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暴雨中,挺起坚强脊梁.doc

上传人:w89153 文档编号:8765774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暴雨中,挺起坚强脊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暴雨中,挺起坚强脊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暴雨中,挺起坚强脊梁-记抗洪抢险中的基础共产党员一名党员一面旗。 6 月 9 日以来,我省南部连降暴雨,多个市县灾情告急,截至 18日,仅黄山、宣城、池州、安庆累计受灾人口就逾 200 万人,转移安置群众 10 余万人。危急关头,广大党员冲在前头,舍身忘家,在险情最严重的地方坚守,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挺身,在肆虐的洪水面前,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坚强的“钢铁长城” 。“我们能够安全转移,多亏了村里的党员干部”湍急的山洪短短 40 分钟就漫过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水深近 2 米,但未造成 1 人伤亡。在流口村采访时,村民们对记者感叹说:真是“奇迹” ,我们能够安全转移,多亏了村里的党员干部

2、!6 月 10 日凌晨 3 点多,流口镇流口村共产党员、村妇女主任张秀珍忽听到屋外巨大的水声,握着手电筒往外一看,发现水已快进家门,再往远处一照,已是一片汪洋。张秀珍不顾大水已经冲入家中,立即冲进雨中,趟着齐腰深的洪水,挨家挨户紧急通知群众撤离。好几次,张秀珍跌倒在越来越湍急的洪水中,但她没有后退半步。 “大家不要慌,往后山菜园撤! ”“清点一下,看看是不是到齐了! ”村民们说,至今还慌,往后山菜园撤!”“清点一下,看看是不是到齐了! ”村民们说,至今还记得那晚,张秀珍一家家奔跑的身影,一声声急切的叮嘱。在抗洪一线,当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共产党员总是义无反顾,用一腔热血无畏保卫着人民群众的

3、生命安全。6 月 14 日夜,接到上级紧急转移群众命令时已是晚上 8 点 25 分,宁国市西津街道罗溪村党总支书记、民兵营长施和平正在家中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没有丝毫犹疑,施和平冲出家门,紧急集结全村党员干部和民兵骨干,赶到灾害易发点海山村民组组织转移。不少村民不愿离开,施和平带着党员和民兵骨干,苦口婆心做工作,一直忙到晚上 12 点,终于将 70 多户 200 余名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点。仍不放心的施和平又冒着大雨和山石随时可能滚落的危险,回去检查。在路边,发现屠成根老人担心家门没锁,正从安置点返回家中,施和平赶忙拦住,苦心劝说,总算把老人送回了安置点。紧接着,又传来河道决口的消息。没来得

4、及喘口气,施和平就带着党员和民兵应急分队赶去堵决口,在黑暗的大雨中奋战几个小时,终于遏制住水势。此时,天色已经大亮,一夜辛劳的施和平顾不上回家看一眼,又去海山组巡逻。“党员、干部真是没话说。 ”6 月 19 日上午,记者来到罗溪村安置点,李冬香大娘感激地说。她告诉记者,每天晚上都看到镇、村党员干部们守在最危险里踏实得很。“最危险的时候,共产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6 月 18 日下午 3 点,在暴雨和洪水持续冲刷之下,岳西县冶溪镇联庆村和平组黄琅河突然决口,村支部书记方昌志闻讯带领巡查队员赶往现场。此时,附近 20 亩农田已是一片汪洋,不远处,一条公路和近 200 亩农田也危在旦夕。 水流越来越急

5、,决口越来越大。村委会副主任赵方明第一个跳入急流中,其他人也纷纷跟上,打桩、捆竹子,齐腰深的洪水中,站立都十分困难,抢险队员们镇定自若。周围群众得到消息,也纷纷赶来。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有的群众跳入水中疏通河道,有的全力投入沙袋装运,有的挨家挨户收集尼龙袋,不到 2 个小时,河堤决口被牢牢堵住,受淹的水稻也渐渐露出水面。“最危险的时候,共产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 ”东至县龙泉镇高岭村村民对记者说。6月 19 日深夜,天色昏暗,东至县龙泉镇水库山塘检查组仍在冒雨巡查。走到高岭村石板冲山塘时,巡查人员发现溢洪道右岸山体突然滑坡。滑坡体约 200 多立方米,导致溢洪道被堵,无法正常溢洪,如不及时排除险

6、情,水位将迅速上升,危及大坝安全。大坝的附近,是 400 多亩农田,不远处,有十数户村民。听到消息,高岭村普通党员李德火立即带领应急队赶往现场。顾不上湍急的水流,56 岁的李德火往身上系了根绳子,奋不顾身跳下溢洪道。在他的带领下,其他队员也纷纷跳下,一锹一锹,奋战 4 个小时,终于在淤塞的泥土中挖出一条沟来,让洪水暂时有了出路。为了彻底排除险情,已是精疲力竭的李德火一边在现场值守,一边喊来挖掘机。奋战到翌日 6 点,溢洪道终于打通。望着缓缓下降的水位,李德火才舒了一口气。“这些天来,他们为了大家风里来雨里去”6 月 18 日,宣城的雨下了几乎一整天,朱茂林也忙活了一整天。下午 6 点半,记者在

7、宣州区沈村镇双塘村的圩堤上见到他时,朱茂林满脸泥污,正举着电锯清理杂树。虽然裹着雨衣,但浑身早已湿透。朱茂林是双塘村殷村组一名普通党员,负责排涝站的运转和维护。 10 多天来,宣城连降暴雨,作为村里唯一精通排涝机械的行家,朱茂林天天泡在站里。随着圩区内涝渐重,宣州区水务局决定给排涝站紧急增调几台排水泵,从 17 日上午到 18 日傍晚,朱茂林没合过眼。白天调试变压器,清理排水渠和圩堤杂物;晚上在控制房的小竹床上,守着四台轰鸣的排水泵直到天亮。 “排涝站离不了他。 ”沈村镇党委书记冯其云告诉记者,朱茂林家中有十几亩田,正是播种的时候,再延误稻种就要坏掉。为了排涝,朱茂林把家事丢在一边。 “没办法

8、,排涝站关系到 3 个乡镇,不在这儿守着,出了问题淹的不是一点。 ”责任面前,朱茂林的回答朴实而坚定。“这些天来,他们为了大家风里来雨里去。 ”这是记者在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凤凰村采访时,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价。 6 月 19 日下午 4 点,记者在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凤凰村见到村支书王建军时,他满眼红丝,神情憔悴。刚刚过去的 30 多个小时里,他只睡了 2 个小时不到。 18 日,池州暴雨如注,一整天的时间,王建军都在村里到处巡查,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给大家送水送饭,说服大家安心在安置点避灾。到了晚上,雨越来越大。王建军放心不下村里众多的山塘、水库,又打着电筒,冒雨巡堤。漆黑的夜里,风大雨急,电筒微弱的光根本照不清道路。更危险的是,几个水库都在山上,不少路段的积水已近一人深,道路无法通行,要上去,只能绕行布满荆棘、杂草的小道。王建军带着两名党员摸黑前行,一夜之间,硬是将全村的山塘水库不停地来回跑了 4 遍。到天亮,王建军才稍稍放下心来,一转身,又跑到灾民安置点去查看。一直忙到午后,已经 30 多个小时没合眼的他,才躺在条凳上草草睡了一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