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三个小伙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6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种笔画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是讲一个关于三个小伙伴的故事。板书课题:14 三个小伙伴2、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3、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你们经 常一起干什么?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 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挖坑施
2、肥培土浇水嘴巴鼻子拱就把2)指名读生字词。3)指名读课文。三、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挂图,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 谁。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词语:y zh di sh xing小 野 猪 小 袋 鼠 小 象指名读,齐读。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一同上山栽树还可以怎么说呢?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多高 兴啊!咱们来高高兴兴 地读这句话。分组读,表演。四、指导写字1、指名读:同拉么把巴没有要2、根据笔顺集体书空。3、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 左右结构的有:拉把没写时左窄右宽。没,右上不是“ 几”。上下结构的有:要上下部分写扁些,要紧凑。
3、4、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练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 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头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读了 14 课课文,齐读题目,学 习了它的生字, 现在让我来看看小朋友的生字掌握情况。2、出示卡片:一同 没有 嘴巴 就 不要紧 长鼻子 怎么办 手拉着手指名读,师生评议。二、新授1、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根据回答 贴图片(作板书 ):小野猪 小袋鼠 小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树的。出示挂图:三个小伙伴
4、一同上山栽树了,它们手里 带了栽树的工具吗?它们 怎么栽树呢?2、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 办?指导读好这句话。这时谁第一个想出了办法?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板 书 :用嘴巴挖树坑出示: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指导读,指名读,齐读。喜欢小野猪的小朋友再读一遍,可边说边演,评议。3、树坑挖好了,第二个困难又来了,是什么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出示: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这时谁想出了办法?它怎么说、怎么做?板书:用皮口袋运肥料你喜欢小袋鼠吗?为什么?指导读。男女生 赛读, 评议。请喜欢小袋鼠的小朋友演一演。4、树坑挖好了,肥料也运来了,
5、三个小伙伴就要栽树了,我们来看看它们接下去怎么做。指名生读第四自然段。什么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动作示范。5、没有水桶怎么浇水呢?指名 读第五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 书:用长鼻子浇水出示三个小伙伴说的话:你们看,三个小伙伴都 这么说,都那么积极主动,没一个偷懒的。指导读小象说 的话。什么叫“吸足了水” ?小伙伴在山上栽树,小象从山上跑到河边,一定很远,还要把长长一鼻子的水运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导读第五自然段,小组比读,评议。你喜欢小象吗?为什么?演一演小象。6、小树终于栽好啦!出示挂图 2,看看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么写的?齐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读。7、三个小
6、伙伴不仅使出自己最大的本 领, 还那么积极主动 ,相互配合,一同把树栽好,都很可爱。小朋友也很聪明,你们和小伙伴一起做事一定也能很顺利。指名带上头饰表演,评选“表演小能手” ,发智慧果。8、小朋友在一起学习,一起玩,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一起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快乐。三、看图讲故事1、出示投影片2、小结:小熊生病住院后,小伙伴都带上礼物来看望它,关心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伙伴还应该怎样 ?希望大家以后也能成为好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四、板书设计14 三个小伙伴小野猪 用嘴巴 挖树坑小袋鼠 用皮口袋 运肥料小 象 用鼻子 浇水20、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7、1、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 1 种偏旁部首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蚂蚁(ma yi)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蚂”和“蚁”都是第三声。当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时 ,第一个字要 读得像阳平。教者示范。领读。再板书:蝈蝈(guo guo)各自拼 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重叠式的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教者示范。领读。最后用彩色粉笔写“和” ,问:从“和”字我们可以知道什么?2齐读课题。3这篇文章写的什么事?这件事又告 诉我们什么呢?我们 学
8、习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小小组交流:读了第一遍后,懂得了什么?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处理好长句子“蚂蚁/ 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的停顿。3全文一共三个自然段,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写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第二自然段写蝈蝈在大树下乘凉, ,笑 蚂蚁是傻瓜;第三自然段写冬天到了,蚂蚁 和蝈蝈不同的结果。4学生提出本课生字词:粮食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过冬 呼呼洞里 又冷又饿 躲 乘凉 刮风躺 装 饿(1)自主拼读,读准字音,互相检查。(2)小小组交流;机警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3)教者检查“自由自在”的意思。讲:“自在”也是“ 自由”的意思。 “自由自
9、在”讲的是很自由,一点儿不受拘束。(4)用生字口头组词:汗( ) 冬( ) 由( ) 冷( )三、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粮汗由冬呼洞过冷2自主观察生字,分析各个生字的特点,指出写 时的注意点。3教者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粮、汗、洞、呼、冷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都要左让右,左边偏窄,右边稍宽。 “氵”并不是从上到下直线排列,而是略呈弧度,第二点稍稍向外露一点,落在横中线上。教“米”字旁, “米” 字作“ 粮”的左偏旁,捺要改成点,整个字才能显得紧凑。“由”,独体字。要居中安排,第四笔 竖写在竖中线上。笔顺规则:先里边,后封口。“冬”上下结构。 “夂” (折文旁)的交叉点落在 竖中线上,最后
10、的两点是上下排列,不能左右并列。4按笔顺描红。(5)互相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结合正音。二、精读训练1讨论:书上几幅插图的内容,从事情发生的时间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为什么?(1)自由看通版图,自由练说。指名当众说图意。(2)仔细观察另外两幅插图,说说 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什么内容?2课文是怎么说的呢?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这一段写了什么?
11、A想象“天气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B这时 ,蚂蚁们在干什么?怎么干的?(板书:搬粮食蚂蚁夏天背拉满头大汗)(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蚂蚁的表现。 (板书:勤)(3)用赞扬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突出重音:真、背、拉、满头大汗。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问:这 一段写了什么?(谁干什么怎么干的)A蝈蝈笑蚂蚁是傻瓜,想象一下,会说些什么呀?B蝈蝈这时 在做什么呀?(板书:乘凉唱睡自由自在)(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板书: 懒)(3)讨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讽刺)突出重音:笑 躲 唱睡 自由自在。练习用“有的有的” 说话。指名读。A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B他们躲 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 觉,个个自由自在。教者问:句 A 中的“有的”指 谁?句 B 中的“有的”又指谁?(让学生知道,像这类句子, “有的有的”指前面整体中的一部分)练习说:A小小组练说;B指名当众用“有的有的”说话。第三自然段(1)齐读第三自然段。(2)结尾说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他 们什么时候神气 过?(3)为什么现在蝈蝈现在神气不起来了?(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