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力深化行政指导 全面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各位领导:为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和省局的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办法,海东工商系统将开展行政指导工作作为创新执法理念,提升执法水平的重要举措,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在企业注册登记监督管理、商标培育及品牌战略实施,食品市场及农资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及行政执法办案等各项工作中积极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积极开展“登 记事务助到, 规范经营劝导、查处违法疏导、服务兴企引导”为重点的行政指 导模式,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从刚性监管向刚柔相济,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实现规范化行政、服务化监管与人性化执法的有机统一
2、。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谨请批评指正。提高认识,准确把握行政指导内涵及工作原则。工商行政指导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职权范围内,适时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精神、原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法,征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引导其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有效实现一定行政目的非强制行政行为。实行行政指导制度,可以解决以往执法中存在的以罚代管、先罚后管、重罚轻管等问题,避免和消除监管中的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强化企业自律,减少行政成本,构建和谐执法环境,真正实现从“权力本位”为主向“ 责 任本位 ”的行政理念转变、从“管理型”为主向“ 服务型”的职能转变、从
3、“刚 性监管” 为主向“刚柔相济”的监管模式转变、从“事后 监管” 为 主向“事前指导”转变 。针对监管执法中比较突出的重权力轻责任,重治理轻疏导,重监管轻服务现象,各县局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了行政指导工作意见和实施行政指导办法,引导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深刻理解行政指导工作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全面推行行政指导的重要意义,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植入“和谐执法”的理念,适 时 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行政指导方式,通过加强事前引导、事中规范、事后巩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有力地促进工商执法服务效能的提升,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二、从四
4、个领域推进行政指导工作。一是从市场主体登记准入环节入手,在全系统服务窗口单位搞好全程注册登记规范指导。结合办理注册登记事务,向企业提供工商法律法规、政策资讯、注册登记等信息,引导其正确选择投资方向;对相对人即将到期的登记事项、许可证照等,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提醒、提示;通过明确所需材料、提供示范文本、指导规范填报等方式引导相对人正确申办各项登记事务;指导停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依法组织清算,办理注销登记,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二是在日常监管执法工作中开展规范经营劝导。在日常监管中遇到的不同执法对象的不同经营情形,按照“事前提示、事中引导、事后告诫” 全程指导的工作思路,加大提示、劝导、预警、建议、
5、告诫范围,除对危害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以及破坏自然资源、欺诈消费者经营行为继续予以严厉打击外,对其他主观没有恶意,未造成直接危害、事后又能及时改正的一般违法行为,先行告诫,告诫不改再行处罚,做到“教育为主,重在 纠违 ”,实现和谐执法。三是在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过程中,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实行查处违法疏导。注重教育,让相对人认清利害关系、知晓法律法规,自觉自愿纠正违法行为;对一些有违法苗头的相对人给予预警,帮助其及时调整行为,避免违法;对一些轻微违法行为予以告诫,消除违法。四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领域实施行政指导。指导企业实施品牌 战略创立自己的品牌,争创驰(著)名商标,提升市场
6、竞争力。在商标监督管理工作中推行行政指导的“ 四书制度”,即商标 注册建 议书、商标续展建议书、商 标保护建议书、商标正确使用提示书。切实做到了在服务中指 导、在指导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三、建立三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地区局印发了海东地区工商局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和海东地区工商局行政指导工作制度,民和等县局制定了违法疏导制度、登记事务行政指导制度、规范经营劝导制度等行政指导工作制度。(一)行政提示制度。在实施市场经营主体登记过程中,充分发挥工商注册登记职能作用,利用所掌握的信息,采用提示、引导等方式,主动服务行政相对人,帮助其正确办理相关登记及确认事务,有序进入或退出市场。(二)行政告诫
7、制度。在开展反不正当 竞争、查处假冒伪劣、取缔传销和变相传销、打击商标侵权和合同欺诈及食品安全整治等行政执法过程中,坚持事前预警告诫,通过解释、说服、劝阻、警示等指导方式,指导相对人自行纠正或杜绝违法行为;对损害了正常的市场管理秩序但法律无明确规定的行为,可对相对人予以行政告诫,督促其尽快改正,防止事态的发展。(三)行政建议制度。在日常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中,对市场经营主体的违法行为,在依法处理的同时,可向 该主体或其上级部门制发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建议书,提出与工商 执法职能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促使其合法经营,并抄告相关行 业行政管理部门。四、健全行政指导规范性文书,规范行政指导行为。按照关于在全区工
8、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印发行政指导文书的通知,制作了行政指导工作流程表、 行政指导提示书、 行政指导建议书、 行政指导告诫书、 行政指导意见书、 行政指导约谈书、 行政指导谈话记录等行政指导格式文书。并印发了基层工商所开展日常行政指导参考规程,将行政指导的项目、指导方式指导文书、指导内容、指导的对象等用表册的形式罗列,便于工商所干部开展行政指导工作。五、创新多维模式,开展行政指导实践(一)以口头模式开展指导。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对情节轻微的侵权行为,在行政相对人认同指导意见的情况下,以口头形式督促当场纠正整改,并将具体情况在巡查台账上记录备查。(二)以书面模式开展指导。突出事
9、前指导,以行政提示书、 行政建议书、 行政告诫书告知行政相对人提倡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行政当事人根据行政指导书进行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书面形式报送整改结果。(三)以现场观摩模式开展指导。为加强食品、农资、汽车拆解等特殊行业的经营指导,组织行业主现场观摩学习,通过示范引领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先后举办了民和县报废汽车拆解市场观摩会,乐都食品安全监管、农资市场监管观摩会等,有力促进了行业自律,规范经营。(四)以座谈、培训模式开展指导。通过组织企业经营者、食品经营批发户、农资经营户等的座谈会、培训会,向他们宣讲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他们规范经营。例,平安县局组织超市、食品批发配送户、食品零售户、家电
10、经营户、建材经营户、汽车配件经营户等重点商品经营者代表 120 多人,召开了以“ 强化行政指 导、规范经营行 为” 为主题的流通领域重点商品质量监管行政指导监管会议;化隆县局组织召开了电信局规范经营行政指导座谈会,召集农资经营户进行了约谈,指导建立经营台账,规范经营行为;其他各县局也开展了企业经营者、农资经营户的专题培训。(五)立足于县域实际开展行政指导工作。互助县局指导白酒生产销售规范经营,指导成立白酒生产经营行业协会,制定白酒生产行业规范经营办法;在旅游接待经营户中开展行政指导;在食品经营户中开展行政指导,制定食品行业工作规范、 行规行约;开展了农业订单合同、地理证明标志使用和保护等的行政
11、指导。平安县局在商标监督管理工作中推行行政指导的“四书 制度” ,即商标注册建 议书、商标续展建议书、商标保护建议书、商标正确使用提示书。六、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行政指导 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为推行好行政指导工作,地区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行政指导工作的领导,明确落实单位和相关责任,做好行政指导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确保行政指导工作的全面推进。(二)统筹安排,协调一致。实施行政指 导工作,要将行政指导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有机结合,
12、统一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行政指导与基层建设、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服务地方经济和品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使行政指导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既不能以行政指导为由弱化行政执法,也不能追求办案指标而忽视行政指导。虽然我局在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执法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对推行行政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同志认为推行行政指导加重工作负担。没有将行政指导融入行政执法过程,未将其融入日常行政管理中去。(二)在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办案中对行政指导行为不善于总结提炼,忙于具体的事务中,对信息反馈不重视。(三)在行政指导工作中各县局需加强行政指导典型事例相关资料的收集,按照实施行政指导工作办法的要求,要做到“ 一事一卷” ,收集所有开展行政指 导 的资料,妥善保管。今后全局系统将狠抓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和省局的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办法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积极开展“登记事务助到, 规范经营劝导、查处违法疏导、服务兴企引导”为重点的行政指导工作,指导行政相对人自觉纠正或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全系统监管方式正逐步从刚性监管向刚柔相济、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塑造了新形势下良好的工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