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非选题.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8929408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选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非选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非选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非选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非选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总论综合试题 一、填空题: 1.方剂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 、 。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概而言之是 、 、 。3清法的立法依据是 ;汗法的立法依据是 ;温法的立法依据是 。4“通可祛滞”的代表方是 ; “涩可固脱”的代表方是 ; ;“轻可去实”的代表方是 。5“八法”的应用:麻疹初起,疹出不畅者,治宜用 法;热毒疮疡,治宜用 法;肝脾不和证,治宜用 法。6臣药的意义是 、 。7方剂的组方原则最早见于 ,其谓:“ 之谓君, 谓臣, 之谓使。” 8膏剂分为 、 、 三种。【填空题参考答案】1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为主);方剂的配伍规律;方剂的临床应用。2治法是组成方剂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

2、从医学发展上看,治法来源于方剂。3“热者寒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寒者热之”。4五苓散;四神丸;麻黄汤。5汗;清;和。6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因或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因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7黄帝内经;主病;佐君;应臣。8煎膏;软膏;硬膏。解表剂综合试题 一、填空题: 1桂枝汤中具有调和营卫作用的“药对”是 、 。2温病条辨称之为“辛凉平剂”的方剂是 ;“辛凉轻剂”的方剂是 ;“辛凉重剂”的方剂是 。3银翘散的君药是 ,其在方中的作用是 。4.清朝的徐彬说:“桂枝汤,外证得之, ;内证得之, ”。5.麻杏甘石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 ;小青龙汤中麻黄配桂枝的作用是 ; 麻黄汤中麻黄配

3、杏仁的作用是 。【填空题参考答案】1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2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甘石汤。3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4解肌和营卫;化气调阴阳。5清泄肺热,宣肺平喘;相须为用,发汗散寒解表;宣降肺气,平喘止咳。【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调和营卫:是纠正营卫不和,解除风邪的一种治法。风寒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不和,见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证候,治以桂枝汤。方中以桂枝温卫助阳,解肌发表;配白芍药滋养营阴,收敛阴液。合则既能温卫阳,又可养营阴,从而达到调和营卫的目的。22辛甘化阳:是指用辛味药与甘味药相互配伍以增强扶助机体阳气,强壮阳气的治法。如桂甘汤中以桂枝之辛与甘草之甘相互配伍,辛甘

4、合化为阳,从而起到温心阳,益心气,通心脉、和血气,的作用,用治心阳不振的心动悸等证。3酸甘化阴:是指用酸味药和甘味药相互配伍以增强益阴的治法。化阴,即敛阴、滋阴并进而使阴血日长之意。临床常用于阴伤之证。如桂枝汤中以白芍之酸与甘草之甘相合配伍,酸甘并用,既敛又滋,从而起到化阴滋营的作用,以补充营阴的不足。4逆流挽舟:指治疗痢疾初起而有表证(外感夹湿型痢疾)的一种方法。古人认为,痢疾本来是邪气从表内陷于里,这时用败毒散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亦即邪自外入里,治疗上使邪从外而出,由里出表,好象在逆水中挽船上行的方法,故称。 5. 制性存用:指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

5、物的药性被其它的药物所制约,但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如银翘散中的荆芥。三、病例分析题:1患者,女,12 岁。昨日下午开始微恶风寒,头痛,全身不适,晚饭未进食,继则发热,体温 39,头痛加剧,无汗,咽痛,微有咳嗽鼻塞,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诊断:温病初起,风热袭表,邪在肺卫之表证。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处方(方药):银翘散。银花 12g 连翘 12g 桔梗 9g 竹叶 6g 薄荷 6g(后下) 荆芥穗 6g(后下) 淡豆豉 6g 牛蒡子 9g 生甘草 5g 芦根 6g 2患者,女,25 岁。2 天前外出淋雨受凉,晚间既感恶寒,头身疼痛,服“感冒通”未效,遂来院求治。现

6、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苔白微腻,脉浮有力。辨证诊断:外感风寒湿邪,兼痰湿阻滞之证。治法:发汗祛湿,宣肺化痰。处方(方药):荆防败毒散。羌活 10g 独活 10g 荆芥 6g 防风 9g 柴胡 9g 川芎 9g 前胡 9g 桔梗 9g 茯苓 6g 枳壳 9g 炙甘草 6g 2桂枝汤证主治证候的“汗出”与服用桂枝汤后所出现的“汗出”机理上有何不同?2.枝汤汤主治证候中之“汗出”是病理表现,乃风寒客表,营卫不和而致,即曹颖甫所称之“病汗”,在汗出的同时常带有凉意,且伴有发热头痛,恶风、脉浮缓等证候,正如曹颖浦所谓:“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而服桂枝汤后

7、之“汗出”则是药物作用的表现,曹氏称之为“药汗”,是在汗出的同时常带有温意,且有汗出后表证缓和,全身舒适,胃纳增加,精神好转等特点,即曹颖浦所云:“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3麻黄汤、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皆治咳喘之证,临证如何区别应用?3.麻黄汤重在发汗散寒而解表,兼以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并非治喘的专用方,喘是其兼证,乃因外感风寒,寒邪束肺,肺气郁闭,不得宣通所致,故临证常伴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证。小青龙汤则发汗解表之中,并善温肺散寒化饮而止喘咳,主治风寒于外,水饮停肺之证。其喘咳每伴有痰多色白而清稀,胸闷,舌苔白滑的特点。而且但属于寒饮内停于肺者,不论表证轻重与否,均可用

8、之。麻杏甘石汤功善清宣肺热而平喘止咳,主治外感表邪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之热喘,肺热是主要原因,故临证在喘咳气急的同时应伴有发热,口渴,舌红脉浮数等证候1 试述桂枝汤的功效、主治证病机及配伍意义。2 试述银翘散的组成原则。3 试分析败毒散与九味羌活汤功效、主治之异同。答:3. 败毒散与九味羌活汤功效、主治的异同:败毒散 兼益气扶正,宣肺止咳,是益气解表法的代表方。用治正气不足而外感风寒湿邪而见憎寒壮热,无汗,头身重痛,咳痰声重,脉浮重按无力等证候者。均能疏风散寒,祛湿解表。用治外感风寒湿邪之证,临证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等证候为特征者。九味羌活汤兼能清里热,用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

9、而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等证候者。3和解剂综合试题一、填空题: 1.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功效均能 ;但前者主治 ;而后者多主治 。2.四逆散主治 之“四逆”证;四逆汤主治 之“四逆”证;当归四逆汤主治 之“四逆”证。3.妇人热入血室证,治宜选方 ;肝郁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治宜选方 ;肝脾气机郁滞之胁痛、脘腹疼痛之证,治宜选方 。4防风通圣散是集 、 、 、 四法于一方。5.小柴胡汤证有“三禁”,具体指 、 、 。【填空题参考答案】1和解少阳;伤寒邪犯少阳证;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证。2阳气内郁,不能透达四肢;阳气衰微,四肢失温;血虚阳弱,寒凝经脉。3小柴胡汤;逍遥

10、散;四逆散。4汗、下、清、补。5禁汗;禁下;禁吐。二、名词解释: 1热入血室 2肝脾不和 3辛开苦降1、热入血室:其指妇人月经期间,外受风寒,化热内传,热与血相互搏结,故见经水不当断而断,又伴有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神志异常等证候者,即所谓“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之证,治以小柴胡汤。2肝脾不和:指由于肝气偏亢,疏泄不畅,影响肠胃的功能,而出现肝木与脾土失却协调的病理变化,如胁痛、胸闷不舒、胃脘疼痛、饮食减少等病证,称为“肝脾不和”。 3辛开苦降:当寒热互结,肠胃不和而见心下痞满,呕吐下利时,用辛味药之辛散以开通心下之痞结,配以苦味药之苦降,苦寒以清降泄热,降泄胃气以止呕,两者合用,平调寒热,开

11、结降泄以治心下痞证,这种治法称为“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三、病例分析题:1.梁,女,35 岁。主诉:寒热往来,胸胁胀满,经水适断 2 天。缘患者一向月经不调,上周月经来而劳累而 “外感”,自觉恶寒,发热,头痛,咽痛。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而病未好转,遂至月经中断,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心中烦闷,情志抑郁而默默不欲食,食后欲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1. 辨证诊断(证型):热入血室(少阳证)。治法:和解少阳。处方:小柴胡汤。柴胡 12g 黄芩 9g 党参 9g 法半夏 12g 炙甘草 6g 生姜 4 片 大枣 4 枚2何,男,28 岁。主诉:右胁疼痛,寒热往来,呕吐黄涎

12、 4 天。缘患者素有慢性胆囊炎病史,近日因饮食不节,加之感受外邪而见右胁疼痛,恶心呕吐,寒热并作。曾服用消炎利胆片而未效。来诊时症见胁胀疼痛,寒热如疟,发热甚而恶寒轻,口苦,胸膈满闷,呕吐酸苦水、黄涎,巩膜微黄,小便黄短,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数。2辨证诊断(证型):邪热偏盛,郁滞少阳,痰湿内阻,胃失和降。治法: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处方:蒿芩清胆汤。青蒿 12g 黄芩 12g 淡竹茹 15g 法半夏 9g 茯苓 12g 枳壳 9g 陈皮 3g 滑石 30g 青黛 6g 甘草 3g 四、简答题: 1. 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有何意义?2. 试述柴胡在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中的配伍作用?3试简述半夏泻心

13、汤组方配伍的特点?4试简述逍遥散组方配伍的特点?五、论述题: 1试述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在功效、主治有何异同?4小柴胡汤 功善和解少阳,透表力强,并能益气和胃,扶正祛邪;用治少阳病半表之邪偏重,兼胃虚气逆者,临证每多伴有咽干目眩,不欲饮食等证候。 均能和解少阳,用治邪犯少阳,气机不利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脉弦等少阳病证。 蒿芩清胆汤 清胆除热之力较强,并能利湿化痰,理气宽胸。多用治少阳病胆热偏盛,兼有湿热痰浊阻滞之证,临证并见寒轻热重,吐酸苦水,甚或黄涎,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证候者。 2试分析小柴胡汤的组成原则。3试分析逍遥散的组成原则。清热剂综合试题一、填空题: 1清热剂具有 作用

14、,用以治疗 ,其立法依据是 。2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均具有 的功效。白虎汤用治 证;竹叶石膏汤用治 证。3黄芩在普济消毒饮中的作用是 ;在芍药汤中的作用 ;在凉膈散中的作用是 。4柴胡在龙胆泻肝汤中的作用是 ;在普济清毒饮中的作用 ; 在小柴胡汤中的作用 。 5.阳明气分热盛证治宜选方 ;阳明腑实证治宜选方 ;伤寒温病后期,余热未清证治宜选方 。6.湿热痢治宜选方 ;热毒痢治宜选方 ;协热下利治宜选方 。7.清营汤主治 证,其治法中除了清营分之热外,还体现 的治疗方法。8.黄连解毒汤组成药物有 ;功效是 ;该方体现了 之法。【填空题参考答案】1.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里热证;热者寒之。2.清热生津

15、;气分热盛证;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3.清热泻火,泻上焦热;清热燥湿,解大肠热毒;清泄胸膈郁热。4.疏肝清热;疏散风热;透解少阳之邪,疏畅气机。5.白虎汤;大承气汤;竹叶石膏汤。 6.芍药汤;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7.热入营分证;透热转气。 8.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泻火解毒;苦寒直折。二、名词解释: 1苦寒直折法 2大头瘟 3透热转气 4热入血分 5透热养阴三、病例分析题1李,女,40 岁。主诉:发热,烦躁不安,时有谵语,斑疹隐隐 1 天。患者 1 周前始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曾服感冒药,但汗出不畅,热时退时复。昨天始突然加重,发热不退,夜间为甚,心中烦热,躁动少寐,服用退烧药(不详)而热

16、不退,渐见神志改变,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紧闭,唇干口渴,皮下斑疹隐隐,但无紫斑,舌绛而干,苔少,脉细数。1辨证:邪热初入营分证。 治法: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方药:清营汤。水牛角 30 克 生地黄 10 克 玄参 20 克 竹叶 10 克 麦冬 15 克 黄连 10 克 连翘 20 克 2陈,男,30 岁。主诉:发热不退,口渴,汗出 2 天。时值盛夏,患者劳作田间,下蒸日晒,汗出颇多,一时贪凉,遂致外感,初恶寒发热,头痛咽干,自服退热镇痛药 2 天,病反加剧。近二天发热至 39,不恶寒而反恶热,口渴引饮,心烦面红,大汗,脉洪大有力。2辨证:气分实热证。治法: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方药:白虎汤。生石

17、膏 30 克(先煎) 知母 12 克 粳米 30 克(包煎) 炙甘草 6 克 3高,男,41 岁。主诉:头痛目赤,口苦,胁痛二周余。患者平素有高血压病史,常易发怒。近几周来,因工作繁忙,休息欠佳,经常发脾气,血压不稳,自服降压药,血压虽降,但自觉头痛,胁痛,口苦。来诊时见头痛,甚则如劈,胁痛易怒,心中烦闷,口苦咽干,耳鸣耳胀,面红目赤,夜睡不安,小便短黄,大便稍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3辨证:肝胆实热证。治法:清肝泻火,泄热止痛。方药:龙胆泻肝汤。5龙胆草 9 克 黄芩 12 克 栀子 9 克 泽泻 12 克 车前子 9 克 木通 9 克 柴胡 9 克生地 12 克 当归 9 克 甘草 6克

18、 四、简答题: 1.试述黄芩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芍药汤中的作用特点。2.白虎汤的主治病证及禁忌证有哪些?3.犀角地黄汤治疗热伤血络所致出血证,为何配伍活血之丹皮,意义何在?五、论述题:1试述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在功效、主治有何异同?白头翁汤 配连、柏为主,能入血分,侧重于解毒凉血,使血分热毒清而痢止,用治热毒壅滞于肠,深入血分而致的血热毒痢。下痢脓血,赤多白少,发热腹痛,舌红、苔黄、脉数。均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之功,用治热毒湿热痢疾。芍药汤 以白芍配连、芩为主,重在清热燥湿,兼调和气血,泻下积滞,寓“通因通用”。用治湿热壅滞,气血瘀滞而成的湿热下痢,用治便下脓血,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苔黄腻,脉滑数者。2试分析小柴胡汤的组成原则。3试分析逍遥散的组成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