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 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生用书 P7312018沈阳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2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3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关于 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
2、 C、H 元素,可能含有 O元素B只含有 C、 H 元素C含有 C、H、O 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42018河南过氧化钠(Na 2O2)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是( )ANa 2CO3和 H2 BNa 2O和 O2CNa 2OH和 O2 DNa 2CO3和 O25在反应 AB= =CD 中,20 g A与 7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 16 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20 g B7 g C16 g D11 g6镁带在耐高温的密封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能正确地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7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2(1)A实验中,红磷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实验结束后,天平保持平衡的是 (填“A”或“B”) 实验,另一个实验中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 。82017贺州 a克木炭在 b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A大于( a b)克 B小于( a b)克C等于( a b)克 D小于或等于( a b)克9将 a g KClO3和 b g MnO2混合加热一段时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c g,则产生 O2的质量为 g,反应后 MnO2的质量为g。10在实验中经常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 ,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1)如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天平平衡,当
4、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 “砰”的一声,橡胶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胶塞,此时会发现天平仍然平衡,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胶塞被冲出,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 。(2)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 (填字母序号)。A否定相应的理论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3参考答案1A 2B 3A 4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有 Na、O、C 三种元素,反应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 D。5D 6B 7(1) PO 2 P2O5 点 燃 (2)A 反应不是在密闭体系中进行,有二氧化碳逸出8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当 a克木炭和 b克氧气恰好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 b)克;当 a克木炭和 b克氧气反应有剩余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 a b)克。9 a b c b10(1)逸出的白烟质量恰好等于进入吸滤瓶中的空气质量 气球(2) C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