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导讲话范文汇编目录省委书记讲话在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讲话 .3省委书记在省发展升级投资合作推介会上的主旨演讲 .14省委书记在新一届省委班子表态时的讲话 .23省委书记在全省发展大会上的演讲稿 .32省委书记离任时的讲话 .42新任省长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47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在党员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60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同志在济南市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 71省级干部在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83在全省党办系统综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87新任市委书记在宣布命令大会上的讲话 .92新任市长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100市委书记在市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07市
2、委书记关于青年干部的讲话 .114市委书记在离任时的讲话 .122陈行甲在县纪委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29省委党校办公室主任内部讲话 .140市长在全体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148号称史上最深情的任职讲话 .155“最牛书记”丁雪钦的讲话 .163省 委 书 记 讲 话 在 县 委 书 记 工 作 讲 坛 上 的 讲 话这次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以“推动改革落实,释放发展活力”为主题,目的是交流推广各地抓改革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刚才,10 位同志重点 围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了发言,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再讲 几点意见。充分发挥改革对发展的“深刺激、强刺激”作用刚
3、才大家在发言中,都谈到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改革打开了发展的空间,激 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历程,中国经济每一个周期性增长的背后,都离不开改革的强力支撑。这些年,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很大困难,下行压力加大,各种显性和潜在风险相互交织。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改革,用改革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改革的本质是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制度供给比要素供给更重要,好的制度可以为我们吸引集聚更多更高端的资源要素。所以,我一直强调,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台一些临时性、救急性的政策都属于“ 浅刺激” 、“微刺激” ,唯有改革才是真正能发挥长效作用的“ 深刺激”、“强刺激” 。从一定意义上
4、讲,现在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改革的竞争,成为制度环境和制度供给的竞争。可以说,谁在改革上赢得先机,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谁在改革上贻误了时机,就只能做一个追赶者,甚至被淘汰出局。总的来说,我省在改革上是抓得非常紧,也是很有成效的,各地也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积极探索,形成了很多改革品牌。但同时,我们对改革的成果还不能估计过高,企业和群众反映,改革的“ 风”虽然刮起来了,但是“ 风力不强 ”,一些 顽 症难题还是“ 岿然不动” ,老百姓和企业获得感还不够多,距离 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 创 新创业活力最强“ 三个最”的改革目标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下一步,要下大决心、大力气继续推进。重点要突出三
5、个方面:一是要更加彻底地“放 ”、更加有效地 “管”。该市场发挥作用的,一定要放开。政府发挥作用,是要“更好”而不是“ 更多” ,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放”的问题上,要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经过几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目前省级累计取消下放了 709 项审批事项,占到 79.8%。这里面很多的审批事项,确实属于“实在没道理”、“ 自己都觉得荒谬” ,取消掉是比较容易形成共识的。那么还有一些审批事项,表面上看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也行之有据,但事实上却束缚了市场活力、干扰了公平竞争,这些必须坚决彻底地取消或下放。比如,省编办作了一个调查,企业从市场准入到生产经营,还要过“ 五关”。一关一关地加起来,就像
6、一个“套娃结构” ,层层束缚了企业活力,推高了制度性交易成本。革自己的命从来都是最难的,只有步步紧逼,才能把审批环节里的“ 水分”一点点挤出来,才能把多余的审批程序真正压减下去。在“管”的问题上,要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管为特例。在更彻底放权的同时,也要从根本上改变以批代管、只批不管、重批不管的现象,避免留下大片的监管盲区。有的部门不管审批了,不是说可以什么都不管了,相反,事中事后监管要做的事情更多,要担的责任更大,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把便利和实惠留给企业群众,把责任和“麻烦” 留给自己。现在还有些部门,抱着“ 谁审批、谁监管”这个挡箭牌不放,就是不提“谁主管、谁监管 ”,这事实上就是在推卸
7、责任。同 时,现在新的技术手段很多,要探索实行“ 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注重流程优化、机构重组和队伍整合。这里,要特别强调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事物的监管,既不能放任自流,又要抱着一种包容审慎的态度,不能简单套用旧思维、老黄 历,搞 “削足适履”,这样很可能就会把新生事物扼杀在萌芽状态。二是改革要向系统化、集成化方向推进。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要形成制度化的安排。因此在改革推进中,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改革的碎片化。比如,基层同志和企业反映,不少有价值的改革举措,都和条线部门的红头文件“打架”,以至于没法落地;有的改革“前减后增” 、“主减附增” ,前面的 环节看上去省了
8、,后面要跑的环节一样不少、甚至有增无减。二是只见“盆景 ”、不 见“ 风景”。我们各地都有不少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做法,但是改革成果在面上复制推广还不多,“ 盆景”不少,“风景” 还没有形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效应的发挥。推动改革的系统化、集成化,有这么两条要把握好:一个是各部门之间要形成合力。说白了,就是要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让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感受到一个“ 整体政府” 、而不是 单个部门的服务。第二个是各层级之间要实现贯通。按照扁平化管理的理念,对于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确保改革上下顺畅、左右 贯通、前后呼应。三是加快构建“不见面 审批
9、” 的办事模式。 “互联网+政务服务” 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美国的“第一政府”网站(usa.gov)可以说是全国性电子政务的“ 超级大网 ”;新加坡也在积极打造基于 “无缝的”数字化服务上的智能型国家;韩国结合大数据和移动通信技术加快发展“无纸化” 办公,民众在家可以上网打印亲属关系、婚姻、毕业、服役等各种证明。广东佛山的“一 门式” 改革、浙江提出“ 最多跑一次” ,都是依托信息化和大数据进行决策的改革探索。我们提出的“不见面审 批” 模式,要作 为全省一个普遍的制度安排,真正做到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 评、代 办制、不见面。 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数据问题。数据信息只有在交换和使用
10、中才能产生价值,现在反映比突出的是“信息孤 岛”“信息烟囱”、地方上网率不高等问题。如果是因为技术标准不统一、端口不一致的原因,就要加快推进数据标准化,尽管过程可能会比较繁琐,但效果也会和“书同文、车同轨”一样,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如果是因为一些部门把数据信息作为垄断资源,甚至将此当作牟利工具,那么就要毫不客气地整改。省政府已经在组建大数据管理中心,各地各部门要自觉主动配合,按照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一个渠道来报信息、用信息,形成完整高效的信息网。充分发挥县一级落实改革任务、进行改革探索的双重作用县一级承上启下,一头连着中央和省委的决策,一头直通最基层、直连老百姓,既是各项改革决策的执行者,也是
11、探索改革新路的开拓者;既是改革落实的“ 最后一公里 ”,也是改革探索的 “最先一公里” 。可以说,县一级在改革中承担的是双重作用,这一级的改革攻坚抓好了,整个改革也就活起来了。对县一级的改革,我想讲三句话。第一,作用独特,当好先锋。 对县而言,“ 麻雀 虽小,五脏俱全”,中央和省级有什么机构,县一级也有与其大体对应的部门。一项改革如果在县级成功了,那么在全省推广也就问题不大。县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试验田,我省改革的重大突破,往往也都是在县级率先探索成功的。现在,我们更加需要这样一种矢志不移抓改革的激情,需要这种为了改革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精神。我们讲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实际上县一级对问题的感
12、受最直接、最敏锐,症结在哪里、究竟怎么改,县一级的干部群众可能最有发言权。现在是发展的转型期,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很多东西都在重构,不管是经济发达还是相对薄弱,不管是苏南的县还是苏北的县,只要在改革上下功夫,就有可能创造出自己的发展新机遇,有可能实现发展的“弯道超 车” 。第二,空间很大,大有可为。 县一级的改革空间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认为,基 层 推进改革面临着“ 三重困境”:一是责任与权力的困境,县一级责任大、权力小,很多事情看得见、管不着;二是事权和财权的困境,在分税体制下,县级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政府财政运行压力较大,有时还存在“ 上面请客、地方 买
13、单”的现象,地方履职尽责的财力保障较弱;三是法律和改革的困境,很多改革举措动不动就碰到法律法规的“天花板” 。实事求是地讲,这些问题在工作中都一定程度地存在,省里也充分理解。但是也要看到,任何重大改革都不是在万事俱备的时候才推出的,都需要冲破重重阻碍、克服种种制约,杀出一条血路。我们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改革也是如此,改革的空间是需要我们去争取、去创造的。比如,法律“ 天花板”问题。改革本身就是一项要触碰“天花板” 的事情,一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天花板下面把改革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这个“天花板”很多时候也不是原地不 动的,是可以 “往上顶一顶” ,争取些空间的。特别是有的所谓“ 法律
14、问题”,往往是法规规章的细枝末节问题,有的就是条线部门出的一些规定,而且不同部门的规定还有冲突。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正确理解立法精神,从立法意图出发、从上位法的规定出发,不要纠结于一些过时的条条框框。第三,乘势而上,打造亮点。近几年来,各地在抓改革落地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希望大家乘势而上,聚焦关键、突出重点,打造更多的改革亮点。改革的亮点从哪里来?要从试点效应的放大中来。我们省的改革试点很多,包括国家给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都赋予了我们很多先行先试的权限。不管是国家给我们的牌子,还是我们自身的试点,都要在改
15、革上做足文章,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改革项目上,形成鲜明的改革品牌。改革亮点,要从特色优势的打造中来。江苏各地改革发展的条件不一,资源禀 赋也不尽相同,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到自己推动改革的着力点,进而形成自己的改革亮点。省里正谋划实施功能区战略,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优 化、 细化和重构全省的发展布局。希望各地在省里明确的大框架下,根据自身所处的功能区,对发展路径和重点、工作推进的模式和机制,进行再 审视、再 谋 划、再提升,通 过改革跳出原有的区域局限和路径依赖,放开手脚、集中力量,来做自己应该干、能 够干、干得好的事。改革亮点,要从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来。衡量改革是否成功,根本的要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县
16、一级直接面对老百姓和市场主体,必须把他们反映最强烈、最直接的问题作为改革的风向标,直奔问题而去、直到问题解决。现在,我们在全省推进的科技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富民增收改革等等,都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要每年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抓成几件实实在在的改革事项, 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充分发挥“一把手”亲力亲为抓改革的示范作用可以说,改革进行到今天,好啃的骨头基本上都啃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一把手”如果不把改革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工作是推不下去的。我说的这个“ 一把手”
17、,既包括各地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也包括各级机关部门、各 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大家都要把改革作为“ 一把手工程”,负起主体责任,重大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推动改革落地见效。第一,要勇为改革担当。现在,确 实有不少同志存在思想顾虑,生怕在改革推进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要承担责任。我在这里强调,我们不会因为大力推进改革出现工作失误而追究干部的责任,但要对推进改革不力、延误改革时机的进行严肃问责。不可否认,过去之所以办事流程复杂、提供材料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部门为了规避责任或图省事儿,一级压一级,最后把责任和麻烦都推给了基层,推给了群众,现在还有
18、一些“ 孙连城” 式的干部,说到底也是害怕承担改革干事的责任风险。我们抓改革,就是要向这样的“避责思维 ”说不,各级干部尤其是“一把手” 要从“避责思维”变成“负责思维”。省委旗帜鲜明地鼓励改革、支持干事创业, 对勇于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 显 的地方和干部,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奖励, 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担当重任;对改革探索中的失误失败,只要是出于公心,没有谋私利,就宽容包容,不搞求全责备;对慵懒散甚至乱作为的干部,要坚决问责。省级机关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各市、县的改革探索,特别 是遇到一些与现行规定不一致的问题时,要抱着支持改革的态度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少说或不说“ 不行”,多研究探
19、讨“怎么 样才能行 ”。涉及需要修改法 规规章的,要及时向上反映,多做改革的促进工作,而不能墨守成规地不改革甚至阻碍改革、否定改革。第二,要敢为改革拍板。现在,改革越是深入推进,越是会遇到尖锐的矛盾,这 就需要“ 一把手”当机立断、敢于拍板,否则很容易让改革“烂尾” 、煮一锅夹生饭,对发展、对稳定、对老百姓的期望和信心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改革工作中有时候会存在这种情况,牵头部门提改革方案的时候,还是有棱有角,拿出来交由相关部门讨论的时候,有的部门要“ 出处”,有的部门要“ 依据” ,找不到明确的“ 出处”和 “依据”就拿掉,最后形成的方案棱角都磨光了,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这样的文件发了还不如不发
20、。有的改革文件老是在“翻 烧饼”“打转转”,反复研究来、研究去,就是定不下来。这些时 候, “一把手” 就得站出来,亲自把关制定改革方案、文件,不是让你推敲字句,而是表明态度、划出重点、作出决断,抓住几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不放,让改革文件有棱有角,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在谋划改革方案时要广泛听取意见,集中更多智慧,一旦方案成型,主要领导就要及时研究、敢于拍板。特别 是对一些意见分歧比较大、协调起来有难度的改革,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就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支持试。第三,要善为改革用人。“一把手”是有很大权力的,这个权力要更多地用到改革推进上,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为改革用人、用改
21、革的人。为改革用人,就是要把最优秀的干部、最精锐的力量用到改革上。改革涉及到深层次的利益调整,看问题、想办法,要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不是什么人都能来抓的。“ 一把手”要善于排兵布阵,让有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挑起改革的大梁。对有冲劲、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也要更多地放到改革一线,大胆使用、加压锻炼,形成一支能打硬仗的生力军。用改革的人,就是要重用想改革、会改革、改革有成果的干部。改革既要用干部,也要出干部,越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越是可能得罪方方面面的人,甚至会在一些关键时候丢票失分,对这些改革的闯将,要公正对待、倍加爱护,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改革的成效,要与政绩考核、选人用人、经费支持、倾斜政策资
22、源等事项挂起钩来,切实强化改革的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形成竞相抓改革的生动局面。这里,我向大家强调的是,省委一定会为全省各级各部门狠抓改革、善抓改革的“ 一把手” 撑腰鼓 劲,各 级“ 一把手” 也要为自己那里的改革者撑腰鼓劲, 让江苏真正成为改革的热土,让改革为江苏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省 委 书 记 在 省 发 展 升 级 投 资 合 作 推 介 会 上 的 主 旨 演 讲很高兴在这个繁花似锦的美好时节,来到“东方之珠” 香港,开展赣港经贸合作活动。首先,我代表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向出席推介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香港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香港同胞致以
23、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1934 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毛泽东登上江西会昌县城外一座山峰,写下清平乐会昌这首 词,其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笔下的“风景独好” ,就是秀美江西的生动写照。第一,江西是人间福地。江西省简称赣,面积 16.69 万平方公里,人口 4500 万。俯瞰江西地形,你会发现,她宛如一片舒展的树叶,恰似一滴饱满的露珠,又像一块晶莹的玉石。树叶代表绿色,蕴含勃勃的生机。江西森林覆盖率达 63.1%,被誉为中国“ 最绿的省 ”之一。这里景色秀丽,处处是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春到井冈赏杜鹃,夏到庐山觅清凉,秋到三清探奇峰,冬到鄱湖观候鸟,这里一年
24、四季都给人美的享受。露珠代表水,饱含生命的律动。江西境内河湖密布,水量充沛,水质优良,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中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就在江西,她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调节器。玉石代表财富,象征富饶的宝藏。江西资源丰富,有 13 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尤以钨和稀土驰名,被称为“世界 钨都”“ 稀土王国” 。江西物产富饶,古来即是鱼米之乡,赣南脐橙、南丰蜜桔、万年贡米、泰和乌鸡、军山湖螃蟹等绿色美味名扬四海。到过江西的朋友都说:吃在江西享口福,游在江西饱眼福,住在江西全家福。第二,江西是通衢要地。江西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千里赣江纵贯南北,经鄱阳湖与万里长江相连。这条“ 千年黄金
25、水道”,成就了江右商帮千年辉煌,也使江西成 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货源地。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景德镇瓷器就是通过这条水路走向世界。今天的江西,水、陆、空交通发达,对外联络更加便捷。作为我国唯一同时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毗邻的省份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组成,江西具有非常广阔的腾跃空间。向南,可沿京九线直达粤港澳;向北,可融入长江经济带;向东南,可借助向莆铁路快捷通向海洋;向东北,可紧密地对接长三角;向西,可策应长江中游城市群。可以预见,江西作 为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战略腹地和战略纵深,区位优势将愈加凸显。第三,江西是人文盛地。梳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江西对
26、儒、释、道文化的 传 承发展,都 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文化在这里中兴。南宋理学家朱熹祖籍江西婺源县,他在庐山创立了白鹿洞书院,并在江西多地为官,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他的著名诗句“ 问渠那得清如 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就写于江西南城县。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间的著名辩论“鹅湖之会” 也发 生在江西。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江西为官 13 年并仙逝于江西,他创立了“ 阳明心学” ,倡导“知行合一” ,成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禅宗文化在这里定型。晚唐时期,中国禅宗发展为“ 五家七宗”,其中沩仰宗、曹洞宗、临济 宗、 杨岐宗、黄龙宗等五宗在江西发源、发展、定型并向海内外传扬。“ 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 ”,佛
27、教中国化的两件大事都发生在江西宜春。江西云居山的真如禅寺自唐代以来高僧辈出,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后共有 6 任会长,其中虚云大师、一诚大师、传印大师三任会长来自该寺。道教文化在这里发源。东汉中叶,张道陵在江西龙虎山修道大成,创立了道教正一派。从第四代天师张盛开始,历代正一派天师都华居江西,修身养性,龙虎山也因此被誉为“千年道教祖庭 ”。水浒传开篇故事“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就发生在 龙虎山。儒、释、道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使江西成 为人文鼎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唐宋八大家,江西就有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三大家。陶渊明的诗歌、汤显祖的 戏曲、黄庭坚的书法、傅抱石的绘画,都是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中的
28、璀璨明珠。近代以来,江西同样英杰辈出。被誉为“三百年来一人而矣 ”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以及我国科学事业杰出领导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等都是江西人。抗日战争时期,邹韬奋等一些江西文化名人以香港为阵地开展抗战文化活动。江西是近代一些政治家及金庸、李安等港台文化名人的祖籍地。江西赣南还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香港很多客家人的祖籍地都在江西。第四,江西是精神高地。从古至今,江西人就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北宋王安石两度为相,矢志改革,彰显的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革故鼎新精神。南宋文天祥忠贞爱国、大 义凛然,宣示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民族浩然正气
29、。清末维新志士陈炽写下庸书百篇,力主变法图强,憧憬的是“留心天下利病,深究富强要策”的振兴中华梦想。近代以来,江西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上,更是展现出可歌可泣的精神风貌。江西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又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甘祖昌将军和龚全珍老人就是其中的代表。57 年前,开国将军甘祖昌解甲归田,不住城市回农村,不当将军当农民,出资出力,带领乡亲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伟大祖国的前进脚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30、。2013 年,江西生产总值比 1978 年增长了 183 倍。如今,风景独好的江西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广大港商入赣发展可以说是时机独好、前景独好、环境独好。首先,港商入赣时机独好。善于把握大势、洞察未来、抢占先机,是港商的重要特质,也是港商的成功之道。现在,蓬勃发展的江西占据天时、地利与人和,必将为港商带来无限商机。所谓“天时”,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正谋 划建设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加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这使江西发展具备强大的“ 国家动 力” 。所谓“地利”,就是江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处在诸多国家发展战略的衔接地
31、带,是珠三角、 长三角、 闽三角的战 略腹地,是粤港澳产业产品“西进”和“ 北上” 的必经通道,这使江西发展 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人和” ,这就是江西发展大略已定、蓄势已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发 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 实干兴赣”的十六字思路。发展升级,追求的是经济增长量质齐飞;小康提速,追求的是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绿色崛起,追求的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 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实干兴赣,追求的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围绕贯彻十六字思路,我们在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排兵布阵,特别是以推
32、进“ 昌九一体化”落子,致力“ 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 ”,构建了“ 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 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一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十六字思路已经开始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去年,江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10.1%,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15.2%。今年一季度,江西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 8 位、中部第 2 位,这是我省近 10 年来在全国排名最好位次。善弈者谋势,兵贵神速。现在,江西蓄 势腾飞的势头已经初步显现。我相信,在抢滩江西、布局江西上,广大港商一定能以独到的战略眼光先人一步、拔得头筹。其次,港商入赣前景独好。我们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开拓发展新境界的主要抓手,出
33、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举措,这为广大港商在赣投资兴业开辟了更多的获利空间。我们正致力推进工业升级。编制了 10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了 60 个产业集群,实行“一产一策”、“ 一企一策” 。广大港商可以充分运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工业设计、 资金技 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参与江西工业升级中获得新成功。我们正致力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江西是农业大省,是建国以来在全国从未间断向外调出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民以食为天,农业永远不会过时。广大港商可以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投资,借助江西农副产品绿色、安全、有机的“金字招牌 ”赚得钵满盆溢。我们正致力建设旅游强省。江西拥有 4 处世界遗产、4
34、 处世界地质公园、1 处国际 重要湿地和 14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 个国家 5A 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在全国位居前列。香港是国际旅游大都市,广大港商可以深度参与景点景区、精品线路、旅游配套服务等开发建设,与我们分享“ 江西风景独好”的品牌收益。我们正致力建设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香港作为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广大港商可以把口岸、平台、人才、管理等优势 移植到江西,在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中大显身手。我们正致力建设文化产业大省。香港在影视、娱乐、出版、文化创意等诸多方面领先世界,广大港商将之嫁接于江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级文化产业航母。我们正致力发展现代金融业。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广大港商
35、可以利用江西金融业的后发优势,在江西实现资本价值的极大提升。总之,江西这片热土处处有商机,广大港商一定能在此收获成功。第三,港商入赣环境独好。为使广大客商在江西能够放手发展,我们全力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我们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3 年,在衔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 93 项行政审批项目基础上,我们又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与备案项目 61 项,取消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20 项,推出 200 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今年以来,我们再次取消 7 项审批事项,下放 24 项审批事项。 这些,将使江西各级政府服务更有效率、更
36、加到位。为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我们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努力把市场能做的坚决交给市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串 联式” 审批变为“并联式” 审批,外商投资可以在网上审批,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制也改为年度申报制度。便利化贸易“ 单一窗口”可以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港资有机会入股国有企业。这些,将使我们的市场环境更加优化。我们明确提出,要像爱护江西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那样,建设江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各种影响企业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等突出问题我们予以坚决纠正。现在,亲商、爱商、护商正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动。这些,将使港商在江西投资更加放心、安心、舒心
37、。事实上,许多捷足先登的港商已经在投资江西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厚回报。香港是江西利用外资的第一大来源地、第一大境外游客来源地、第四大贸易伙伴。2002 年至今,江西累计吸引港资 330 亿美元,港商近万家。令人感动的是, 许 多香港同胞在投资江西的同时,还热心参与公益事业。邵逸夫先生先后向江西捐赠 1.6 亿港元,270 所学校从中受益。“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对来自香港的投资和帮助永 远感恩在心。江西素有“知行合一 ”的 传统,言必信、行必果,注重实践、崇尚实干。这次赣港经贸合作活动达成了一批合作协议,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我们将采取更有力措施促进落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里,我诚挚邀请香港
38、各界朋友多到江西走一走,亲身体验江西的好山好水,亲自感受江西的新风新貌。今天,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作为中华民族合力追梦的一个缩影,赣港合作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美好前景。让我们乘势而上、再接再厉, 进 一步在深化赣港合作中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尊荣。省 委 书 记 在 新 一 届 省 委 班 子 表 态 时 的 讲 话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刚才,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常委班子和书记、副书记,通过了省纪委一次全会的选举结果。这里,我代表新一届省委常委会全体同志,衷心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本届省委受命于高水平全
39、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肩负着深入推进“ 强富美高 ”新江苏 建设的重大责任,承 载着全省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相信此时此刻,我们大家都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我们接过的不仅是历史的“ 接力棒” ,更是接 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接过了一份必须做好的时代答卷。在我们的手上,“ 第一个百年”目标将要变为现实,为实现“ 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我们 能够参与和见证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是党和人民的信任,也是我们的人生之幸。“ 高水平”意味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意味着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固步自封不行,按部就班也不行,我们每一位省委常委会成员和省委委员,都要始终牢
40、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的谆谆教诲,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创新实干的实际行动,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交出无愧于时代的合格答卷。这里,我提三个问题, 请大家一起思考,也与大家共勉。第一个问题:我们应当为党的事业做出些什么?这是一份必须用忠诚之心书写的答卷。省委作为我们党的一级地方组织,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我们作为省委的一员,首要的责任是政治责任。大家尽管岗位不同、职务不同,但是都要牢记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心中要始终装着党的事业,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大节,对 党绝对忠诚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立身立业的根本,我们要把忠诚融
41、入血液、浸入骨髓,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我们讲忠诚,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起来以后的考验并不比发展之前少,有经济社会的、也有政治的,有物质的、也有思想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在我们身上,要展现出坚强的政治定力和高度的忠诚自觉,重大原则面前要立场坚定,大是大非面前要旗帜鲜明,挑战考验面前要敢于担当,为全省党员干部作出表率。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见成效, 这是江苏工作的鲜明基调,是江苏各级党组织的优良传统。作为党的地方组织,我们必
42、须时刻把讲政治、顾大局 摆在首位,坚定不移地把中央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好,确保中央政令在江苏畅通,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江苏基础条件好、发展走在前,我们要更加扎实、更有成效地抓好贯彻落实,以生动的实践作出回答、多做贡献。目前,全省各级党委换届全面完成。现在,全省共有各类党组织近25 万个,有党员 513 万名,占到全省人口的 6.4%。把这些基础夯实了,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最坚实的力量支撑。我们要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坚持不懈地抓班子、带队伍、 强基 础,把党的执政基础进一
43、步巩固好。在这当中,省委负有主体责任,我本人一定自觉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常委、委 员都要履行好承担的相应责任,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第二个问题:我们应当给全省广大人民带来些什么?这是一份必须用富民成果交出的答卷。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广大人民更加富裕、日子过得更好。 虽然我省经济发展比较快,但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相称,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各地都还有些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我们把“ 聚焦富民”鲜明地提出来,在全省上下引起了较大反响和共鸣,这也说明了富民是人心期盼、共
44、同呼声,是江苏发 展必须树立的鲜明导向。今后五年,江苏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过硬的富民成果之上。党代会期间,群众关心我们说了什么;党代会之后,群众更关注我们做到了什么、兑现了什么。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一条一条地去兑现承诺。毛主席曾经讲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少同志是从外地交流任职过来的,做到这 一点就更加重要。群众是最务实最朴实的,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群众把掌声和信任给了我们,我们不能辜负脚
45、下的这片土地,不能辜负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省委的领导,重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不管哪个方面,都要把民生放在优先的地位来考虑。特别是在我们的工作导向和政策取向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聚焦富民的要求。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的推进,我们还 会不断作出新的决策、出台新的政策,都要先想想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老百姓需要我们做些什么,真正使省委的工作开展更加符合老百姓的意愿,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我们追求的富民,不仅是增加群众的收入,也包括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从各个方面来保障和增加群众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这些年,民生诉求从形式到内涵,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基本需求层面到现在生活质量、
46、公平正义等更高需求层面,民生热点客观上构成了社会进步的关键点。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是激发社会活力的过程。我们要切实回应好民生关切,每年集中力量办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解决一批事关全局的民生问题。特别要强调的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收入的刚性支出仍将不断增加,财政收入的增长仍将困难,宁可政府收入少一点、开支紧一点,也要保障好民生支出,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江苏发展的温度。第三个问题:我们应当在江苏的发展史上留下些什么?这是一份必须用创新实践做好的答卷。江苏的发展一直走在前列,历届省委接续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江苏发展的辉煌。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现在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宏
47、观经济环境,江 苏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重大关口,传统的发展优势正在弱化,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正在显现,必须致力于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过去,我们一直讲 爬坡过坎,今后五年,我们能不能爬过这个“ 坡”、迈过这道“坎 ”,在我 们 手上真正实现“ 转型出关” ,把江苏发展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一个 现实 而重大的考题。“转型出关”,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经济持续发展,二是百姓生活殷实,三是生态环境良好,四是社会和谐稳定。不管是哪个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新的课题,单纯靠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是行不通的,都必须有一个鲜明的指向,就是创新。这个创新,是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全方位
48、创新。江苏未来的发展必须向创新聚力、以创新开路。作为省委班子成员,在这样一个创新发展的大格局中,我们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关键作用?这是必须回答好的问题。我们要做创新的自觉践行者。领导者的创新,主要是思路的创新、观念的创新。我 们要带头解放思想,特别是要从过去的成功经验中、从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开阔我们的眼界,创新我们的思路。我们既不要为 GDP 增长一时的快慢而纠结,也不要 为总量位次排名一时的先后而焦虑,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审视自身抓发展的理念、政策和工作导向,还有哪些与创新发展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还有哪些制约创新的制度性问题要去破解,怎么去补齐创新短板、提升创新浓度。我们要做创新生
49、态的营造者。江苏的土地上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我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构建起有利于创新智慧充分迸发、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的创新生态系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紧抓住人才这个核心,大力培养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以人才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催生更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要围绕构建 这样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强系统研究,进行整体设计,一个 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让江苏成为最具吸引力、最富成功机会的创新热土。我们要做创新的坚定支持者。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和挑战,省委要做全省创新发展的坚强后盾。我们支持各地多做一些没有先例但是顺应大势、支撑未来的事情,多做一些开局艰难甚至影响眼前指标,但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长远优势和持久利益的事情。领导者支持创新,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真正能为创新者担当,从政治、 组织 、制度、政策等各个层面给予全力支持。以上这三份答卷,概括起来讲,就是忠诚于党、造福人民、引领创新。做好这三份答卷,我们的素质、能力、水平都需要与时俱进地有一个大提升。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学习 党章和党纪党规,切实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政治定力。我们这一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学历普遍较高,工作阅历也比较丰富,但在当前发展形势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注重加强学习,很快就会遇到“ 知识恐慌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