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0 年青海西宁高二检测 )下图中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的是 ( )A BC D解析:选 B。该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在光反应中有 H2O 的光解产生H ,同时合成 ATP 和 NADPH;在此过程中有叶绿素 a 的电子得失。2光反应阶段,光能被吸收、传递和转换,最终以活跃的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哪些化合物中( )ATP C 6H12O6 NADPH NADP A只有 B只有C和 D和解析:选 C。光反应中,转换的光能都能以活跃的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 ATP 和 NADPH中。3在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的最终来源和最终受体分别是( )A水和 CO2 B叶绿素 a 和 NADPHC水和
2、 NADP D叶绿素 a 和 NADP解析:选 A。光合作用过程中,水 为最初的电子供体,首先通过光反应转移到 NADPH中,然后经过暗反应 NADPH 将电子对转移给了 CO2。不要将光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与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的转移相混淆。4在叶绿体中,NADPH 和 NADP 的运动方向是( )ANADPH 与 NADP 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NADPH 与 NADP 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CNADPH 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 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DNADP 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H 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解析:选 C。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
3、暗反应阶段中碳的还原所需要的NADPH 是光反 应阶段中利用 NADP 合成的,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此题还 可适当拓展,比如 ATP、ADP 的运动方向及 C4 植物中它们的运动方向等。5下列有关 C4 植物和 C3 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C 4 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无基粒的叶绿体BC 3 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无基粒的叶绿体CC 3 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DC 4 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解析:选 B。C3 植物叶肉细胞含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无叶绿体。C 4 植物叶肉细胞含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含无基粒的叶 绿体。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
4、确的是 ( )A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能吸收和转换光能B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为暗反应既供氢,又供能CC 4 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无基粒,不能完成暗反应D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照,但光照过强可能降低植物光合速率解析:选 C。C4 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无基粒,但是可进行暗反应:C 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释放出一个 CO2,进行 C3 固定途径和还原过程。7(2010 年贵州贵阳高二检测)将长势、质量相等的玉米和小麦幼苗分别种植在质量相等的两个小容器的完全培养液中,如图所示,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用一个大型玻璃罩罩住此实验装置,几天后发现天平开始向玉米一边倾斜。造成质量不平衡的主
5、要因素是( )A水 B阳光CCO 2 D矿质元素解析:选 C。考查 C3 植物和 C4 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玉米属于 C4 植物,小麦属于 C3植物,与 C3 植物相比, C4 植物的 优越性在于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 CO2进行光合作用。当玉米和小麦放在同一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内时,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 钟罩内 CO2 越来越少,当CO2浓度低到一定程度时,小麦无法 进行光合作用,而玉米可以继续光合作用,这样玉米的质量继续增加,造成天平向玉米 这一边倾斜。8下列不是以直接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措施的是( )A合理密植 B间作套种C改种单季稻为双季稻 D中耕松土解析:选 D。光能利用率
6、是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占照射到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提高光能利用率,包括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面积三方面。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都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改种单季稻为双季稻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而中耕松土是加 强根的有氧呼吸, 产生充足的 ATP,以促进矿质离子的吸收。9(2010 年北京西城高二检测)能够提高温室栽培植物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转换成的稳定化学能/吸收的光能)的措施是(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B用生物防治法替代农药C适当提高种植密度D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解析:选 D。光合作用效率是指光合作用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吸收的光能,通常用“CO2 mg
7、/(dm2h)”的吸收量来表示,适当延长光照时间、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用生物防治法替代农药与光合作用效率无关。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10如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 CO2 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BC 3 植物比 C4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CC 4 植物比 C3 植物光能利用率高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解析:选 D。玉米属于 C4 植物,水稻是 C3 植物。根据图示,两条曲线均呈正相关走向,水稻曲线的饱和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较玉米低,故水稻
8、比玉米光能利用率低。水稻和玉米均为阳生植物。11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某种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理活动主要是在_( 细胞器)中进行的。(2)图中字母 C 代表的物质是_。(3)需要消耗物质 A 和 B 的生理过程 的名称是_ 。(4)如果在该细胞器基质中的酶因某种原因而被破坏,则这一生理过程的两个阶段中,最先受到影响的阶段是_。(5)绝大多数色素能吸收和_光能,部分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还可将光能转换成_能,上述过程发生在_阶段。(6)写出与物质 B 有关的反应式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涉及物 质转化和光能 转换。光能在叶 绿体中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
9、能,活跃的化学能再转换成 稳定的化学能。前两阶段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后一阶段发生在暗反 应阶段。答案:(1)叶绿体 (2)(CH 2O) (3)CO 2 的还原 (4) (5)传递 电 ( 或光反应) (6)NADP 2eH NADPH 酶 12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关闭,C 4 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 CO2 进行光合作用,C 3 植物则不能。(1)取自热带不同生活环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 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 CO2 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别乙植物是 C3 植物还是 C4 植物的实验。原
10、理:_。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给予_等条件培养。连续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状况。预期结果:_。_。对结果的分析:_。(2)对于以上的分析,用显微镜从形态学方面进一步验证。方法:制作乙植物的叶片过叶脉横切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结论:如果视野中看到_,乙是 C3 植物;如果看到的是_,则乙是 C4 植物。(3)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颗粒,却看不到淀粉粒,这一操作过程的错误是_。答案:(1)原理:在高温、干旱和强光照下,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密闭钟罩内 CO2 浓度逐渐降低,C 4 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 CO2 生长良好,而 C3 植物不能方法:高温、强光照和干旱预期结果:乙植物与甲植物生长状态相似 乙植物逐渐枯萎,而甲植物依然健壮 对结果的分析:若出现第种情况,乙植株为 C4 植物,出现第种情况,乙植株为 C3 植物(2)没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有 “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有叶绿体(3)绿色叶片应该先在热的酒精中脱去叶绿素,再去染色、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