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 题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上节课的一个延续,通过两个探究实验: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法设计 本节课的两个实验类型相同,可以同时进行分组实验,但考虑到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会接触到有毒物质和实验后污染物的处理,所以,在实验设计中,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做为分组实验,同时加入当地天然雨水对生物影响的分组实验,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做
2、为演示实验,为达到实验对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两组实验都在课前做好,在课堂上展示结果。为了更好的认识到环境破坏对生物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需要在课前完成探究实验,在课堂上展示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在课外收集涉及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补充。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酸雨或 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认识减少酸雨和废电池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2.方法与过程: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 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从实验和搜集材料过程,以及探究当地雨水对生物影响的实验中引导学生关心当地环境状态,激
3、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理念。教学重点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酸雨的成因,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减少酸雨和废电池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资料收集、讨论交流。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做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pH 试纸、模拟酸雨、天然雨水;PPT 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酸雨与废旧电池的资料,包括酸雨的成因 及有效减少酸雨危害的方法,废电池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等;分组实验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本地天然雨水对生物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导入 (播放 PPT 中视频)美丽的地球、生物共同的家园,曾因人类的无知、自私与贪婪,环境被无情的破坏,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活也深受其害,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环境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欣赏视频,体会地球的美丽。2新课 一、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认识酸雨:(播放 PPT 课件中视频)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产生 的?2.实验设计:(虚拟软件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测定模拟酸雨、天然雨水、清水的 pH。3.展示实验,叙述本小组实验的结果。 (PPT 展示)4.讨论:(P108 实验后讨论题)5.认识酸雨的危害。 (PPT 展示酸雨 的严重
5、地区,对生物和环境的危害)6.控制酸雨 的根本措施是什么?7.控制酸雨,从我做起!(通过讨论,认识环保行动可以从小事做起,人类的美好生活不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1.观看视频,了解酸雨的发现阅读回答。2.学会使用 pH 试纸,并测定三种液体的 pH。3.分析实验,得出结论。4.结合收集的资料讨论。5.根据教材和资料认识酸雨的危害。6.结合教材与资料回答。7.小组讨论交流,怎么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控制酸雨做出自己的努力。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1.电池中含有哪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2.演示探究实验。 (虚拟软件演示实验操作过程)3.重金属有哪些危害?(介绍重金属进入人体后的特点)4.百
6、度搜索“废电池” (介绍教材为2001 年版本,我国早就认识到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并制定了相关规定,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 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 年国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 ,2006 年达到无汞水平;)“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认识废电池污染控制的重点,需要回收处理的电池类型等。 )5.访问 ,并搜索“南孚电池”。6.讨论:通今天的学习,你认为电池能乱丢吗?(废电池种类很多,并非所有类型的电池都做到了对环境没有或者污染很小,所以电池不能乱丢;同时电池含有很多可回收资源,做为垃圾丢弃了很可惜。 )1.结合教材与资料回答。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3.结合教材内容回答。4.阅读网页内容,了解在 1997年底,国家经贸委、中国轻工总会等 9 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 ,使电池低汞到无汞,为环境所做的努力。5.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官网。了解电池真的对环境没有污染了吗?6.小组讨论交流。STS 阅读: 温室效应和臭气层 破坏 了解大气污染的其它种类小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