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宁县小海镇小海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2015-2016 年)小海镇人民政府二 0 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1前 言“十二五” 时 期是我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我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小海镇整村推进扶贫规划。该规划着 力 点 是 把 提 高 农 民 收 入 、缩 小 贫 富 差 距 、富 裕 人 民 群 众作 为 全 新 思 路 和 战 略 ,围 绕 着 如 何 “富 民 ”问 题 ,制
2、定 扶 贫方 案 。结合威宁县小海镇小海村实际,紧紧围绕“ 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 三大主题,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贫困优先、典型示范,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以 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依靠现代科技进步,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重;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前瞻性为一体”的参与式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路子。从产业发展(重点)、基础设施(辅)、社会事业(辅)、环境整治(辅)等方面拟定本规划。旨在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小海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是最基层的生
3、存发展规划,直接面对贫困农户,涉及领域宽(特困户、困难户、一般户)。小海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为了让全村村民早日脱贫2致富,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合理规划。为了让全村规划比较客观,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能调动村民积极性,使村民从“要我建设,转变到我要建设” 。小海村打破以往传统陈旧的方式,采取“参与式” 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小海镇人民政府2011 年 11 月 11 日1目 录第一章 基本情况.1第一节 自然概况及资源.1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第三节 贫困状况及贫困原因.4第四节 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7第二章 参与式规划的方法及步骤10第一节 前期准备工作10第二节
4、 完成规划的基础工作11第三节 编制完成规划14第三章 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和重点 .18第一节 总体思路18第二节 发展目标.120第三节 发展重点22第四章 重点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30第一节 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30第二节 市场分析及效益评价38第五章 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45第一节 风险因素分析452第二节 防范风险的措施46第三节 可行性分析48第六章 保障措施50第一节 组织保障51第二节 政策保障52第三节 资金保障52第四节 制度保障53第五节 技术保障54第六节 实行“参与式 ”实施管理 55建 议571第一章 基本概况第一节 自然概况及资源一、自然概况小海村位于
5、威宁县城的西部,小海政府驻地,距县城 17公 里 。地 处 东 经 10414451041605,北纬 264645264715。全村土地总面积 12 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小海村属高原地貌,地形起伏不大。成土母岩主要是石灰岩,有铁铝质山地黄棕壤、棕壤、灰泡黄泥土等三个土类。由于石灰岩溶发育充分,其土层浅薄,加之人为活动加剧,大片耕地已逐渐向石漠化演变,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全村平均海拔 2250 米,最高海拔 2300 米,最低海拔 2200 米,相对高差 100 米。二、气候特点小海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年
6、总辐射为 113.26 千卡/厘米 小 时,年均温 10,年总积温 3990,年降水量 980 毫米,年无霜期为 180 天。水资源贫乏,境内虽有松棵河、小海河、水巴河,但长期干涸,水源点少。境内无探明的矿产资源。三、自然资源2小海村土地总面积 18000 亩,其中,耕地面积 13828 亩,林地面积 1656 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 82.8 亩,天然草地面积 150 亩,其他面积 1423.2 亩(含荒山荒坡),土地面积大,人均占有 2.62 亩,人均占有耕地 2 亩。由于土层瘦薄,中低产田土面积 11062 亩,占耕地的 80%,坡地占 40%左右,部分耕地基岩裸露,土壤肥力差,广种
7、薄收。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土壤酸性重。四、生态环境状况全村林地面积 1656 亩,其中有林地面积 82.8 亩,全村森林覆盖率 5%。部分坡耕地和荒草地已演变为石漠化,生态环境脆弱。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一、人口构成及文化素质2011 年底全村总户数为 1506 户,总人口为 6806 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85 人;性别构成为:男性 3539 人、占 52%,女性 3266 人、占 48%;人口密度为 567 人/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人口中,育龄妇女 1286 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 1000 人,无孩 80 人,一孩 152 人,二孩 120 人。在已婚育龄妇女 1000人中,已采取绝
8、育措施的 800 例,上环 100 例,节育率达 80%。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3,接近全县平均水平,计划生育形势严峻;有劳动力 4086 个,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小学文化 1226 人、占 30%,初中文化 2451 人、占 60%,高中以上文3化程度的只有 408 人。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少。二、基础设施状况小海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仅有少量的已废弃的坡改梯工程。仅有人畜饮水工程水池 2 口,蓄水量少,引水管道 3 公里。农村道路少,没有通组公路,只有农村沼气池 30 口。三、产业发展状况小海村产业单一,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且小而不全。20
9、11 年农作物种植面积 22261 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9313 亩,粮食总产量 2317.56 吨,平均亩产 120 公斤,接近全镇平均水平;农民人均占有粮食 340 公斤,良种推广面积只有 1614 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 8%,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其他作物播种面积 2948 亩(主要是绿肥、花椒、核桃、半夏、折耳根)。2011 年末大牲畜存栏 649头(匹),猪存栏 10987 头,猪出栏 9878 头,在生猪存栏中有能繁母猪 750 头;羊存栏 1373 只,出栏 1300 只,家禽存栏8211 只,出栏 6534 只。年肉总产量 136 吨,人均 20 公斤,低于全镇平均水平
10、。2011 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 2427.91 万元,纯收入 1579.41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00 元。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全村有小学三所,中学两所,幼儿园一所,村文化室一4个,没有其他的社会事业发展设施。第三节 贫困状况与贫困原因一、贫困状况及突出问题全村辖 9 个村民小组,2011 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为2427.91 万元,纯收入 1579.41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00.00 元,在 1506 户农民中,有 366 户属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 24.3%,人均纯收入低于 1500 元的贫困人口 134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 19.7%,其中,扶贫户 138 户 750 人;
11、五保户 11 户 11 人;低保户 184 户 450 人;扶贫低保户 33 户129 人;无劳动能力和无收入来源需社会救助的 103 人,住房简陋,全村有 240 户住房属危房,是典型的贫困村。通过民意调查本村主要有以下几个具体问题:1、交通困难。原有通组路等级不足,通达深度不够。2、饮水极度困难。3、种植水平低。4 养殖水平低。5、劳动力素质差。6、农户现有住房条件差。7、生产生活用电不稳定,电量不足。8、生态环境差。9、学生入学难。10、本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有贫困户 366 户 1340 人,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原因,脱贫致富难。二、贫困原因分析小海村贫困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共
12、同形成的。小海村位于岩溶地区,水源点少,地面保水能力不强,缺水面大,生态环境脆弱,土层薄,土地生产率低,矿产资源贫5乏,海拔高,热量条件差。群众经济来源少,基础薄弱,增收困难大;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人口增长快,劳动力素质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弱。基层组织薄弱,进取精神差。具体原因:一是交通困难、全村现有通自然村公路,实际为群众自己投工修建的便道,坑凹不平,路面较狭窄,只能小型拖拉机和马车通行,且晴通雨阻。二是饮用水困难,小海村属喀斯特地貌,境内没有充足水源点,需从村外 2 公里远的水巴河去取。并且水质污染大不能饮用。全村地下水位低,地表蓄水能力差,水源不足,供水设施不够,原有设施缺乏管理,人为破坏
13、严重。三是生态环境差,由于人口增加及工业污染,环境破坏严重。四是种植单一,主要是玉米和马铃薯,耕作粗放,科技投入少,单产水平低。五是养殖水平低,群众现在的养殖是以养猪为主,是按传统的方法饲养,散养无规模而言,存栏率高,出栏率低,养殖水平低,缺防疫设施,牲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六是劳动者素质低,现有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据座谈了解,参加座谈的 180 人中,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只有 18 人。七是生产生活用电困难,现有变压器容量小,电压不稳定,电量不足。八、现有住房条件差。6九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十是部分群众缺乏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意识和发展思路,缺乏自力更生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三、不同类型人群贫困原因
14、分析(一)低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多数人不会经营,不会管理,自立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原因:孤、病、残无劳动力而贫;人多地少(土地承包时弟兄多,结婚成家后人口增加)有劳力,但家庭负担重致贫;无钱年久失修,使得住房成为危房致贫;缺燃料,煤价高,生活负担重致贫;环境质量差,作物产量低致贫;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违反计生政策,不能享受惠民政策致贫(个别家庭因没有户口,导致了小孩不能享受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家不能参加新农合、不能享受低保、不能享受国家种粮直补资金、不能外出打工等);缺文化、缺技术、缺资金投入致贫。有部分农户自理能力差,等、靠、要思想严重,光想国家救济而致贫。(二)农村妇
15、女贫困的特点。介于好、中、差之间,有一定的依赖性和一定的自立能力,家务劳动重,健康程度差,重点应采取综合式扶贫。原因:孤、残无劳动力而贫;上有老、下有小、子女多、负担重致贫;个别家庭存在重男轻女思想,整个农活全压在个人身上,过度劳累,有病不医或无钱就医致贫(在座谈的 90 名妇女中:有 80 名有病,仅有 10 名去医院诊疗看过,其比例小得惊人);缺医少药,无专门妇科医生,7病情加重致贫;缺文化、缺技术、缺劳动能力致贫。(三)中等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会经营、有观望等待思想,重点应采取引导式扶贫,是到户项目扶贫的重点。原因:有劳力、缺文化、缺技术、无投入致贫;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16、遇灾遇病致贫;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抓不住机遇致贫;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观念严重致贫。(四)略高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完全解决,善经营、会管理、多数有文化、懂技术,应重点采取开发式扶贫。原因:无规模经营的资金;致富门路窄,技术更新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发展;教育、卫生、市场等公共服务跟不上发展需要。第四节 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一、有利条件1、我镇小海村属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利于争取项目。2、对项目的申报,我镇绝不搞大包大揽,通过“一事一议”让农户全程参与,充分体现农户知情权、决策权。哪些项目不办,哪些项目要办,哪些缓办,哪些急办,由村民商议决定,不管什么上报项目都
17、是农户自己想办理的,积极性高,利于项目的实施及项目后续管理。3、项目资金:我镇采取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严格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制度,严把审8核关,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4、对每一个项目我镇都重度重视,建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日常事务。在项目涉及的每个组成立一个项目实施小组、一个项目监督组,负责项目的实施监督,确保每一个项目的顺利实施。5、我镇小海村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耕地 13828 亩),村民世代沿袭下来的种植习惯,利于发展种植业。特别是集中连片脱毒马铃薯规范种植及高产玉米定向移栽及半夏、折耳根等适宜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投资小、见效快的中药材种植,在
18、 25 度以上坡耕地,种植牧草兼种核桃、花椒等经果林业很实用。6、我村历来都是养殖大村,肉牛、仔猪、育肥猪远销贵阳、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等地,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村民外出务工的不多,喜欢饲养牲畜,科学养畜市场前景好,利于能繁母猪养殖,也非常适宜养殖肉质好的环保牛。我镇还有一个年交易量达 60 万头、匹、只的牲畜交易市场作保障。7、该项目负责人镇长孟广宁,此人有很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极强的组织实施能力,这些给项目实施带来了保障。项目主要参加人:分管扶贫人大主席马遨宇,大专文凭,从事农业工作 10 余年,分管扶贫十余年,有丰富的扶贫工作经验,此人长期分管扶贫工作,对
19、农村扶贫工作极有独到之处。他对本镇的扶贫工作是规划合理、措施有力。他用非常规的扶贫方法改变了传统陈旧的扶贫方式。组织能力较强。对人民群众极为关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这所急。9扶贫工作站冷圣,本科文凭,理论知识较强,2004 年参加扶贫工作,热忠于扶贫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工作经验。虽然参加扶贫时间不久,但此人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勤学好问,平时也喜欢搜集扶贫资料,关注扶贫事业新动向。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上能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对项目的申报,项目实施及验收过程中所需材料能自己写作、整理备档。具有较强的组织实施能力。扶贫工作站施明辉、田威、陶泽兴、虽参加扶贫工作只有短短一年,
20、但都勤学好问,对扶贫工作也比较熟悉。小海村村主任周远情高中文凭,有很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极强的组织实施能力,这些给项目实施带来了保障。二、不利因素一是交通运输条件差,产品流通困难大。二是农业基础条件差,土地贫瘠,农业科技含量低,基本还处于传统耕作方式,广种薄收,品种老化,产量低,产业结构单一。三是岩溶地貌典型,生态环境恶化,石漠化严重,部分村民组人畜饮水困难。四是农民综合文化素质低,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农业适用技术的能力弱,劳动技能差,外出打工能力弱,平均收入低。五是农村人居环境较差,农民卫生意识不强,存在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现象。三、综合评价小海村缺矿产资源。土
21、地资源相对丰富,但土层薄,土地石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大,但土壤肥力差,酸性重,粮食单产水平低。林业用地多,但植被稀疏,用材林少,中、幼林占的比重大。草山草坡产草率低,利用效果差。水源条件差,缺10水面大。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来源少,人均收入水平低,贫困人口多,人口增长快,劳动力素质低。第二章 参与式规划的方法及步骤第一节 前期准备工作一、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扶贫工作站、农业服务中心、党政办公室、国土资源所为成员单位的“ 参与式” 小海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二、对规划组人员进行参与式村级规划培训,明确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三、由镇政府分管扶贫的领导组织扶贫、民政、统计、兽医、林业、农业,国土
22、、财政、水利、小海村“两委” 等部门对我村 9 个组农户基本情况进行地毯式调查。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对每户村民家庭人口、家庭劳动力、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家中土地状况、牧畜存栏数、房屋居住情况、粮食总产量、金收入、支出、外出务工情况、家庭人均纯收入、孩子入学、家庭就医、是否贫困户等情况认真调查登记造册。针对本村基本情况作细致的调查分析、内容涉及是否贫困村、属于几级贫困,全村总户数、人数,劳动力总数,贫因人口数,一般户数,救济户数,外出务工人数,需搬迁户数、人数,通电话,通电,通广播电视户数、安全饮用水户数等,还对本村小学、初中入学情况,交通现状等实行详细的摸底。11第二节 完成规划
23、的基础工作一、村组调查规划组到村说明来意及工作安排后,分一个小组开展村组调查,分别组织召开 3 个座谈会开展村调查。一是村组干部座谈会(村干 4 人,组干 8 人)。二是群众代表座谈会(代表贫困户、受灾严重户、一般户、较轻户、打工回家户、彝族代表等 6 种类型农户 12 人)。三是妇女座谈会(随机找 18 名妇女座谈)。通过座谈,初步了解村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步打算、发展潜力等。二、农户座谈规划组分一个小组通过走访 5 种不同类型农户(贫困户20 户,一般户 15 户,较富裕户 9 户,外出务工户 6 户,女当家户 10 户,少数民族户 2 户,共 62 户),采用访谈方式对各种类型农户贫
24、困情况、存在困难、发展思路及意愿进行了解。同时对农户调查情况进行核实,基本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意愿等情况。三、农户代表会规划组经过充分准备,在村召开农户大会。到会农户代表 180 人,占总户数的 12%,其中男 90 人,女 90 人。其中有老党员,有德高望重的村民,有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村民,有长期从事农业、运输业、服务业的村民,有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有贫困户、救济户、一般户。首先对村民进行12动员,然后向农户反馈社区调查、农户调查结果,包括村基本情况、贫困情况及分布、当前生产生活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农户项目意愿、建设方式等情况。接着分性别进行主要问题排序、项
25、目意愿排序,讨论对问题干预的对策建议,讨论完善工程建设方式,最后向群众通报农户选择排序结果,工作中参会群众热情高、意识强、参与积极,大会非常成功。(见附表)四、不同类别群众代表座谈会为进一步体察民情,深入了解民意,充分让群众由被动式参与变为主动式参与,在农户代表大会基础上,以村民组为单元按贫困程度分为:好、中、差、妇女四个类别,分别选出 20 名代表:全村九个村民组,即好的 38 名、中的 38 名、差的 58 名、妇女 46 名。对存在的问题和贫困原因及需国家扶持的项目等进行座谈。发现不同类别群众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有所不同,使得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所选择的项目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6、(见附表)五、村民热烈讨论提出本村存在的问题,问题发生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下。小海村存在的问题:1、水利:(1)饮用水困难。未解决饮用水困难的人数 3594人,牲畜头数 5000 头(匹、只)。(2)新桥河、小海河、水巴河淤塞严重。2、种植水平低。科技含量少,上不了规模,目前种植单一。3、养殖水平低。大部分村民都是零星的散养,没有一个13标准化的养殖场。4、劳动力素质低。给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5、农户现有住房条件差。全村 240 户危房,其中,一级危房 110 户,二级危房 1340 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难以脱贫,脱贫后有部分遇天灾人祸,极易返贫。7、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生
27、活污染、工业污染、人为破坏。8、全村劳动力过剩。9、生产、生活用电不稳定。电量低,随时停,给农户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10、能源枯竭。11、交通困难。通组公路大部分是黄泥巴路,晴通雨不通,公路等级不足,通达深度不够,给农户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12、村民就医难。13、农户休闲娱乐形式单一。14、儿童入学难。小海村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1、全村出现 3594 人 7600 头(匹)只牲畜饮用水困难,原因是地下水位低,地表蓄水能力差,水源不足,供水设施不够,原有设施缺乏管理,人为破坏严重,近几年来人口增长较快,生产生活用水加大。2、导致种植水平低,没有科技含量,上不了规模,品种单一的原因有:
28、一是农户思想保守,种庄稼只为养家糊口,解决温饱,没想到通过科学种田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二是村“两委” 组织 能力不 够,没有引 导农户科学种田搞农业开发。三是由于地方经济条件差,不能自筹资金推广农业技术。3、导致养殖水平低,没有规模性的养殖原因如下:一是农户养殖观念落伍, “养猪 为过年,养牛为 耕田,养鸡养鸭为了盐巴、辣子钱” 一直是他 们的共识。二是农户没有通过科学养畜脱贫致富的意识,村“ 两委” 组织引导农户 科学养畜能力弱。三是缺乏资金,没有上规模的养殖场。144、导致村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的原因: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由于缺资金及村“两委” 组织能力弱, 农民培训组织得不够。5、导致本村
29、村民住房差,抗灾能力弱的原因:村“两委” 组织农户自救能力弱,农户经济条件差,无力自筹资金建房。6、贫困面大原因:耕地少、土壤贫瘠,资金投入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弱,无较大工矿企业,产生富余劳动力。7、人口增长过快,生态失调,毁林开荒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生产生活污染加剧,导致人和自然不和谐发展。8、劳动力多,土地少,缺企业,外出务工人员少。9、变电器配备不够,220V 照明线路架设不够,线路老化。10、本村缺煤、缺柴,无其它能源。11、缺资金,难组织农户投工投劳,村两委组织能力差。12、无卫生室。13、无文体活动场所。14、学校校舍不足。第三节 编制完成规划一、具体规划1、水利:人畜饮水工程:全村
30、修建 360 口小水窖,全村架设输水管道 30000m。修建 45m3 水池 5 个;新桥河治理 4000 米,小海河治理 2000 米,水巴河治理 2000 米。2、在 9 个组种植马铃薯 6428 亩,其中,高产脱毒马铃薯 5494 亩,一般种植 934 亩;在 9 个组种植玉米 7391 亩,其中高产玉米定向移栽 4120 亩,一般种植 3271 亩;种植 1150亩花椒,种植 1150 亩核桃(套种草 2300 亩);折耳根 1324 亩,半夏 1324 亩。种植绿肥 6867 亩。3、养殖黄牛 549 头,其中,能繁母牛养殖 450 头,建畜圈 3600 平方米(每头牛 8 平方米)
31、。出栏肉牛 312 头。4、修建 800 立方米鱼塘 5 个。5、新增人工种草 2300 亩,其中以多年生黑麦草、紫花15苜蓿为主。6、购能繁母猪 1030 头,建圈舍 1545 平方米(每头建圈1.5 平方米),购种公猪 20 头(50 头种母猪搭配 1 头种公猪),建圈舍 180 平方米(每头建圈 9 平方米,单独饲养)。7、养鸡 7211 羽,建鸡舍 3606 平方米(每只鸡 0.5 平方米),8、增加农民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农民技术培训 1750人次(涉及畜牧、林业、农业、土地综合开发相关规定、经营管理、旅游、法制等知识),为项目实施提供后勤保障。9、贫困户危房改造 240 户。10、
32、土地综合开发。11、农网改造12、通组道路及连户路院坝硬化。13、道路两旁人工种草种树,实施道路靓丽绿化600m21200m。14、沼气池建设 200 口。15、新建卫生室 80。16、修建文体活动广场:40m50m 2000、修建公厕:2个50 100、修建凉亭 2 个、假山一个、喷水池一个。17、修建小海第三中学、第三小学、第二幼儿园。18、道路亮化:两旁安装路灯 60 盏19、新建占地面积 50 亩的马铃薯交易市场一个,配套设施马铃薯储藏室 7000 平方米,停车场 5000 平方米,服务行业建筑 1000 平方米,厕所 60 平方米。20、新建牲畜交易市场一个,建设用地 67.7 亩,
33、新建办公楼 600 平方米,牲畜圈舍 4000 平方米(其中:猪圈 1000 平方米,牛马圈舍 2000 平方米,羊圈 1000 平方米),病疫防疫冷配室 400 平方米,新建招待所 3000 平方米,道路硬化4800 平方米,建停车场 12000 平方米,新建交易区 20000 平方米(其中:生猪交易区 5000 平方米,牛马交易区 10000 平16方米,羊交易区 5000 平方米),屠宰场 3000 平方米(其中:猪场 1000 平方米,牛马场 1000 平方米,羊场 1000 平方米),新建冷冻库 350 平方米,绿化面积 2000 平方米。二、部门审核就村民意愿排序和项目布局,由镇规
34、划组召集扶贫工作站、财政所、统计、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环保站、水利站、畜牧兽医、教育、计生办、社会事务办、村镇建设管理站、小海村两委、党政办公室等部门就项目安排和布局、资金来源与筹措、项目可行性论证等进行认真审核,确定了规划建设项目。三、规划制定与组织实施1、原则要求。本规划坚持实事求是、 综合设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小海镇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的要求,以组为基本单元、以村为基础制订。规划一经确定,要坚决执行。2、规划制定。村级规划是各级扶贫 开发规划的基础,我镇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孕吸收农民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以贫困组为单元制定。在规划内容上,体现“ 三个结合” ,即整体布局与分户
35、规划相结合,贫困户增加收入与改善全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村域特色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相结合。有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项目内容、工作举措、实施步骤、帮扶单位和资金来源等。村级规划的核心是项目,我镇对贫困村的项目,严格筛选、一次计划、同步论证、统盘考虑,严格按17各类资金渠道和申报程序立项。村级规划由镇政府批准并平衡汇总后形成县级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经县政府批准平衡汇总后形成市扶贫规划。3、组织实施。我镇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上加强领导,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检测、预警和跟踪分析。本扶贫开发规划已经我镇统一评估,统一论证,一次批准,分年实施,分期投入,分组分批验收。定期对项目进度、建设规模、资金投入、技术标准
36、、财务状况、效益情况进行检查;对贫困户收入情况、小海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建设、社会帮扶、龙头企业带动、村级社会保障情况、计划生育情况等进行验收。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责任人制度,按照项目性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整合部门资金的项目,就部门共同确定的建设项目,邀请地区、县有关部门和专家从技术可行性、市场发展潜力、规划布局等进行具体指导,在此基础上完成规划编制。整个规划过程既充分尊重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又充分尊重了业务技术部门及专家的意见,体现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权威性。第三章 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和重点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1、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
37、旗 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 总揽扶贫开发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以发展为主18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区域性主导产业为重点,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始终把小海村最低收入贫困人口作为基本对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巩固扶贫攻坚成果,提高解决温饱水平,加快脱贫致富进程,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按照国家扶贫政策要求,坚持村委领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的思路,以本村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增收脱贫,实
38、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实行以整组推进为基础,整村推进,整合资源,连片开展,相对集中,点面结合,突出实效。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扶持以猪为主导的杂食畜牧业。再配套脱毒马铃薯种植,高产玉米定向移栽,适度发展中药材(半夏、折耳根),经果林(核桃、花椒)种植,进一步加强本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增加各种文化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村民和贫困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我镇小海村是国家级二类贫困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村“两委” 要有整体观念,对贫困户在争取资金扶贫的同时,着重智力扶贫,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本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在规划当
39、中充分落实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让农户全程参与村级规划。提高他们积极性,改变他们传统陈旧的观念,变“要我实施”为“ 我要 实施”,利于今后项目的实施。坚持开发扶贫与生态家园建设相结合。力争早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工作方针。坚持开放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广泛动员、组织和激励全村贫困农户及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开发资源,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运用灵活的机制,创造宽松的环境,将有限的扶贫投入科学合理地用于小海村基础设
40、施建设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及产品的开发之中,走出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富有特色、开发开放的发19展道路。坚持分组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对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组,根据分类指导、分组推进、配套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实行扶贫项目“规划区” 的综合治理。在不断提高小海村、贫困农户经济收入的同时,集中力量强基固本,通过实施特色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国土综合整治、全村条件改善、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等措施,全面提高扶贫效益,使贫困村落后面貌得到整体改观。把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计划生育有机结合,节约保护资源,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
41、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领导、组织和推动扶贫开发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要引进新机制,运用新方法,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引导扶贫开发,提高开发效益。坚持突出重点、到村到户的方针。扶 贫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工作,分期分批地解决问题。要根据总体目标、总体规划,分门别类,排列时序,分年干成几件看得见、摸得着、覆盖面宽、效益明显的开发工程。新阶段扶贫开发要做到规划到村,项目到村,资金到村,检查到村,帮扶到
42、户。实行以组为单元、以组基础、以村为重点的工作格局,不断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深入。第二节 发展目标第一阶段:我镇到 2015 年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是: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镇平均水平,达到 4000元以上,力争 5000 元。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解决现有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持续稳定地增20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不断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控制返贫率;逐步改变我镇贫困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状态;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第二阶段:2016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达到 5000 元以上,力争 6000 元。基本达到总体
43、小康水平。具体目标:尚未解决温饱的特困人口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要继续采取特殊措施,加快解决其生存发展问题;继续帮助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扶贫成果,加快迈向小康的进程。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组、少数民族多的组、交通边远组以及自然条件恶劣的组,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扶持重点对象。小海村1340 贫困人口,其中扶贫户 138 户 750 人,扶贫低保户 33户 129 人,是我镇新阶段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扶持重点对象。到 2015 年 9 个自然村寨通公路。扶持发展养殖猪为主导的杂食畜牧业,因地制宜配套发展其它产业,实现产业多样化。森林覆盖率达到 30%;实
44、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变村民传统生育观念,人口政策生育符合率达到 9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0%以下,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以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生巩固率达到 98.8%。新型农村参合率达到 98%;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口应保尽保,争取加入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社会治安达到平安村的五个标准,即21民事纠纷调解率达到 100%,调解成功率达 98%以上,治安案件调处率达 100%,调处成功率达 95%以上,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 0.4以内,努力营造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
45、的生活环境;村民民主管理基本达到村民自治示范标准;村庄整治达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五个标准,即山头绿化、庭院美化、水源净化、能源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到 2016 年,贫困村人平建成 1 亩以上的高效经济林果园,户平有 1 项稳定收入的养殖业或其他二、三产业经营门路,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正常年景下年增长 50 元以上。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大基本农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人均基本农田达到 0.5 亩以上。大搞水系配套,因地制宜地抓好贫困村库、塘、堰、渠、窖、井建设和小流域治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大力提高现有水利用系数,解决 4806人的饮水困难问题。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46、认真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和农村能源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60左右。加大迁移扶贫工作力度,坚持自愿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解决贫困人口因大项目用地涉及搬迁问题。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设通组油路 18 公里,解决小海村个自然组不通油路的问题。加速村油路的提升等级,达到四级路的标准。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尽早实现“ 两改一同价” 。积极22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和信息事业发展,力争 9 个自然组 96的农户通广播电视,100的组通邮、通程控电话,有条件相邻镇政府的小海组、合作组、新街、亮塘组 4 个组逐步配置计算机设备并加快上网。全面提高全村贫困人口的素质。稳定实现“普九”,小学辍学率、初中辍学率分别
47、控制在 1和 3以内,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 99.8和 98以上。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以内。努力改善贫困村中心医院基本医疗设备落后状态,实现 50自然村有卫生室,基本消除地方病。不断强化技术推广普及和应用,95以上的贫困户掌握 12 门适用技术。扎实抓好村干部和贫困农户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生产技能和管理创新水平。第三节 发展重点1、产业开发。小海村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以脱毒马铃薯种植,玉米单株育苗定向移栽为主的种植业,辅之养殖能繁母猪为主的杂食畜牧业,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小海村土地面积广,但土层薄、贫瘠,粮食单产水平低,为
48、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提高人均纯收入,对坡耕地和宜牧地进行整治,实施人工种草养畜、种植经果林(核桃、花椒)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着重加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改变农户过去传23统陈旧的养殖观念,提高科学养畜意识。打造畜牧大村让养猪成为全村“一村一品 ”,本镇“一乡一特”。把小海村“ 一村一品” 养殖作为新农村建 设突破口来抓,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科技竞争能力,把全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立足现在农业,强化发展本村“一村一品” 突出区域特色,发展本村马铃薯种植,通过村“两委” 引导区域集中,规模发展,品牌运作,网络销售,使马铃薯产业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又一重要产业。让本村养殖猪、种植马铃
49、薯共同协调发展,形成“一品 ”突破, “多品”开花,多 业并举的良好态势。围绕“一村一品 ”“一乡一特”示范带动周 边村寨和全镇乃至全县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产业 格局。加快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我镇小海村农业资源多样化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重点培植茶叶、党参、烟叶、核桃、苹果、半夏、鱼腥草、花椒、魔芋、反季节大棚蔬菜、黄姜等市场前景好、具有比较优势、辐射千家万户的特色产业、绿色食品、优质产品和精品名牌产品,逐步形成数组一品、一村一业、一村突出一两个骨干品种的主导产业和区域格局。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 经营密切结合,在抓好基地发展的同时,着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中介流通组织,24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农民走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优质率、转化增值率和投入产出率。在积极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庭园经济、打工经济及第三产业,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2、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重点,主要抓好农田、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贫困环境。以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