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和策略的研究阶段性总结科学课题组在前一阶段的实验中我们课题组做了以下工作: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申报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方式和方法的研究课题以后,我们组织一批科学学科骨干教师进行立项后的工作,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组长由课题负责人崔红霞担任,小组成员有:张秀俭、冯荣华、郭紫荆、曹 绍明、李晓慧 。2、组织 学习新课程标准。课题组成员重新学习科学新课程标准,学习教材的编写体例,体会编写者编写意图,每位实验教师都写出了心得体会。3、查阅 文献资料。 针对课题提出的“构建乐学、高效的课堂”这一目标,结合科学课学科特点,我们大量查阅了有关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评价体系等方
2、面的资料。4、经过 全体实验教师的讨论,我们制定了实验方案:5、9 月,由李晓慧老师做了一节清清水的公开课,全体实验教师参与听课,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课。李晓惠老师对本节课的做了认真、详细教学反思。推进了课题实验的进程。6、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情况。7、每个实验老师认真查找了“科学课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造成课堂不高效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写出了分析报告,并初步找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8、10 月,由冯荣华老师做了一节实验课小小气象员,效果非常好,算是我们课题组结出的一朵小花吧!9、实验教师曹绍明老师写了一篇新课程下农村小学科学的教学成长,结合自身,围绕课题,深入
3、 阐述了小学科学课堂的现状及近几年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前一阶段对科学课堂教学的思考、分析,我们发现,在目前班容量不可能缩小的情况下,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教学辅助参考资料(包括挂图、音像资料等)、教、学具短缺,教师设计、施教难度大,影响教学效果。(2)分组困难或分组过多,尤其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时,对其中部分不知道学习,不会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照顾不到,缺少有效的组织调控方式方法和应对策略。(3)教师工作负担重,学习研究教材的时间很难得到保证。(4)不利于面向全体。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主动活动所占据着,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众,这种教
4、学形式是无法给学生提供均等学习机会的,更谈不上高效。经过前一阶段的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再次暴露了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这些问题使得我的教学设计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活动过后在学生身上沉淀下来的不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问题一:课堂常规没落实好,影响活动的效果。1、缺乏倾听的习惯,使交流流于形式。学生在汇报实验情况时,下面总有一些学生在交谈着,交流就变成是学生向老师汇报,而不是向全班汇报。缺乏倾听的习惯,这样的交流就只是单向输出,不能引起其他学生的想法,就没有了双向的思维互动,交流就变成是一种形式,有效从何谈起呢?2、小组 合作分工没落实,使合作流于形式。虽然
5、给小组四个人都分好了工,但操作起来仍然是优等生占了主导的地位,其他的甘愿做旁听旁看,他们没有亲身去体验,又怎么能有发现,时间过去了他们只等着听别人的答案,思维停顿,课堂好像只是属于优等生的,这样的课堂是面向全体吗?为什么会这样?分析其原因:1、该观察时学生在玩耍;2、该汇报时学生在观察;3、该倾听时学生在交流;4、该交流时学生在闲谈;5、该疑问时学生没有深思;6、该安静时学生在哄闹;7、该合作时学生在推让;8、该共享时学生在埋怨学生探究场面热闹,实验局面难以调控,这是摆在我们科学教师面前不争的事实。我们教师反问自己:科学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情做了吗?学生知道怎么做了吗?学生知道什么时侯停下
6、来思考了吗?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注重科学探究的点滴做起,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我们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动手做” ,还要更多地关注“为何做? ”“做什么?”“ 怎样做?”“做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等学生的科学思维活 动,包括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形成、探究 过程的设计、探究方法的选择、探究证据的收集、探究结果的分析等理性思维的参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探究任务的形成和解决(以探究问题的形成和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科学思维得到培养和锻炼。问题二:教师心中只有教案,没有学生。我一直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原来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根源就在于我的心中没有学生,
7、一心只想完成教案。一提问题就马上让学生回答,根本就没有时间给学生去思考,当学生还没有回答完就急着帮学生做思维归纳,生怕学生往下说会脱离了预设的答案。当还有一些组实验还没做完就急匆匆让学生停下来,生怕课堂时间不够。一个环节还没有扎实的落实,就急着拉着学生往下一个环节去。这些都是心中没有学生的表现。学生思考需要时间,如果没有思考完就提问,这只有优等生才能回答出来,或许说来说去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放手让学生去说,才有了解学生想法的机会,才能知道他们困惑在哪,掌握得如何。实验没完成,这个环节要达到的目标就不扎实,虽然能节省时间,但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又有什么价值。课堂教学不是满足老师教的需要,而是要满足学
8、生学的需要。静心问问自己究竟学生的需要我满足了吗?我心中有学生吗?问题三:教学语言平淡,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了解空气一课时在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观察空气特点,我原设计的语言是:刚才有些同学说到了空气的特点,空气真的是这样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先把空气放在面前,然后小组探究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发现空气的什么特点。原设计语言仅仅是让学生完成老师的任务,学生觉得自己都知道空气的特点了,他们还会深入去发现空气的特点吗?结果学生在汇报时发现空气的特点和之前他们已知空气的特点没有增加什么新认识。这样的活动有效吗?通过分析总结,我们觉得应把以下内容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内容:1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2 完善科学课的评价体系。3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方法的探究。4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