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50831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11 页)秘密启用前2010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 学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2、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化

3、学试卷 第 2 页 (共 11 页)D用水将浓盐酸稀释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B纯铝的硬度大于铝合金C钢是纯净物D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滴加液体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移开蒸发皿 读出液体的体积A B C D4下列 CO 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C没有气味 D可以燃烧5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汞)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A汞原子自身的体积变大B汞原子的数目增多C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D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以延长保鲜期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服用氢氧化钠治疗

4、胃酸过多D将工业用盐(如 NaNO2)用于烹调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 2 B. SiO2 CNaOH D.H2SO48下列溶液的 pH 最大的是A石灰水 B食醋 C自来水 D汽水木条复燃化学试卷 第 3 页 (共 11 页)9第 16 届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下列运动设施中没有用到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跑步、跳远使用的塑胶跑道 B排球、羽毛球使用的化纤球网C单杠、双杠使用的钢制或木制横梁 D跳高、拳击使用的海绵护垫10下列物质与 HCl 溶液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Zn BAl 2O3 CBa(OH) 2 DNa 2CO311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5、为 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 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122010 年我国西南的旱灾提醒人们应合理使用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灾区饮用水源应尽量远离人畜生活区B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杂质沉降除去C饮用水(H 2O)和消毒剂过氧化氢(H 2O2)都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原因是干冰与云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13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14物质 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 X 可能是 X+碱盐H 2O X+金属氧化物盐H 2OACaO B. CO2 CNaOH D.H 2SO415配制 2000g 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

6、数为 0.9) ,需要称取 NaCl 的质量为A 9g B18g C90g D180g16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直接排放会导致河流水质酸化,加入下列物质不能解决问题的是ANaOH BCa(OH) 2 CBaCl 2 DCaO2 8+952 8+1052 8+1152 8+125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 11 页)1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NH 2)2(尿素) 、(NH 4)2SO4 和 NaNO3 均可用作氮肥B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磷肥的性质C区分各种化肥一般先观察外观、溶解性,再观察化学反应中的现象D过度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18化学实验室中

7、常用重铬酸钾(K 2Cr2O7)配制玻璃仪器的洗涤液,其中铬( Cr)元素的化合价为A4 B5 C6 D719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20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待鉴别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A HNO3 和 KNO3 酚酞B HCl 和 NaCl AgNO3C AgNO3 和 Na2SO4 BaCl2D Ca(OH)2 和 NaOH Na2CO3化学试卷 第 5 页 (共 11 页)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60 分)分

8、析、推理要求比较高二、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21 (4 分)(1)书写化学式:三氧化硫_,碳酸氢钠 。(2)微量元素“硒” 是防癌之王,加硒盐中添加了适量的亚硒酸钠(Na 2SeO3) 。 硒的元素符号是_。 向亚硒酸钠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有蓝色的亚硒酸铜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未注明反应类型,使推理不够严密)22 (8 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1)CuSO 4 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2)将铝丝浸入 CuSO4 溶液中,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结合现象分析,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增加的离子

9、是 。(考查目标?有无超出考纲要求?)(3)除硫酸铜溶液外,将铝丝浸入_(任举一例)溶液中,也能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23(8 分)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1)上述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_(填序号) 。 (初三学生分析此原因的论据不充分)A三者在地壳中的含量,铜元素最高,铝元素最低B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C在自然界中,铜元素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铝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金属单质 铜 铝 锌 铁 铅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 100 作标准)99 61 27 17 7.9密度/(gcm

10、 -3) 8.92 2.70 7.14 7.86 11.3熔点/ 1083 660 419 1535 328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 10 作标准) 2.53 22.9 2.5 45 1.5分析(什么是分析?这里用到分析吗?)上述数据,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化学试卷 第 6 页 (共 11 页)制,原因是_。(金属类型给得多了、各金属的物理性质也给得多)(材料选取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材料的性质是决定性的,另外就是经济)(3)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其成分可表示为 Cu2(OH)2CO3,从其组成分析,预测铜绿能与_(任举一例)反应。(考纲没有根据物质组成推断性质的要求)(4)工

11、业上火法炼铜的一个主要反应是 Cu2S+O2 2Cu+SO2。Cu 2S 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用 500 吨含 Cu2S 80的铜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_吨铜。24 (6 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主要议题是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海世博会也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理念。(1)现代生产、生活所消耗的巨额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由于这些化石燃料的组成中均含有_元素,因此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2)汽车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的成分复杂,本题用 C8H18 代表。 C 8H18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的耗油量(均以汽油为燃料)和载客量如下表

12、:乘公共汽车行驶一百公里,人均排放二氧化碳_kg。乘出租车行驶相同距离,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是乘公共汽车的_倍。 (第 2 问更像数学应用题)25 (8 分)硫酸钠是制造纸 浆 、 染 料 稀 释 剂 、 医 药 品 等 的 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 CaCl2 和 MgCl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公共汽车 出租车百公里耗油 /kg 17.1 9.12平均载客量 /人 30 2硫酸钠粗品 溶解 除杂NaOH过滤滤渣滤液 后续处理 硫酸钠固体水 Na2CO3除杂化学试卷 第 7 页 (共 11 页)回答下列问题:(1)用 NaOH 和 Na2CO3 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

13、。(2)NaOH 和 Na2CO3 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_溶液除去。(3) “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4)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40时,100g 蒸馏水中溶解_g 硫酸钠达到饱和。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 90,观察到的现象是_。三、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6 分。26 (4 分)填写实验仪器名称:(1)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溶液到试管中,除了直接倾倒,还经常使用_取液。(2)实验室过滤粗盐水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

14、玻璃棒外,还需要_。27 (6 分)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表格各栏无说明项)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白磷冷水白磷热水氧气白磷冷水氧气白磷热水010203040506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温度/溶解度/g化学试卷 第 8 页 (共 11 页)(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_和实验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3)实验_和实验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 1以下;禁

15、止 携 带 烟 草 及 点 火 工 具 下 井 ,挖 掘 时 防 止 和 减 少 摩 擦 火 花 的 产 生 。 上 述 措 施 可 以 防 爆 是 因 为 破 坏 了 燃 烧的 某 些 条 件 , 分 别 是_。(第一个结论不好描述)28 (8 分)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备几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1)检查气密性时发现装置漏气,请在答题卡装置图中用箭头标出可能发生漏气的位置(标出两处) 。(2)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 KClO3 和 MnO2,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_,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16、。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化学试卷 第 9 页 (共 11 页)(4)实验室也常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_(填序号) 。ACH 3COONa 固体和碱石灰 BAl 4C3 固体和水 CCO 和 H2(选项不能大方些吗?)29 (8 分)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和两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硫酸、硫酸钠溶液、CuO 和 Fe 中的一种。现场仅提供了紫色石蕊溶液、Na2CO3 溶液、 NaOH 溶液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秘密启用前2010 年广州市初

17、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D C B B A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A D B C B C C D二、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21 (4 分) (1)SO 3 (1 分) NaHCO3 (1 分) (2)Se (1 分) Na2SeO3+CuSO4 CuSeO3+Na 2SO4 (1 分)22 (

18、8 分)(1)Cu 2+、SO 42 (2 分)(2)铝丝上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颜色变浅(或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分)化学试卷 第 10 页 (共 11 页)Cu2+ (1 分) Al3+ (1 分) (3)CuCl 2(或 Cu(NO3)2) (2 分)23 (8 分)(1)B (1 分)(2)铁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2 分)(3)HCl (或 H2SO4、HNO 3) (1 分)(4)80 (2 分) 320 (2 分)24 (6 分)(1)C (或碳) (1 分)(2)114 (1 分) 2C8H18+25O2 16CO2+18H2O (2 分)(3)1.76 (1 分) 8 (1

19、 分)25 (8 分)(1)2NaOH+MgCl 2Mg(OH) 2+2NaCl (2 分)Na2CO3+CaCl2CaCO 3+2NaCl (2 分)(2)H 2SO4 (1 分)(3)C (1 分)(4)50 (1 分) 有固体析出 (1 分)三、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6 分。26 (4 分)(1)滴管 (2 分) (2)漏斗(2 分)27 (6 分)(1)4P+5O 2 2P2O5( 2 分)(2)和 (1 分) (3)和 (1 分)(4)移除了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2 分)28 (8 分)(1) (2 分)(2)2KClO 3 2KCl+3O2 (2 分)(3)在水面下用

20、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 (2 分)(4)A (2 分)29 (8 分)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MnO2化学试卷 第 11 页 (共 11 页)步骤 1:取两种无色溶液各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振荡。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溶液是稀硫酸;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的,原溶液是硫酸钠溶液。步骤 2:取两种黑色粉末各少量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充分振荡。粉末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且溶液变浅绿色的,原粉末是 Fe;粉末溶解,且溶液变蓝色的,原粉末是 CuO。或: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将两种无色溶液编号为A、B。取黑色粉末各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无色溶液A。另取黑色粉末各少量于另外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无色溶液 B。充分振荡。其中一支试管中有无色气体生成且溶液变浅绿色,则原粉末是 Fe,原溶液是稀硫酸。还有一支试管中溶液变蓝色,则原粉末是 CuO,原溶液是稀硫酸。其他两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原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只要所用试剂和仪器在题目限定范围内,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