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彼得的椅子彼得有小妹妹啦,突然间他发现 自己睡的摇篮,自己的高脚椅都被漆成粉红色的啦,不行,彼得要保护自己还是蓝色的小椅子!二胎到来,孩子的心中会发生很多 变化,世界跟自己 认识的不一 样的,但孩子的心依然是纯粹的,简单的,也许突然间就发现原来自己长大了,开始照顾起弟弟妹妹啦!绘本精读彼得的椅子文:安娜 图:网络继上次我们从语言的角度分享了魔法亲亲之后,今天又将一本经典的绘本拿出来和您一同感悟,这本绘本就是 彼得的椅子,也和 第一次上街 买东西一样是体现儿童自我成长的绘本,后者体现的是通 过外界的磨练达到的一种成 长方式,而 彼得的椅子则是通过内心的自觉达到成长的一种方式。先来说一下我为什么选
2、择这本绘本?一是子桐最近在和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二是朋友家因为生了二胎而造成了老大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三是目前都是二胎热,也是很多 妈妈关心的话题。所以把这本关于二胎,关于成 长的绘本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家庭的新成 员对于原先处于中心地位的幼儿来 说是一种威胁,但幼儿在成长中的发展潜力和自我 调整能力是不能用平常人的眼光来估量的。而二胎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很深刻,却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如何战胜手足间的嫉妒,达到成长的自觉,就是本书要体 现的。首先来介绍一下本书的主人公。美国作家艾兹拉杰克济慈的,艾 兹拉属于大器晚成的作家,在 46 岁的时候写出了和本书同一主人公(
3、彼得)的作品下雪天,荣 获了凯迪克金 奖,而且是自写自画。之后创作了一系列以彼得,一个黑人小男孩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如彼得的口哨、 彼得的眼镜、 彼得的信和今天要分享的 彼得的椅子。在下雪天里,彼得还是一个 3 岁左右的独生子,到了彼得的椅子,他看上去已经有 6 岁的模样了,还有了一个 刚呱呱坠地的小妹妹。艾兹拉说,这个故事在他的心中悄悄地揣了 许久,从 酝酿 到完成整整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彼得的椅子。在开讲之前先请大家关注几个大的框架:一:本书的绘画风格比较特殊, 请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 观察不同之处。二本书有三大色彩框架,你看出来了 吗,都是什么,都代表着什么呢?三:
4、小彼得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路程,才接受了家庭中的新成 员,达到自我成 长的?四:你认为彼得父母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呢?先来看封页和封尾,合起来就是 绘本当中的某一页!当我 们讲述那一页的时候, 请妈妈们分享一下,为什么作者会将 这一页当做本书的封页 和封尾呢?这是本书的扉页,和最后一 页遥相呼应是一样的。故事从这里已经开始了啊!看到最上面写着文图 艾兹拉了吗,说明本书也是作者自写自画的 绘本。扉页上有什么呢?一只懒懒的熟睡的狗?眼睛是睁着还是闭着呢?可笑的是狗的脖子上的项圈竟然那么鲜艳?是小彼得为它带上的吗?彼得会喜欢这个颜色吗?右边是什么?各式各样的积木,完全不配套,有木质积木,有字母积木,
5、有书亦或是风景画,怎么还有一只小熊,不管那么多了,反正都是小彼得的玩具呗,想摆什么就摆什么,和你家的宝贝一样对吧猜猜这个高度?【彼得抬起手能够到,但是 还能再添加的高度 】彼得把手臂尽量往上伸,好了,高高的积木房子搭好了。这里和扉页有啥不一样呢?哦,在字母积木上面又多了三 块小积木, 还有一个小鳄鱼 玩具,而小彼得正在做什么呢?这里用了一个“尽量” ,为什么要用到这个词汇呢?那是因为小彼得想继续搭建,可是个子不够高,所以尽量往上伸,你看小彼得的左手了吗?五根手指都张开了,为什么,因为用尽了浑身的力气了!干嘛费这么大的劲,搭建什么呢?哦,原来是积木房子。五六岁的孩子最喜欢搭建的就是房子, 一是仍
6、然处于空 间敏感期,有探索空 间的欲望,二是因为他们对“家”的概念有了完整和全新的 认识,一个属于他们的房子下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在那里生活,就是所谓的家。所以在故事的第一页,作者就已 经寓意了这是一个关于 “家”的概念,在家里发生的故事。“啪啦!”房子倒了。“嘘!”妈妈说, “以后你可得小声点玩,别忘了,我 们家里有个小宝宝呢。 ”“啪啦”和“嘘 ”形成了强烈的“动”与“ 静”的对比,在 绘本当中,象声词的使用比比皆是,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无论中文 还是英文,孩子最初 阅读绘 本对象声词都是感触颇深的。你看彼得的积木,因为实在太高了,所以倒塌了,除了散架的积木外,看可怜的玩具熊,不知道是
7、否有人能接住它?比他更惨的是小鳄鱼, 还翻 滚着在半空中,而彼得的忠实伙伴,小狗听到声音一下子冲了过来。 。可是会不会是因为狗跑了过来,才把 积木房子弄倒了呢?也许每个孩子的看法都不一样吧!【推积木底部还是顶端,更容易倒塌? 】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是谁 弄倒的积木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彼得此时的心情,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啊!正常情况下积木房子倒了,小孩子 应该看哪里呢?肯定是积木啊!可是为什么小彼得却朝着后面看呢?彼得往妹妹苏西的房间里瞧, 妈妈正在摇篮旁边,忙 东 忙西的。“那是我的摇篮啊, ”彼得心里想, “他们却把它漆成粉红色的。 ”故事一下子进入到了粉红色的世界,我 们的小小主人公出 场了
8、!多么美的一个画面啊!墙壁是粉红色的带着优雅的黄色和白色花瓣,妈妈的衣服是枚红色的,也带着花瓣,苏西, 对的,小妹妹的名字,她的 摇篮 是粉红色的竟然还有白色的蕾丝,小女孩一定爱的不行吧!【既然是小女孩的最爱,男孩会有抵触 吗?】颜色的更换代表了物品的所有权转移了!所有权转移代表爱被分走了。小彼得从墙后面偷偷的看过来,可笑的是小狗也和彼得一个 动作,仿佛就是他的小弟弟,跟屁虫,小彼得看见妈妈 在摇篮边忙东忙西的,为啥这样说呢,照顾小婴儿一定是忙东忙西的吧!而妈妈忙东忙西的会不会就遗忘了我们的小彼得呢?所以在小彼得的心里,此时 的爸爸妈妈变成了“ 他们”。他们,多么遥 远的距离啊!彼得心里想:“
9、那是。 。”却没有说出来,也许只是一种抱怨吧!“嗨,彼得, ”爸爸叫他, “要不要帮爸爸把妹妹的高脚椅漆一漆?”“那是我的高脚椅。 ”彼得小声的说。看看这个场景,国外的家庭生活中,随处可见 DIY 的情景,仿佛每个爸爸都是超 级无敌手工能手 ,一切讲究再利用和自己 动手,本 书的彼得爸爸也是。注意到了吗,爷俩穿的有些 类似啊!父子装?【这些做法有征得彼得同意吗?】为自己刚出生的小女儿油漆椅子是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你看,彼得爸爸的脸都笑开花 ! 爸爸的兴奋反衬彼得的失落.椅子下面是什么?貌似干活时候铺在下面防止油漆弄脏地面的旧报纸?这也属于作者的细节处理。当彼得转过身的时候,小狗也跟着 转过
10、来,一 样的疑惑的表情啊!看彼得爸爸说的话:“嗨,彼得”表明爸爸和彼得的关系是像朋友一样,多么的融洽。“要不要帮爸爸。 。”询问的语气,你可以选择是或者不是,一切完全凭借自愿,如果我们换另外一种说法会怎么样呢?“彼得,过来,一起油漆高脚椅!”“彼得,过来帮我, 给你妹妹油漆高脚椅!”仿佛这两种都是命令式的语气啊!原来说话的技巧这么重要。“那是我的高脚椅。 ”彼得小声地说。为啥要小声的说,可能觉得自己改 变不了事实,又有些不情愿吧。这里要普及一下,这个高脚椅是做什么用的呢?吃饭的时候摆放在餐桌旁用的。彼得看到他的婴儿床,低声 说:“ 我的小床, 现在也变成粉 红色了。 ”离婴儿床不远的地方,彼得
11、的小椅子 摆在那儿。“他们还没有油漆我的小椅子呢!”彼得大声叫了出来。天哪,看到这里,我一直在想,彼得的心里受到了多大的创伤啊,当他正常的玩玩具的行为受到限制,当他的东西全部被妹妹 拥有,他会不会担心自己失去了一切,失去了爸爸妈妈的爱,失去了家!他会离开 这个家吗?彼得答应爸爸的请求了吗?没有。彼得开始寻找到他的婴儿床, 发现也变成粉红色的了。这里仍然是低声的说,代表着抱怨。 。看忠实的小狗啊,还是一样 的跟随。接着彼得看到了他的小椅子,这孩子的家伙式还真不少呢!证明什么呢?证明彼得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的当做一个宝贝来对待的!每个老大面对老二心中都曾有一丝丝的痛,但是他 们何曾知道父母 对他们曾经
12、的爱比天还高,比海还深。 。突然话锋一转,变成了“ 大声 ”还是“大声叫了出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们还没有油漆我的小椅子呢!”对彼得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啊!注意这两页的背景墙可都是黄色的啊!那么也不要忘记我刚开始提出的问题,关于本 书色彩的运用!一直出 现的代表妹妹的。 。代表彼得的。 。他抓起小椅子,跑回自己的房间。这里用了“抓” 和“ 跑”两个动词,形容彼得激动的心情,而且你看见小狗了吗?竟然还在帮着彼得看着后面,看什么呢? 看爸爸妈妈有没有追上来 “抢”走小椅子是吧?“我们离家出走吧!威利。 ”彼得对小狗说。他用一个袋子装满了点心和小狗的饼干。“我们还要带着我的蓝椅子、玩具鳄鱼和我小
13、时候的照片一块儿走。威利也咬起了它的骨头。天啊彼得竟然想到了“离家出走!”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会想到“离家出走”吗?会的,子桐最近就经常说:“你不给我。 。我就离家出走! 让你找不到我。 “我就会告诉他,如果你真的离家出走只能去小广场,大广 场妈妈就找不到你了啊!子桐于是答 应下来,要是离家出走只去小广场,因为他怕见不到爸爸 妈妈!哦,原来忠实的小狗名字叫做 “威利“蛮好听的名字啊!那彼得离家出走都带了些什么呢?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点心和小狗的饼干,看来忠 实是相互的,小小年纪的彼得竟然记得为威利带上食物。还有蓝色的小椅子、玩具鳄鱼 和小时候的照片。蓝色小椅子是彼得仅剩下的没有被属于苏西的东西了,玩
14、具鳄鱼也许是他最喜欢的玩具吧!那么小时候的照片呢?代表着什么呢?成长的记忆。哈哈,彼得带着玩具,那么威利也一样啊,带上他的小玩具骨头!看看彼得和威利的动作,彼得 紧紧的搂着威利的脖子,二人仿佛在商量,在 诉说,在互相鼓劲。 。他们走到外头,站在房子前面。彼得说:“ 这个地方不错 。“他把带出来的东西放好了,就决定坐在他的小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对了,就是这一页,和封页封尾一致?为什么选择这一 页呢?神秘感?因为彼得是背对着大家的,所有 让大家猜测一下故事的前因后果?画面元素多?能够让大家看到更多的信息来预测故事的内容?因为这里才能体现出自我成长?也许就是在这里彼得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在尴尬沮丧的心
15、态当中成长起来了!【心理转折的发生地,获得安全感的地方 】走到外头?仅仅是外头?站在房子前面?仅仅是站在房子前面?哦,原来小彼得和子桐的想法是完全一样的,只能去家附近的地方,这就是孩子口中的离家出走!而且他们觉得这个地方不错?离家近不错,可以随时回家! 妈妈可以随时看见自己,不会迷失!反正已经出来了,就可以说 是离家出走了吧!看看那彼得双手掐腰的姿势,准 备做什么呢?大运动来了!坐上他的小椅子!小狗此时可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在干什么呢?和一只花猫逗趣,竟然把自己的骨头都扔到地上了!而彼得的玩具小鳄鱼仿佛很兴奋的看着彼得和小椅子,也许在关注事情的结果。 。最有意思的是那张照片,光着屁股在 盯着彼得
16、和小椅子看呢!光着屁股,谁没有这样过呢,每个孩子都是在 N 多第一次当中成长起来的。但是,他做不进去了。他太大了!当彼得坐的时候,威利还是扭 过头来看了,可是啊可是,他坐不 进去了。他太大了!你家宝宝有没有坐不进去的小椅子?我家子桐就有一个,屁股塞不到里面去了!你家宝宝有没有穿不上的小衣服,小鞋子,戴不上的小帽子?每当我们父母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都感慨岁月匆匆,感慨孩子成长之快是吧,那么孩子们呢,他们作何感想呢?彼得突然意识到,他要抛却曾 经,因 为他已经有了更多可以做的事情,譬如照顾妹妹,保护妹妹。【长大一定是喜悦大于失落。 】妈妈走到窗口,叫彼得:“ 小彼得,今天午餐有很特别的菜,你要不要回
17、来,跟我们一块吃?”彼得和威利都假装没听见。不过,彼得倒有个好主意。彼得此时由坐之前的双手掐腰变成了双手插兜,表明他的情绪有所回落啊。 。小狗威利不再有兴趣,又回 过头去, 寻找那只猫?妈妈走到窗口。 。你看妈妈说的话,多么的温柔,完全没有因为彼得的“ 离家出走 ”而勃然大怒,还是很柔和的对小彼得说:“今天午餐有很特别的菜,你要不要回来,跟我们一块吃? ”吃,是吸引孩子的一大利器吧,每个孩子当饥肠辘辘的时候都抗拒不了吃的诱惑吧!尤其是很特别的菜,哇,妈妈 的话术好高明啊!一下子彼得的意志就土崩瓦解了!而且这里妈妈也用了“要不要”,和爸爸是一样的询问商量的口气,还是给小彼得自主选择权,尊重孩子的
18、选择说 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让我们再来换一种说法试试啊:“彼得,快回来,哪去了,吃不吃饭了?”“彼得,吃饭 的时间到了,快给我回来!”看,说话的主体都是我为主,命令大于询问,一定会让孩子很不舒服吧。假装没听见?应该是在思考该如何缓解自己离家出走造成的尴尬吧!一会儿,妈妈就发现彼得回来了。她高兴地说:“那个小顽皮鬼一定是躲在窗帘后面。 ”我想先插一句,彼得家的墙 ,窗帘都是花花的,真漂亮。一会儿,证明孩子自己迫不及待了呢!猜猜彼得玩的这个小把戏,妈妈是真的没发现呢, 还是假装不知道呢?子桐也经常这样玩小把戏,我每次都装作傻乎乎不知道,她可开心了!妈妈不仅假装不知道,还高 兴的说。 。“那个小顽皮
19、鬼” ,代表着妈妈对小彼得的宠爱之情。“一定是”,代表着妈妈的判断,小彼得内心一定 偷偷的在笑吧!看,妈妈不仅温柔,不生气, 相反还有心情逗着彼得玩。 。多么智慧的妈妈啊!妈妈掀开窗帘,可是彼得不在那儿。“我在这儿呢!” 彼得大叫。彼得又一次大叫,哈哈,是想吓唬妈妈一次呢!看,彼得又一次张开小手,多开心啊!威利却还藏在里面不肯出来, 连小鳄鱼也在偷偷的笑呢!这种藏猫猫的小把戏是所有小孩子的最爱啊!其实我倒是真想看看彼得的小脚丫啊!【有爱的家才有这么智慧的宝贝!】彼得坐在大人的椅子上,爸爸坐在他的旁边。“爸爸, ”彼得说, “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 给苏西坐吧。 ”这是要进餐了吗?爸爸一只
20、手搭在彼得的肩膀上,和彼得温柔的对看着,浓浓的父爱完全写在了脸上,那只大手对应彼得小小的肩膀,也 许有一天彼得也会长的像爸爸一 样高大。 。而且彼得做的椅子和爸爸一样是黄色的大椅子,是不是预示着彼得长大了呢?右边妈妈抱着苏西也过来了, 苏西的小手看见了吗,伸出来难道是在感谢着哥哥对他的厚爱?因为哥哥说要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 给小苏西坐呢。原来长大就在一瞬间,当彼得 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之后,突然变得懂事起来,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哥哥的责任与自豪, 这是多么可贵的成 长经历啊!于是他们就一起动手油漆小椅子了。哈哈,爸爸拿大刷子,彼得拿小刷子,一起动手油漆小椅子,宝贝苏西,有两个男人为你做这样的
21、事情,你这个小公主真是太幸福了!看爸爸的动作是蹲下的,当他面 对孩子彼得的时候完全放低了自己的姿 态, 蹲下来和彼得一起,才叫真的一起,生活当中,有多少时候我们面对孩子是居高临下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咦?威利啊,你蘸满了粉红 色的颜料这是要到哪里去啊?各位妈妈们,你们觉得呢?最后还记得我们开篇提出的问题吗?一:本书的绘画风格比较特殊, 请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 观察不同之处。本书采用了拼贴加油画的技法,用了日本和 纸、手工 纸、缕空的勾花台布、剪报以及其他的材料,还用油画颜料手 绘出人物的表 情、椅子的明暗以及日晒雨淋的整面砖墙。 拼贴画虽然是一种装饰性的表达形式,但因 为作者的匠心独用,反而给我
22、们留下了一种亲切的生活实感。 二本书有三大色彩框架,你看出来了 吗,都是什么,都代表着什么呢?一种是粉红色,一种是蓝色。粉红与蓝,一暖一冷,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粉红色象征了一个新生命诞生的喜悦,所以 摇篮、 婴 儿床都被漆成了粉 红色;而蓝色,比如那把小椅子,则是彼得不安与孤独的微妙心情的真实写照。还有一种颜色,也非常重要,就是黄色。当彼得对爸爸说“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时,彼得坐在一把和爸爸一样高、一样大的黄椅子上。这黄色,暗寓着彼得的成长。三:小彼得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路程,才接受了家庭中的新成 员,达到自我成 长的?四:你认为彼得父母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呢?绘本的最后是梅子涵先生写的导读,非常 值得读者一读 ,耐人 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