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书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 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8 卷, 天嘉起居注23 卷, 天康光大起居注10 卷, 太建起居注56 卷, 至德起居注 4 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如顾野王的陈书3 卷,傅縡的陈书3 卷,陆琼的陈书 42 卷等。它主要记述了梁、陈之际
2、的政治变化和陈皇朝时期(557589 年)三十余年的史事。从 陈书中,我们只见到有两卷帝纪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 ,说明姚察在陈史撰述方面遗留给姚思廉的旧稿比梁史少得多。姚思廉撰陈书 ,主要是参考了陈朝史官陆琼、顾野王、傅縡等人有关陈史的撰述。 陈书在内容上和文字上都赶不上梁书 ,这一方面反映了姚氏父子在史学功力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出陈朝时期各方面状况的江河日下。北宋人说:陈朝的特点就是苟且偷安,它没有什么“风化之美” 、 “制治之法”可以为后世效仿的。这话说得大致是不错的。 但是, 陈书所记载的历史内容,有些还是有意义的。唐朝的魏徵、宋朝的曾巩、清朝的赵翼都认为;陈书在记述陈
3、朝“其始之所以兴” 、 “其终之所以亡”方面,尤其是在揭示陈武帝的“度量恢廓,知人善任”和陈后主的“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方面,还是有它的历史价值的。另外, 陈书皇后传记后主张贵妃干预朝政, “内外宗族,多被引用” ;江总传记江总位当权宰,不持政务,只是天天同一些人陪着陈后主在后庭游宴,时人把他们称为“狎客” 。这对于后人了解陈朝末年的政治腐败,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文学何之元传载何之无所撰梁典一书的序文,在史学上是一篇有一定价值的文章。 梁典已不存,但今人可以从这篇序文中了解这部书的体裁、体例和内容。序文说, “开此一书,分为六意” ,即追述 、 太平 、 叙乱 、 世祖 、 敬帝
4、、 后嗣主 。它还引用史学家臧荣绪的话说:“史无裁断,犹起居注耳。 ”这也是史学史上的宝贵的思想遗产之一。 陈书在总体上虽不如梁书 ,但它在编次上却有超过后者的地方,显得更加严谨、合理。以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我想讲讲在阅读梁书 、 陈书时需要注意到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到魏徵为梁书 、 陈书所撰写的总论。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时,房玄龄和魏徵为总监修,而诸史总论都出于魏徵之手。 梁书总论在卷六帝纪之末;陈书总论也在卷六帝纪之末,此外在卷七皇后传之末,他对陈后主、张贵妃等人腐朽生活还作了史实上的补充,间或也有议论。阅读魏徵写的总论,可以作为从宏观方面把握和分析梁、陈二
5、代历史的参考。一般地说,魏徵的见识要高于姚氏父子,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前者是用政治家的眼光来评论历史的。不过在文体上,魏徵史论仍然沿袭六朝以来的四六对仗的骈体文;而姚氏父子(尤其是姚察)却能在骈体文盛行的时代以散文作史论,这是他们在文风上超出魏徵的地方,而且对唐中叶古文运动的兴起也不能没有影响。 (二)阅读梁书 、 陈书 ,还要注意把它们同李延寿撰的南史进行比较。 南史是在宋书 、 南齐书 、 梁书 、 陈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不仅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而且矫正了原书中的许多曲笔,同时还使这四部史书所叙述的历史连贯起来。以曲笔而论, 梁书对梁元帝的猜忌、凶残,徐妃的淫秽,临川王萧宏的恣意聚敛、
6、懦弱无能等等,都加以回护,曲笔不书。 陈书为统治者避讳的地方也很多,典型的例子是刘师知传对刘师知帮助陈武帝杀死梁敬帝一事只字不提。这些,在南史中大多得到矫正。所以这种比较、对读,是很必要的。顺便说说,读宋书 、 南齐书也应参照南史来读,其中情况与上面说的多有类似之处。 (三)深入阅读梁书 、 陈书 ,还应参考隋书的志。这是因为, 隋书的志包含了梁、陈、齐、周、隋五个朝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流变,对于了解这五个朝代的历史来说,是非读不可的。参考资料:1.本文先取网络版本 二十四史简介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历史知识之二十四史简介(即该社出版的二十五史随话 1987 年版) 校补, 再参考柴德庸 史籍举
7、要 ,王树民史部要籍题解 ,孙文泱正史参考文献目录(2001 年校正, 1.2 版本,中国先秦史收集整理),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吴泽,袁英光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 ,张舜徽中国史学名著题解 , 中国历史大辞典 (史学史卷) ,张大可史记研究 ,高似孙史略 (周天游校本) ,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张秀平王晓明 影响中国的 100 本书等增订,辑清史稿简介、柯劭忞新元史简介附于最后。再以此为底本校补,引用资料一般不注出处,有些虽补但几无专条或过略如褚少孙、杨恽、裴骃、李延寿、易培基等, 集解等多部著述均无可考订,且诸史资料参差不齐,各有繁简,难辨真伪。同时参考辞海 (1989 年版)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作补正考订,以资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