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76604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基于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贿选现象的分析摘要:农村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严重严重危害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对于候选者、选民的行为,可以从公共选择理论得到很到的解释。本文将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分析贿选现象,并就可能的治理对策进行分析。关键词:贿选;公共选择;村委会;村民自治1、案例介绍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村民自治组织最初成立于 20世纪 80年代。随着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村民自治的制度也在中国确立了下来。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成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村委会在 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许多

2、可喜的成绩,有效的推进了我国基层民主事业的发展,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直接体现。但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基层群众自治在实际的运行中也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农村村委会的贿选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个。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竞选手段不断出现,贿选等现象有增无减。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贿选已不是个别现象。有关部门根据从信访、上访以及地方掌握的情况显示村委会的贿选比例大致在 1%-3%之间。 1近年来,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曝光了许多贿选事件,他们揭露了在选举过程中,贿选者为了当选或使自己的支持者当选,采取各种手段贿赂选民,其手段和方式主要有实物贿选、请吃喝贿选、大金额贿选和承诺贿选。例如:河北省邢台

3、市南大郭乡李马村村委会选举前,孝子山之母给选民发放了 800袋大米;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某村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候选人李某提前到各家游说,并送上油坊的油票;陕西省礼泉县城关镇柴市村在第五次村委会换届中,出现了以 5元、10 元或 20元一碗羊肉泡馍进行拉票,几天内收益 3800多元;浙江省温州市龙婉区沙城镇10多村村委会选举中,出现了以 500-1000元价格收买选票现象;山东省淮坊1 http:/ 年 08 月 03 日2市临朐县某地区在换届选举中,一位村民在选举前向村民发放了一张盖有私章,写有“如果大家选我当主任,我向大家承诺,每年度的农民集资每人只交 35元,余数由我负责” 。 1这种具体

4、的贿选事件,层出不穷。其实,从政治史角度看,贿选与选举活动相伴相随的,是随着资本主义民主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8、19 世纪的英国、美国,二战后的日本,以及近年来的菲律宾、泰国等都先后出现了贿选现象频繁发生的情况。于是,贿选成为了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阻碍。近年来,学者对于贿选原因的研究多是集中于村民民主意识薄弱、法律不健全、选举工作组织不力等,并将解决重点放在了发展农村经济以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许多经济发达、选举制度健全的一些农村地区,贿选现象依旧存在,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本文将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分析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2、案例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可以

5、简单的理解为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经济和政治两个市场,在经济市场中,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和厂商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自身行为;而在政治市场中,市场主体是作为需求者的选民和利益集团以及作为供给者的政治家和官员并通过选举制度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易,而选票就如同货币。 2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将人视为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即把“经济人”假设作为基本前提,认为人们参与政治并非为了真善美,而是追求自身利益。村委会的选举可以看做是对于公共资源利用做出决定的过程。 村委会组织法赋予了村委会对农村集体资源的支配权力。很多的村干部当选后,不仅可以获得应有的补贴,还会有额外

6、的隐形收入。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的。因此,从公共选择理论来看,无论是贿选者还是选民,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会催生贿选这一现象。从行贿者角度分析,唐斯在民主的经济理论中提出,候选人也是理性1 http:/ 年 7 月 24 日2 蔡声霞:政府经济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 84 页。3的经济人,和生产者、消费者一样具有同样的行为动机。就像在市场领域的生产者希望获得收益最大化一样,候选人也希望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赢取更多的选票,以选举获胜,执掌政权。在正常的方式无法达到目的时,贿赂选民就是一种常用方法。通过较小的成本付出,以换取当选后所获得的利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本身

7、没有主动贿选的候选者,但是由于对手进行贿选,为了能够抗衡对手,而不得不贿选。从受贿者即选民的角度分析,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政治市场中,市场主体是作为需求者的选民和利益集团以及作为供给者的政治家和官员,他们通过选举制度来实现相互的交易,而选票就如同货币。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选民是理性的,他们参与投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参与政治获得预期效用最大化,他们希望他们的投票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利益,选民会接受候选者的贿赂。3、治理贿选的对策分析贿选现象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畸形产物,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民主进程。通过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对贿选现象分析,笔者将对治理贿选的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以寻找治

8、理贿选的可能途径。(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民主意识贿选现象在农村地区较为明显,其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就是村民的民主意识较为薄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民民主意识薄弱还要归结于经济的落后。选民通过收取候选者的贿赂,可以获得一部分经济利益,如果候选人当选还能还能获得政治利益,经济与政治上的利益驱动着候选人贿赂,也驱动着选民会收取贿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贿选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只有农民真正富裕了,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民主意识。在此基础,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在经济基层巩固的基层上改善上层建筑。(2)完善和健全相关的基层选举法律对于实践中难以对贿选界定的困境,应该健全相关的

9、法律,并对贿选进行明确认定。另外,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候选者的行为,限定不正当的竞选手段,从而充分发挥竞争选举机制的作用,调动民主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完善基层4组织的选举法,明确规定对贿选违法现象的惩处措施,从而加大贿选行为的违法成本,对候选者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3)强化对农村选举的监督机制贿选现象的产生,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选举过程中监督不力,导致一些制度形同虚设。在发展经济,健全法律的基础上,为了能够保证选举的公平、公开、公开,需要强化监督机制,切实对选举过程、候选人行为进行监督。建立选举监察机制,由专人负责监督选举过程,同时发挥当地村民的监督作用,及时反映选举过程中的违法行为。4、结语贿选现

10、象是民主发展程度不高的一个产物,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是导致贿选泛滥的一个原因,因此治理贿选需要时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现象,贿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主进程。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治理贿选。我们要相信贿选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参考文献:【1】蔡声霞:政府经济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年。【2】陈东升: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问题及其对策 ,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3 年5月【3】赖伟平 :村委会选举贿选现象的公共选择分析及立法规制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 年 12 月,第 20 卷第 6 期【4】祁勇,范昊琪:对我国村委会贿选现象的思考 , 咸宁学院学报 ,2010 年 1月,第 30 卷第 1 期【5】王佳: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及其治理:基于法律的视角 , 求实 ,2011 年 05月【6】王俊哲: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探析 , 农友之家 ,2010 年 02 期【7】吴思红: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的内在逻辑 , 东南学术 ,2010 年 02 期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