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说课内容,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第1课时),是初中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安排在课题2的两个探究活动之后,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体验的基础上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也对后面的实验操作及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 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初 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 精神。,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参与的自主合作学习
2、的方法 ,促使学生学会规范操作;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说教材,2.教学目标,3.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难点:量筒读数的误差分析。,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主要采取实物结合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组内自主合作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则起引导、启发作用。,说教法和学法,对于简单的操作,如固体药品的取用,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稍复杂的操作,如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则由教师规范演示后再由学生练习操作。有关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是一个关键点,可通
3、过学生分组活动,亲自实践,了解俯视、仰视读数造成的偏差,经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加以相应的习题巩固,从而突破难点。,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魔术表演:变色,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 教师:准备实验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2.结合实物,新课学习,你见过它们吗?,一、常用仪器介绍(结合课本P151-152),你能否把它们分组呢?,反应容器,支持仪器,温度计,漏斗,燃烧匙,坩埚钳,其它仪器,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烧杯,量筒,集气瓶,你能说出我们的名字吗?,水槽,分类摆放,认识常用危险品化学
4、标志,1.实验室的药品取用,(1)三不原则:,(2)节约原则:,(3)处理原则:,不直接接触、不近闻气味、不尝,按照实验要求取用药品,如未说 明用量,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2、固体药品的取用,药匙,镊子,纸槽,块状:一横二放三竖立 粉末:一斜二放三直立,(存放在广口瓶中),2.液体药品的取用(常贮存在细口瓶中),【注意】 瓶塞倒放口对口, 缓缓倒液签向手, 轻刮残液盖紧塞, 放回原处签向外。,3.液体药品的取用(常贮存在细口瓶中),学生分组讨论, 完成P19的问题。,(1)大量液体药品的取用:,倾倒,注意:在液面接近刻度线
5、时,应改用,(2)定量液体的取用量筒,1.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胶头滴管,量筒读数时如果仰视、俯视会给结果带来什么影响?,读数: 仰小俯大,思考,羊小虎大,1、有5 mL、10 mL、5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如果要量取8 mL的水,选择哪种量筒较好? 2、某同学量10 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则该同学实际量取的水是大于 10mL还是小于10 mL ?,练习,注意:读数时,只能较精确地读出小数点后一位,如:9.2 mL、25.3 mL,(3)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滴管,用后的滴管的放置,【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正上方。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3.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冲洗)。,练一练: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用滴管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课后作业,请思考:塑料眼药水瓶、医用注射器、饮料吸管,它们可以代替哪些常用仪器。,板书设计 一、常用仪器介绍 二、药品的取用 1.取用规则 2.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 (2)粉末状: 3.液体药品的取用:(1)大量:倾倒法 (2)少量:胶头滴管 (3)一定体积: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