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课题名称 认识时钟 领域 数学 教师 班级 牛顿 B活动目标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 2 、知道时钟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活动准备 PPT、实物时种、作业单重点 认识钟面结构,学会看整点。难点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流程 活动反思1、猜谜引出时钟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听!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会走没有脚,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 (幼儿猜出后出示时钟) 2、活动展开 (1)引导幼儿观察,认识钟面结构。 教师出示时钟提问:教师:“小朋友们,这就是老师今天给大家
2、带来的好朋友时钟,你们看它上面都有什么啊?” (幼儿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幼儿知道钟面上有 112 的数字和两根针。 ) 教师:“哦,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还有两根针,现在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这些数字。1、2、3、4、5、6、7、8、9、10、11、12。 ” 重点解释 11、12 这两个数字,并告诉幼儿钟面上两根针的区别。教师:“小朋友们没有学过 11 和 12 这两个数字,11 是由两个 1 放在一起组成的,12 是由 1 和 2 并排在一起,1 在左边,2 在右边。钟面上短并且粗的那根针叫时针,长而且细的那根针叫分针。 ” (2)结合日常生活,通过演示讲解,引导幼儿认识整点。 教师:“小朋友
3、们几点上幼儿园啊?” (幼儿回答后,教师拨动时针和分针,将结果画在黑板上展示给幼儿看,并将幼儿园图片贴在该画下面。 ) 教师:“中午到了,小朋友们有些饿了,该吃午饭了,那小朋友们是几点吃午饭呢?” (幼儿回答后,教师在时钟卡片上演示,并将结果画在黑板上, 把饭碗的图片贴在该画下面。 ) 教师:“下午啦,爸爸妈妈来接小朋友回家是几点呀?” (幼儿回答后,教师通过演示并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将家的图片贴在该画下面。 ) 教师:“天晚了,小朋友们该睡觉了,明天还要去幼儿园,可是小朋友们是什么时候睡觉呢?” (幼儿回答后,教师将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将床的图片贴在该画下面。 ) (多次重复演示,让幼儿明白整
4、点时分针时钟指向数字 12,是时针在变化, ,12 点时,时针和分针重合。 )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给老师说了好多时间,现在老师教大家怎样认识整点,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分针指向数字 12,时间指向数字 8,就表示 8 点钟,要是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 12,就是 12 点钟。 ” 教师:“现在老师说时间让小朋友们上来演示给大家看,6 点、8 点、12点、5 点。 ”(教师每说一个时间,请一个幼儿演示) (3)通过看图,让幼儿讨论,老师讲解图上的时间,让幼儿明白时钟的用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师:“小朋友们该上幼儿园了,小朋友们该吃午饭啦,小朋友们该回家了,小朋友们该睡觉了
5、。 ”(教师边指图边向幼儿讲解) 请一个幼儿起来跟着老师一起说“什么时间,小朋友应该做什么。 ”教师:“谁愿意起来跟着老师一起说,请举手。 ) (4)幼儿分组进行猜想游戏,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游戏,分组猜时间,每一组由一个小朋友拨时间,其他小朋友来猜。拨时间的小朋友要注意哦,分针一直指向数字 12 不动,只拨动时针,让它指向其中任何一个数字,猜时间的小朋友用数字卡片表示自己的答案,不能将卡片给别人看,老师来看谁猜的对。现在老师将时钟卡片和数字卡片分给大家。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游戏) 三、活动结束 教师引导幼儿收拾游戏材料,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我们的活动结束了,大家要将时钟卡片和数字卡片收拾好,交给老师。 ” 活动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