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说服,概念 说服语:教师运用口语摆事实、讲道理,影响或改变学生的观点和态度,从而达到引导其行为趋向预定的目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教育效果好 某班有位女同学,学习不用功,却非常爱打扮,期末考试几门功课不及格。班主任教育她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打扮并没有错,但是假如一位教师打扮华丽而不学无术,课讲得一塌糊涂,另一位教师衣着朴素却才华横溢,进课精彩生动,你佩服哪一个?评价一个人,能力比外表更重要。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你现在年龄还小,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老师希望你做一个外表美,学习更棒的好学生。”这位女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此,便不再刻意打扮,反而积极学习,进步非常快。,二
2、、运用说服的方式要注意: 1.调查研究,有的放矢。教师在说服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想出解决的办法,然后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说服工作。 2.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教师在说服学生时,不能用强制、压服和简单粗暴的方法,不能空洞说教,必须坚持正面诱导,启发自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夸大、吓唬和无限上纲,必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帮助学生分清是非,使其心悦诚服。 3.热情诚恳,灵活得体。教师在说服时要“一分为二”,既要满腔热情地肯定他们的进步,又要善意地耐心地批评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没什么成见,感到老师既严格而又友善和温暖。对年龄、个性、心理
3、上有差异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教育语言,可以心平气和,以柔克刚,可以措词严厉,单刀直入,可以迂回包抄,步步深入,总之,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学生能够并乐意接受。 4.通俗生动,寓理于事。教师说服学生语言要通俗易懂,鲜明生动而充满情趣。不能用“官腔”、“大话”像审讯犯人那样,也不能用“套话”“假话”去诱骗学生。讲话要叙事清晰,推理严密实事求是,合乎情理,肯定否定毫不含糊。教师进行教育,可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说服语的类型 直接说服摆事实、讲道理 间接说服比喻、类比、引用,一、正面说理:在五年级接受报名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位学生没来报名结果那位学生在开学典礼上被亲人强逼着来学校读书,她自己不愿意
4、再读书,于是哭着闹着不来开学后,我悄悄地观察那位学生,发现她不善于交际,性格内向、胆怯又自卑,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她,我语气平缓、婉转地跟她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开始,我并没有直接问她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只是先问她关于家里的一切情况,接着再过渡到她自己的学业情况刚开始她比较拘束,后来慢慢地敢说话了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她家里经济困难,自己在学习上也感到力不从心,压力很大才不想读书的看得出她关心父母,是个孝顺又爱学习的学生我先赞扬她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接着,我从两方面开导她:、父母现在的辛苦是暂时的,你把书读好,将来有出头之日,让父母享福了,他们就不辛苦了,到时他们会感到欣慰假如现在不读书到外面的话只会给他们添
5、乱;二、她的英语成绩还可以,我先肯定她这一科目的成绩勤能补拙,只要你勤奋一点,虚心地学习知识,成绩会进步得很快的,压力往往成为你进步的障碍,不要有任何的压力最后我教了她一些减压的方法以后,我经常在教室里看到她勤奋学习的身影我会不时地表扬她以此来增强她的信心后来,她的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还得了个学习进步奖呢,一、寓言故事说服法 我所教的班级中,有特长班。特长班的学生中有的除了钟情于自己的爱好以外,对其它各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经常打瞌睡。怎样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呢?一次上课,我讲了一则寓言故事:一天,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地捡了些。回到
6、家里一看,那些石头和贝壳全都变成了光闪闪的金子。于是,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他毕竟捡了些,后悔的是他没有捡更多。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能利用在校时的优越条件多学些东西,何愁将来不能立足于社会呢?“艺多不压身”哪!自此,学生上课情况大有好转。,二、反问说服法 每年的期末考试,学校都三令五申强调考风考纪,但仍有极个别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我班一名学生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抓住。在与该生谈话时,他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气冲冲地说:“作弊的又不是我一个人,为什么只抓我?”显然该生存在着严重的对立情绪,若正面交锋,很可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我这样问:“别人作弊算不算错?”“
7、当然算。”“该不该抓?”“该抓。”“那么,你作弊是不是就不算错、不该抓呢?”学生无言。我趁机又说:“你是一个非常明理的学生,在对待这件事上,怎么不向不作弊的学生看齐,反而与作弊的学生相比?这是否有损自己的形象呢?”一席话,说得学生低下了头。,三、比喻明理说服法 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时有发生。虽然班主任时时敲警钟,但仍有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位学生甚至说:“毛主席说过,要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但是,李子还小就摘下来吃,是什么滋味?”我问。“又酸又涩。”“长成熟了呢?”“甜的。”“同学们,我们为什么不等到李子成熟了再享受呢?”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一个道理,不死板,不生硬
8、,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由此,同学们改变了想法。,四、课堂讨论 诚实总是最上策吗? 当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但是其他人却不赞同你时,你会怎样做? 当你必须处分某一团队成员时,你会怎么做? 在什么情况下你倾向于说谎? 顾客永远是对的吗? 如果你可以按下列三种方式之一来管理这个世界:没有短缺、没有问题、没有规则你将如何来做?,五、说服训练 1、有个同学在课桌上涂画,邻居的同学报告了老师。老师把他叫老准备批评。他理直气壮地说:“班上又不是我一个人画了,为什么就叫我?”还嘀咕说“就是XX同学打小报告!” (1)请你就这个教育情景,设计与该同学谈话的说服语(2)请与人合作模拟这个谈话活动 2、请你将下面这位
9、老师的话设计成说服语。 寒假前,老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老师说:“过新年同学们会放鞭炮,但放不好就会崩瞎眼;现在一些同学开始学骑自行车,弄不好也会摔坏头、跌断腿。谁要想试试的话,他只好做独眼龙铁拐李了!”,第三节 表扬与鼓励语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增进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
10、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心理学家威廉、本姆士也曾说:“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 人需要赏识,学生常把教师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因而产生一种动力。以上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证明。,一、表扬 1、概念: 表扬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品质、言语行为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2、意义: 通过表扬帮助小学生从具体事实中明白真、善、美的内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通过表扬可以满足使小学生被尊重、被肯定、被赏识的欲求,使他们身心愉悦,增强自信和自尊。 表扬可以培养小学生欣赏他人、学习
11、他人长处、补己不足的优秀品质。,3、表扬语的运用要求 鼓励和表扬要及时 。 是非分明,该表扬的就表扬,不要在表扬一部分的同时伤害另一部分。 不要把“得表扬”的要求定得太高 ,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得表扬。 要有针对性地表扬孩子,可分一般性表扬和特殊表扬;个别表扬和群体表扬。 表扬要适度,在表扬的同时,不要放弃必要的批评。,4表扬语举例 钱梦龙老师有一次在外地上公开课,有名学生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显得很是羞愧。这时钱老师很和蔼地说道:“这位同学虽然迟到了,但却是十分喜爱学习的好学生。你们看,他跑得头上都冒汗了,说明他心里很着急,想把因迟到而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老师的鼓励消除了这名学生
12、的尴尬,使他很快积极地投入了听课,并成了课堂上最踊跃的发言者。这种善于从消极处发现学生进取心的表扬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耐心等待调动学生自尊感的有利时机 我的大儿子在省重点的师大附中上初中时,过分迷恋足球,上课精神不集中,课后贪玩,成绩一度比较差,在班上抬不起头。我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主要是等待。一次,儿子回家后一脸喜色地说:“我今天当劳动模范了!”原来,那一周他们正上劳动课,他积极下水田插秧,被评为全班两个“劳模”之一。我夸奖了他几句,发现他手指上有伤口,就告诉他第二天不要再下水,以免感染。但儿子却立即说:“那不行!怎么能刚当上劳模就不下水呢广一看他那副一本正经的神气,我马上意识到:等
13、待已久的时机到了!于是我对他说:“你有这个志气,那太好了!我用胶布给你贴上伤口,实在感染了就让它感染,我再陪你上医院看。”大概是因为有了一种“你们学习好,但我是劳模”的自豪感吧,从此儿子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起来,成绩也迅速提高。,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六年级学生小普,本来是一个多次被赶出课堂、连续留级三次、许多教师心目中的“野孩子”,却突然在一次全国性科学小论文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使全校众多师生都感到非常惊讶。原来,小普从小就喜欢观察和研究小动物,得知征文消息后,在一位老师指导下用青蛙做了实验,写出了一篇题为离开身体的心脏还能跳动吗的小论文,悄悄应了征,结果“一鸣惊人”。,榜样的力量
14、上课的铃声响了,班里还有说话的声音。这时教师便注意观察,然后大声地说:“同学做得真好,进教室既快又不说话,说明这个同学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一说,其他同学也能很好的坐好了。,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大量的事实表明,学生要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学习上的强者,首先要自信,决不能自卑,要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力,而老师的适时表扬是激发学生自信心、进取心、坚韧性的最好的手段。当学生课上有较好的表现时,表扬就像催化剂、让他信心倍增;当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困境时,表扬犹如一针强心剂,让他重新振作;当学生遭遇失败时,表扬仿佛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每个学生都有得
15、到老师表扬的渴望,老师应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二)表扬的基本要求 掌握时机。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每一个 有点,每一个进步,并适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使这些 优点和进步及时地得到巩固和发扬。错过时机,表扬会 失去其应有地作用。,防止片面。首先,一视同仁。一要重视对优秀学生地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进行表扬,激励其不断进步,以树立学习榜样;二要重视对问题生地长处和进步进行表扬,以鼓励其发扬成绩努力进取。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我们不放听听“一个差生”地心声:舒老师,您的眼睛肯定有显微镜的功能,不然,我这个“劣等生”第一次取得微小的进步时,怎么就被您及时发现了呢?要知道,您的那次赞扬,对饱受冷眼,
16、嫉妒自卑的我来说,就像冬日的阳光-。这是多么确切的比喻!其次,实事求是。表扬要避免片面,否则,表扬就起不到积极作用。如果几个人做好事,而教师仅仅表扬某个人,对受表扬的同学和未受表扬的同学都无好处。再次,恰如其分。不应言过其实,随意拔高;也不应轻描淡写,该高则高,力求做到恰如其分。,富有诚意。苏霍姆林司机说:“决定教师语言效果的主要东西是教师语言中的诚意。”否则,学生认为是随意应付的,是为表扬而表扬,表扬就失去了积极作用。例如老师有意留一个懒惰的学生打扫教室,他一口答应。为了避免以外,老师还是暗示性的叮嘱了一句:“明天班会我要表扬一批同学。”哪知,第二天一早,教室仍然是垃圾满地。老师一怒之下,把
17、他叫到办公室质问。然而他却泰然地说:“黄老师,我不要你表扬,所以我就可以免劳了。”老师失败地原因,在于他把表扬当作一种纯功利地工具。学生觉得老师为表扬而表扬,缺乏诚意。反之,表扬富有诚意。就会使学生觉得教师是由衷地为自己地优点而高兴,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三、运用表扬语的主要技巧: 赞扬。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给予好评或赞美。注意: (1)抓住赞美和表扬的题材,实事求是,突出重点。 (2)赞扬的时机恰当。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恰当地赞扬。 (3)注意心理平衡,促进学生团结,促进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 (4)赞扬要用褒义词,语气亲切,语调高扬。,榜样鼓励:讲述值得学习和可作范例的好人好事。 注意:
18、 (1)选择好人好事要有针对性。 (2)选择学生看得见的榜样。 (3)叙述语要清楚明白,富有情感性。 (4)叙述与评析相结合,使学生明确方向。,忠告勉励 用忠告的语言或赠言勉励学生,激发其深入思考或奋起前进。 注意: (1)透彻理解学生的心理,选择最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忠告和赠言。 (2)语言简洁,富有哲理。 (3)情感强烈。 (4)讲究语言修辞的变化。,反话刺激 用反面的话刺激学生,使其自尊心从自我压抑中解脱出来。注意: (1)反话刺激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多用于心胸较开阔人,运用时要慎重。 (2)看准时机。反话出言过早,易使人误解,出言过晚,难有收效。 (3)注意分寸,不疼不痒起不到激将的作用,过于尖刻又使人反感。使褒贬,抑扬结合。 (4)态度真诚,从信任,爱护出发设计言语。,表扬通常以口头表扬为主,但不仅限于此。手势、表情、纸条等都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表扬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如学生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可以说“嗯,不错!”;也可以向他竖大拇指表示赞扬;可以向他显露惊喜之色,让他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可以向他微笑点头,以示赞许,师生无声的眼神交会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也可以在批改作业时,将要说的话写在上面,学生会深深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份量,从而更加自觉地发扬自己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