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多思互助”教学董志梅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互助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在新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改革的带动下“多思互助”式教学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那么怎样才能将“多思互助”发挥出最好的作用呢?一、 理解“多思互助”的内涵以往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以教定学,现在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这个活动中的辅导者和引导者,将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成学习小组,进行互助学习。“多思互助”首先要做到“多思”然后才是“互助”即,在互助学习之前必
2、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之后才能进行探讨交流,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这样就没有必要互助了只要交流一下互相的看法便可,不能为了互助而互助,在进行互助学习的环节设计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互助交流学习,这样才能不断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二、 懂得“多思互助”的做法首先,教师要将学生按照相同的比例分成学习小组,认真的分析学生的能力、成绩、表现、性别等情况进行分组。其次,要选派出组长监管本小组的学习活动,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交流的伙伴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还要建立起不
3、同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的评比方法和奖励制度,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竞争意识,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三、 做好“多思互助的要求1、 对教师的要求:“多思互助“教学在课堂中驾驶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之前充分的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所要发生的事情做好估计。同时教师还要对合作交流的是兼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把握,时间过长或过短都是不合理的,要依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合理分配。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组,倾听学生们的发言,参与他们的讨论和交流的过程,及时点播指导,倾听和指导的同时还要对小组的合作交流情况进行评价,编程各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2、 对学生的要求:“多思互助”的主体就是学生,所以学生一定要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该做些什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分工,知道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是该做什么,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发现问题,怎样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大胆的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其次要学会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把话听完整,不随意的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习的关键是要学会倾听,只有听的明白了,才能去思考。最后还有认真的搜集整理和记录问题,将同学们的看法进行处理,变成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