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染色体、 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能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3、通过对染色体和 DNA的分组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合作能力【学习重难点】染色体、DNA 和基因之间的关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学习过程】 (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通过观察和讨论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之间的关系。1 自学课本 29页,完成下列问题。(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_ _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_通过生殖过程把_传递 给了子代。(2)请你数数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有_条
2、。是不是每个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是这样?_。男女也一样吗?_。(3)图中染色体是五彩的,这是不是染色体原来的颜色?(4) 图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又在染色体上,那么,基因是不是成对?染色体的结构特点:1)成对出现 2)一条染色体由一个 DNA分子和蛋白质折叠而成 3)一个基因相当于 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断 说明:一对染色体包含:2 条染色体、2个 DNA分子、数万个基因染色体成 对出现,染色体上的基因、DNA 也成对出现。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 DNA分子片断,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5)请根据染色体和 DNA的关系图,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简略概括染色体、DNA 和
3、基因三者的关系。2、小组共同完成:请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等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3、自测: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A 、糖类和蛋白质 B 、DNA 和蛋白质 C 、 DNA 和糖类 D、 RNA 和蛋白质2学习任务 二:通过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来了解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阅读教材 30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1883 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_对体细胞里只 有_染色体 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_染色体(由每对里的_组成) ,而受精卵又恢复到_染色体。(2)1890 年,德国细胞学家_,1891 年德国动物学家_,经研究证实_,而不是任
4、意的_是_。(3)完成课本 31页的图-11。回答玉米叶肉中有 20条染色体,则它的 花粉粒细胞、精子、卵细胞分别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是_、_、_。(4)联系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想一想这对遗传有什么意义?2、玉米、水稻和马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20、24 和 64条,它们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还成双成对吗?3、看课本 31页的图-11,分析回答:就体细胞中的 Aa这对基因来说,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将如何进行传递?_;由此会形成几种类型的生殖细胞?_。二、系统总结三、尝试应用1.为什么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呢?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
5、况有吗?2.下图表示是父母双方的一对基因,请填写下列空白。3四、达标检测1、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 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则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 )A、DNA 分子 B、基因 C、染色体 D、染色质2、基因是通过亲子间的“小桥”传递的,小桥指的是( )A、精子 B、卵细 胞 C、精子或卵细胞 D、受精卵3、染 色体与 DNA的关系是( )A、染色体即是 DNA B、染色体是 DNA的基本单位C、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 也是遗传物质4、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 主要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 DNA上C、一个 DNA上有多个基因 D、一个染色体上有多种 DNA5、在进行有性生殖时,亲代的性状如何传递给子代( )A、由精子和卵细胞共同遗传 B、由体细胞遗传C、由精子遗传 D、由卵细胞遗传6、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染色体数量的传递规律是()A、2n 2n 2n B、n n n C、n 2n n D、2n n 2n六、学习感悟4答案:1、B 2、C 3、C 4、D 5、A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