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持 续 改 进 稳 步 提 升 监 管 效 能市政管理处 2011 年上半年总结2011 年是南京城市建设重要的一年,在“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南京被正式确定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中着力建设的长三角中心城市,凸显了其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的地位。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以及迎接 2014 年青奥会在宁召开,南京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不仅是发展,更多的是压力与挑战,也给我们监管工作带来更高的工作要求、更大的工作压力,要求我们监管工作不断抓创新、抓严管。新的领导班子在新年伊始明确了处全年发展方向:一在“持续改进”上下功夫,勇于改革,不断创新,挑战自我。二在工作作风“深入”上下功夫,监督人员转变
2、观念,服务于行业,服务于市政重点工程,使监管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效率化;三在工作成效“争第一”上下功夫,紧扣“科学、规范、严管、高效” ,不断探索提高监管工作效能的方法;四在廉政建设“落实”上下功夫,让全体人员恪守自己的廉政格言,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廉政意识。截至 5 月 31 日,共受理新报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148 项,198 标段,工程总造价约 73.91 亿元;结转 169 项,249 标段,在手监督工程造价 71.37亿元。上半年共开展监督巡查 1189 余次,进行现场达标考核 37 项工程;出具监督报告 32 份,监督意见 15 份;监督工程竣工备案 26 项;下发整改
3、通知书 646 份,其中质量类整改通知书 504 份,安全类整改通知书 142 份;下发停工通知书 25 份,其中质量类停工通知书 14 份,安全类停工书 11 份。2发生一起死亡事故,死亡 1 人,事故原因与责任事故正在调查中;监管区域内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总体处于受控状态。一、上半年监管工作主要举措(一) 、市场监管工作市场监管主要围绕服务行业、规范市场的总要求,进行了企业资质核查,完成了材料供应登记并在市政监督网公示,开展了原材料现场抽查专项检查,召开了企业发展需求与支持座谈会,着力推进行业市场规范与进步。1、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建树行业监管权威。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资质管理
4、规定 ,强化行业监督管理,不断规范施工企业、材料供应企业的质量、安全行为,确保全市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施工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对严重违规责任主体实施约谈 18 起、进行行政处罚 25 起(其中一般程序 14 简易程序 11 起) 、处理市民投诉 100 起、对企业和个人亮牌警示 34 次(红牌 8 次、黄牌 26 次) 。行政处罚中一般程序案件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对相关违规责任单位与责任人现场违规行为查处,并直接与市场信用挂钩;对现场扬尘、违规施工严厉查处,起到了高压警示效果,施工现场依法建设氛围不断浓厚。2、实施市场监管常态化,突出监管计划与预控。实行总承包和分包合同备案管理、现场项目管理人
5、员和作业人员的登记管理两项制度;利用市政监管信息管理系统动态记录、监控企业和人员的现场行为,载入资质、安全许可证、人员资格、信用管理。3全市市政施工资质企业登记 260 家,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受理 59 家,受理 2011 年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共 222 家,共受理、办结 32 家信用手册类事项,办结起重机械设备登记 50 家,受理文明工地申报 18 项。加强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严格审查执业人员资格和继续教育情况,上半年共培训 A、B、C三类人员 1163 人。其中,A 类人员 107 人,B 类人员 437 人,C 类人员 619人。3、提升市政工程质量,从材料源头抓起。加强材料源头管理,加大了
6、对产品供应单位的监控。推进材料供应单位信息登记和材料合同备案制度,上半年共办理 174 家材料供应单位登记。强化材料进场验收和见证取样检测监督,加强监督抽测力度;开展全市范围内原材料及半成品专项检查,采取现场随机抽查与重点专项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重点将企业的资质、企业的行为、产品的质量和企业资质的年检挂钩,实现处联动管理。在 3 月份材料专项执法检查中,通过对在建工程尤其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全面抽检、抽测,一批伪劣“面包砖” 、塑钢材料管、二灰结石、混凝土等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材料浮出水面。对此类不合格产品坚决予以清退出场,对提供问题原材料、半成品的厂家及使用问题材料的建设、施工企业依法
7、查处,责令整改,并在市场层面惩戒,并要求加强工程质量日常监管,实施常态化监管,从每一个环节推进质量创优工作。4、引导推进行业发展,提升监管影响力。一是配合全市建筑业大会的召开,召开了部分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需求。二是组织市政行业内施工企业的企业负责人召开建筑业企业发展推进会,针对企业目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政府需扶持4与帮助的意见进行征集,帮助企业的良性发展。三是根据强化汛期及夏季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市政基础设施行业 2011 年度防汛抢险工作方案,带头参与并组建了市政防汛抢险应急大队,增强了市政施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8、二) 、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今年市政工程建设重点集中在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市快速化道路立交工程、地铁 10 号、3 号线开工建设等,我们围绕“质量要过硬、安全不出事、施工少扰民”的理念,牢牢抓住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突出以治理扬尘为重点,加大现场监管与违规处罚力度。1、以引导推动行业创优争先为目标,全面推进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完善质量创优工作,研究实体质量评优方法,扩展评选的外延。继续强化全市市政工程中开展通病防治工作,将其纳入监督基本要求工作,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意识,积极争创优质工程,努力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在开展“金陵杯”评选检查的过程中,将通病防治任务书的执行情况及防治效果作为工程竣
9、工验收的前置条件,尤其是通过对细部质量、外观质量的管理,与工程创优紧密挂钩。重点整治检查井下沉、沟槽沉陷等质量通病,实行通病防治方案备案,严格通病防治验收监督。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观感质量及通病防治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汇总结果并提供分析建议,进行改进,不断提升工程品质。2、以高科技为载体,提高监管效率。针对雨污分流工程施工集中,工期紧,难度大等特点,除加强施工过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还提前组织、督促建设单位组织对雨污分流管道质量进行 CCTV 检测,发现问题,5及时处置到位。目前已完成白下区 13 个片区和 43 条街巷 CCTV 检测工作,对检测报告中存在的管道破损、渗漏等问题已督促相关单
10、位进行复查并提出处理措施。上半年组织完成的市政监管信息系统为市政监管提升效能,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自行组织研发成功了全省首台市政流动监测车。市政流动监测车利用 3G 技术,可进行图像、数据的远程同步传输处理,实现了现场实时监督与处监管信息系统的联动,对现场实行有效监控;投入使用有利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并利用信息传输系统对违规行为进行现场取证,发送相关单位要求落实整改,为违规处罚取得基础性资料,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全面受控。市政流动监测车投入使用以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监管成效,对实现规范施工起到了促进作用,对现场违法违规行为起到威慑作用,达
11、到预期目标。3、以落实责任为依托,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开展“安全月”上门服务、座谈等活动;编制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告知书 ,免费发放给施工企业,实行有效告知。提高社会参与度,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主线,深化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以突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受控监管为重点,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发生。4、以差别化管理为抓手,严管轨道交通施工。推行差别
12、化监管,根据工6程类别、重要性及工程参见单位的业绩、信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等情况实施分类监督,着力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监督效能。5 月份受委委托对地铁 10 号线全线及 3 号线过江段进行监管,我们克服专业人员缺乏,监管风险压力大等难题,充分总结地铁 12 号线大胜关的监督经验,成立地铁监督组,认真谋划监督计划,通过上门服务及监督告知、交底等方式,现场跟踪工程进展情况,不断调整监督重点,目前进展总体较好。(三)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1、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建工作,为全处工作当好排头兵。重视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内在要求,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树立正确用
13、人导向、改进领导作风为重点,着力提高两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党的政治忠诚度和执政能力,使处两级领导班子成为全处职工信得过、干事创业靠得住、作风意志过得硬的坚强领导集体。领导班子结合单位实际,以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创先争优践行为根本宗旨,把处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处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为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政治保证。2、加强思想作风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全处工作制定办事准则。一是修订完善了处行政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工作制度,与各部门签订责任书。调整行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不断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合力抓的行风建设工作体系。把
14、行风建设列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二是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力度,开辟廉政文化学习宣传专栏,开辟廉政文化建设网页专栏,利用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服务大厅宣传展示各部门、单位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情况和成果,营造氛围,树立形象。7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处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在重视思想道德建的同时,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定期开展中心组学习,着力提高监督人员思想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努力创建文明单位。二、尚须加强监管的主要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规范市场,有效监管,持续改进,服务市场” ,坚持从自身改进出发,探求更新的方法与更高的效能,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监管工作形势依
15、然严峻:(一) 、文明施工情况尚不乐观。3 月份以来连续开展了以扬尘治理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工地扬尘问题的批示精神,白天各组网格巡查、夜间领导带队督查。到目前,扬尘问题得到得到一定改善,但尚未杜绝,加之围挡破损严重等问题,依然影响城市形象及市民正常生活。(二)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重视程度不足。目前仍有少量工程项目依然存在未按专家论证的安全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的情况,施工、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安全意识淡漠,盲目抢工。(三) 、工程现场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上半年施工现场发生了几起挖断地下管线事故,究其原因,依然为盲目施工,未能认真汲取去年“7.28”事故教训,未能按照要求
16、对地下管线公示、交底,擅自进行开挖;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违反强制性条文时有发生。上半年连续出现的不合格数据表明,混凝土、塑料管材等质量问题依然存在。8(四) 、从业人员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参建各方包括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总监、监理、项目经理不在岗履职情况严重,未能按规履行质量安全责任;另一方面,部分施工人员安全与危机意识薄弱,施工、监理企业对场内起重机械设备、规范临时用电等不够重视,安全隐患时有存在;文明施工意识的淡薄,部分项目对扬尘防治工作不到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三、下半年工作重点随着监管工作量的持续增加,我们将认真总结分析上半年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重点,努力将
17、监管工作纳入严管、高效的轨道。领导班子将继续开展服务于行业、服务于现场活动,提供现场监管服务,从实践中提升监管效能,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同时引导参建各方争创精品工程、争创文明工地、争创绩效管理。全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即将进入夏季高温、大规模施工阶段,监管工作的任务与压力越来越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大规模、超常规建设,轨道交通、大型桥梁的深基坑开挖和支护等质量安全风险越来越大;二是综合管线管理复杂,公共安全管理日益加强,工地平安建设面临挑战;三是问责制深入推进,社会监督责任和公众维权意识日趋成熟,对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管责任履行要求更高。为顺利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工作:(一
18、) 、进一步规范创新监管工作。贯彻执行部 5 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人员自9身法律意识,规范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落实监管履职责任从严监管,从严执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结合现场材料、质量通病防治等定期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参建各方各类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继续加强对不合格数据的跟踪处理。(二) 、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找准着力点和突破点。以项目安全责任体系、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综合管线保护、文明施工、监理工作为五大着力点:一是强化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体系管理,确保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保证责任不脱节,不缺位;二是继续加强危
19、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日常监督检查,落实周巡查制度,特别是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检查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及时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切实落实整改消除隐患;三是继续加强对综合管线保护的监管,落实建设、施工、建立责任,切实避免管线事故的发生;四是继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规范施工围挡、社会便民通道、扬尘污染控制为重点的现场文明施工监督;五是加强对监理工作的监督,落实对监理人员配备、职责履行、旁站见证工作等监管,以监理工作到位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受控。(三) 、进一步强化监管履职,提升工程质量建设水平。在进一步贯彻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创优工作意见的基础
20、上,组织开展好市政行业“质量月”活动。以创建优质工程为总目标,着力消除质量通病,切实提升工程品质。通过过程监督检查,强化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质量控制,强化施工原材料和半成品质量控制。同时,组织推广学习典型经验,大力培育10精品工程,总体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与管理水平。(四) 、进一步加强对责任主体依法建设教育与督查。结合现场安全管理专项整治,继续推进检查与处罚联动;通过市场和现场联动,通过行政处罚、红黄牌警示、限制准入、网站曝光等综合执法手段,严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净化、规范市政建设市场。突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预控管理、信息管理、分类管理、跟踪管理,全力推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周巡
21、查制度,落实监督分站主任巡查责任;从工程报监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清单抓起,强化安全生产条件动态检查和各类安全问题的跟踪处置到位。将重点开展地下管线交底与保护的监督,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及安全保障措施。(五) 、进一步推进市政监管信息系统有效运行。处市政监管信息系统从年初投入运行以来,其分析、处置、预警等各项功能逐步得以体现,市场与现场同处内的联动将进一步完善,监管信息输入的及时性也将进一步提高。将通过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实行规范化、信息化监管,创新提升监管效能;同时,落实市政监管信息系统与市政流动监督车有效联动,实现科学监管,问题预警、问题告知,提升监管效能。(六) 、进一步提升监管人员履职责任心和能力。一是严格按照贯标程序要求开展工作,完善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监管制度,调整与完善相关监管程序,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行为。二是继续加强党风行风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规范监管人员自身行为,提升责任意识。三是将督查工作与开门点评相结合,对照11差距促转变,对照不足抓整改,倡导科学管理,形成科学、文明、规范监管行动的长效管理制度,形成监督与被监督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和谐建设。二一一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