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吗?,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生成的是 化合物。 氢原子与氯原子结合生成的是 化合物。,离子,共价,为什么?,如何证明?,AlCl3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测其熔融态能否导电。 实验证明其熔融态不能导电。,说明它是共价化合物。,为什么?,科学探究,用什么实验加以证明?,成键原子间形成离子键还是形成共价键,主要取决于成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差异。,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美国化学家 于1932年首先提出了用电负性来衡量元素吸引电子能力。 电负性是用来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能力的物理量。 指定氟的电负性为 ,并以此为标准确定其他元素的电负性。,一、元素的电负性的概念,吸引电子,4.0,相对值而非
2、绝对值,鲍林,1、根据吸引电子的能力判断下列元素的电负性的大小:Na K N P Mg Al Cl S,课堂练习,2.0,2.2,观察与思考,观察教材第25图2-14元素的电负性回答下列问题:1、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如何变化?2、同一主族中,元素的电负性如何变化?3、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和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分别在元素周期表的什么位置?,增 大,减小,2.0,2.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 ,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 趋势,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 。试根据原子结构的变化分析。,二、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增 大,减 小,增 大,减 小,为什么?,呈周
3、期性变化,因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减少,核对外层电子引力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所以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小,得电子能力减弱,所以元素电负性有减小的趋势。,2、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 A. F N O B. O Cl F C. Na Mg Al D. Cl S As,课堂练习,D,不看表判断下列元素的电负性的大小:Li S Be I,交流与讨论,结论:,一般金属元素电负性较小,非金属元素电负性较大,?,三、电负性的应用,1、根据电负性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一般认为,电负性 1.8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1.8的元素为金属元素。,小于,大于,?,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1)MgO (2)BeCl2 (3)CO2 (4)Mg3N2 (5) IBr (6)SOCl2,交流与讨论,分析化合价的正负与电负性的关系:,+2 -1,+2 -2,+4 -2,+2 -3,+1-1,电负性大的元素显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显正价。,为什么?,+4-2 -1,一般电负性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化合价为值;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化合价为值。,弱,正,强,负,2、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
5、的 大小。,三、电负性的应用,规律应用,请查阅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电负性值,指出化合物中为正值的元素CH4 NaH NF3 NH3 SO2 H2S ICl HBr,当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为零时呢?,物质类型?,一般电负性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化合价为值;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化合价为值。,弱,正,强,负,2、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 大小。,三、电负性的应用,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键;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键。,离 子,共 价,3、反映了原子间的成键能力和
6、成键类型。,三、电负性的应用,规律应用,请查阅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电负性值,判断他们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 NaF HCl NO MgO KCl CH4 离子化合物: 。 共价化合物: 。,NaF、 MgO、 KCl,HCl、 NO、 CH4,判断HF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查表计算再判断? 到底哪一种正确? 怎么办? 以实验为准。 用什么实验检验? 测其液态能否导电。,交流与讨论,3、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 (1) 在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 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
7、素是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不考虑稀有气体),Na,Cl,Cl,Na,课堂练习,Na,Cl,Na,Cl,(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是 。 (不考虑放射性元素和稀有气体),Cs,F,Cs,F,Cs,F,四、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其它性质的关系:,一般,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电负性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 ;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元素的电负性越小,第一电离能越小,其非金属性越弱,金属性越强。即: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
8、的递增,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化合价:,(稀有气体元素为零),非金属性:,第一电离能:,电负性 :,金属性:,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大小(除稀有气体),+1+7 41,弱强,强弱,小大(有特例),小大(除稀有气体),1、下列哪个系列的排列顺序正好是电负性减小的顺序( ) A. K Na Li B. O Cl H C. As P H D. 三者都是,反馈练习,B,3、下列不是元素电负性的应用的是( ) A.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B.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C.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D.判断化合物的溶解度,D,2、电负性差值大的
9、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主要为( ) A.共价键 B.离子键 C.金属键,B,反馈练习,4、比较下列各组元素电负性的大小。Al、Si、P ; F、C1、Br ;Na、K、Cs 。,Al Si P,Br C1 F,Cs K Na,反馈练习,5、已知四种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 A.ns2np3 B.ns2np4C.ns2np5 D.ns2np6则他们的第一电离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电负性的大小顺序为 。,DCAB,DCBA,6、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已知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3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 (1)试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生成的离子化合物的 化学式。,O,Ca,Na,Cl,CaO Na2O Na2O2 CaCl2 NaCl,反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