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2018泰安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的性质不需考虑的是( )A密度 B可燃性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2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中,合理的是( )A B C D3氨气(NH 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的装置是( )A B C D24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 CO2和 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A B C D52018娄底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
2、题。A B C D E F(1)请写出装置图 A 中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既能制取氧 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填装置序号),请写出用该装 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填装置序号)。(4)实验室里通常用 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 MnCl2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如果用 F 装置收集氯气(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1),气体应从_(填“a”或“b”)端管口通入。6如图甲是
3、某同学设计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但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对此装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3A 同学: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B 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浪费很大;C 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应在漏斗下端套上一支小试管(如图乙)。A 同学说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C 同学改进的装置_(填“能”或“不能”)解 决A、B 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4参考答案1B2D 【解析】A 项,导管太长,气体不易导出,故错误;B 项,应选择长颈漏斗,并且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故错误;C 项, 长颈漏斗的下端伸入锥形瓶太短,无法起到液封的作 用,
4、故错误。3D 【解析】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排除A、B;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用 C 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为增大吸收面积,防止倒吸,应选用 D 装置吸收。4C 【解析】因为二氧 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C 正确。5(1)试管(2)B CaCO32H Cl=CaCl2H 2OCO 2(3)AE(4)MnO24HCl MnCl22H 2OCl 2 b= = = = =
5、 【解析】 (1)A 中标号的仪器是试管。(2)实验室既能制取氧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 B,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2HCl=CaCl2H 2OCO 2。(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是固体加热型的反应,使用 A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故使用 E 装置收集氨气。(4)实验室里通常用 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 MnCl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 MnCl22H 2OCl 2;如果用 F 装置收集氯= = = = = 气,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气体应从 b 端管口通入。6 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从漏斗散逸到空气中去 能5【解析】 甲装置用了普通漏斗,会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漏斗中逸出,从而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 。要想不漏气就要将漏斗插入液面以下,这样无形之中会浪费大量的盐酸。乙装置作 了改进之后,利用小试管来实现液封并可节约大量的药品,可以有效解决两位同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