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一、心理学为什么要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什么是心理学?)行为(定义):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广义上说,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人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通过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2、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个体行为和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意识和个体无意识。三、科学心理学是何时、何地、何人建立的?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4、现代心理学的流派有哪些?其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基本主张是什么?1.精神
2、分析学派(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主要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人的精神层次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2.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为行为主义之父)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主要观点:只需要观察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即可对行为进行研究。补充: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3.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主要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人发展自身的潜力。4.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主要观点: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五、简要说说观
3、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1.观察法 基本方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的何种关系的方法。优点:被试处于自然状态,其心理活动和表现比较自然真实,研究可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缺点:无法控制变量,使观察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观察结果容易受到影响,观察者效应和观察者偏差。生理现象个体心理社会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情感过程:喜、怒、哀、恶、惧等。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22.实验法 基本方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
4、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优点(实验室实验法)能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可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缺点:易使被试产生不自然的状态,且难以研究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优点(自然实验法):被试表现相对自然且能控制变量,研究可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缺点:易受客观环境影响,无关变量过多。3.调查法 基本方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优点: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缺点: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4.个案研究法 基本方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
5、而详细的研究,以便发现某些影响心理、行为现象的原因。优点: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缺点:个案研究缺乏严格、正规的控制组,所收集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因此结论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章一、什么是动机、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生理性动机:又称原发性动机、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它是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例:饥饿、渴、睡眠、空气、性、躲避危险等。社会性动机:又叫继发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例: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交往性动机、劳动动机等。二、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
6、学生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归因?基本观点:海德(1958):对行为的归因(环境归因、个人归因)罗特(1966):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外控型韦纳(1972):三个维度、六因素归因如何引导:1.淡化分数和名次会向学生传达一种期待:班上的所以学生都有能力学好。2.应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来奖励学生的努力而不是能力。个别化教学将成功定义为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可以将学生的努力程度作为考虑因素计入总分中,也可以对学生的努力进行单独的评分;对成绩的改善进行奖励。3第三章一、注意有哪些基本品质?1、广度: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察觉到的对象的数量。2、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的特性。
7、3、分配: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4、转移:有意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从一项活动转移到另一项活动。二、描述几种主要的感觉现象。 1、感觉后像:感受器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能够暂时保留一段时间。 (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2、感觉对比: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例:马赫带现象3、感觉适应: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变化。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协同效应 例:微痛可以使视觉感受性提高感觉补偿 例:视觉不好。听觉好联觉 例:看到红色就
8、觉暖色调;看到蓝色就觉冷色调一、知觉的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器官输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对其意义作出解释的过程。与感觉的关系:来源于感觉,又高于感觉。二、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三、记忆的分类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形象记忆:(人的样子)例:记得小学同桌的样子。情景记忆:(何时何地发生什么事情)例:记得第一次来到天华学院的那天。语义记忆:(概义、定律)逻辑性 例:能够背出学过的诗词。情绪记忆:(对事情产生的情绪、情感)例:能够回忆起钱包被偷时的愤怒和焦急。运动记忆:(骑自行车、如何操作)例:请做出“眼保健操”第
9、一节的动作2、根据信息加工处理方式不同分类: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的事实和事件的记忆,记忆内容可以用语言表达。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主要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部分。一、思维的定义,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定义: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分类:依据思维凭借对象: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依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集中思维、分散思维。依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思维。二、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哪些? 4算法: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精确地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启发法:凭借经验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法(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工作,爬山法)第四章一、什么是情绪
10、,情绪的表现?定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征。情绪的性质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表现(外部):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二、简述情绪的相关理论。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唤起理论:看到开过来的车(对刺激的感知)心跳加速(情绪唤起)害怕(情绪产生)坎农巴德学说:心跳加速(情绪唤起)看到开过来的车(对刺激的感知) 害怕(情绪产生)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心跳加速(情绪唤起)看到开过来的车(对刺激的感知) 害怕(情绪产生)认知反应(我完了)第五章一、 “人格”的定义中包含哪些基本含义?定义:是个体在各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11、。基本含义: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方式。稳定动机: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二、自陈式人格测验和投射测验各有什么优缺点?自陈式人格测验:优点:题目固定,题目内容具体清晰,施测简 便,计分方便。 缺点:1、效度不易建立;2、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问题,所以个人的选择可能会因为外因的改变而受影响。3、难以避免“反应偏向”投射测验:优点:1、弹性较大,被试反应更加自然。2、即使没有阅读能力的人也可以使用。 缺点: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结果难以解释。2、对于主试的要求很高。3、对于行为的预测性不佳。4、只能个别施测,费时费力。论述题一、举例说明双趋冲突,双
12、避冲突,趋避冲突的概念。双趋冲突:同时面对两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只能选择一个。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双避冲突:同时面对两个有威胁性的目标,但只能避开一个。如:既怕学习辛苦,又怕老师批评,两者都想回避,但必须接受其一。趋避冲突:面对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威胁性,因而产生的动机冲突。如:既想当好学生干部,又怕耽误时间。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他将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基本的温饱需求) ;安全需要(社会有秩序、生活较稳定) ;爱与归属需要(爱与被爱的感受、被接纳) ;尊重需要(自尊、
13、成就、他人的认可) 。成长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评价(自己评价):迄今为止是心理学界最为推崇的需要理论。积极意义:1.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2.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3.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缺陷:1.马斯洛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去看待人性,将人的社会性需要也看成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将人类的一切需要都看成是由潜能决定的,因此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3.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的许多概念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
14、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三、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理论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基本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够成功进行某一项行为的判断。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一个是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一个是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将期待分为结果期待与效能期待两种。研究表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和归因方式。如何提高:1.通过训练提高。例:以算数成绩极差的学生为例,为这些学生安排一星期的训练,在每次训练中先让学生分别学习算术的自学教材,再让榜样演示如何解题,并在解题过程中大声地说出正确的解题过程,最后再让学生
15、自己解题。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经验。例:在学习中不断取得优秀成绩,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3.让学生体验替代性成败经验。例: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能力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模样或范型)在某项活动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完成同样的工作。4.通过归因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而积极的归因。例:在考试时,如果学生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于努力不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设置合理目标: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Specific(可确定的):短期目标明确6Time indication(时间限制):速度制胜Realistic(真实可行):符合实际,审时度势Accepta
16、ble(可接受的):符合自己的能力Measurable(可衡量的):成功标准清晰目标设置技巧:a.由学生本人制定目标;b.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共同目标c.使学生确定目标可行;d.及时反馈2.给予反馈和评价。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老师激发学生;利用新颖的课程导入方式列举与学生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的例子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运用变化的有趣的呈现方式使用模拟和游戏4.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五、分别用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解释人的注意机制,并分别举例说明。 过滤器模型:输入信息感觉登记选择过滤知觉加工工作记忆反应(见图理解分析)例:视频中将突然出现的男猩猩忽略掉衰减器模型:输入信息感觉登记衰减控制知觉加工
17、工作记忆反应(见图理解分析)例:鸡尾酒会效应六、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人类的记忆系统?编码储存提取(电脑)识记保持再认、回忆(人脑)记忆(定义):是人脑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三重记忆系统 感觉记忆(定义):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 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特点:a.以刺激物理属性进行编码;b.储存容量相对较大c.保存时间短,1-3 秒左右;d.信息被注意后到达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定义):加工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并将其输入长时记忆;同时从尝试急用中提取信息来完成当前活动。特点:a.保存时间短,一分钟以内;b.信息经复述或精加工可进入长时记忆;c.储存容量有限:72 组块。
18、长时记忆(定义):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特点:a.储存容量无穷大; b.长时记忆内容在动态变化:遗忘、自动恢复、重构。7七、试述遗忘及影响遗忘的因素?定义: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影响因素:1.时间因素。 2.识记的目的、态度。 3.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4. 学习程度。5. 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6.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定义):对一个记忆系列进行回忆时,对其中段的内容回忆效果最差。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前摄抑制、后摄抑制有关。八、情绪调节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认知调节:心理暗示法、自我安慰法、幽默解嘲法、改变认知法、情
19、绪升华法表达方式调节:适度宣泄、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生理调节:放松训练九、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情境的因素:呈现的刺激模式无关信息的干扰个人的因素:情绪动机;定势作用(指由于过去经验的影响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心理活动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 功能固着、 原型启发、迁移效应认知结构、酝酿效应、专家与新手;个性:积极的进取心、上进心,顽强的意志力。10、人格特质研究使用了什么方法,得出了哪些基本结论?方法:因素分析法基本结论:(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1)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心理结构。(2)特质能主动激发和引导行为使一个人的行为具有指向性。共同特质(3) 特质 首要特质个人特质 中心特质次要特质(2)卡特尔的人格因素理论(1)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是特质,使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保持行为一致(2)人格特质有分为两个部分:表面特质(可观察外部行为,随环境改变而改变)和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人格结构基本因素) 。(3)人格是人格因素与情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4)研究目的:确定根源特质(3)艾森克的特质理论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外向型、神经质和精神质(4)“大五”结构与五因素模型“大五”结构: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文化或智慧性五因素模型: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