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邵乡初级中学李亚男,走进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道州人,字茂叔。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后世称他为濂溪先生。谥号元公,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代表作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相似。,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文中托物言志的写法。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n)。晋
2、/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泥而不染,濯(zhu)清涟(li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 )!菊之爱,陶后/鲜(xi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初读感知,自学检测 一、你能解释红色字体的词语吗? 1、可爱者甚番() 2、世人甚爱牡丹() 3、出淤泥而不染() 4、濯清涟而不妖() 5、陶后鲜有闻() 二、你能翻译下面的句子吗?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可远
3、观而不可亵玩焉。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思考探究一,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莲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称莲为君子,那么莲与君子之间有哪些相通之处呢?例: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正如君子的洁身自好 。莲花 ,正如君子的 。莲花 ,正如君子的 。,思考探究二,本文主要是写作者爱莲, 除了莲花,文中还谈到了哪些花呢?有什么作用?,隐逸者,富贵者,君子,正,反,衬托,托物言志,思考探究三,托物言志是一种借助某种事物来说明道理,抒发感情的写法,道理的阐明,感情的抒发必须找准“物”和“志”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意:1、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有相似之处。2、对 所托之物要有形象细致的描绘。,仿句练习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我爱,因为它。,寄语: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去做一名君子,如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论风风雨雨,依然“亭亭净植,香远益清”。,作业:1、背诵课文。2、模仿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任选一种花,写一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