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904186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八上古诗词部分 姓名: 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完成下列练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试分析“风烟” 和 “望”的作用。3、试分析颈联的含义。4、这首诗与其它送别诗有什么不同?二、阅读己亥杂诗 ,完成下列练习。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浩荡”形容什么? 3、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试分析三、四两句的妙处?三、阅读望岳 ,完成下列练习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

2、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2、试分析颔联的修辞及作用。3、 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分析“凌”字的作用。4、尾联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四、阅读钱塘湖春行 ,完成下列练习。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首诗突出一个“春” 字,处处透出早春的信息。说说诗中哪些词表现了“早”字?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3、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早春景象的?答:颔联: ;颈联: 。4、

3、“争”“啄”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 ?答: 五、阅读登飞来峰 ,完成下列练习。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 “浮云” 和“ 最高层 ”的寓意分别是什么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 。六、阅读雁门太守行 ,完成下列练习。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诗表现了怎样的情感?2、概括前四句和后四句的内容。3、首联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4、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黑云”和

4、“ 日光”两词?5、 三、四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用是什么?6、五、六两句写谁?表现他们的什么精神?7、七、八两句运用典故作用上什么?七、阅读别云间 ,完成下列练习。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你对诗人所说的“难” 是怎样理解的?八、春望 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把握全诗主旨春望是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的破败景象想望寄居鄜(f)州的妻小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了诗

5、人 的情怀。二、赏析诗句请体会“城春草木深”的“春”和“深”的作用?结合颔联内容,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写法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给我们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包含哪两层意思?三、检测1、 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 “望”的内容是: ,;“望”中所想的句子是 , 。2、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 。 4、 “国破山河在”中的“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5、最能表

6、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是 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抵万金”有什么作用?九、泊秦淮 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把握全诗主旨泊秦淮这首诗通过作者在夜晚秦淮河畔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二、赏析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呈现的画面。“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阅读泊秦淮 ,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

7、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 “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 、 “亡国恨” 、 “犹唱后庭花 ”作了铺垫。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忧愁和伤感。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 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优秀诗篇。三、检测1、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3、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最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8、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把握全诗主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通过陆游在一个风雨夜的所想所闻所梦,表达了 。二、诗句赏析“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并具体分析“僵” 、 “卧” 、 “孤”的作用?“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尚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全诗通过那两句话将实现与梦境相结合的?体会“风吹雨”三个字一语双关,具有哪两重含义?6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陆游恢复中原,重建国家的愿望的两句诗是“ , ”。三、检测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句子 , 。诗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

9、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 , 。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 , 。3、陆游在诉衷情一词中写到:“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意思与此相同的两句是 , 。4、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 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 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 “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 “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十一、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

10、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把握全诗主旨过零丁洋这首诗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 。二、诗句赏析诗中的“惶恐” 、 “零丁”用语双关,请谈谈有那两层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所呈现的画面。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7诗的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三、检测1、 过零丁洋文天祥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诗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

11、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 。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2、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的持有“ , 。 ”(过零丁洋 )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3、下列对诗歌主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春望抒发了安史之乱时期,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B、 泊秦淮批判了秦淮歌女不关心国家前途,只顾卖唱逗笑的无耻生活。C、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D、 过零丁洋中作者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十二、八年级上册古诗默写

12、练习训练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 ”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常被人们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特别是培养国家人才献身的志士。 )(一提到奉献精神,我们就会想到已亥杂诗中的 “ , ”) 。 (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 , ”)2 钱唐湖春行中最能表现“春行”的语句是: “ , 。 ”.3 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 ,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5.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

13、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 。 ”6.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 8。 ” (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 ”)7.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 。 ”8.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 , 。 ” (望岳一诗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来宣告自己要勇于攀登人生顶峰这一誓言。这两句诗是:“ , 。 ”9.登飞来峰中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清”哲理的诗句是 “ ,。 ”(登飞来峰 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志向远大的句子是“ , 。 ”)10、 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

14、视觉角度交待战争规模,渲染阴寒凄切的战地气氛的诗句是“ , 。 ”11 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 , 。 ”12、夏完淳的别云间中运用典故,既点明自己被捕,又表达作者忠于故国的决心的句子是“ , 。 ”13、 别云间中表现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句子是“ , 。 ”(别云间表达英雄已知要与家乡诀别,难以割舍的句子是: , )14、 别云间中表达作者战斗不止的决心的句子是。 “ , 。 ”(别云间中表达作者忠魂不灭,必当继续斗争的句子是“ , 。 ”)15表达作者对破碎山河的悲痛和对清统治者愤恨的诗句是“ , 。 ”16、赏山林生活,我们可学古人,白居易的见人之所未见之美

1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阳阴里白沙堤 。也可以学杜甫:“ , 。 ”17、遥远边塞、古战场,风景又与别处不同:“ , 。 ”18为好友送行,人们常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两句“ , 。 ”1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 。 ”20、 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诗句是:“ , 。 ”21、 “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922、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巧妙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抒发他的雄心壮志。由此,

16、我们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写到的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 。 ”23 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4、本学期学到抒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有:“ , 。 ”“ , 。 ”25、 记承天诗夜游中描写月光月影的句子是:“ , ,。 ”水调歌头中描写月光月影的句子是:“ , 。 ”26、 登飞来峰中描写登高远眺的句子是:“ , 。 ”八上古诗词部分参考答案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完成下列练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7、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2、试分析“风烟”和 “望”的作用。“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 “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3、试分析颈联的含义。颈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因而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4、这首诗与其它送别诗有什么不同?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10二、阅读己亥杂诗 ,完成下列练习。己亥杂诗(龚自

18、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2、 “浩荡”形容什么? 形容愁思无穷无尽。3、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4、试分析三、四两句的妙处?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比喻,诗人以“落花”自比,以“花”比作新生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的追求。三、阅读望岳 ,完成下列练习(重点)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望岳以“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的所见所

19、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2、试分析颔联的修辞及作用。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运用拟人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3、 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分析“凌”字的作用。“凌”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4、尾联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以及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四、阅读钱塘湖春行 ,完成下列练习。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

20、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首诗突出一个“春”字,处处透出早春的信息。说说诗中哪些词表现了“早”字?答:初、早、新、渐、浅等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3、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早春景象的?答: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这两11联注意声(音)与色(彩) 、动与静的结合。4、 “争”“啄”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答:从飞鸟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严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五、阅读登飞来峰 ,完成下列练习。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

21、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 “浮云”和“最高层”的寓意分别是什么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六、阅读雁门太守行 ,完成下列练习。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诗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诗人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2、概括前四句和后四句的内

22、容。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3、首联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首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4、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黑云”和“日光”两词?“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5、 三、四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用是什么?三、四两句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6、五、六两句写谁?表现他们的什么精神?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7、七、八两句运用典故作用上什么?七、八两句运用典故来称颂天子和将士。七、阅读别云间 ,完成下列练习。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2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在诀别故乡时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12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羁旅客”是诗人自谓。 “又”充满感叹之情,极为悲苦。2、你对诗人所说的“难”是怎样理解的?“难”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八、春望 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把握全诗主旨春望是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的破败景象想望寄居鄜(f)州的妻小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了诗人 触目伤怀、忧国思

24、家 的情怀。二、赏析诗句请体会“城春草木深”的“春”和“深”的作用?“春”字点明季节;“深”字写出了满目凄凉的情景,诗意形象生动。 结合颔联内容,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也惊心,来表现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心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写法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用对偶和夸张的手法写出“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与家人难通音讯,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急切心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给我们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白头”而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其完全

25、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包含哪两层意思?一是指看春天的景色;二是希望家人平安。 三、检测1、 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 “望”的内容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望”中所想的句子是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2、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触目伤怀、忧国思家。 3、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4、 “国破山河在”中的“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乱草丛生,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5、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

26、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抵万金”有什么作用?“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 九、泊秦淮 唐.杜牧1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把握全诗主旨泊秦淮这首诗通过作者在夜晚秦淮河畔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二、赏析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呈现的画面。青的烟雾和惨淡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和细软的沙滩。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的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淡优雅的景象,使人感觉到一

27、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诗人此时心情的写照。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 商女不知亡国恨 ,根据犹唱后庭花 。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阅读泊秦淮 ,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C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笼” 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 、 “亡国恨” 、 “犹唱后庭花 ”作了铺垫。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忧愁和伤感。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

28、时伤世之感慨。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优秀诗篇。三、检测1、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 , 根据犹唱后庭花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 根据犹唱后庭花 。3、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最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充满辛辣的嘲讽, “犹唱后庭花 ”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矛头指向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把握全诗主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通过陆游在

29、一个风雨夜的所想所闻所梦,表达了 诗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二、诗句赏析14“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并具体分析“僵” 、 “卧” 、 “孤”的作用?这几个字写出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 ,更显其坚定不移的心志。“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尚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写出了诗人忠心报国的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那两句话将实现与梦境相结合的?体会“风吹雨”三个字一语双关,具有哪两重含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风吹雨”一是指自然界的“风雨” ,二是指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 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

30、,最能表达诗人陆游恢复中原,重建国家的愿望的两句诗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三、检测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句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3、陆游在诉衷情一词中写到:“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意思与此相同的两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4、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

31、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 “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 “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十一、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把握全诗主旨过零丁洋这首诗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感慨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二、诗句赏析诗中的“惶恐” 、 “零丁”用语双关,请谈谈有那两层含义?表

32、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惶恐” 、 “零丁”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15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之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所呈现的画面。大宋的山河支离破碎,像被那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 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浮沉雨打萍” 。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用“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 诗的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抒发了诗人视死如归,决心以死明志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诗人

33、高尚情操和舍生取义的高尚的民族气节。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生) ;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 三、检测1、 过零丁洋文天祥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浮沉雨打萍。诗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浮沉雨打萍。2、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的持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过零丁洋 )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3、下列对诗歌主旨分析有误

34、的一项是( B )A、 春望抒发了安史之乱时期,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B、 泊秦淮 批判了秦淮歌女不关心国家前途,只顾卖唱逗笑的无耻生活。C、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D、 过零丁洋中作者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十二、八年级上册古诗默写练习训练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7、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8、会当凌绝顶

35、,一览众山小。9、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161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12、三年羁旅客 , 今日又南冠13、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14、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5、无限河山泪 , 谁言天地宽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18、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19、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0、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21、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22、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魂归来日,灵旗空际看。2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