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文化素质知识完全手册内容简索:古代兵役制古代器皿:酒器 烹饪器 设食器 水器古代职官纪年纪月节日时令科举制度礼仪习俗人物称谓书院 书房 古代 戏曲古代兵役制部落兵制 部落兵制是游牧民族所特有的兵役制度。北魏初年,实行部落兵制,鲜卑族全民皆兵,平时耕牧,一有战情,首领便召集部落成员,自备战具,出征作战。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出自初中语文课本木兰诗 。木兰征战前从容有序地准备,打点行李如同出门远行,这恐怕就是部落兵役制的特点之一。元朝初期也实行部落兵役制,当时主力是蒙古军。高中课本指南录后序中有这样的内容:时元兵已迫国门外,战守迁都来
2、不及,后民族英雄文天祥英勇殉国并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募兵制: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弊端百出,训练松弛。京师宿卫也瘦老不能充任,只好招募逃亡府兵及白丁,戍守京师。后开元二十五年,又从各军镇招募“军防健儿”长期戍边。这就是募兵制的雏形。中唐以后,一些节度使纷纷拥兵,形成割据。他们无视朝廷命令。北宋时期募兵制已成为主要兵制。当时军队有四种:即从全国各地招募的朝廷直接管辖的禁军,禁军是皇帝的亲兵,是中央的正规军,负责守卫京城兼备征战;从本州内招募守卫各州的厢兵;从当地少数民族招募,守卫边境的蕃兵;从各地按户籍抽调的壮丁,保卫乡土,时称乡兵。旗兵制:旗兵制是清朝的兵役制,用八
3、种色旗作标志。旗兵制是部落兵役制的一种。旗丁平日为民,战时为兵,与蒙古兵役制相似,但略有不同。具体表现在:旗兵制的组织比蒙古部落冰制严密,以部落为单位组成旗,军政合一。旗兵实行世袭。清朝末年,八旗子弟腐化,统治者被迫改革兵制,编练新军。刘禹锡也有“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明月,夜深不过女墙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的诗句.征兵制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 17 岁至 60 岁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两年。守卫京师的一年,称正卒;守卫边防的一年,称戍卒。详见初中语文课本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这就是
4、所谓的戍卒。高中课本阿房宫赋中有“戍卒叫,函谷举”这里的戍卒叫就是历史上的大泽乡起义。古代器皿:酒器 承尊器禁:长方体,中空,有的上面平素,有的上面有椭圆口三,以承尊、卣之类的礼器,器身前后及左右均有繁缛纹饰或相应数目的长方孔。长方形的禁发现极少,除外流美国的一件,还有一件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均为西周初年之器。河南春秋楚墓出土的铜禁,饰有镂空多层云纹,四周攀附 12 只虎,又以 10 只虎作为支足,是件罕见的国宝。调酒器盉:用以调兑水与酒的浓淡。盉或兼用以温酒。陶盉出现得很早,河姆渡文化晚期遗址中,就有垂腹式陶盉出土。一般来说,较早的盉多封顶,后侧开小口,前有仰首管状流,袋足。盛酒器001 尊
5、:一般为侈口,高颈,鼓腹或筒腹,圈足。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大汶口文化遗址一些为人注目的刻划符号,刻在大口尊上的。这种尊可能是用来酿酒的。商代以后的铜尊, ,则为盛酒器。在郑州铭功路和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的遗址中,出土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釉陶尊。这种釉陶尊为敞口、折肩、凹底。形制较特殊的鸟兽形尊,即尊的整体为一立体的鸟兽形状,有盖、有流,且盖、流处理极巧妙。尊是酒礼器的通名,氢有些礼器,常自铭为“尊彝” 。002 壶:一般为小口,有盖,长颈,圆腹,圈足,贯耳。用于盛酒,或兼盛水。壶的出现很早,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遗址已有陶壶出土。003 罍:有高、扁两类,高者小敞口,短颈、广肩、削腹、圈足。口
6、上有盖,肩有兽耳衔环,下腹前有鼻,鼻多作牛首形。扁者大口,广肩,圆鼓腹,高圈足,口亦有盖,肓有兽形耳,但常无环。罍为大型盛酒器,也用于盛水。罍流行商周,时间较短,战国虽有发现,数量不多。当罍衰之时,壶便盛行起来。004 缶:敛口,短颈或无颈,广肩、圆腹、足平底,有盖及环耳或链耳。少数缶或为方形。初时陶制,后有铜制品,或充作礼器。缶主要见于春秋战国时期。005 方彝:方口,方盖,方腹,或微鼓,方圈足。盖似四面坡的屋顶,盖上有柱钮或屋顶状钮。方彝出现于商代晚期,腹壁较直,商周之际则腹壁外鼓。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一件巨型两器联体的彝,名为偶方彝。方彝与觥及鸟兽形尊都是酒器中的豪华礼器。006 卣:一般为
7、小口,有盖,长颈,椭圆鼓腹,圈足,有提梁,挂于两肩。卣的体形近似扁壶。因卣为中等盛酒器,最高统治者常用盛着酒的卣赏赐给有功的贵族。河南信阳商代墓葬出土的铜卣中,保存了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酒。湖南湘潭出土的铜卣是目前所见最大的铜卣。007 觥:椭口带流,有盖,椭圆腹或方腹,圈足或四足,盖多作兽形。去盖后,形似后世带流有把的漱口盂。觥主要为盛酒器。觥盛行于晚商及西周前期,西周后期消亡。温酒器001 爵:口、颈浑一,口侈而狭长,前为流,后为尾。流的根部有两个立柱,柱顶圆帽。爵用于温酒的,所以其底或留有烟炱。晚期的爵,底烟少见,说明爵后来转向温酒与饮酒混用,甚或多用为饮酒器。目前发现最早的铜爵是偃师二里
8、头遗址出土的,它是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其形态与二里头的陶爵很近似,但制作规整,壁厚均匀。到西周晚期,爵渐渐消失,被实用、便利的杯子所代替。002 角:与爵相似,但口上无柱,无流,两端皆如爵尾,呈锐长的角状。角为饮酒之器,它主要用于温酒。现今出土的角不多,它主要流行于商周。饮酒器001 觚:大侈口,细腰,高圈足,饮酒之器。在商代以前即有陶觚。商代晚期的觚变为大侈口,腰细短。觚也有方形的。西周中期以后,觚和相关的某些酒器一起衰落了。002 觯:侈口,短颈,鼓腹,圈足,或有盖,形似尊而小。多为椭圆形或圆形,个别有方形的。铜觯盛行于商及周初。烹饪器 甗:分上下两部分,或分体,或浑体,两者结合的一种
9、蒸食器。多为圆形、立耳,少数为方形。甗的主要用途是蒸饭,下部煮水,蒸气通过中间的孔将上部的米蒸熟。甗主要为日用器,亦兼作礼器,并与鼎、簋、盘等配合。鼎:一般为圆腹,立耳,三足,少数为方形,四足,鼎耳可以穿杠或搭钩。鼎原系人类创造的一种烹饪器,是用来煮肉的。目前见到的最早实物,有河北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制钵形鼎,盆形鼎,其时代为公元前五六千年。奴隶社会鼎成为最重要的礼器,不同的鼎有不同的用场,从而形成了一套用鼎制度。鼎有三类:一是镬鼎,系用以煮牲及鱼,腊的大鼎。著名的司母戊鼎便是镬鼎的代表。第二类鼎是设食鼎,说曰正鼎,有的学者命名为升鼎,其主要功能用,是盛放镬鼎煮熟的肉食。第三类鼎是羞
10、鼎,又称陪鼎。它是用牲及禽兽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镬肉及盛到正鼎内的肉是无滋味的,所以食用时还需要以羞鼎内的羞味调和裹汁。统治者地位越高,用鼎规格就越高。在鼎的形制方面,晚商周初大体近似。西周晚期至春秋,多为圆底、附耳、蹄足。晋国率先创制新款式的铜器。春秋晚期鼎式的多样化。战国中期以后,普遍兴用素面附耳鼎,直至秦汉。烹饪器:001 鼎:一般为圆腹,立耳,三足,少数为方形,四足,鼎耳可以穿杠或搭钩。 鼎原系人类创造的一种烹饪器,是用来煮肉的。目前见到的最早实物,有河北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制钵形鼎,盆形鼎,其时代为公元前五六千年。奴隶社会鼎成为最重要的礼器,不同的鼎有不同的用场,从而形成了
11、一套用鼎制度。鼎有三类:一是镬鼎,系用以煮牲及鱼,腊的大鼎。著名的司母戊鼎便是镬鼎的代表。第二类鼎是设食鼎,说曰正鼎,有的学者命名为升鼎,其主要功能用,是盛放镬鼎煮熟的肉食。第三类鼎是羞鼎,又称陪鼎。它是用牲及禽兽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镬肉及盛到正鼎内的肉是无滋味的,所以食用时还需要以羞鼎内的羞味调和裹汁。统治者地位越高,用鼎规格就越高。在鼎的形制方面,晚商周初大体近似。西周晚期至春秋,多为圆底、附耳、蹄足。晋国率先创制新款式的铜器。春秋晚期鼎式的多样化。战国中期以后,普遍兴用素面附耳鼎,直至秦汉。002 鬲:圆颈大口,三足与腹连为一体,称为袋足,或称款足。这种结构可增大受火面积,使食物速熟。足
12、尖多成乳头状。主要用途是煮粥。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了陶鬲,或有柄、或有耳、或有盖。商周出现铜鬲,并逐渐进入了礼器行列。作为礼器的鬲,在使用时,与鼎有一定的组合关系。如 2、4、6 个鬲,每与 5、7 个鼎相配。8 个鬲,每个 9 个鼎相想。003 甗:分上下两部分,或分体,或浑体,两者结合的一种蒸食器。多为圆形、立耳,少数为方形。甗的主要用途是蒸饭,下部煮水,蒸气通过中间的孔将上部的米蒸熟。甗主要为日用器,亦兼作礼器,并与鼎、簋、盘等配合。设食器 设食器001 簋:圆形似碗,敞口、凹圜颈、圆腹、圈足。或无耳、或双耳、或三耳、或四耳,或带方座、或带支足。簋的主要用途是盛黍、稷、稻、梁等熟饭,相
13、当于后世的大饭碗。大溪文化遗所出陶簋为剑口,带有原始特征。郑州二里风和黄陂盘龙城出土的铜簋,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铜簋。目前已知最大的铜簋是陕西扶风出土的周励王用的簋。002 簠:侈口,长方形,由大小、纹饰相同的盖、身两部分组成。盖、身均为长方形的平顶和底,四面斜坡至於器口,有些器口外沿铸小兽或子母口,使盖、身吻合,并由此可分出盖、身。 簠或无耳,或双耳。双耳者,即盖、身各铸双耳。器顶和底均有圈沿,在身则为圈足、其四角有短形短足。盖顶亦然。 簠的用途与簋同。 簠、簋同为盛食奉神之器,须整洁。簠出现于西周,盛行于西周中、晚期,终于战国。早期簠一般体卑足低,晚期簠则体隆足高。003 敦:大口,圆腹,二
14、环耳,三短足。盖与身多对称,合盖则成球形。敦的用途与簋相同,而且逐渐取代了簋的地位。敦兴于春秋,盛于战国。004 豆:上为圆盘或碗形盘,高圈足,或高柄圈足。或有盖。豆本用以盛黍稷之类。005 笾:似豆而盘平浅、沿直矮圈足。但笾也像豆一样,既有竹编,又有木制、陶制和铜制的多种。笾的用途是盛果脯之类的食品。水器水器:001 鉴:大口,圆腹,口沿下有二或四个兽耳,平底。有的鉴作方形。鉴是盛冰鉴容之器。鉴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002 盘:大口,直沿,浅腹,双耳或无耳。平底,圈足或三支足。个别的盘也有长方形的,还有盘带流。盘是 盥器,用时需与匜配合。003 匜:椭圆形,敞口,长流,有四足、三足或无足。匜
15、是盥手之注水器。 匜出现较晚,西周中期始见,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古代职官春秋官官制最高执政官-在各诸侯国,最高的统治者是各国国君,他们有的如楚、吴、越也间先后称过王。其下有总领百官、主持朝政之官,各国的名称不同,泛称“执政” 。各国一般都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众卿,为朝廷的重要职官。司徒掌管民政、户籍;司马掌管军事;司空掌管土地及筑城等土木营建,所以有时也称司城、司工;司寇掌管诉讼刑狱等。宫延内务官-内廷官员有主管公族事务及祭祀等事的宗伯、宗人;主管卜筮之事的眩人、卜士、巫;主管宫内音乐的乐官太师、舞师;主管国君财物的府人、廪人等等。宫内事务的大总管一般由仆大夫担任,宋国则称大尹。春秋时
16、期,中原各国的地方政权基本上实行国、野制。所谓国,是指国都及附近地区;野是国以外的远方农村。当时按照田、野的不同组织形式,分别设置各级官吏进行管理。辽金官制辽朝官制-北面官:设有北、南枢密院,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为其长官。北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类似唐朝的兵部;南枢密院掌管铨选、丁赋等政。枢密院下还设北、南宰相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宰相”作为正式官名) 。南面官:多仿唐制,也有三省六部、各台、院、寺、监、诸卫等官,多用来安置汉人的,但是并无实权。金朝官制-尚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不设中书、门下二省。尚书令为最高行政官长。元朝的中枢权力汇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总令朝政,枢密院为
17、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朝廷设有宣政院,专管宗教及吐蕃等少数民族事务。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了。行省为路、府、州、县四级。明朝官制中央以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后有“内阁”出现。内阁的权力主要体现在“票拟”上,即对各处上呈的秦章提出处理意见,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令,经皇帝批准后交六部办理。九卿指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都察院是明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朝安装设大都督统领中外诸军事。为防备军权过分集中,废大都督府,改置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为其长官。五军都督府分别掌管京师及各地卫所的军队,虽统兵,便无调遣权。兵部
18、掌管军官的任免、升调,发布军事政令,但不统领军队。军队的调遣权最终由皇帝掌握。明朝地方行政系统为省、府(州) 、县三级制。秦汉官制一、 中央的三公九卿等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汉时的三公,主持国政,号称万石之官,是朝廷的中枢职官。实际上它们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丞相:丞相是朝廷最高的行政长官。汉代丞相之下有丞相史若干,从事秘书工作,长史为其长。太尉: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太尉是秦官,但在其它文献中尚未能得到证实。西汉前期,太尉为最高军事长官。后来设置大司马,成为全国最高级的军事统帅。武帝死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头衔主持朝政,其职远不限于武事。东汉初又取消大司马,恢
19、复了太尉的名字。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作为丞相之副,其职掌有二:一为掌管天下文书图籍、呈递公卿秦章,颁布皇帝诏令等,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长;二是掌管朝廷内外监察,为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御史大夫之下有御史中丞,统领侍御史若干人,具体负责对朝廷百官的监察以及掌管国家收藏在兰台的图书档案;同时统管地方的监察长官刺史。地方各郡有监御史,督察地方官员。九卿:九卿是指中央朝廷的九个重要官员和官署,它们是:奉常:汉代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占卜祭祀等事,史官、博士等为其下属。郎中令:为皇帝的侍从武官长,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等。郎是皇帝的侍人扈卫人员,有中郎、侍郎、郎中之分。太中大夫等及议郎为非武装人员,掌议论。汉武
20、帝时,郎中令改称光禄勋,职掌不变。又设期门郎、羽林郎,为皇帝微行出猎时的武装侍从。卫尉:掌管各宫门的守卫,属官有仆射、公车司马令等。汉代,卫尉统领的军队称南军。太仆:掌管皇帝的舆马,及军事用马的牧养。廷尉:掌管刑罚讼狱,是全国的最高司法官。朝廷遇有大狱,皆由廷尉审理。典客:掌管接待少数民族、藩属国来朝事宜。汉武帝时,改称大鸿胪,掌管诸侯王、列侯及内附部族朝觐郊迎之事。宗正:主管皇族宗室(包括公主)事务。属官有都司空,掌管对宗室犯罪之人的处置。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谷帛租赋。汉武帝时改称大司农。汉初,治粟内史仅掌农业仓廪,另有“大内”一官与之并行,掌管国家财政。改大司农后,大内为其属官,称都内,主管
21、财货,掌国家的金库。少府:掌管全国山海地泽之税,以供给皇帝私用,凡皇帝的衣食起居、医药供奉、器物制作等皆在其属下,因此是宫廷事务的总管。武帝以后,其职权日益缩小,但是其下属尚书署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则驻势不断提高,后来终于脱离少府,独立成尚书台,分曹治事(指分科办事) 。中央朝廷除了九卿,还有一些重要的高级官员,:中尉:掌管京师地区的戍卫治安。汉武帝时改称执金吾,平时巡逻街市,皇帝出巡则为前导。将作少府:主管宫室、宗庙、陵园的土木建筑工程。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典属国: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的事务。汉成帝时,典属国并入大鸿胪。水衡都尉:汉武帝时设置,掌管上林苑及诸池航政。地方官制秦汉地方实行郡、县
22、制。至东汉末年,形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秦朝的京师行政由内史掌管。内史位秩与列卿等同,也参议朝政。西汉武帝以后,京师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部分,分别由三官治理,称为三辅。三辅长官位同列卿,可参议朝政。作为监察区划的州的长官刺史,逐渐具有了行政、军事大权,于是州便成为郡上一级的行政区划了。刺史也就成为集行政、军事、监察等大权一身的地方大员了。郡是低于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其长官秦时称守或郡守,汉景帝以后改称太守。下有郡丞,为其佐助。郡尉,掌管一郡的军事甲卒,汉景帝以后改称都尉。汉代与郡同级的还有诸侯王国。汉初的诸王国割据一方,有自己的军队,所置官署与中央朝廷一样。当时朝廷只向王国委派太傅
23、(辅导诸王)和丞相(统率王国百官) ,御史大夫以下官员,都由诸王自己任命。秦汉时,郡下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长官为县令;万户以下的设县长,均由朝廷任命。县的令、长之下设有县丞,为其佐助之官;又设县尉,掌管一县的甲方军事。汉代区分官员乖及的服饰主要是冠和缓。在秦汉,缓是区分官职高低的最明显的标志。秦汉的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分别用金印此绶和银印青绶。秦汉时职官的服装都是黑色。秦始皇自以为是得水德,色尚黑,于是官服也用黑色。汉承秦制,官服也用黑色。清朝官制清朝入关前,朝廷设有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弘文院,分掌记注皇帝起居、编立史册、撰写实录、草拟国书制敕及皇帝进讲等。顺治十五年,清朝改内三院为内
24、阁,替皇帝拟出几种处理意见,皇帝的诏令,由内阁下达六部等衙门执行。雍正时,内阁大学士成为朝廷的最高级官员。军机处这个名词始于雍正十年,转达皇帝旨意、处置政务效率高。朝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可分为省、府(州、厅) 、县三级。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总督、巡抚。总督和巡抚在明朝都是属于都察院的差遣职官,在清朝则成为正式的地方高级官员了。总督一般管辖两省至三省,但四川总督就只管四川一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这就使他掌握了数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总督又可称为“制军” 、 “制台” 。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这样便有权统管全省的行政、军事、监察等大权了
25、。巡抚又可称为“抚军” 、 “抚台” 。督、抚之下设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赋民政。布政使又简称藩台、藩司。清朝官员的服饰与过去有较大区别,官员的服色不分品级,只有皇子和特别赐允的亲王、郡王可用金黄色,百官袍服一般为石青色或绀(深青带红)色。清朝朝官员服饰的重要区别在于“顶子”和“补子” 。顶子是指帽顶上的帽珠。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用帽珠的质料也不同。 宋朝官制宋朝的官制是以中央朝廷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的二府制为其特征的。宋代的枢密院是掌管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专管兵籍、虎符,有调动军队的权力,但须经皇帝批准。在宋代,一般把副宰相“参在政事”与枢密院的首脑称为“执政” ,而把宰相和执政合称
26、为“宰执” 。后宋朝还高有翰林学士院,它不属于以宰相为首的中央行政系统而直属于皇帝。负责为皇帝草拟制造、国书等。设立三司,三司总管全国财政,权力很大,地位仅次于二府。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御史的任用由皇帝直接掌管,宰相不得过问。宋朝最初是州、县两级地方官制,宋太宗以后发展为路、州、县三级制度。宋代最低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县,设县令为长官。州的长官是朝廷委派文职京官前来“知某州事”的,所以又简称知州。与州同级的还有府、军、监。路为后行政区划。隋唐官制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职官制度三省六部制确立。三师为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隋朝的三省为:内史省、门下省、尚书
27、省。内史省,即过去的中书省,长官为内史令;专掌机密,草拟诏令,参议朝政。门下省,长官为纳言,掌管审查政令,内书令草拟的诏敕如有违失,门下省可以给予封驳退还。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尚书省是执行机构,统管全国的各项政务,职权范围很广,下辖吏、礼、兵、都官、度支、工等六部。六部长官为尚书,与尚书令及左右仆射合称“八座” 。三省之外,还有秘书省和内侍省。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的收藏与整理,长官为秘书监。内侍省是内廷的供给侍奉献机构,长官为内侍。在朝廷,除了上述五省外,还有太常、光禄等“九寺”以及国子、将作等“五监” 。监察职官: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以治书侍御史为其副,属官有侍御史、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等
28、。司隶台掌京畿内外的巡察,长官为司隶大夫。属官有刺史 14 人,掌全国郡县的巡察。后废司隶台,改派京官以司隶头衔出使巡察。随初袭用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地方官制后。改州、县二级官制,以州直接统县。是中央尚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权力很大,凡在其辖区之内的州县皆受其节制。唐朝的三省六部体制:中央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中书令二人为长官,重要的属官有中书舍人,掌参议表章、草拟诏敕及玺书册命等。门下省:以侍中二人为长官,重要的属官还有左散骑常侍二人,佐谏议大夫四人,皆掌规讽过失、谏谕得失。尚书省:以尚书令一人为长官,但此职例不授人,而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实嘉陵江长官
29、。尚书省的官署又称尚书都省、都堂。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代六部分为三等:吏、兵为前行,刑、户为中行;礼工为后行。唐代的中央职官可分为台省这和卿监官两类,前乾指三省及御史台,属于政务职官;后者指九寺五监,属于事务性职官。唐代九寺是: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五监是: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军器。寺的长官称“卿” ,监的长官多称“监” 。唐代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御史台三院的设置与明确分东施效颦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御史监察制度已经发展成熟。唐朝的地方官制,一般说安史之乱以前是州(府) 、县二级制;至唐中后期则演变为道、州、县三级
30、制。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统称县令。魏晋官制从三公九卿制向更高级的三省六部制演进的过渡时期。中央官制-东汉末年设置丞相,以曹操充任,总领百官,主持朝政。中书省,设中书监、中书令二官,并掌机密,以代替过去的秘书令。侍中在汉代为加官,可出入禁中。东汉灵帝时设侍中寺,以侍中为其长官,下有给事黄门侍郎等,掌随驾规谏,以备顾问。侍中常在皇帝左右,地位愈加尊贵,但也要侍候皇帝的起居生活。上述中书省、尚书台、侍中寺格局的确立,已具备了三省制的雏形。监察系统中,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下设治书执法,掌劾秦,以治书侍御史掌律令。三国时期,各国的地方行政建制基本上是州、郡=、县三级。魏在各州设刺史,或称州牧,为州
31、的最高行政官长。自西晋至南朝,或设丞相,或设司徒,废置不一,但若要决揽朝政大权,必须加有“录尚书法”的头衔才行,否则只是赠官,并无实权。朝廷又有“八公” ,即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它们是为了尊崇士族望重之人的荣宠性虚衔。这时期,中书省的中书监、令仍掌管草拟诏令、策划国政、位尊权重。北魏中央主要职官设置有下: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二大:大司马、大将军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省: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左右仆射地方官制:地方是州、郡、县三级制度。州是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行政长官为刺史,下设别驾,诸曹从事等。国都所在州的长官,一
32、般称为牧。州下为郡,其行政长官为太守,国都所有郡的长官一般称为尹。郡下为县,以县之大小分置令、长、县下还有乡、里。西周官制西周官制是商朝内、外服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开始确立了师、保的中枢队员地位,其内服、外服职官的设新闻片分工也更加细致在内服中,大师、太保是属于最高“公”一级的职官,其下为“卿”一级的高级职官,它们各有属官,此外还有低外的事务官员。在周王之下,地位最高的是太师、太保、太宰,它们辅佐周王,统领百官,执掌朝政,同商朝的尹相类似,多由有威望的大贵族担任。西周朝廷的官员 是分为公、卿两个等级的。太师、太保、在史是属于公一级的。太史主官朝廷的册命、祭祀、图籍等。内服官中,次于公一级
33、的是卿。他们是公下面依照分工处理朝廷政务的官员。属于卿一级的官员还有司徒(金文作司土) 、司马、司空(金文作司工) 、司寇、司士、太宰、公族等。司徒主管农田图籍及人民户口等,兼管军事和卜事。司马掌管军队和军赋。王畿内的卿大夫往往使其宗臣为司马,主管采邑内的军赋称家司马,家司马也要听命于王司马。司空掌管百工执事及土木营建。司寇主管刑狱治安。太宰本是周王的家务总管,掌管王的饮食起居、车驾仪仗、王家财产、王后命令等。因与周王接近,成为周王亲信,所以他的权力和地位也较高。周公就曾做过太宰。公族是掌管公族内部画事务的官。司士,主管贵族的刑罚及版籍爵禄。在这些卿一级的官员中,司徒、司马、司空在文献及金文中
34、被称为“三有司” 。西周内服官的爵位分为公和伯、候两等。凡是太师、太保、太史皆为“公”爵;凡由王畿内贵族入朝为卿的称“伯”爵,而四方诸候入朝为卿的称“侯”爵。公及伯、侯爵位的升降,随担任官职的高低而改变。属于内服的事务性低级官员很多,就现在所掌握的材料看,它们可分为内廷事务官和外廷事务官两类。例如:内廷事务官-虎贲、金文作虎臣,可分左、右,为周王的武装侍从长官,负责周王的安全。缀衣,掌管周王衣冠之官。趣马,金文作走马,为掌管周王马匹之官。小尹,金文作小臣,为总管内廷事务之官。太宰属下还有内宰、小宰、乐师、仆、小射、底渔等官吏,分管周王的财产、起居及音乐、驾车、射猎、捕鱼等事。外廷事务官-大都,
35、为管理诸侯及周王子弟们的采邑的官员。小伯,管理卿、大夫采邑之官。夏商官制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最高统治者是“王” ,其下设有各种职官。在商朝,由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区域叫内服,内服以外的诸候统治区域称为外服。内服设有百官,称为百辟。可分为政务官、宗教官、事务官、武职官等几类。政务官有尹、冢宰等。宗教官有占、卜、多卜、亚、祝、史、作册等。占、卜是负责占卜之事的。史官为记录王事活动的官,与作册职掌相近。事务官是负责某种具体事务的官。武职官有亚、多亚、马、多马、射、戍、卫、犬、多犬等。商王和奴隶主贵族是军队的当然统帅,对于分阶段产来说,官职、爵位是世代承袭的,任职的文武没有严格区分。这
36、里说的武职是军队中的中、下级官吏。亚是奉王命领兵征伐和追捕逃亡奴隶的官。马、多马是与虞车有关的武官。射、多射是管弓箭手的武官,其中管百人的叫百射或射百,管三人的叫三百射或射三百。犬为饲养、训练猎犬的官,或说犬是田猎中递送猎物情况的官吏。戍大约是从事戍的武官。卫是侍人保卫人员。外服包括商王亲属的受封地和被征服部落的臣服地区。候、甸、男、卫、邦伯都外服的重要统治者。战国官制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吏的控制和提官僚机构的效率,各国大都实行了以国君为首,下有相、将二官分武的中央集权体制。相,原是佐助之意。战国时,各国先后设相职,统领百官,成为最高的行政长官。相有时也称作丞相、相邦。各国也设“将”职,成为一国的
37、最高军事统帅,地位仅次于相,多次以擅长统兵作战的武将充任。将职称将军,有时为了突出最高统帅的地位,设有上将军、大将军等。在将军之下,设有国尉、都尉等高级武官。战国时期,各国在地方大多确产子郡、县两级制,以群领县。郡的行政长官是守,由国君直接任免。郡守下设郡尉;主管郡内军务。郡下设县,长官称令。令下有丞,分管财政和讼狱;有尉,管军务;有司马,管马政;有司空、管县内土建工程(多写军画有关)及刑徒。纪年纪月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干支次序表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38、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8、辛巳 19、壬午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 癸亥孟仲季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例如孟春、
39、仲春、季春。朔望晦朔:每月初一;望:每月十五;既望:每月十六;晦:每月月末天干天干:子、丑、寅、辰、卯、巳、午、未、申、本、戌、亥。五更五鼓夜分五更或称五鼓节日时令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中国人过春节,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说它的来历,大概是起源于殷商时期的“腊祭”活动,都要在年头岁尾祭神祭祖,感谢神灵的恩赐。这一习俗代代相传,就成了人们祝贺岁首的春节活动。到了汉代,这种活动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习俗。春节,又称为年。 “年” ,最初叫“稔” (rn) ,寓谷禾丰登之意,同农业生产有着直接关系。古书上解释说:“年,谷熟也。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40、有年,就是农业丰收;大有年,就是农业大丰收。一年之始称为岁首,是根据历法确定的,据史书记载,从夏商时期开始,我们的先民就开始实行太阴历。正月初一的子夜,既是一个月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春节古时又叫“元旦” 。 “元”者始也, “旦”者晨也, “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 ,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在我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汉族的春节,庆祝活动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告结束。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过腊八、过小
41、年、扫除、守岁、包饺子、挂年画、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腊八节。周代夏历十二月,有猎禽兽以祭祖先的风习,叫做“腊” 。自秦代起,把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十二月初八就称“腊八”了。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这天就算开始了。每天这一天,人们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 (又称腊八饭) ,据说是含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相传,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的儿子乔答摩悉达多(即后来的释迦牟尼)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苦恼,且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 29 岁那年,便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一天,他来到尼连河的附近,因过度劳累和饥饿昏倒在地。
42、有一位牧女看见了,便把身边带着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煮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粥汤,顿觉精神振奋,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由于他是释迦族人,佛教徒们便把腊八节称为佛道的“成道节” 。此后,佛寺常于“腊八”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宋代吴自牧撰的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的诗句,说明了这一点。到明代,腊八粥已是皇帝赏给朝中大臣的节令佳食。到了清朝, “腊八粥”已极为普遍,连皇帝、皇后等上层人士也煮腊八粥了。雍正皇帝将北
43、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后,每到农历十二月初八,命人在宫内万福阁等处,大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叭诵经,然后把粥分给王公大臣品尝食用。后来民间亦争相效仿,全家聚食,馈送亲邻,腊八粥已是人人皆喜欢的小吃了。腊八粥又叫“七宝粥” , “五味粥” 。最早的腊八粥只是用红小豆来煮。后来,就不大一样了。周密的武林上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 ”在燕京岁时记时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这样的腊八粥,当然是色味俱佳了。腊八粥用料各地略有不同,
44、近年来,有的地方添加粘秫米、珍珠米、薏仁米,也有的放百合、白果、莲子、绿豆、龙眼肉等,更配以蜜饯果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在西北有的地方亦有用羊肉的,陕西有的地区还喜用八种蔬菜做成臊子,浇在面条上食用,谓之“腊八面” 。潼关一带则放辣椒油,以驱寒气,并取“辣” “腊”谐音,当地称喝“腊八汤面” 。东北哈尔滨等地,还有吃“腊八蒜”的。北京一带则还有将腊八粥冻好后逐日取食的习俗。北京儿歌中唱道:“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时至今日北京、东北、胶东、皖中等地,以及江浙沿海,西北的一些地区,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随着
45、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色香味形俱佳的腊八粥,实际上已成为有趣的节令小吃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 。这一天,旧时民间有“祭灶神”的习俗。腊月二十四日,掸尘扫房子。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清选家具,拆洗被褥。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这就是守岁。春节吃饺子,在喜庆团圆和吉利的意思。我国北方人民,习惯于包饺子吃。饺子,古时称馄饨、角子、银元宝。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年画中,要以门画起源最早。宋代,出现了木版年画。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多以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等主要内容。题材有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春联
46、,又名对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春随着的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多到五百多字。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等,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一般来说,创作春联有四方面的要求:一审字数要相等,二是结构要相同,三是词性要相当,四是平仄要相协。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每月都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个带五的日子。初五是开头的一个五,故叫端五。午,属十二支,农历十一月为子月。五月恰逢午字,故五月有午月之称。五、午同间,五、五相重,所以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各地习俗不同,端午还有午日节、地腊节、天中节等名称,它的由来说法有,纪念屈原。传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
47、贮米祭之。第二,图腾说。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第三,夏至说。认为,端午节起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依据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船、饮雄黄酒、悬艾和菖蒲、除尘避邪、系长命锁。粽子,古代谓之为角黍。角黍最早是出现在我国的北方,主要用来祭祀祖先。把南方的筒粽与北方角黍统称为粽。民间粽子的形状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九子粽等。著名粽子有北京粽子:形状为三角形或斜四角形。多数用大黄米和红枣、豆沙为馅,少数也有采用果脯的。苏州粽子:形状长而细,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嘉兴粽子:矮壮长方,像个枕头。嘉兴粽子
48、有火腿粽子、豆沙粽子、八宝粽子、鸡肉粽子。宁波粽子:浙江宁婆粽子为四角形。有红枣粽子、赤豆粽子、碱水粽子等。代表品种是碱水粽子。广东粽子:为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状如锥形。寒龙船始于长江下游的吴越、楚等地。龙舟比赛的方式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上下长江。龙舟沿江河前进,顺流或逆流比赛。另一种叫南北分江。比赛的龙舟要往返于江河两岸,直到分出胜负为止。乞巧节民间将农历七月七日称为乞巧节。乞巧节有地方流行少女用七根线和七枚绣花针在月下穿针、绣花的习俗。在广州,每逢七夕,人们都会陈列瓜果及各色香花、化妆品,在月下拜祭织女。七夕乞巧,除穿针乞巧外,还有做乞巧果的习俗。乞巧果分花瓜和巧果。花瓜是雕刻各种花纹、花
49、样的瓜果。巧果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清明节清明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我国的清明节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后。从节气来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在黄道上不同视位而置定的。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佳节,人们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放风筝等习俗。扫墓就是墓前祭祀祖先。踏青古代叫探春、寻春。风筝最早是用来传递信息,唐代风筝成为达官贵人所喜欢的一种娱乐品。元宵节我国传统元宵节是指农历正月十五夜,它又称上元节、灯节。这是沿袭道教的陈规。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汉文帝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元宵节期间,有张灯、吃元宵、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跑竹马、跑旱船的风俗。花灯最早只有宫中和京师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门口挂几盏灯,借以炫耀门楣。吃元宵,有一家团圆和睦之意。元宵从制作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不带陷儿的,另一种是带馅儿的。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它带汤吃、或炒吃、油氽和蒸吃。制作元宵的风味,有劳有素,有甜有咸,有酸有辣。就以最普通的桂花酒酿元宵来说,入口甜蜜、喷香;油炒元宵酥松爽口,以豆沙、猪肉白糖、芝麻、桂花、果仁组成的五味元宵,制作精巧;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到了南宋,谜语变成元宵节里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