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6 页凤泉区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高佣联盟邀请码 13579 高佣联盟运营总监邀请码 1357 注册高佣联盟 app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质量为 4 kg 的物体 A 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 1 kg 的物体 B 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B 与 A 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下列结果正确的是(g 取 10 m/s2)AA 加速度的大小为 2.5 m/s2BB 加速度的大小为 2 m/s2C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50 NDA、B 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8 N2 题图 1 为伽利
2、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 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 y 随 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题 4 图 2 中的A、和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6 页B、和C、和D、和3 (2018 南宁高三摸底考试)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轨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 2020 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
3、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 a、b、c 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 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A卫星 a 的角速度小于 c 的角速度B卫星 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C卫星 a 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 b 的周期等于 24 h4 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 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 (重力加速度为 g)。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10x况可能是A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10B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10D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减速
4、下降5 一根长为 L、横截面积为 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 ,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 n,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 v,若已知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6 页金属棒内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 B. C. D. 6 (多选)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当开关 S 闭合后,小型直流电动机 M 和指示灯 L都恰能正常工作。已知指示灯 L 的电阻为 R0,额定电流为 I,电动机 M 的线圈电阻为 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IR B.电动机的输出
5、功率为 IE-I2R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IE-I2r D.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 I2(R 0+R+r)7 如图所示,绝缘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所在空间存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 E,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项端,另一端拴接一质量不计的绝缘薄板,一带正电的小滑块,从斜面上的 P 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上运动,并能压缩弹簧至 R 点(图中未标出) 然后返回,则A. 滑块从 P 点运动到 R 点过程中,其机械能增量等于电场力与弹簧弹力做功之和B. 滑块从 P 点运动到 R 点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大于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C. 滑块返回过程能到达的最低位置位于 P 点的上方D. 滑块
6、最终停下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减少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差8 (2018 中原名校联盟)如图所示,三个带电小球 A、B、C 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Q、qA、B 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C 带有小孔,穿在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的粗糙绝缘杆上,绝缘杆竖直放置在 A、B 连线的中点处,将 C 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至桌面时速度恰好为零C 沿杆下滑时带电荷量保持不变那么 C 在下落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6 页A所受摩擦力变大 B电场力做正功C电势能不变 D下落一半高度时速度一定最大 9 如图所示,运动员“10 m”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
7、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 压到最低点 ,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 ,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向下运动( )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B运动员向下运动( )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所受合力一直增大C运动员向上运动( )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运动员向上运动( )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减小10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 P 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A极板 x 应带正电B极板 x应带正电C极板
8、 y 应带正电D极板 y应带正电1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电压表V1、V 2、V 3 为理想电压表, R1、R 3 为定值电阻,R 2 为热敏电阻 (其阻值随温度增高而减小),C 为电容器,闭合开关 S,电容器 C 中 的微粒A 恰好静止当室温从 25升高到 35的过程中,流过电源的 电流变化量是I,三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是U 1、U 2 和 U3则在 此过程中(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6 页AV 2 示数减小 B微粒 A 向上加速运动CQ 点电势降低 D IU3212为测某电阻 R 的阻值,分别接成如图(a)、(b)两电路,在(a)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9、示数分别为 3V、3mA,乙电路中两表示数分别是 2.9V、4mA,则被测电阻的值应为A比 10略大一些 B比 10略小一些C比 75略大一些 D比 750 略小一些13从地面上以初速度 v0 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 m 的小球,若运动过程 中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图所示,t1 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 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 匀速运动,则在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B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C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D小球下落过程的平均
10、速度大于14(2015聊城二模,17)探月工程三期飞行试验器于 2014 年 10 月 24 日 2 时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高为 h 的圆形工作轨道。设月球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加速度为 2g(RR h)B飞行试验器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2RgC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gR h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6 页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g4GR15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 0.2,t=0 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
11、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若平板车足够长,关于物块的运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06 s 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612 s 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B08 s 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812 s 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4 m/s2C08 s 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816 s 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16(2018 江苏淮安宿迁质检)2017 年 4 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升空,随后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假设天舟一号从 B 点发射经过椭圆轨道运动到天宫二号的圆轨道上完成交会,如图所示已知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为 r,天
12、舟一号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为 T,A、B 两点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地球半径为 R,引力常量为 G则 A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小于 7.9km/sB天舟一号的发射速度大于 11.2km/sC根据题中信息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D天舟一号在 A 点的速度大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17一种锌汞电池的电动势为 1.2V,这表示A. 该电源与电动势为 2V 铅蓄电池相比非静电力做功一定慢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6 页B. 该电源比电动势为 1.5V 的干电池非静电力做功一定少C. 电源在每秒内把 1.2J 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D. 电路通过 1C 的电荷量,电源把 1.2J 其他形式的能
13、转化为电能18如图所示,让平行板电容器带上一定的电量并保持不变,利用静电计可以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及决定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静电计指针张角越大,说明电容器带电量越大B. 静电计指针张角越大,说明电容器的电容越大C. 将平行板间距离减小,会看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D. 将平行板间正对面积减小,会看到静电计张角减小二、填空题19“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供选用的器材有:A.电流表(量程:0-0.6 A,R A=1 )B.电流表(量程:0-3 A,R A=0.6 )C.电压表(量程:0-3 V,R V=5 k)D.电压表(量程:0-15 V,R V=10 k)
14、E.滑动变阻器(0-10 , 额定电流 1.5 A)F.滑动变阻器(0-2 k,额定电流 0.2 A)G.待测电源(一节一号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1)请在下边虚线框中画出本实验的实验电路图_。(2)电路中电流表应选用_,电压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用字母代号填写) (3)如图所示为实验所需器材,请按原理图连接成正确的实验电路_。20如图所示, 在 xOy 平面的第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第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6 页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P 点是 x 轴上的一点,横坐标为 x0。现在原点 O 处放置一粒子放射源,能
15、沿 xOy 平面,以与 x 轴成 45角的恒定 速度 v0 向第一象限发射某种带正电的粒子。已知粒子第 1 次偏转后与 x 轴相交于 A 点,第 n 次偏转后恰好通过 P 点,不计粒子重力。求:(1)粒子的比荷 ;qm(2)粒子从 O 点运动到 P 点所经历的路程和时间。(3)若全部撤去两个象限的磁场,代之以在 xOy 平面内加上与速度 v0 垂直的匀强电场(图中没有画出),也能使粒子通过 P 点,求满足条件的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21有些机床为了安全,照明电灯用的电压是 36V,这个电压是把 380V 的交流电压经变压器降压后得到的。将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如图所示,如果原线圈是 1140
16、匝,则副线圈的匝数是 匝,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 。三、解答题22如图所示,在 Ox 轴的原点和坐标为 a 的点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 和-Q 的点电荷。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求:(1)坐标为 a/2 场点的场强大小与方向;(2)x 轴上场强为 0 的点的坐标。23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 L=4 m,倾角 的斜面。 g 取 , , 。(1)如斜面光滑,求木块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求木块从斜面顶端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到达底端时的时间和速度的大小? (3)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木块以初速度 从斜面的底端冲上斜面,求木块冲上斜面过程中的加速度大
17、小及冲上斜面所用的时间?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6 页凤泉区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D【解析】AB、剪断细线前,A、B 间无压力,则弹簧的弹力 F=mAg=40 N,剪断细线的瞬间,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 A+mB)gF=(m A+mB)a,解得:a=2 m/s2,A 错误,B 正确;C 、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仍为 40 N,C 错误;D 、隔离对 B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 BgN=mBa,解得:N=mBgmBa=10 N12 N=8 N,D 正确。故选 BD。2 【答案】
18、B【解析】 由题意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FNmgcos ,随 增大,F N逐渐变小直至为零,y 1 cos ,对应;小球的加速度 agsin ,y 2 sin ,最大为 1,对应. 重力加速度为 g 不变,y 31,对应 .所以选项 B 正确。3 【答案】 AD【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和卫星的运动、第一宇宙速度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卫星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 b 的向心加速度,选项 B 错误;由 G 2Mmr=m v可得线速度与半径的关系:v=GMr,轨道半径 r 越大,速率 v 越小。而第一宇宙速度为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是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速度,所以卫星 a 的运行速度一定小
19、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 C 错误;由 G 2r=mr( T) 2,可得周期 T=23r,而卫星 a 的轨道半径与卫星 b 的轨道半径相等,所以卫星 b 的周期等于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即等于地球自转周期 24h,选项 D 正确。4 【答案】D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6 页【解析】5 【答案】C【解析】电场强度可表示为 E ,其中 L 为金属棒长度, U 为金属棒两端所加的电动势,而 UIR,其中 , ,联立,可得 Enev,故 C 项正确.视频6 【答案】CD【解析】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U1=UU L,A 错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P=U1I,电动机的热功率 P 热 =I2R,则电动
20、机的输出功率 P2=PI 2R,故 B 错误;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 P 总 =UI=IE-I2r,故 C 正确;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 Q=I2(R 0+R+r),D 正确。7 【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可知,小滑块从斜面上的 P 点处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上运动,说明小滑块开始时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向上,开始时小滑块受到重力、电场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小滑块开始压缩弹簧后,还受到弹簧的弹力的作用小滑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的支持力不做功,电场力做正功,重力做负功,摩擦力做负功,弹簧的弹力做负功在小滑块开始运动到到达 R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转化为小滑块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以
21、及内能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滑块从 P 点运动到 R 点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增量等于电场力与弹簧弹力做功、摩擦力做功之和,故 A 错误;由以上的分析可知,电场力做的功转化为小滑块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以及内能,所以电势能的减小量大于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故 B 正确;小滑块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小滑块的机械能与电势能的和增加减小,所以滑块返回能到达的最低位置在 P 点的上方,不能在返回 P 点,故 C 正确;滑块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小滑块的机械能与电势能的和逐渐减小,所以滑块最终停下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弹性势能增加量之差,故
22、D 错误。考点:考查了功能关系的应用【名师点睛】该题中,小滑块的运动的过程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小滑块运动的过程中,对小滑块做功的力比较多,要逐个分析清楚,不能有漏掉的功,特别是摩擦力的功8 【答案】AC【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6 页9 【答案】 D 【解析】AB、人受到重力及板向上的弹力,人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人受到的板的弹力越来越大,开始时加速度向下减小,然后加速度再向上增大,故人应先失重后超重,但人对板的压力一直增大,故 AB 错误;CD、运动员在向上运动时,由于弹力减小,但开始时一定大于重力,故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而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故人先超重后失重,但人
23、对板的压力一直减小,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10【答案】AC 11【答案】AD12【答案】B13【答案】A 【解析】 小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随速度减小而减小,到达最高点时加速度为 g,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随着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最后减小到 0,故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A 错误,B 正确;当小球匀速时,有 ,则抛出瞬间的加速度 ,C 正确;下落过程小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平均速度大于 ,D 正确。故选 A。14【答案】 AD 【解析】月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G mg,在高为 h 的圆形工作轨道,有:MmR2G mg,得:g 2g,故 A 正确;.根据万有
24、引力提供向心力,即:Mm R h 2 ( RR h)G m m r,解得:v ,T2 ,飞行试验器的轨道半径为 rRh,结合黄金代换公Mmr2 v2r 42T2 GMr r3GM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6 页式:GM gR 2,代入线速度和周期公式得:v , T2 ,故 B、C 错误;由黄金代换公R2gR h R h 3gR2式得中心天体的质量:M ,月球的体积:V R 3,则月球的密度: ,故 D 正确gR2G 43 MV 3g4GR15【答案】C【解析】16【答案】 AC【解析】17【答案】D【解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将 1C 电量的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到正极过程中非静电
25、力做的功,即一节电池的电动势为 1.2V,表示该电池能将 1C 电量的正电荷由负极移送到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了 1.2J 的功,电源把 1.2J 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电动势表示电源做功的能力的大小,不表示做功的多少,也不是表示做功的快慢,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点睛:电动势: ,也是属于比值定义式,与 含义截然不同,电动势 E 大小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6 页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而电压 U 大小表征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大小,要注意区分18【答案】C【解析】因平行板电容器上带的电量保持不变,故选项 A 错误;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板带电量及
26、电势差无关,故选项 B 错误;根据 可知,将平行板间距离减小,则 C 变大,因 Q 一定,根据 Q=CU 可知,U 变小,则会看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选项 C 正确;将平行板间正对面积减小,则 C 变小,因 Q 一定,根据 Q=CU可知,U 变大,则会看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选项 D 错误;故选 C.点睛:对于电容器动态变化分析问题,关键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和定义式 结合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不变量二、填空题19【答案】 (1). (1)如解析图甲所示: ; (2). (2)A; (3). C; (4). E; (5). (3)如解析图乙所示:【解析】(1)电路如图甲所示:由于在电路中只要电压表的
27、内阻 RVr,这种条件很容易实现,所以应选用该电路。(2)考虑到待测电源只有一节干电池,所以电压表应选 C;放电电流又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 0.5A,所以电流表应选 A;滑动变阻器不能选择阻值太大的,从允许最大电流和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来看,应选择电阻较小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 E,故器材应选 A、C、E。(3)如图乙所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6 页20【答案】 (1)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RmvBq200解得粒子运动的半径: qBmvR0由几何关系知,粒子从 A 点到 O 点的弦长为: R2由题意 OP 是 n 个弦长: 02x解得粒子的比
28、荷: 0vm(2)由几何关系得,OA 段粒子运动轨迹的弧长是 1/4 圆的周长,所以: = R2粒子从 O 点到 P 点的路程:s=n = 420xnR粒子从 O 点到 P 点经历的时间:t 0vs0(3)撤去磁场,加上匀强电场后,粒子做类平抛运动,由得 方向:垂直 v0 指向第象限nBvE0221【答案】108;9:95。【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原线圈的电压为 380V,副线圈的电压为 36V,则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故副线圈的匝数 n2= =108 匝;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12380956nUV194059:95。0tvx201tmqE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6 页
29、考点:变压器。三、解答题22【答案】(1) (2)【解析】(1)坐标为 a/2 场点的场强大小 (2)x 轴上场强为 0 的点满足: ,解得 x=2a23【答案】 (1) (2) 2 s (3) 0.4 s【解析】(1)如斜面光滑,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 ;(2)如斜面粗糙,木块向下滑动,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6 页,共 16 页(3)如斜面粗糙,木块向上滑动,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垂直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得:平行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又联立解得设木块向上减速到零所走的位移为因 ,即木块到达最高点速度不为零则有: ,解得: 或 (舍去)冲上斜面所用的时间为 0.4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