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毛的那些事,人物介绍,三毛(本名陈平,原名陈懋(mo)平,英文名Echo,三毛是后期的笔名,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祖籍浙江省定海,出生于重庆,是台湾70至80年代的著名作家,70年代以其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见闻为背景,发表充满异国风情的散文作品成名,其读者遍布全世界华人社群。 她喜欢看书,她父亲就教她背唐诗宋词,看古文观止,读英文小说。她惯以第一人称写作,最特别的为文技巧,在于把故事中我提升到一种程度代表读者,导引读者跟随她进入神话,这可以说是一种献祭或救赎的过程,透过作品使得阅读的善男信女得到一种满足。因长期丧夫之恸,三毛于1991年住院治病时自杀身亡。 1,三毛作家
2、- 家庭背景,陈平祖籍浙江省定海,据陈平家谱陈氏永春堂宗谱记载陈平祖上为河南人,早期从河南迁往浙江。父陈嗣庆、母缪进兰,1943年出生于重庆,幼年跟着父母搬到南京,再迁到台北。陈平入读中正国民小学,1954年考入台湾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学。小时喜欢捡拾破烂。,三毛作家 - 爱情,在文化学院时,仰慕同校已以舒凡为笔名出版两本书的才子梁光明。陈平紧迫盯人而后主动提供电话号码,梁光明与陈平开始交往。当梁光明升上大四时,陈平希望梁光明能有所承诺,以申请去西班牙留学逼他作出决定,结果陈平办妥出国手续反而造成两人分手。 在西班牙时遇到还在读高三的荷西马利安葛罗。后就读于德国西柏林哥德书院得到德文教师证书,又
3、到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专攻陶瓷。其间不时把握机会打工赚钱,当过导游、商店模特儿、图书馆管理员,以工作所得,游历过东德、波兰、南斯拉夫、捷克、丹麦等国。在这期间她也交了几位男朋友。在西班牙时,被一名日本籍的富商同学追求;在德国时被一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国同学追求;在美国时,被一名台湾籍的留美博士追求。但是都无结果。 1972年她遇到了一位德国教师,相识,相爱,结婚的前一夜,未婚夫却心脏病突发猝死,之后陈平服安眠药第二次自杀。另有说法是陈平在“明星”咖啡厅结识一位画家,接受他的求婚,结果发现对方是个有妇之夫,还让父亲赔掉一幢房子。根据马中欣的三毛真相一书则是邓国川离婚与三毛结婚,后发现三毛有精
4、神病而协议离婚。 陈平伤心之余偶然从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看到一篇介绍非洲撒哈拉沙漠之文章,不禁触发她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经西班牙时,与六年前遇到的西班牙潜水师荷西马利安葛罗重逢。,三毛作家 - 生平,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歌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
5、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
6、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自缢于医院去世,享年48岁。,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三毛父亲陈嗣庆 在我这个做母亲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过是我的孩子而已。 三毛是个
7、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三毛母亲缪进兰 三毛曾说过很羡慕我和秦汉恩爱,也想找一个关心自己、可以谈心的及工作上的伴侣,可惜未能找到理想对象。对于死去的丈夫,她仍然十分怀念。她太不注意保护自己我曾经劝她不要太过任性,就算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也要为父母保养身体。 演员林青霞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份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
8、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作家贾平凹 有些本来是含义美好的名词,用得滥了,也就变成庸俗不堪了。才子才女满街走是一个例子,银幕、荧幕上的奇女子频频出现也是一个例子。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衔头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 作家梁羽生 三毛很友善,但我对她印象欠佳。三毛说她“不是个喜欢把自己落在框子里去说话的人”,我看却正好相反,我看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这个框框就是她那个一再重复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国
9、际路线,和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如果三毛是个美人,也许她可以有不断的风流余韵传世,因为这算是美人的特权。但三毛显然不是,所以,她的“美丽的”爱情故事,是她真人不胜负荷的 作家李敖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读三毛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
10、。 作家司马中原 有很多人批评三毛,认为她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作梦,我不以为然。基本上,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这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演员胡茵梦 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 作家倪匡,三毛作家 - 作品集,惑现代文学杂志第十五期 1962年12月 月河皇冠十九卷第六期 1963年 极乐鸟征信新闻报1966年1月29日 安东尼我的安东尼幼狮文艺1967年6月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实
11、业世界若干篇报导文字参 20 雨季不再来台北:皇冠,1976年。 主要作品 撒哈拉的故事台北:皇冠,1976年。 稻草人手记台北:皇冠,1977年。 哭泣的骆驼台北:皇冠,1977年。 温柔的夜台北:皇冠,1979年。 梦里花落知多少台北:皇冠,1981年。 背影台北:皇冠,1981年。 万水千山走遍台北:联合报社,1982年。 送你一匹马台北:皇冠,1983年。 倾城台北:皇冠,1985年。 谈心台北:皇冠,1985年。 随想台北:皇冠,1985年。 我的宝贝台北:皇冠,1987年。 闹学记台北:皇冠,1988年。 滚滚红尘台北:皇冠,1990年。 亲爱的三毛台北:皇冠1991年参 28。
12、我的快乐天堂1993年1月初版 高原的百合花台北:皇冠,1993年参 28。 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2001年1月初版 给柴玲的一封信漂泊的路怎么走。(联合报联合副刊1990年4月7日)。 欢喜。(谈色心岱主编,台北:汉艺色妍文化事业,1989年4月)。 读书与恋爱。(当我20,台北:皇冠出版社,1988年8月)。 你们为什么打我。(联合报缤纷,1988年5月25日)。 写给“泪笑三年”的少年。(泥土牛,台北:幼狮文化事业,1985年6月)参 28。 有声书 三毛说书1987年3月初版 流星雨1987年7月初版 阅读大地 1989年7月初版 翻译 兰屿之歌 清泉故事 刹那时光 娃娃看天下(一)(漫
13、画) 娃娃看天下(二)(漫画) 歌词 三毛作品第15号:回声 黑胶唱片 封面 左起 齐豫 三毛 潘越云不要告别奕青(李泰祥)曲 李金玲、洪小乔、刘文正、萧孋珠、凤飞飞、黄莺莺、江玲、江美丽、江明学、叶瑷菱、赵薇、李碧华、张惠妹等人都曾唱过。当时陈平用Echo为笔名。 一条日光的大道李泰祥曲 李泰祥、齐豫唱 橄榄树 李泰祥曲 齐豫唱 电影欢颜插曲 轨外(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李泰铭曲 陈志远编曲 潘越云、齐豫唱 三毛旁白 三毛以这首歌词记述了七年没 有上学的日子 迷(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翁孝良曲 陈志远编曲 潘越云、齐豫唱 三毛与母亲在没有上学的日子里的互动 今生又名七点钟(三毛作品第15
14、号 回声)李宗盛曲 陈志远编曲 齐豫唱 王新莲合音 三毛以这首歌词记述了她初恋的第一次约会 飞(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李宗盛曲 陈志远编曲 潘越云唱 三毛以这首歌词记述了去西班牙前与初恋男友的告白 晓梦蝴蝶(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陈志远曲/编曲 潘越云唱 反映了三毛初恋的破灭后的游戏人间 沙漠(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李泰祥曲/编曲 齐豫唱 三毛旁白 今世(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李泰祥曲/编曲 齐豫唱 孀(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陈扬曲/编曲 齐豫唱 三毛旁白 说给自己听(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李泰铭曲 陈志远编曲 潘越云、齐豫唱 远方(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王新莲曲 陈志远编曲 潘
15、越云唱 三毛旁白 梦田(三毛作品第15号 回声)翁孝良曲 陈志远编曲 潘越云、齐豫唱 参 29 说时依旧 梁文福曲 林慧萍唱 三毛记述了她与初恋的情人20多年后相逢的心声 生活,是一种夏日流水般的前进 那人 假如还有来生 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 雅各天梯 梦里风景 对话 散文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不死鸟、明日又天涯、云在青山月在天、归、梦里梦外、不飞的天使、似曾相识燕归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我的写作生活、骆驼为什么要哭泣、在风里飘扬的影子(西沙)、童话(西沙)、 两极对话。 雨季不再来:序(舒凡) 惑 秋恋 月河 极乐鸟 雨季不再来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安东尼我的安东尼 赴欧旅途见闻
16、录 我从台湾起飞 骆驼为什么要哭泣 翻船人看黄鹤楼 平沙漠漠夜带刀 去年的冬天 三毛异乡的赌徒 访三毛、写三毛 飞三毛作品的今昔 稻草人手记:序、江洋大盗、亲爱的婆婆大人、西风不识相、 这样的人生、士为知己者死、警告逃妻、这种家庭生活、 塑料儿童、卖花女、守望的天使、相思农场、 巨人、 温柔的夜:他们说三毛、寂地、五月花、玛黛拉游记、 温柔的夜、石头记、相逢何必曾相识、永远的马利亚、 附录:我不是三毛迷、 哭泣的骆驼:尘缘、收魂记、沙巴军曹、搭车客、 哭泣的骆驼、逍遥七岛游、一个陌生人的死、大胡子与我、 哑奴、 撒哈拉的故事:妈妈的一封信、回乡小笺、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 悬壶济世、娃娃新娘、
17、荒山之夜、沙漠观浴记、 爱的寻求、芳邻、素人渔夫、死果、 天梯、白手成家、 送你一匹马:我的女儿,大家的三毛、爱马(自序)、蓦然回首、惊梦三十年、 回娘家、故乡人、看这个人、我所知所爱的马奎斯、 逃亡、往事如烟、梦里不知身是客、野火烧不尽、 不觉碧山暮但闻万壑松、学期作业报告、你是我特别的天使、朝阳为谁升起、 一生的战役、送你一匹马、衣带渐宽终不悔、陈老师(跋)、 万水千山走遍:大蜥蜴之夜、街头巷尾、青鸟不到的地方、中美洲的花园、 美妮表妹、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附记、药师的孙女、 银湖之滨、索诺奇、夜戏、迷城、 逃水、 附录 飞越纳斯加之线、 倾城:女儿、阿姨、我的小姑、小姑、 我的小姑、我也
18、叫她小姑、一千零一夜的阿姨、三毛,一位认真的玩童、 胆小鬼、吹兵、匪兵甲和匪兵乙、约会、 一生的爱、紫衣、蝴蝶的颜色、 说给自己听、 爱和信任、简单、什么都快乐、天下本无事、 还给谁、轨外的时间、狼来了、一定去海边、 他、不负我心、夏日烟愁、倾城、 评胆小鬼、读三毛的倾城、 背影:逃学为读书、 背影、克里斯、荒山之夜、 离乡回乡、浪迹天涯话买卖、雨禅台北、周末、 永远的夏娃开场白、赤足天使、亲不亲,故乡人、黄昏的故事、 饺子大王、拾荒梦、巫人记、 闹学记:序一、序二、闹学记你从哪里来、如果教室像游乐场、 春天不是读书天、我先走了、新天新地重建家园、爱马落水之夜、 我要回家、求婚、孤独的长跑者、
19、长歌杨柳青青、 导读罪在那里、遗爱星石、吉屋出售、随风而去、 回家、后记、 谈心:自爱而不自怜、祝福中国、人生何处不相逢、隔离与沟通、 不满、不满、不满、真聪明的好孩子、没有找呀、教书不是塔、 最重要的是被爱吗?、为什么、为什么?、读书和迷藏、不弃、 不逃、其实都不是问题、不能给你快乐、写作不难、 我喜欢把快乐当传染病、狱外的天空也是你的、是美德还是懦弱、“喜欢”有千万种.、 读书不能只读一个月、五个对话、如果是我的女儿、如果我是你、 不要也罢、小朋友好、不会忘记你要的明信片、如何死得其所、 不讲了、说朋道友、愧疚感、少年愁、 回不出的书信、写给“泪笑三年”的少年、后记2 三毛作家 - 经典语
20、录,三毛作家 - 经典语录,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不要去看那个伤口,它有一天会结疤的,疤痕不褪,可它不会再痛。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 好孩子,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爱情妙录,世界上难有永恒的爱情,世上绝对存在永恒不灭的亲情,一旦爱情化解为亲情,那份根基,才不是建筑在沙土上了。 某些人的爱情,只是一种“当时的情绪”。如果对方错将这份情绪当做长远的爱情,是本身的幼稚。 一刹真情,不能说那是假的。爱情永恒,不能说只有那一刹。 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
21、的。 爱情不是必需,少了它心中却也荒凉。荒凉日子难过。难过的岂止是爱情? 爱情是一种奥妙,在爱情中出现籍口时,籍口就是籍口,显然已经没有热情的籍口而已,来无影,去无踪。如果爱情消逝,一方以任何理由强求再得,这,正如强收覆水一样的不明事理。 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艳丽,经不起针尖轻轻一刺。 逢场作戏,连儿戏都不如,这种爱情游戏只有天下最无聊的人才会去做。要是真有性情,认真办一次家家酒,才叫好汉烈女。 爱情的滋味复杂,绝对值得一试二尝三醉。,友情妙语录,朋友是五伦之外的一种人际关系,一定要求朋友共生共死的心态,是因为人,没有界定清楚这一个名词的含意。 一刹知心的朋友,是贵在于短暂,拖长了,那
22、份契合总有枝节。 朋友还是必须分类的例如图书,一架一架混不得。过分混杂,匆忙中急着着,往往找错类别。 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朋友之义,难在义字千变万化。 朋友绝对落时空,儿时玩伴一旦阔别,再见时,情感只是一种回忆中的承诺,见面除了话当年以外,再说什么都难了。 朋友之间,相求小事,顺水人情,理当成全。过分要求,得寸进尺,是存心丧失朋友最快得捷径。 朋友共乐,锦上添花绝对有必要。朋友共苦,除非同病相怜,不然总有高低。 强占友谊,最是不聪明,雪泥鸿爪,碰着当成一场欢喜。一旦失去朋友,最豁达的想法莫如本来谁也不是谁的。 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才是最天
23、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 我当心的去关爱他人,这使情感不流于泛滥。 我决不过分对人热络,这使我掌握分寸。 我漠视无谓的闲言,这使我内心舒畅。 我很少开口求人,这使我自由。 我不欠钱,这使我安心。 我让人欠我的钱,这使我做傻瓜。 我看书,这使我多活几度生命。,三毛作家 - 写作风格,三毛是极少数以散文名世的当代作家。尽管有好事者揭秘,认为颇有小说成份,但一种作品以什么文体被读者接受,它就对什么文体产生实质性影响。所以依然把三毛归入散文作家。这是一种“行者散文”,武侠是武行者,一如孙行者悟空,因为违法,所以取小说形式。旅行是文行者,一如 取经者玄奘,由于合法,所以取散文形式。传统的行者散文是苦的,所以
24、每每苦吟着“不如归去”,现代的行者散文是乐的,所以津津乐道着“不如离去“。对于台湾女作家三毛而言,写作构成她独特的生命方式。 检视三毛的笔耕道路,品味其作品的无穷魅力,不能不注意到她的文学追求。三毛的文学价值观,与她的个性、文学道路、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理解,有着密切关系。 确切地说,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创新对于她,既非经国之大业,千古之文章;也非文学殿堂之捷径,天下扬名之手段。且看三毛的自我表白。 “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草芥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写稿真正的起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
25、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 这种人生观乃至写作观的形成,基于三毛自己的生命体验。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每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就想到死的解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渐渐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 从偏执人生到游戏人生,三毛以往的个性和人生有了一个大的反拨,她做了自己过去的叛徒。由此,万水千山之中走出了一个旷达、洒脱的三毛。,再回首,中文名:三毛英文名:ECHO别名:原名陈懋平,又名陈平籍贯:浙江省定海县性别:女民族:汉族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943年3月26日去世年月:1991年1月4日职业:文学 台湾作家 毕业院校:台北第一女子中学,留学欧洲成就:70年代以其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见闻为背景 重要事件:1991年住院治病时自杀身亡 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 名言:厌倦的感觉日日折磨我,我很累很累,什么时候我可以安睡不再起来。 爱情是疼痛的。 我是一个标准的个人主义者,但我不是唯我主义者。 代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万水千山走遍、倾城、我的宝贝、闹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