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圈中的人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 (2009株洲)小明常常牙龈出血,甚至皮肤出现小面积淤血,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久症状消失。请问小明患病的可能原因是( )体内缺钙 B.体内缺铁 C.缺维生素 CD.缺维生素 D2、 (2008江苏盐城中考)在下列 4 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某同学若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3、 (2009龙岩)儿童、青少年以及术后病人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4、(2006湖北黄冈中考)一些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能防止和治疗坏血病的物质维生素 C,维生素类物质
2、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吸收部位是( )。A.口腔、胃 B.胃、小肠 C.食道、大肠 D.小肠、大肠5 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消化无关的是(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 56 米长B.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C.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而且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6、 (2009宁夏)下列哪项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 )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7、 (2008滨州中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8、 (2009宁夏中考)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
3、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 。鼻毛声带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鼻黏膜会厌软骨A. B. C. D.9、(2009枣庄中考)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 BC 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分别是( )。A.前后径增大、左右径缩小B.前后径缩小、左右径增大C.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增大D.前后径和左右径均缩小10 能正确表示人体平静吸气时膈肌状态的模式图是( )。甲 乙 丙 丁11、取少量新鲜的家畜的血液,倒入培养皿,凝固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正面颜色鲜红,背面颜色暗红 B.正面颜色暗红,背面颜色鲜红C.两面都是鲜红色 D.两面都
4、是暗红色12(2007聊城中考)一个 A 型血的人出现意外事故,急需输血,在医院无血源的情况下,医生抽取病人和献血者少量的血液进行混合检测,结果未出现凝集现象。据此可以推知献血者的血型是( )。A.A 型 B.A 型或 O 型 C.A 型或 B 型 D.A 型或 AB 型13 下面是人体组织中血液内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组织甲为 75%,组织乙为 85%,组织丙为 60%,组织丁为 40%,其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是( )。A.组织甲 B.组织乙 C.组织丙 D.组织丁14(2009枣庄中考)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主动脉B.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
5、入的是静脉C.公民进行无偿献血,医生在为其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D.毛细血管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之一是:其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15 下列四幅曲线图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主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上、下腔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由主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上、下腔静脉时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16(2009济南学业水平考试)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朝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下列各项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动脉内 B.静脉内 C.心室与动脉之间 D.心房与心室之间17(2009宜兴中考)右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请根据各
6、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A.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B.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18(2009株洲中考)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中抽得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O2) 、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含量如右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动脉血 B.乙呈鲜红色 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19 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A.出汗 B.排尿 C.排便 D.呼出二氧化碳20.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 )。A.葡萄糖、无机盐和水 B.水、尿素和无机盐C.水、无机盐和蛋白质 D.水、
7、尿素和蛋白质21.(2009山东中考)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 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B.c 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C.d 能将来自 c 的神经冲动传至 e,引起反射D.e 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22(2009宁夏中考)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氧气增加 B.养料增加 C.尿素减少 D.二氧化碳减少23 汗腺的分泌部位于( )。A.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 B.表皮深层和真皮部分 C.真皮内 D.皮下组织内24.(2007济南中考)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 100 克,然后每隔 1 小时测定一次血糖
8、含量,将结果绘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 a 代表糖尿病患者B.曲线 a 在 12 小时下降主要是血糖合成糖元所致C.曲线 b 代表正常人D.曲线 b 在 2 小时后下降主要是血糖加速分解所致25 若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达到或超过 0.16%时,会暂时出现糖尿现象。这是因为( )。A.胰岛素分泌过少 B.肾小球发生病变,过滤作用过强C.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有限 D.肾小管发生病变并失去重吸收能力26.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B.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C.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
9、.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坏血病27 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A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 不出现糖尿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 A、C 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B由 A、B 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C由 B、C 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2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不同,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B.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
10、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C.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D.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构成一条神经29.科学家在研究脊髓功能的实验中,破坏蛙的脊髓后将浸有质量分数为 1%的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蛙腹部皮肤上,出现的现象和原因是( )。A.无反射活动,神经中枢被破坏B.有反射活动,硫酸溶液对皮肤有刺激C.反射活动不准确,反射弧不完整D.无反射活动,破坏脊髓后硫酸溶液对皮肤的刺激不敏感30.经检查,因车祸受伤的病人,闭眼时手指不能准确地指正自己的鼻尖,则肯定受伤的部位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31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
11、反射活动( )。A.能进行,此人无感觉 B.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C.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 D.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32(2008湖北黄冈中考)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传出神经 B.是感受器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D.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33.(2008潍坊中考)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望梅止渴杯弓蛇影鹦鹉学舌老马识途公鸡报晓大雁南飞A. B. C. D.34 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 )。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B.视网膜 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 D.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35 眼睛正常的人看近物时,晶状体和瞳孔的调节是( )。A.睫状
12、体平滑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B.睫状体平滑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增大C.睫状体平滑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D.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小,瞳孔增大36.(2008 潍坊中考)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 1 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见光明B.若结构 2 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的物体C.结构 4 能将物像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D.结构 2 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37.(2007日照中考)笔的反射光进入眼球成像的正确顺序为( )。视网膜 虹膜 瞳孔 晶状体 角膜A.B.C.D.38.(2008湖北恩施中考)参照右图分析判断:遇到巨
13、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A. B.C. D.39 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40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 B.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细菌C.注射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D.吞噬细胞吞噬各种病原体被疯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A.抗体,保护易感者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
14、.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41.2009 年 4 月至 5 月间,在墨西哥、美国、日本等国家暴发了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研究表明,该病是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侵入人体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可以称为抗原B.将患者进行医学隔离治疗,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C.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这一行为只能预防消化道传染病,而对预防流感这类呼吸道传染病是无效的D.甲型 H1N1 流感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点二非选择题42.分析图表,回答问题。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
15、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试据图回答:(1)曲线甲是_的消化,曲线乙是_的消化,曲线丙是_的消化。(2)蛋白质在 _和 _中被消化,其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_,完成于_。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 _。(4)胰腺分泌的胰液在 _进入消化道。该区域具有的消化液,还有_和_。43 右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并回答问题。(1)甲图表示的是_,乙图表示的是_。(2)从 AC 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3)从 FD 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4)两图中,含氧量最高处是_,含二氧化碳量最高处是_。(5)在 B 处有利于进行气体
16、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和_两个过程,它们是通过_作用而实现的。(7)若图乙所处的组织受到病菌的侵入,血液中的何种成分将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该处把病菌包围、吞噬掉。答:_。从人体免疫的角度看,这是人体三道防线中的第_道防线,属于_免疫。44.(2007淄博中考)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_。(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当膈肌处于_状态时,气体入肺。(4)所代表的气体是_,它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_部位被利用。(5)若 E 处代表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经过此
17、处后,血液变为_丰富的_血。45.(2007威海中考)(8 分)如图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 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1)如果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 OC 为_内的血管。BC 段血管中流的是_血。(2)如果该曲线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则 OC 为_内的血管,BC 段血管中的血液流入心脏四腔中的_。(3)如果 OC 表示脑部的血管,则该曲线表示_含量的变化,OA 段血管是_血管。(4)无论血液流经什么器官,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 AB 段都是_血管,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这种血管的结构特点是_。46 (2009山东) (6 分)下
18、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 A、B、C 表示物质,、表示过程。请回答:(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直接进行过程的营养物质是_。(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_。(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物质 B 进入甲细胞后与_结合在一起运输。(4)除 A 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_和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47(2009 自贡中考)(5 分)右面是人体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是有选择的,程
19、度也不同。重吸收的主要有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和全部_等物质。(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过滤时,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这些蛋白质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消化液中的_。(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_,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状态。(4)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排泄还有其他途径,你认为还有哪些途径?_。48.(6 分)下图是反射弧模式图,
20、据图回答问题。(1)完成一个反射活动,必须由图中的_ (用序号按顺序填写)五部分参加。(2)图中的_所示结构受损将会出现能反射但不能感知的现象。(3)直接刺激5是否会有感觉? _。是否会产生运动? _。(4)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1表示眼睛的_。(5)若此图表示学生听见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1表示耳部结构的_。49请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回答:(1)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_。(2)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 】_ 。(3)由(1) (2)可知,脊髓具有 _功能。(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
21、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_。50.探究创新,请你完成实验设计方案(9 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变态发育的影响,请你帮他们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变态发育有什么影响?作出假设:_。实验材料及用具:15 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的蝌蚪、新鲜水草、3 个型号相同的玻璃缸、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抑制剂、提前晾晒了 34 天的自来水。实验步骤:第一步:将 3 个玻璃缸分别编号 1 号、2 号、3 号。第二步:在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_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缸中各方 5 只蝌蚪。第三步:在 1 号玻璃缸中加入_,在 2 号玻璃缸中加入_,3 号玻璃缸中不加药,作为_ 。第四步:向 1 号、2 号玻璃缸连续投药七天,每天药量相同,喂养过程注意换水,喂饭粒少许。第五步:记录每天观察结果。实验现象:_号玻璃缸中小蝌蚪最先完成变态发育,_号玻璃缸中小蝌蚪最后完成变态发育,_-号玻璃缸中小蝌蚪居于二者之间。得出结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