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放思想要强化机遇意识双传学深入解放思想 推动科学发展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善于在发展变化中捕捉机遇,善于在解放思想中创造机遇,善于在与时俱进中用好机遇,赢得科学发展的主动权。一、哲学上将机遇多归之于必然中的偶然这一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机遇是事物合乎规律的可预期未来或有利时机以及基本的适合条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借助多种资源。机遇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换的时代背景来看,当出现发展良机时,各种自然资源都会被积极、创造性地利用和发掘,从而实现合理、有效配置,其能量的释放呈现几何级增长。没有机遇,或是虽有机遇却被放
2、弃,或是虽抓了机遇却未加以充分开发,就不会实现最大效益。新的增长理论认为,制度结构、政府行为和人的思想、观念都是影响、催化社会进步的要素。当社会出现发展机遇时,一个健康的社会有机体,其制度结构创新、政府行为转换、人的思想观念变化,必然趋向时代合理性,从而给人们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机遇在现代发展中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具有乘数效应的特殊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面对大的发展机遇,而其内部条件并未达到自觉运用机遇状态时,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通常是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关键,政府必须具有正确及时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机遇的到来,往往与现实的经济秩序、工作方式、技术手段、
3、思维习惯等不一致。尤其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机遇往往与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如新旧思想碰撞的矛盾,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利益格局调整的矛盾,里面都包含着发展的机遇。解放思想,就是不断迎接挑战、解决矛盾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过程。二、事物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必然性,一是偶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一般地说,机遇之“遇”具有偶然性的特点,以其非确定的外在联系和多种可能的发展趋势被表现于事物和事物过程,但这种偶然性首先是一种与必然相对的逻辑规定,客观地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对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相同的活动环境中,
4、机遇的出现在人们面前是均等的,由于人们对机遇的领会、认识、发现、把握不一样,因此,机遇在人们面前的出现又是不均等的。这与一个人对机遇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及驾驭能力密不可分。机遇钟爱那些善于发现它的人。考察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也好,还是社会科学领域也好,一个人乃至一个团体、一个政党的成功,一件重大的发现或发明,无一不与对机遇的认识与把握有直接的甚至决定性的关系。从根本意义上讲,对机遇的把握直接决定事业的成败,大凡那些成功者的一个共同特点,除了顺应历史潮流这一本质外,十分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善于认识机遇。 “天与不取,反遭其咎;时至不迎,反遭其殃”的古训,讲的正
5、是这个道理。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同样存在着广泛的机遇问题。尤其是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时,造成机遇的背景条件将变得更为广大和复杂。因而对历史机遇的认识更需要超常的智慧与魄力。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判断形势,把握发展大势,从历史发展的多方面的联系和交互作用支点上、多过程推进的脉络上去把握社会运动的新动向、新趋势,在识别机遇中抢得发展的先机。识别机遇,首先要注意从事物的变化中去捕捉它。变化并非一定是机遇,但机遇一定是在变化中。如果不及时地发现机遇,机遇就会变化乃至失去。同时,机遇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综合型的机遇。识别机遇既要重视单一型机遇,更
6、要重视这种综合型机遇,这样更能体现总体上对机遇的认识,有利于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机遇。识别机遇不仅仅要重视大家共同享有的机遇,还要捕捉自己独特的机遇。一些宏观机遇是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都无一例外拥有的,我们无疑要高度重视。但识别机遇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够的,我们要进一步寻找和分析自己的特殊机遇,把握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特色所在。与共同机遇相比,它们更显得珍贵,也更具有竞争力。三、机遇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待机遇。辩证看机遇,首先要认清机遇具有阶段性。机遇的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却以时间的即刻变更为依存。
7、机遇易变易逝,表现为一定的时间性和不可重复性。一旦主体不能及时发现并利用它,它很快就会悄然溜走。这就是所谓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遇的阶段性特征启发我们,机遇来了,要去抢,要去争,要去夺。抢抓机遇,靠的是创新的观念,在思路上要高人一筹;靠的是进取的精神,在行动上要领先一步;靠的是拼搏的劲头,在举措上要多人一招。抢到了机遇,就抢到了发展的主动权。其次要认清机遇具有普遍性。一般而言,在机遇涉及的范围内,机遇内容并不特定地属于某个具体主体,而是一种公共所有的资源,它客观地存在着并可以普遍地被大家利用。面临同样的机遇,大家都在抓,抓不住机遇是损失,抓不快、抓不准、抓不稳机遇同样是损失。只有认清机遇的普遍性,才能有抓机遇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才会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独特优势,展开“错位竞争” ,让自己的“特殊性”从大家的“普遍性”中脱颖而出,形成“亮点” 。再次要认清机遇具有挑战性。机遇与挑战同在。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如虎添翼;用不好机遇,反而骑虎难下,成了一种负担,这就是机遇的挑战性之所在。如果对其挑战性认识不足,就可能产生麻痹思想和轻视心理,好事也容易办砸;对机遇挑战性认识充分,高度重视,就能多一些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将风险一一化解,将机遇正面的效应一一释放出来,就会使其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