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代诗人王绩(约 58966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隐居东皋,号东皋子。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乐,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语言朴素自然。也能文。有王无功文集。骆宾王(约 638?),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与王勃等人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有骆宾王文集。李峤(约 645约 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他写的多为咏物诗,十分讲究格律,唐玄宗曾称赞他是“真才子”。著有文集五十卷,可惜大多散佚。王勃(650 或 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
2、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现存诗作以五言居多,清新流丽,朴质自然,对促进五律的成熟作出了贡献。有王子安集。宋之问(约 656约 713),唐代诗人。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他的诗讲究声律对偶,对唐代近体诗的完善和发展有较大贡献。有宋之问集。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性格豪放旷达,喜欢喝醉了酒以后挥笔写诗,被杜甫称为“酒中八仙”之一。他和大诗人李白情趣相投,是十分要好的朋友。贺知章不但诗写得好,还擅长隶书和草书。张说(667730),唐代诗人。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今属河南省)人。睿宗、玄宗朝官至宰相,封燕
3、国公。擅长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为“燕许大手笔”。有张燕公集。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先天年间进士。他的诗流传不多,相传宰相张说把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在政事堂上,让当时的读书人作榜样。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大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的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感遇诗十二首是他的代表作。有曲江集。王之涣 (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善于描写塞外风光和征战生活。他的七绝凉州词与五绝登鹳雀楼都是唐诗和中国诗史上的绝唱。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4、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王维齐名,被称为“王孟”。他的诗清淡幽远,长于写景。有孟浩然集。王昌龄(约 698约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年间进士。因担任过江宁丞和龙标尉的职位,后人也称他为“王江宁”或“王龙标”。善于写七言绝句,被人称作“七绝圣手”。有王昌龄集。常建,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开元年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风格与王维、孟浩然接近。有常建集。刘长卿(?约 789),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开元年间进士。他的诗多表达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气韵流畅,音调谐美。擅长五言律诗,有“五言长城”的美誉。有
5、刘随州诗集。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进士。作品以描写山水自然为主,多写田园隐逸生活,擅长状景绘物。有祖咏集。李颀(?751),唐代诗人。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人。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所作边塞诗,风格豪放。寄赠友人之作,刻画人物形貌神情颇为生动。有李颀集。崔颢(?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年间进士。早期诗多写闺情,后来去过边塞,风格变为雄浑奔放。有崔颢诗集。高適(约 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早年生活贫困,流落在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后受人推荐,做了个县尉。“安史之乱”后,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
6、常侍”。他的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诗风也大致相近。有高常侍集。王维(约 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河东人。早期的诗题材丰富,积极向上,体现出奋发进取的精神。晚年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不时流露出消极的情绪。他的诗写景如画,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裴迪,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关中(今属陕西)人。曾与王维一同隐居终南山。其诗多描绘自然美景,风格与王维相近。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出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7、。唐代大诗人,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李白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他的诗想象力丰富,语言流转自然,是屈原以来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有李太白全集。崔曙(约 704739),唐代诗人。宋州(今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其诗多写景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一生坎坷,备尝艰辛。其诗真实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擅长各种诗体,尤其以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炼,具
8、有高度的表现力。有杜工部集。岑参(约 715770),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他的边塞诗以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的雄伟壮阔、绮丽多姿的自然景物,描写的栩栩如生。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与高適齐名,并称“高岑”。有岑嘉州诗集。张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天宝年间进士,曾任检校祠部员外郎。他的诗以写景居多,风格清丽,朴实自然。流传下来的不到五十首,以这首枫桥夜泊最为有名。有张祠部诗集。韦应物(约 737约 791),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他的诗
9、以写田园山水居多,寄情悠远,语言简淡;也有关心民众疾苦的作品。后世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有韦苏州集。卢纶(748约 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多为送别和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的作品。有卢纶诗集。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官至吏部尚书。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诗风奇崛雄伟,对宋代诗歌影响很大。有昌黎先生集。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元和年间进士,武宗时
10、做过宰相。与白居易、元缜等诗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写诗追求通俗平易。悯农二首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为现实服务,作品反映民间疾苦,揭露弊政。他的诗形象鲜明,语言通俗,诗风平易。新乐府、秦中吟等是体现他的诗歌主张的代表作,而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有白氏长庆集。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是王叔文政治集团的重要人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势力,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后官至太子宾客。他的诗歌在继承前人优秀传
11、统的同时,十分注意向民歌学习,形成活泼明快的独特风格,被当时人称为“诗豪”。有刘宾客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刘禹锡一起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调任柳州刺史。他的诗大多数作于被贬之后。诗的风格淡雅,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有柳河东集。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为僧,法号无本,后来经韩愈相劝还俗。他的诗以清奇和凄苦著名,大多是写自然景物和闲居情致。诗风清淡朴素,意境荒凉枯寂,与孟郊齐名,被后人称作“郊寒岛瘦
12、”。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不顺,又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对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天纵奇才,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后人将他的诗风称为“李长吉体”。有昌谷集。马戴,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虞臣,海州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人。会昌年间进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其诗很为时人及后世所推崇,尤以五言律诗著称。有会昌进士集。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
13、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李商隐(约 813约 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因为受到排挤,一生都很不得志。擅长写律诗、绝句,诗富于文采,风格色彩很浓,音调和谐优美,意境朦胧抒情,多用典故,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有李义山诗集。温庭筠(?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才思敏捷,每次应试,八叉手就能写成八韵。精通音律,熟悉词调,是“花间派”的鼻祖。他的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崔涂,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礼山,江南人。光启年间进士。诗以怀乡、送别、旅愁等题材为主,情绪低沉,意境比较深刻委婉。全唐诗收其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