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其答题模板.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1136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其答题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其答题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模板一、某些词语的含义1.代词的指义2.特定词语的指义(运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手法)揭示含义后理解句子二、某些句子的含义及作用(内容上+结构上)1.某些词语的特殊性2.从内容上看思想感情的表达。 (开篇点题、抒 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 龙点睛)3 结构上的特殊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 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三、 概括段意1 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

2、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 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 观点怎 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四、 修辞手法的作用(本身作用+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 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 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 对象特性 3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五、说

3、明方法1. 举例子: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 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 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 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3. 作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在比较中显现出来。4. 打比方: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 动、形象。 (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5. 引资料: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 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6. 分类别:条理清晰,一目了然。7.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人 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 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8. 作诠释: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理解更深刻、更透彻。9.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10. 列图表: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七、词语调换或顺序调换1.词语调换(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 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2)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 实不符。2.词语的顺序调换(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