、农业、生态文明及城乡统筹这六项重点工作,紧扣国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一)以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梵净山区域基础支撑平台。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加快经济协作区公路、铁路、航道交通网络一体化,逐步打破梵净山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瓶 颈 ”,搭建区域合作开发支撑平台。 一是加快铁路建设,全力争取兴义至黔江、重庆经万盛至广州铁路过境印江,争取遵义- 3 -凤岗思南印江松桃湖南吉首铁路纳入国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并实施,合理布局建设火车站场及配套设施,构建联结遵义与梵净山、张家界的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大通道。二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杭瑞高速公路

5、印江段建设,争取将印江至秀山高速公路纳入国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规划并实施,争取立项建设印江至松桃至沿河县际高等级公路,打破对外交通瓶颈,使我县尽快融入成渝经济区,促进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将我县栗子园、偏岩水库及岩口综合开发项目列入武 陵 山 规 划 重 点 水 利 工 程 ,形成科学合理的供水保障体系。(二)以特色、精致、宜居为重点,打造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培育区域性城市群,构建特色城镇体系,走组团发展之路。一是实施“ 大中城市 带动战略” ,以协作区快速 铁路轴线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重点城市为支撑,推进城市组团发展,加快形成武陵山区城市群。充分发挥我县与思南

6、、秀山地缘相邻、产业相近的优势,构建“思南 印江秀山” 城市 组团,形成思印秀城市经济圈。二是坚持“ 特色建设,建设特色 ”理念,加快民族特色城镇建设步伐。将印江“ 土家第一城” 列为 武陵山区文化名城建设重点,抓好民族陈列馆、民族街区、民族文化广场、民族风情河堤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田园村寨、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大力推进我县由居住型城市向生态旅游型城市转变。三是树立“要想富、集中住,方便解决水电 路” 的观念,探索建立“武- 4 -陵山区农民集中居住改革试点区”,并将我县列为试点县之一,加大易地移民、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投入,鼓励山区群众在集中区域建房或合作建房,引导高山

7、区农民向乡镇集镇迁移,乡镇集镇人口向县城迁移,稳步推进农民梯次进城居住创业,逐步解决武陵山区农民居住分散问题。(三)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将印江建设成中西部健康养生目的地。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挖掘文化潜力,整合旅游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突出生态、休闲、民俗、文化主题,着力构建休闲度假、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佛教文化、民族风情五大旅游品牌体系,规划实施梵净山西线索道建设、木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等项目,将印江建成联结遵义红色旅游、乌江生态旅游和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养生目的地,将木黄建成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基地,将团龙民族文化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点。大力发展以生态疗养、保健养生

8、、度假休闲、健康饮食等为重点的营养健康产业,抓好长寿之乡养生度假区、团龙旅游休闲养生中心、梵净山拓展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四)以生态茶、特种养业等为重点,将印江建设成武陵山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县。梵净山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是印江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内容。一是加快发展生态茶产业,突出我县“梵净山翠峰茶”品牌效应,建议规划实施全国绿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新建有机- 5 -绿茶基地 30 万亩,配套建设茶青市场、精深加工厂房及设备,规划建设中国武陵山茗茶城。二是发展壮大草地畜牧业,将我县建设成辐射武陵山区

9、的生猪良种基地,发展为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县,建成野猪、娃娃鱼特色养殖重点县,重点实施年产 500万只梵净山鸡养殖项目。三是稳步发展无公害蔬菜、精品水果、生态干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着力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积极实施梵净山 30 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设项目,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基地。(五)以实施生态功能补偿县项目为重点,将印江建设成武陵山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武陵山区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功能区,而梵净山属武陵山生态核心区。因此,立足印江位于武陵山核心区的特有地理环境,依托梵净山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把印江列为全国生态功能补偿县,并打造成武陵山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县,重点实施生态涵养区治理造林工

10、程、梵净山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区工程和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村创建项目,不断改善印江及梵净山区域的整体环境状况,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六)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将印江建设成武陵山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以民生优先为落脚点,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走统筹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积极申报争创县民族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努力建成集生态保持研究、生态建设教育为一体覆盖武陵山区的生态建- 6 -设职业教育学院,打造武陵山区的“教育高地” 。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巩 固 和 扩 大 “整 乡 推 进 ”成 果 ,大 力 实 施 “农 村 居 民增 收 计 划 ”,充分用好用

11、活 国 家 扩 大 内 需 政 策 、西 部 大 开 发 政策 、民 族 扶 持 政 策 、扶 贫 开 发 政 策 ,积 极 探 索 集 中 连 片 特 殊困 难 地 区 扶 贫 攻 坚 新 模 式 ,极 力 打 造 “民 族 地 区 扶 贫 开 发 示范 区 ”。三、完善机制,加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合作的政策建议(一)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加大农业发展资金、专项扶持资金、专项救助资金等投入,逐步构建稳定高效的财政资金投入支撑体系。统筹财政性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民族发展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等,打捆整合各类资源,发挥资金聚合效益,以“整乡推进” 项目 为平台,集中力量推 进集中 连片扶贫开发。在安排

12、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卫生等改善民生项目上,重点向经济协作区倾斜,并取消地方匹配资金。对经济协作区实行税费返还政策,适当扩大中央对武陵山区的地方税收返还比例,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以利于提高地方政府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国家对口帮扶力度,鼓励东部发达地区、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等对口帮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重点贫困县。(二)创新用地管理机制。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适度放宽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等范围。稳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项目试点。加快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发展。- 7 -(三)创新行政审批机制。认真开展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行政审批制度清理,取消区域性限制政策,建立协作区无障碍性政策体系。加快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跨区域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机制。加快协作区行政审批制革改革,有针对性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限,增强协作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将贷款审批权限下放到地方,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四)创新区域协作机制。建议从国家层面成立协调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挂靠国家发改委西开司,分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专业委员会,加强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市场准入、要素流动等方面的协调互动力度,以排除资源重复配置、竞争盲目无序等弊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