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分析技巧型答题模式.doc

上传人:nacm35 文档编号:895351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技巧型答题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分析技巧型答题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分析技巧型答题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分析技巧型答题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分析技巧型答题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答题步骤】 明手法 阐运用 析感情【答题示例】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明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阐运用)。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析情感)。【针对练习 3】请对下面这首诗的颈联所

2、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答: 【针对练习 4】下面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听蜀僧弹琴 李 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答: 2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

3、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或书面书、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幽默含蓄、讽刺诙谐、简练生动【答题步骤】 明特色 列例证 析感情【答题示例】春 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点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具体分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分析情感)。【针对练习 5】请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越女词 李 白 耶溪采莲女

4、,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答: 【针对练习 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江 村 杜 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敌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答: 3分析形象型【提问方式】 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 【提问变体】 本诗某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形象)?【解答分析】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答题步骤】 概括形象 具体特征 分析情感【答题示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 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

5、老沧洲。【注】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答】 诗歌描写了一个矢志报国却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概括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作者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具体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分析情感)。【针对练习 7】简析下面这首诗的人物形象。剑客 贾岛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答: 【针对练习 8】下面这首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宿济州西门外

6、旅馆 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注】 乌:乌鸦。愔愔:寂静无声。 答: 【针对练习 9】下面这首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北陂杏花 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答: 4炼字炼句型【提问方式】 这一首诗某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 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释含义 描图景 析效果或情感【答题示例】春日即事

7、 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问】 请对首句的“网”字进行赏析。【答】“网”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网住”“罩住”的意思(释含义)。作者由丝丝的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由于是暮春季节,春将逝去,因此想要把春天网住,留住春天(描图景)。想象新奇,比喻生动,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析效果或情感)。 【针对练习 10】简析 “遍”字在下面这首诗颔联中的表达效果。山居即事 王 维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答: 【针对练习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山夜月 于良史春山多

8、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问】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二联的妙处。答: 5一词统领全篇型【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 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

9、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针对练习 12】“诗眼”有“句中眼”,即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也有“篇中眼”,即一首诗的精神所在。有人说,下面这首诗开头“流落”二字为本篇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诗眼”有“句中眼”,即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也有“篇中眼”,即一首诗的精神所在。有人说,开头“流落”二字为本篇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10、为什么? 答: 6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答题步骤】 找要点 分条述江 汉 杜 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问】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答】观点一: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观点二: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

11、”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针对练习 13】 蝶恋花 苏 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问】俞陛云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答: 【针对练习 14】 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

12、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_ 7分析构思型【提问方式】 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常见手法】 以小见大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运用抑扬【答题步骤】 概述内容 揭示联系 指出情感【答题示例】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

13、,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趱:赶快。 苫:用草覆盖。【问】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答】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针对练习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三闾庙 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问】 后两句写景的句子,它在

14、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_ 84、 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手法。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5、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诗人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抒发了诗人对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6、清新、自然、质朴。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不作雕饰, 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 7、首诗刻画了一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剑客形象。诗人借助这一形象

15、,表达了急欲发挥才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8、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 而诗人却无家可归,只得暂栖旅馆;疲马夜不眠,何况人呢?“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漂泊之情。10、“遍”字写出鹤巢和松树之多,同时与下句的“稀”字构成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物的喜爱。11、“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12、同意。“流落

16、”二字概括了李中丞的现状,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全诗多处对“流落”二字进行照应。“罢归无旧业”既表其清廉,也说明其“流落”的原因,最后两句写起“流落”之状,更寄寓深切同情。“曾驱”一句及“独立”一联写其当年何等威风,何等功业,与今之“流落”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其人“流落”之可叹。因此说“流落”是全篇诗眼是正确的。 13、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9句写燕子翻飞,绿水人家绕,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著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