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技术生态建筑 高技术建筑使建筑中理性和科学的代表。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中,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70 年代则强调和表现工业技术;90 年代开始蜕变,其方向使生态化。高技术建筑的生态化使建筑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积极、主动的反应,使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世纪比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环境威胁更为严峻:温室效应仍在持续加剧,大自然的能源循环体系以被破坏,夏天变得更热,而某些地方的冬天将变得更冷,降雨模式也将改变,干旱和洪水市场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海平面在上升,大规模的污染在灭绝着某些生物种类的同时也在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臭氧层破坏、酸
2、雨、土壤衰竭、温室效应等已往的专业用于现在日渐为普通人所知。全球有限的自然资源正日趋枯竭,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资源行将耗尽。对这些资源的争夺已经而且确信还将导致纷争和战火。虽然现在谈论地球的生态机制将突然崩溃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毫无疑问,21 世纪,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已进入了一个危机四伏的阶段。 20 世纪的城市基本上建设在功能基础之上,技术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使人们聚集倒城市中。整个世界都相信经济主导的社会,由经济利益驱使而去建设。在“能源廉价” 的时代,人民肆无忌惮地使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不可再上的石油、煤炭等能源,同时向大自然排放有害的“副产品 “,人类甚至制造了以前自然界从未有过的物质。经
3、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的破坏之上的,因而是不可发展的,结果就是可使用的资源越来越少,生态平衡正被破坏。所幸的是,人类现在已感到了这些威胁,并开始积极努力地应对这一挑战。 比起其他所有的人工产品来,建筑应对自然资源地消耗和环境污染负更多地责任。研究表明,建设活动消耗了最多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因此,有必要全面地、目光长远地认真审视我们为建设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付出的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对建筑这一主要的环境问题制造者的改变来维护并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一个真正富裕的社会不应该依靠超过大自然承受能力的高度生产和消费。人们必须寻求一种舒适生活和环
4、境保护互相促进的共存互利的关系。然而,正如 Martin Pawley 观察到的,这些年在生态方面的努力和进步并未造成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并且至少在建筑领域,并没有设计上的革命。 为了系统的主要成员之一,简。开普里奇就认为,现在仍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而且,现行的社会思维、法律制度、设计规范、建筑教育中“绿色建筑“ 的影响仍未普遍, “绿色建筑”甚至在某些著名建筑院校里仍然只被看做和当年的“ 解构主义”等类同的“一种时尚 ”。具体到中国,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真正进行了生态考虑的建筑仍然很少,人民还为建筑形式的追求和探索精疲力竭。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柯布西埃在晚年讲过一句不太被重视的话:自然
5、是对的,而建筑师错了(The nature is right ,the architect is wrong ) 。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一定的错误,因为建筑设计并不仅仅是建筑师的事,而是一个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活动,任何一座建筑的出现都是多种因素错综复杂地共同作用地结果。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中地绿色或者说生态元素并不像玩弄主义那么简单,这就牵涉到建筑知识以外地物理、化学、工程学等大量地细节问题。建筑师在这些方面地只是缺乏以及经验丰富并且态度积极的有关工程师的配合的不足都导致可持续发展建筑仍然只是一种空泛的口号,更不用提决策者、投资方甚至连“生态保护 ”这样的考虑都没有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某
6、些房地产项目的广告上, “生态保护” 被作为耀眼的“概念”和销售的“亮点 ”,而实质内容不顾失大面积的草坪和大量的树木种植。非常低的建筑密度而已。如果社区建成后真的和广告所说的一样(中国的消费者也许知道,很多地产广告总是做得比实际要好) ,从生态角度来讲,这样的社区以其大面积的土地浪费、草坪植被的养护所需要的水资源消耗及化学药品污染反而回增加环境的负担。这个例子也许只是个别的,但管中窥豹我们社会中对于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涵义和技术层面上理解的贫乏,仍然可见一斑。然而,建筑师绝不应该以建筑设计活动的复杂性为借口来逃避自己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应负起的主导性责任。由于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及改造生态
7、环境的迫切,生态建筑将成为我国新一轮城市和建筑设计的主题。建筑师或其他建筑相关工作者有责任首先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树立起生态的概念,并积极的了解和学习将生态的概念转化为实际建筑的方法,锻炼自己着眼于建筑的综合环境和气候因素并将其转行为高品质的空间、高舒适度的环境和完美形式的能力 。对建筑师而言,具体的专业知识,如关于能耗的计算、通风/光照效果的设计等并不需要也很难有非常精深的掌握。然而了解一些基本的技巧和要点对促进我们将生态意识转化为建筑的实体是非常必要的。本书就是基于这样的观点,用建筑实例来讲述建筑设计中的诸多方面,从设计前的环境影响评估到设计中的总图布局考虑、内部空间和流线设计、建筑材料的选
8、择以及建筑的通风、自然光照、外墙系统、供暖/降温设计、植物绿化等到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能耗节减、建筑垃圾管理以及建成后的建筑运营管理、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等等,以期能给建筑师或其他相关工作者一个基本的概念,并强化建筑师们对生态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事实上,生态建筑并不是新近发明的新鲜概念。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贯穿了整个建筑的历史,而只是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使得这一方面更为紧迫。古希腊人在他们的庙宇周围设置柱廊来纳凉并制造空气的对流;阿拉伯人在房屋上设置斗形风口,将气流汇集到室内;著名的罗马万神庙利用产生“烟囱效应” 的气压原理在穹隆上方形成低气压,通过外墙上的门洞将新鲜空气吸引到室内来。尊重自然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传统之一,而现在是返回原来的出发点去加深我们对于环境的理解,并改正我们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错误做法的时候了。-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