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交流标准功率源.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8817157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流标准功率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交流标准功率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交流标准功率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交流标准功率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交流标准功率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L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DL/T XXXXX.12019交流标准功率源第 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Standard AC power source for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8/04/12)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国 家 能 源 局 发 布XX/T XXXXXXXXXI目 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气候条件 55 标志及信息 55.1

2、规定标志(识) 55.2 铭牌 55.3 技术文件信息 56 产品分类 57 要求 67.1 功能要求 67.2 机械要求 87.3 电气要求 97.4 技术指标 97.5 电磁兼容性要求 .108 试验 .108.1 试验条件 .108.2 安全性试验 .108.3 机械性能试验 .108.4 功能试验 .118.5 技术指标检测试验 .118.6 电磁兼容性试验 .188.7 标志试验 .189 检验规则 .189.1 型式检验 .189.2 出厂/验收检验 1810 包装、贮存 1910.1 包装 1910.2 贮存 19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标准功率源谐波组合输出 22DL/T XX

3、XXX.12019II前 言DL/T XXXXX交流标准功率源由下列部分组成: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第 2 部分:电网及传统互感器模拟量输出;第 3 部分:电子式互感器模拟量电压输出;第 4 部分: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量输出。本部分为 DL/T XXXXX 第 1 部分。本部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广东动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

4、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星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威胜电子有限公司、长沙天恒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丹迪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太原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恒业电子有限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三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5、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DL/T XXXXX.12019IDL/T XXXXX.120191交流标准功率源第 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DL/T XXXXX 的本部分规定了交流标准功率源(以下简称标准功率源)的标志、分类及功能、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包装、贮存。本部分适用于新制造的标准功率源,它们具有电网及传统互感器模拟量输出/电子式互感器模拟量电压(输出)/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量(输出)或其组合输出。由前述标准功率源组成的电测量检验装置参照适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6、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12008 ,IEC 60068-2-1:2007,IDT) GB/T 2423.2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22008,IEC 60068-2-2:2007,IDT)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 2423.42008,IEC 60068-2-30:2005,ID

7、T)GB/T 2423.4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GB/T 2423.432008,IEC 60068-2-47:2005,IDT)GB 2900.772008 电工术语 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 第1部分:测量的通用术语GB 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4798.12005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1部分:贮存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8、/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16,IEC 61000-4-3:2010,IDT)GB/T 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2008,IEC 61000-4-11:2004,IDT)DL/T 1368 电能质量标准源校准规范IEC 60068227 Ed.4.0:2008 环境试验 第2-27 部分:试验 试验Ea和导则:冲击(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2-27:Tests - Test Ea and guida

9、nce: Shock)IEC 60068264:2008 环境试验 第2-64部分:试验 试验Fh:振动、宽带随机(数控)和指南(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2: Test methods - Test Fh: Vibration, broadband random (digital control) and guidance)IEC 6100042:2008 电磁兼容(EMC)-第4-2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Part 4-2:Testing and measurement

10、technique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DL/T XXXXX.120192IEC 6100044:2012 电磁兼容(EMC)-第4-4部分 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Part4-4: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IEC 6100045:2014 电磁兼容性(EMC)-第4-5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抗扰度试验(El

11、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4-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urge immunity test)IEC 6100046:2013 电磁兼容-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抗扰度(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4-6: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radio-frequency field

12、s) 3 术语和定义GB 2900.77-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通用定义3.1.1 交流标准功率源 standard AC power source可按规定准确度和分辨力输出多路交流信号并且存在相位关系的标准电(参)量仪器。注:输出标准电(参)量为设定值。3.1.2 (仪器)校准calibration在参比工作条件下,标准功率源调整各可调装置使设定值与标准值趋于一致的过程。注:校准不应与“建立标示值和参考标准的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的检测校准相混淆。3.1.3 自动校准auto-calibration接入标准后,标准功率源内部自动进行校准的调节过程。3.1

13、.4 校准期calibrating interval能够保证满足规定误差要求的两次校准时间间隔。3.1.5 基本误差intrinsic error固有误差标准功率源经预热、预调和校准后,24h校准期内及参比条件下测得的输出量的误差。基本误差可以用两项之和表示:=(a%A x+b%Am), 且规定a4b (1)式中: 标准功率源的基本误差;Ax 标准功率源的设定值;Am 标准功率源的量程值;a 基本误差的相对项系数;DL/T XXXXX.120193b 基本误差的绝对项系数。3.1.6 年稳定性误差 intrinsic error in 1 a年准确度标准功率源经预热、预调和校准后,一年校准期内

14、、参比条件下测得的输出量的误差(也用式1误差表达式)。3.1.7 短期稳定度 stability在规定条件下,输出量在规定时间(1min)内保持不变的能力。3.1.8 额定工作条件rated operating conditions对工作条件相关影响量规定的一个取值范围,在此范围内影响量所引起的输出量的变差不超出规定值。注:改写GB 2900.77-2008,定义 311-07-05。3.1.9 工作误差 operating error在额定工作条件内的误差,包括基本误差和影响量产生的变差。注:在影响量的工作范围内.诸影响量数值的某些结合点上,会有工作误差的极大值。3.1.10 分辨力reso

15、lution(输出)调节细度可产生的输出最小增量值。3.1.11 温度系数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输出量随温度的变化率。3.1.12 预热时间 warm-up time由生产厂规定的从通电时刻到标准功率源可以使用时刻之间持续的时间。注:改写GB 2900.77-2008,定义 311-03-18。3.1.13 稳定时间 settling time从一个稳定的输出值设定另一个输出值开始至输出量达到并保持在以这个设定值为中心并满足准确度要求的误差带所需的时间。3.1.14 启动时间 start time从规定的打开标准功率源电源时刻起,到输出界面显示稳定的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16、DL/T XXXXX.1201943.1.15 待机 standby非工作但准备就绪的状态,在操作命令下可恢复至工作状态。注:为设备或人身安全而对输出进行的确认状态。3.1.16 最大负载 maximum load电压、电流输出回路满足准确度要求时的输出最大视在功率值。3.1.17 电压/电流不平衡 voltage/current unbalance三相电压或电流在幅值上不同或相位差不是120,或兼而有之。3.1.18 不平衡度 unbalance factor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的程度。用电压、电流负序基波分量或零序基波分量与正序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百分比表示。电压、电流的负序不平衡度和零序不

17、平衡度分别用 U2、 U0和 I2、 I0表示。3.2 符号f1 :基波频率;In:电流基本量程值;I1:基波电流幅值;Un :电压基本量程值;U1 :基波电压幅值。4 气候条件标准功率源应设计成在表1所确定的气候条件下工作、储存和运输。表 1 环境条件项 目 温 度 湿 度规定的工作范围 540极限的工作范围 -540贮存和运输条件 2570 (595)%RH注:对特殊条件,可在订货合同中规定其它温度值。5 标志及信息5.1 规定标志(识)标准功率源应有清晰、规范、准确的颜色、字符、图形等永久性标志(识),包括:接线端子、各类接口的标识符号(名称、信号图示、范围、输入/输出指示、警示符等);

18、工作电源类型及电压、电流的额定值;开关、面板指示灯等标识字符、图示;DL/T XXXXX.120195根据 GB 4793.1-2007 要求的与安全有关的标志。5.2 铭牌标准功率源应有永久固定、防脱落的产品铭牌,所载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编号等信息;准确度等级;输出范围;制造厂名、制造日期;产品执行标准。5.3 技术文件信息产品说明书应给出:a) 产品的详细操作说明;b) 相关技术参数、技术指标;c) 安全操作警示;d) 接口应用相关信息:1) 接口方式、类型、技术参数以及通讯协议;2) (非通用类)接口的引脚布线图和指令(编码)表;3) 接口的通信参数条件及其选择方式和通信命令、

19、编程指南。e)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6 产品分类交流标准功率源按输出量类型分为:电网及传统互感器模拟量输出;电子式互感器模拟量电压输出;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量输出;以上组合多种输出。7 要求7.1 功能要求7.1.1 基本输出功能7.1.1.1 信号波形标准功率源输出信号的基本波形:a) 1-3 路(通道)正弦交流电压、电流输出。b) 1-3 路(通道)正弦交流电压、电流叠加(250)次谐波输出:1) 单次、多次谐波叠加;2) 15f1-40f1 扫频自动叠加。c) 1-3 路(通道)电压、电流特定组合同步输出,见表 2。DL/T XXXXX.120196表 2 谐波功率(电压、电流)组合输出序号

20、电压、电流组合 电压波形 电流波形 谐波分量 备注1. 正弦波电压-半波电流 正弦波 正弦半波 表A.1 图A.12. 正弦波电压-瞬态振荡波电流 正弦波 间歇脉冲串触发脉冲 表A.2 图A.23. 正弦波电压-瞬态脉冲波电流 正弦波 相位触发脉冲 表A.3 图A.34. 正弦波电压-多次过零波电流 正弦波 多次过零波形 表A.4 图A.45. 5次谐波电压-5次谐波电流 基波+5次谐波 基波+5次谐波U5 =0.1UnI5 =0.4In 6. 高频谐波电压-高频谐波电流基波+高次谐波(扫频)(f:15f 1-40f1)基波+高次谐波(扫频)(f:15f 1-40f1)U =0.02UnI=0

21、.1In 7. 谐波电压-方顶波电流 失真正弦波 方顶波 表A.5 图A.58. 陷波电压-尖顶波电流 陷波 尖顶波 表A.6 图A.69. 陷波电压-脉冲波电流 陷波 脉冲波 表A.7 图A.7同步输出应采用快捷模式输出。7.1.1.2 信号调节标准功率源信号输出具备:电压、电流、相位分相独立调节;电压、电流、相位多相同步调节;电压间、电流间、电压与电流间相位 0360均可调节;谐波:(060)%基波幅值、0360相位均可调节 。7.1.1.3 输出方式标准功率源输出方式:分相(路)输出;多相(路)同步输出;定点输出;步进比例设定输出;旋转编码器调节输出;自定义快捷模式输出; “待机”模式输

22、出。7.1.2 人机交互功能标准功率源基本操作界面(菜单)包括:电参量输出设置界面;图形显示、设置界面;谐波输出设置界面;工作参数配置/设置界面;设备校验设置界面(如有)。人机交互界面应简洁、友好;操作菜单层次清晰并尽量采用单层、桌面方式;主界面到相应功能的操作快捷简单。7.1.3 显示功能7.1.3.1 显示器显示能力DL/T XXXXX.120197标准功率源显示屏宜采用触摸屏型式,在170度视觉范围内应可视,其分辨率不小于800*600,字符高度不小于4mm,显示屏尺寸满足显示信息位数/字符数需求。7.1.3.2 显示信息标准功率源显示信息应据功能分区、分块(屏)显示,包括:电压、电流、

23、相位、频率、功率等电参量值;信号波形、向量图及相应信息;谐波分布图及相应信息;工作参数配置信息;工作状态及警示信息;设备校验相关信息(如有)。7.1.4 报警与保护功能标准功率源在大于安全电压输出时,应采用“待机“输出模式;当操作错误时,应通过声响/信息予以提示;当超出最大负载电流/最大负载电压1.2倍及电压短路、电流开路时,输出回路应能自动保护。标准功率源还应有保证其部件不超过极限工作温度的保护措施。7.1.5 数据输入/输出功能标准功率源应具备程控命令、量值数据等信息输入/输出功能,其通讯接口规约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7.1.6 自动校准功能标准功率源应具备通过内部软件实现其自动校准功能。7

24、.2 机械要求7.2.1 外壳标准功率源外壳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符合GB 4793.1-2007第8章有关耐机械冲击和撞击的规定。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表面处理,防止镀层脱落、锈蚀;塑料外壳符合GB 4793.1-2007,10.5.2的规定。标准功率源显示器、端口/接口连接器、操作按键、散热器等器件布局合理,方便操作。标准功率源标志和符号色泽清晰,耐久不易磨失。7.2.2 输入输出端口/接口标准功率源基本输入输出端口/接口包括:信号端口;功能 I/O 接口;各类通讯接口。端口/接口连接器应为标准件,满足相应产品标准要求。其型式宜采用嵌入安装式,并配置与连接器相适应的连接线、转换器等附件。7.2

25、.3 操作键盘及调节器7.2.3.1 基本要求DL/T XXXXX.120198标准功率源各类操作按键及调节器满足相应产品标准技术要求,按键灵敏、可靠,数码旋转式调节器步进明晰。薄膜按键宜选用立体薄膜按键;电源按键应附带灯光指示。7.2.3.2 键盘分区标准功率源键盘应按以下类别分区、分色:数值、字符类输入操作按键;定点、自定义输出功能类操作按键;功能切换类操作按键;待机/确认、启动/复位、终止等系统操作类按键。7.3 电气要求7.3.1 工作电源交流电源电气部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 4793.1-2007,6.7.2的相关规定。电源线和插头、连接器等应符合GB 4793.1-2007

26、,6.10的有关规定,对金属外壳,交流电源插座应有PE极并与外壳可靠连接。供电电源的断开要求应符合GB 4793.1-2007,6.11的有关规定。7.3.2 电气安全标准功率源电气结构应符合GB 4793.1-2007第6,9,10,14和16章有关防电击、防止火焰蔓延、温度限值和耐热、元器件(熔断器座、电源选择开关、印制电路板)、电流输出回路以及多功能(输出)组合设备的规定。7.4 技术指标7.4.1 基本指标标准功率源基本性能指标包括:a) 输出信号波形及电参量值范围;b) 设定的输出量程值及调节范围;c) 正弦波信号波形失真度;d) 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度或输出一致性;e) 电参量的准

27、确度(基本误差、年稳定性误差);f) 电参量分辨力(调节细度)或有效位数;g) 误差影响量变差限值;h) 电参量短期稳定度(%/min)。标准功率源基本性能指标应在各部分中规定其限值。7.4.2 特殊指标7.4.2.1 启动时间标准功率源的启动时间应不大于30s。7.4.2.2 阶跃稳定时间标准功率源的阶跃稳定时间应不大于4s。7.4.2.3 预热时间DL/T XXXXX.120199标准功率源的预热时间应不大于30min。7.4.2.4 最大负载能力 模拟输出量标准功率源的输出回路负载能力应考虑最大负载需求,文件信息中应给出电压、电流输出回路的最大负载功率值。数字输出量标准功率源光纤接口应有

28、足够的接收灵敏度及相应的发射功率。7.5 电磁兼容性要求7.5.1 对电磁骚扰的抗扰度标准功率源在辐射、传导等电磁骚扰的影响下,不应损坏或受到实质性影响。经电磁兼容试验后,标准功率源能准确、可靠地工作。骚扰量及试验等级根据GB/T 17626、IEC60068、 IEC61000的规定选择,见表3或相应部分要求。在规定的额定工作条件下,影响量/干扰引起的输出量示值变差符合各部分中相应规定的限值,验证准则为:准则 A :影响量试验期间的任意时间,由单一影响量引起的输出量示值变差不应超过相应规定的变差限值;当影响量移除且恢复到参比试验条件时,标准功率源功能正常、基本误差符合其规定限值。准则 B:在

29、干扰结束后立即测试的情况下:标准功率源功能或性能的暂时降低或失去是允许的,包括通信、显示功能的暂时降低或失去以及嵌入式软件(固件)的自复位;恢复到参比试验条件时,在没有操作者(使用者)干预的情况下,正常功能、规定的计量性能应在合理的时间内(10s)恢复。7.5.2 无线电干扰抑制无线电干扰的限值符合 GB 9254-2008中B级设备的规定。8 试验8.1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除另有说明外,应在各部分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进行试验。所用标准装置的准确度等级一般高于被检标准功率源2个等级及以上;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测量数值进行校准。标准测量装置的负载(电流/电压)应小于被检标准功率源最大负载电流/电压的

30、1/10。标准测量装置测量重复性小于被检标准功率源准确度等级1/10。标准功率源在进行试验时,应保持整机处于完整状态、在不打开机箱的情况下进行。8.2 安全性试验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按GB 4793.1-2007的6.7规定进行。标准功率源的接线端子、保险丝插座等防电击试验按GB 4793.1-2067的6.6、14.4的规定进行。介电强度试验按GB 4793.1-2007的6.8的规定及GB/T 6587-2012的5.8.2的试验进行。防火焰蔓延试验按GB 4793.1-2007的9规定进行。温度极限值的试验按GB 4793.1-2007的10.4的规定进行。标准功率源印制电路板可燃性等级试

31、验按GB4793.1-2007的14.8的规定进行。8.3 机械性能试验外壳的外观和封印装置以目测检验的方法进行。DL/T XXXXX.1201910标准功率源的耐冲击和撞击性能试验按GB 4793.1-2007的第8章的规定进行。非金属外壳及绝缘材料耐热试验按GB 4793.1-2007的10.5的规定进行。标准功率源按键和按钮的试验以手动、目测检验的方法进行。标准功率源可调整机构的试验以手动、目测的方法进行。8.4 功能试验8.4.1 基本功能检验设定相应电压、电流信号输出,进行基本输出功能、显示功能、人机交互各功能完整性、正确性检查。8.4.2 报警及过载保护功能试验对被试标准功率源每项

32、报警事件逐一进行试验,验证其警示功能。过载试验按以下程序进行:a) 按 7.1.4 及相应部分的规定,调节输出端负载大小,使被试标准功率源电压/电流短时过载;b) 完成程序 a)后观察被试标准功率源的保护功能是否启动并进行恢复后试验点的基本误差检验。8.4.3 数据输入/输出功能试验用相应的数据接口与计算机进行通信试验,证实被试标准功率源的程控功能和数据输出功能。8.4.4 自动校准功能试验按说明书的操作,进行相应功能验证。8.5 技术指标检测试验8.5.1 分辨力 (调节细度)检验在被检标准功率源的最小量程进行检验,用具有高分辨力的测量装置进行测试。设定被检标准功率源输出为某一数值,同时读出

33、标准测量装置的示值A 1;通过调节器使末位设定值变化1个字,再次读出测量装置的示值A 2;两次示值之差(A 1-A2)的绝对值即为被检标准功率源相应量程的分辨力。8.5.2 基本误差测量基本误差测量宜采用被检标准功率源与标准检测装置直接比对法。与标准测量装置的连接应采用标准功率源配套的测试线。试验应在电压、电流同步输出状态下进行。 试验点的选取:电压、电流基本量程不少于 5 个以上的试验点,其它量程选取不少于 3 个试验点;相位、频率试验点在电压、电流基本量程下,按输出范围选择不少于 5 个以上的试验点进行试验,相位试验点至少涵盖 cos/sin的 1、0.5、0.25 相应角度值;功率基本误

34、差测量以各电压量程值与上述电流、相位、频率值组合进行,包括单相分功率、总功率。8.5.3 短期稳定度测量DL/T XXXXX.1201911试验包括电压、电流、相位、频率稳定度测试。试验与基本误差的测量同时进行,测量点为基本量程、最大量程的上限值(空载及满载下);相位包括cos=1、cos=0.5(L)对应点;频率包括输出范围上下限值 。被试标准功率源经规定的预热时间后,调节被测标准功率源输出为电压/电流/ 相位/频率试验点值A,用标准测量装置测量其 1min 内输出的最大值 Amax 和最小值 Amin,则标准功率源短期稳定度(%/min )计算为:.(2)%10minaxS式中:S被试标准

35、功率源电压/电流/相位/频率短期稳定度;Amax被试标准功率源电压/电流/相位/频率变化最大值;Amin被试标准功率源电压/电流/相位/频率变化最小值;A被试标准功率源电压/电流/相位/频率试验测试点值。8.5.4 正弦波失真度测量在被试标准功率源基本量程值测试,负载调整为最大值。用失真度测量仪直接测量基本量程值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失真度(畸变率)。8.5.5 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度测量在被试标准功率源基本量程值测试,用高等级电能质量/谐波分析仪直接测量基本量程值输出的三相电压、电流的不平衡度。测量分别在正弦信号输出及规定的非正弦周期信号输出状态下进行。测量方法参见DL/T 1368。8.5.

36、6 影响量试验8.5.6.1 三相输出不平衡影响测试对三相功能标准功率源:输出三相平衡电压、一相电流;输出三相平衡电流、一相电压;输出二相电压、电流(断一相);输出一相电压、电流(断二相)。分别对剩余通道输出量与三相平衡输出条件下输出量进行比较,计算其变化量;对无输出回路测量其零位变化。8.5.6.2 谐波影响(准确度)测试对包含表2谐波波形输出的各单次谐波分量的幅值、相位及相应全波有效值、功率计算值进行基本误差测量。谐波分量(含有率)选择见附录A。测量装置可采用高等级谐波/电能质量分析仪、宽频带真有效值数字多用表。对单次谐波误差测试方法,可参见 DL/T 1368。8.5.6.3 外部电磁骚

37、扰影响试验8.5.6.3.1 通则DL/T XXXXX.1201912被试标准功率源应经受以下两种形式的电磁现象:连续的或长持续时间的电磁现象,作为影响量,在被试标准功率源所有输出通道有信号下测试,通过被试标准功率源的准确度来完成,验证准则 A 适用。短时的电磁现象,作为干扰,在被试标准功率源工作状态下测试,验证准则 B 适用。所有试验除非另有规定,被试标准功率源应在其正常工作位置、箱盖合闭状态下,所有预定接地的部分应接地。标准功率源电磁骚扰影响试验项目见表3,试验检测点见相应部分规定。表 3 外部电磁骚扰影响试验项目序号 试验项目 依据标准 试验等级 端口 验证准则1. 射频电磁场 GB/T

38、 17626.3 (80MHz-6GHz),3V/m工作放置状态下每个侧面 A2.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IEC 61000-4-6 (150kHz-80MHz),3V电源端口,数据、脉冲类I/O端口 A3. 快速瞬变脉冲群 IEC 61000-4-41kV/0.5kV(5/50ns,5kHz)电源端口,数据、脉冲类I/O端口 A4. 静电感应 IEC 61000-4-2 4kV/8kV工作放置状态下每个可触及表面/金属体 B5. 浪涌 IEC 61000-4-5 0.5kV/1kV; 电源端口 B6.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GB/T 17626.11O%UT 1个周期40%UT 10个周期70

39、%UT 25个周期O%UT 250个周期电源端口BBBB8.5.6.3.2 射频电磁场影响试验试验应按GB/T 17626.3的规定,并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作为台式设备试验;被试标准功率源在工作状态、基本量程(规定的输出点)下测试,标准测量装置应不受射频场影响;试验应施加在工作放置状态下每个侧面;暴露于电磁场中的电缆长度:lm;频率范围:80MHz-6GHz;以 1 kHz 正弦波对信号进行 80% 调幅载波调制;频率增加的步长:1%;电场强度:3V/m;载波频率间隔不小于 3s。验证准则:A。8.5.6.3.3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影响试验试验应按IEC 61000-4-6的规定,并在下列条件下进

40、行:作为台式设备试验;被试标准功率源在工作状态、基本量程(规定的输出点)下测试,标准测量装置应不受射频场影响;DL/T XXXXX.1201913试验应施加在被试标准功率源的电源端口,数据、脉冲类 I/O 口;频率范围: 150kHz-80MHz;以 1 kHz 正弦波对信号进行 80% 调幅载波调制;电压水平:3V;载波频率间隔不小于 3s。验证准则:A。8.5.6.3.4 快速瞬变脉冲群影响试验试验应按IEC 61000-4-4的规定,并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作为台式设备试验;被试标准功率源在工作状态、基本量程(规定的输出点)下测试,标准测量装置应不受射频场影响;藕合器与被试设备之间的电缆长度

41、1 m ;试验以共模方式作用于: 电源端口,试验电压1kV; 数据、脉冲类 I/O 端口,试验电压0.5kV;试验时间:每一极性 60s;重复速率 5kHz。验证准则:A。8.5.6.3.5 静电放电影响试验试验应按IEC 61000-4-2的规定,并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作为台式设备试验;被试标准功率源在工作状态;试验应施加在测量仪工作放置状态下每个可触及表面/金属体;接触放电电压 4kV,放电次数 10 次(在最敏感的极性),相邻间隔 1s;如无外露金属零部件而不能进行接触放电,则以 8kV 试验电压进行空气放电。验证准则:B。8.5.6.3.6 浪涌影响试验试验应按IEC 61000-4-5

42、的规定,并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作为台式设备试验;被试标准功率源在工作状态;浪涌发生器与标准功率源之间的电缆长度:1m ;以差模方式(线对线、线对中性线)作用于: 电源端口,试验电压 0.5kV; 发生器电源阻抗:2。以共模方式(线对地)作用于: 电源端口,试验电压 1kV; 发生器电源阻抗:42。相位角:在对于交流电源零位的 60和 240施加脉冲 ;试验次数:正负极性各 5 次;重复频率:最大 1 次/min。验证准则:B。DL/T XXXXX.12019148.5.6.3.7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影响试验试验按GB/T 17626.11的规定并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标准功率源在工作状态;试验

43、等级和试验时间,见表 4。验证准则:B。表 4 交流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试验 电压 持 续 时 间( 周 期 ) 试 验 次 数 试 验 之 间 的 间 隔s电 压 暂 降 试 验 O%UT 1 10 10电 压 暂 降 试 验 40%UT 10 10 10电 压 暂 降 试 验 70%UT 25 10 10电压中断试验 O%UT 250 10 108.5.6.4 源效应影响试验8.5.6.4.1 交流供电电压影响试验试验按以下顺序执行:a) 将标准功率源的电源线接入可调交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将稳压电源的电压调整至标准功率源供电电压的额定值,在标准功率源的基本量程的满度值处进行试验,记录标准

44、测量装置的读数值 A1,保持被试标准功率源的输出设定值不变;b) 调整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至被试标准功率源供电电压的上限值,记录标准测量装置的读数值A2;c) 调整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至被试标准功率源供电电压的下限值,重复程序 b),记录标准测量装置读数值 A3;d) 计算 A3、A 2与 A1的差值,取其大者作为供电电压影响的改变量。8.5.6.4.2 交流供电频率影响试验试验按以下顺序执行:a) 将标准功率源的电源线接入频率可调的交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将稳压电源的频率调整至频率的额定值,在标准功率源的基本量程的满度值处进行试验,记录标准测量装置的读数 A1,保持输出设定值不变;b) 调整稳压电源

45、输出电压的频率至本标准规定的上限值,记录并记录标准测量装置的读数值A2;c) 调整稳压电源抬出电压的频率至本标准规定的下限值,重复程序 b),记录标准测量装置的读数值 A3;d) 计算 A3、A 2与 A1的差值,取其大者作为供电电源频率影响的改变量。8.5.6.4.3 交流供电波形影响试验试验按以下顺序执行:a) 将被试标准功率源的电源线接入波形可调的交流稳定电源的输出端,将稳定电源的波形调整为正弦波,电压为供电电压的额定值。在标准功率源的基本量程的满度值处进行试验,记录标准测量装置的读数值 A1,保持输出设定值不变;b) 调整稳定电源的输出电压的波形;DL/T XXXXX.1201915c

46、) 使其含有 5%三次谐波,保持电压的频率和额定值不变,记录标准测量装置上的读数值 A2;d) 计算 A2与 A1的差值作为供电电源波形影响的改变量。8.5.6.5 温度变化影响(温度系数)试验平均温度系数应在整个工作范围内测量,将工作温度范围按20K宽区间进行划分,然后在该区间中心的+10K-10K范围内测量平均温度系数。试验时,其温度变化不应超出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但温度测量点应包括其上下限值。试验时被试标准功率源应在上述各温度点保温2h,确保被试标准功率源内部达到温度平衡时进行测量。8.5.6.6 湿度变化影响试验试验按下列顺序进行:a) 试验在相应输出的基本量程的满度值进行;b) 在参

47、比条件下测量 a)的示值;c) 将被试标准功率源置于湿度箱中,将湿度调至标称范围的下限,保持 2h;d) 测量被试标准功率源在程序 c)下的示值;e) 将湿度调至标称范围的上限,保持 2h ;f) 测量被试标准功率源在程序 e)下的示值;g) 计算 d)和 f)测量的示值与 b) 的示值之差,即为湿度影响变化量。8.5.6.7 气候环境影响试验8.5.6.7.1 低温试验试验应按GB/T 2423.1,在下列条件进行:标准功率源在非工作状态;试验温度:-25 2 ;试验时间:72h。试验后,被试标准功率源功能不应损坏,并进行相应输出量(变差)影响测试,变差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8.5.6.7.2

48、 高温试验试验应按GB/T 2423.2,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被试标准功率源在非工作状态;试验温度:+70 2 ;试验时间:72h。试验后,被试标准功率源的功能不应损坏,并进行相应输出量(变差)影响测试,变差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8.5.6.7.3 交变湿热试验试验应按GB/T 2423.4,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开机状态下,被试标准功率源电压端输出最大电压信号;被试标准功率源电流端无电流;降温方法:1;试验上限温度:+55 2 ;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来排除表面潮气;DL/T XXXXX.1201916试验持续时间:6 个周期。试验期间,不应出现重大缺陷。试验后,被试标准功率源的功能不应损坏,并进行相应输出量(变差)影响测试,变差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放置 24h,进行相应绝缘试验,且不应出现影响其特性的腐蚀痕迹。 8.5.6.8 冲击与振动影响性试验8.5.6.8.1 冲击试验试验应按GB/T 2423.5,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被试标准功率源在非工作状态;半正弦冲击脉冲;峰值加速度:300m/s 2脉冲持续时间:18ms;试验后,被试标准功率源的功能不应损坏,并进行相应输出量(变差)影响测试,变差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8.5.6.8.2 振动试验试验应按GB/T 2423.43和I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