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大众传播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八)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是建立在何种传播层次上的()A. 人际传播B. 群体传播C. 组织传播D. 大众传播答案:C2. “前台的行为”和后台的行为是谁提出的 ()A. 麦克卢汉B. 英尼斯C. 戈夫曼D. 梅罗维茨答案:C3. 大众传播对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属于()A. 短期的预期效果B. 短期的非预期效果C. 长期的预期效果D. 长期的非预期效果答案:D4. “沉默
2、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 ()来影响和制约舆论。A. 意见领袖B. 意见环境C. 议程设置D. 两级传播答案:B5. 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 的作用而骤然间声名大噪。A. 霍克海默B. 默多克C. 阿道尔诺D. 马尔库塞答案:D6. 下列经典性研究成果,直接来自新闻学的是()A. 卢因的 “群体动力学”和“场论”B. 李普曼的舆论C. 拉斯韦尔对战争宣传的分析D. 盖洛普对舆论调查方法的改进答案:B7. 集中反映个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的是()A. 自我传播B. 亲身传播C. 人际传播D. 群体传播答案:A解析:(P
3、9 ) 自我传播是传播学对信息范围进行研究的第一个层次,它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人际传播也称亲身传播,群体传播也称团体传播。8. 下列曾经对选举投票行为进行调查的是()A. 李普曼B. 拉斯韦尔C. 拉扎斯菲尔德D. 霍夫兰答案:C9. 弗洛姆认为最重要的社会过滤器是()A. 语言B. 逻辑C. 社会禁忌D. 法律答案:C10. 大众传播最为显露的功能是()A. 说服功能B. 雷达功能C. 娱乐功能D. 社会动员功能答案:C11. 在传播学的众多研究成果中,学说最为奇特、怪异和深刻的是()A. 施拉姆B. 梅罗维茨C. 麦克卢汉D. 戈夫曼答案:C12. 批判学派中最有实
4、力的是()A. 经验学派B. 法兰克福学派C. 柏林学派D. 巴黎学派答案:B13. “编码与释码”理论的提出者是()A. 霍尔B. 萨尔瓦焦C. 贝尔D. 罗杰斯答案:A14. 下列属于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观点的是()A. 媒介即讯息B. 感觉的平衡C. 偏倚空间的偏倚时间的D. 情境决定论答案:D15. 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及其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这种看法出自()A. 社会分类论B. 个人差异论C. 社会分化论D. 社会关系论答案:B16. 批判学派引起的学界革命的直接策源地是在()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加拿大答案:C17. 1960 年, ()在大众
5、传播效果一书中,对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概括。A. 卡兹B. 布鲁姆勒C. 克拉帕D. 凯尔曼答案:C18. 下列不属于线性模式的是()A. 拉斯韦尔模式B. 布雷多克 7W 模式C. 申农-韦弗模式D. 德福勒模式答案:D解析:(P47) 传播过程基本模式可分为三大类: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A、B、C 均属传统的线性模式,D 项为控制论模式。19. ()特别适用于调查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A. 整群随机抽样B. 多阶段随机抽样C. 偶遇抽样D. 定额抽样答案:B20. 下列关于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信息的物质载体B. 指说事物的标志C.
6、即事物本身D. 作用在于以特定的形式反映概念和意义答案:C21. 对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的是()A. 卢因B. 布鲁姆勒C. 霍夫兰D. 曼德尔答案:C22. 当前,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 默多克B. 戈尔丁C. 哈贝马斯D. 阿特休尔答案:C23. 1946 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A. 施拉姆B. 拉斯韦尔C. 卢因D. 拉扎斯菲尔德答案:B24. ()在我国被很多人称为典型调查。A. 偶遇抽样B. 判断抽样C. 雪球抽样D. 定额抽样答案:B25. 在网络时代,社会信息传播中信息把关方式的改变指的是()A. 把关现象
7、在社会上全然消失B. 把关操作变得更为简单C. 把关仅依靠技术手段完成D. 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把关答案:C26. 下列曾对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总统选举进行研究的是()A. 施拉姆B. 拉斯韦尔C. 拉扎斯菲尔德D. 麦克卢汉答案:C27. ()认为大众传播过程反映了“语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 。A.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B. “沉默的螺旋”假说C. “知识沟”假说D. “编码与释码”研究答案:D28. 下列属于创立系统论的是()A. 贝塔郎菲B. 申农C. 维纳D. 布里渊答案:A29.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A. 认知层面B. 心理和态度层面C. 理解层面D. 行动层面答
8、案:A30. 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A. 双向沟通B. 多向传递C. 单向流动D. 循环往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 传播过程的要素包括()A. 传者B. 受者C. 信息D. 媒介E. 效果答案:ABCD2. 口语传播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A. 缺乏亲切感B. 传播距离有限C. 不利于信息的保存D. 传播范围有限E. 表达不自然答案:BCD3. 下列属于政府操纵新闻的有()A. 封锁消息B. 新闻发布会C. 制造伪事件D.
9、干涉编辑工作E. 处罚刊登假新闻的报刊答案:ABCD4. 麦克卢汉以媒介对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A. 口头传播时期B. 文字印刷传播时期C. 电子传播时期D. 网络传播时期E. 自由传播时期答案:ABC5. 超出人们意愿的大众传播影响属于()A. 隐性功能B. 显性功能C. 功能失调D. 正功能E. 虚化的媒介环境答案:A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 问卷调查法答案: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一种搜集资料的工具,它的内容是将调查目的和调查要求具体化为一系列有机联系着的提问项目和可测指标,以便进行相应的定性和定
10、量分析,研究和确定各种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2. 游戏说答案:游戏说: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力图用“游戏说”去解释个人的传播行为。他认为,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则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3. 人际传播答案: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为亲身传播,它还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的则包括群体传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4. 休眠效果答案: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
11、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霍夫兰称之为“休眠效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 人际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答案:答:人际传播的特点不仅在于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现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减少自我估价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2. 受众选择性心理包括哪些环节?答案:答:(1)选择性接触 (注意)。这是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有的内容并对它们做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
12、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兴趣,有选择地使用媒介,有舍弃地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2 )选择性理解(解释) 。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所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 )选择性记忆。这是选择性因素在大众传播信息通道上设下的最后一关。受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其他媒介信息则被从记忆中排除出去。3. 如何控制信息流量?答案:答:一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么。主要有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社会思想意识、传播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的差异等。另
13、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具体地说,当信息超量时,要实行负反馈,即根据信息输出后的反馈信息,减少后输出的同类信息或改变其方向。相反,当信息低量时,要实行正反馈,即后输出的信息要和原来输出的信息保持同一方向,使总的信息量输出得到不断加强。4. 什么叫受众?受众接触媒介讯息的基本动机是什么?答案:答:受众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广大受众共有的基本动机包括以下四种:(1)消遣娱乐。这是广大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动机之一。受众往往首先视大众传媒为消遣娱乐的工具。(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寻求各种信息,是受众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又一重要动机。受众往往根据自
14、己的心理需要来使用媒介。通过接触媒介信息,受众可消除心理上的疑虑、寂寞等不良感觉,心理上得到安慰、鼓舞,或能满足猎奇心理。(3)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当前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许多受众成员常受求知欲的驱使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大众传播媒介是联系社会的桥梁,它们把受众成员同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大众传播的内容可以成为社交中的话题。5. 传播学界对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提出了哪些解释?答案:答:(1)认识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人们有意识地
15、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2)实用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记住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种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维护人的心理平衡也是信息的用途之一,追求心理平衡也是受众的一种心理上的需要。(3)可获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影响受众有选择性的传播行为的,是信息的可获得性。受众成员往往选择那些最易获得、最易吸收的传播内容,并且由于某些信息易于获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特殊理由拒不接受而记住
16、了这些内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 小题 9 分,第 2 小题 14 分,共 23 分)1. 试述传播活动的演变和社会需求以及科技发展的关系。答案:答:人类的传播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而不断演化、发展。在语言产生之前的漫长的原始社会里,原始人靠动作、表情、吼叫等交流简单有限的信息。劳动中的分工协作产生了进一步交流的需要,渐渐地语言产生了。语言对自然界的万千事物进行了高度的抽象,人们所能够交流的信息大大增加。语言传播必须是在面对面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传播方式是多通道的、多样化的,对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是并用的。随着文字和造纸术的发明,信息的传越过了时空障碍。印刷术
17、的出现,使信息的复制变得简单易行,极大地扩大了人类分享信息的能力。文字发明之后,视听两种传播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沟通以视觉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广播、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体出现了,听觉和视觉通道重新合为一体。如今,网络传播又以其实时、互动、多媒体、个性化等特点,开辟了传播史上的新的时代。总之,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需求呼唤着更先进的传播工具,科技的发展为新的传播媒介的诞生提供了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日益复杂的社会相适应的先进传播方式才一步步发展起来。如今,传播活动正朝着复杂化、多样化、多层次和日益改善的方向发展。2.
18、 论述网络媒体给传统大众传播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答案:答:在传统的大众传媒业,三大传媒各有优势和缺点。报纸以理性和深度分析见长,且易于保存,但只能提供平面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广播时效性和现场感较强,但只能提供声音信息,且只能顺序收听,难以保存和查阅。电视虽然声像俱全,冲击力和现场感强,但也和广播一样,只能顺序收看。而新兴的网络传播,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的优势,声像俱全、图文并茂,实时、互动,接收灵活,容量无限,检索性强,保存性好,使传统媒体相形见绌。电脑网络凭借上述优势跻身于社会信息传播业之中,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冲击。传统媒体只有认真研究,找准自己的定位,扬长避短,才能在网络时代保住
19、自己的一席之地。电脑联网业给传统的大众传播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有发展的新机遇。网络的共享性、多媒体、时效性、容量的无限性、传播方式的兼容性等特点,使它具有包容大众传播活动的巨大潜能。这为大众传媒机构利用网络改进自身的工作,谋求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条件。利用网络的优势,报刊业可以提高新闻时效性,做到重大新闻随到随发,滚动播出。网络版报纸还可开辟印刷版没有的服务项目,比如把印刷版由于版面或其他原因不能用或不便用的稿子放在网上,扩大信息的容量和深度。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报纸还可以定期组织编辑或专栏作家上网与读者交流。还可以根据每一位读者的个性和喜好,为他提供专门度身定做的新闻和信息。还
20、可以为读者提供免费邮箱、免费布告栏等服务。网络版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信息检索功能,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甚至很多天以前的信息都变得有用,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更加有用。对电台、电视台来说,可以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不受版面和播出时间限制的优势,既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新闻、体育、财经、气象等方面的信息,又给很多重要新闻配上大量相关背景资料,而且网站和有关站点相链接,使受众对新闻事实可进行进一步了解。同时,在网上放置节目时间表和主持人介绍等栏目,也是为传统媒体自身做宣传。广电媒介上网,最大的市场还是音频、视频点播和交互式广播、电视这一块,相信这将是未来娱乐节目的发展方向。总之,网络传播对于传统传播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时代的命运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网络传播特性的把握和利用程度。正是看到了网络传播的巨大潜力,目前,大众传播媒介纷纷在网上开辟第二阵地,谋求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