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为智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763776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智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为智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为智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为智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为智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为智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主题活动教学设计一、教学活动目标及活动重点1、认识创造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2、了解、掌握想象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创新意识。二、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图片、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集体讨论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澄清模糊认识);3、活动探究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一系列活动,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认识创造的潜能;同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教学准备PPT课件、活动道具(蜡烛、火柴盒、大

2、头钉、木板、白纸、铅笔)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一、广告图片和故事导入1. 广告图片2. 律普曼的故事(导语) 人的创造力并不是天生的,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有勇气,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并用心去锻炼,你也能走进创造的殿堂,体验创造的快乐。通过图片和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营造轻松的氛围。讲授新课:活动一: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2、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有创造力1、考考你的想象力2、怎样破除思维定式(1)逆向、发散思维发愁的母亲、脑筋急转弯;(2)独特性思维把木梳卖给和尚;(3)敢于质疑司马光砸缸。通过故事、脑筋急转弯等生动活泼的事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破

3、除思维定式的方法。活动二:思维大考验把全班同学分成810人一组开展活动合作探究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三、思维大考验分组,动手动脑,考考大家的想象力第一题:用 14根火柴,摆了两只倒扣着的杯子,只要动五根火柴,就可以让杯子的口倒过来,该怎么动呢?第二题: 如何用 1根蜡烛、一个图钉、1盒火柴,把蜡烛点燃并固定在教室直立的墙壁上!第三题:头脑风暴:这个图形像什么?你说出的越多,证明你想象力越丰富。第四题:奇怪的等式,如何成立?4-3=59=4=1第五题:怎样用一笔画出四条连续的直线,将这九个点连接起来?活学活用,展开创意的翅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打破常规,跳出思维的定式,发散思维。学

4、生通过探索学习,体验活动,学会创新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人人皆是创新之人。学会认真、细致观察事物。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分享总结 总结提问: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1、发挥想象力,敢于大胆提出质疑和设想并付诸于行动;2、努力打破固定思维方式,采取逆向、发散思维等方式思考问题;3、勤于思考,懂得及时跳出思维的怪圈。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并不全由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多与少而定,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敢于创新的思维和勇气。同样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也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学习者。生活才会因为创造而精彩,因精彩而快乐。课后练兵场

5、四、更上一层楼1、用两只鸡蛋做一道菜,再用诗句给菜取个名,该如何办?请同学们设计一道菜肴,写清做法,取好名字。2、假如动物也具有与人类相仿的思维能力,那么地球上的情形将会怎么样?课后巩固练习课后反思 本次课程的内容为“为智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创造是应用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最后组合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某些发现并不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列或是前人已经发现的成果,但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却是十分有意义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去设计的: 1 、设计,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精心设置课堂诱导,激

6、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提出扩散性问题,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求索,独创,发散性思维等学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性。 但是本节课也有一些遗憾,由于时间只有一节课,所以在理论知识上的讲解并不多,没能把实践上升到一个理论的层次,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创新性思维。总之,“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没有止境的,他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为智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主题活动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为智

7、慧插上翅膀想象力训练主题活动。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1、说课程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和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本课围绕创造性思维展开训练,主要包括自信心、多角度思考问题、质疑善问、幽默乐观、发散性思维、丰富想象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和初步感受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认识创造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2、了解、掌握想象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创新意识。三、说教法古语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就是告诉我们要抛弃“书本定势”的影响。前人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8、教训通过书本记载的方式传递给后人,使后人得以继承丰富的智慧之果,不必事事从零开始。诚然,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但不是说知识越多的人创新能力就一定越强,有时旧知识甚至干扰创新成果的产生。正如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因为书本往往反映的是一般性的规律,是以往知识经验的总结,与客观现实之间常常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处理问题时,如忽视这种差距,无视实际情况,就会出现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一败涂地的情况。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图片、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

9、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集体讨论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澄清模糊认识);3、活动探究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一系列活动,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认识创造的潜能;同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四、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五、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在这节课的教学过

10、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新课:(3 5分钟)由广告图片和故事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35 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课程的重点,明了地分析课程的难点。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课程内容中的可操作性,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积累、加工、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 5分钟)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

11、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创新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4、布置作业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难以程度不同的两道题目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树立自信心和“减负”的目的。课堂作业:1、用两只鸡蛋做一道菜,再用诗句给菜取个名,该如何办?请同学们设计一道菜肴,写清做法,取好名字。2、假如动物也具有与人类相仿的思维能力,那么地球上的情形将会怎么样?六、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教学策略的选用(1)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创新性思维这部分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生

12、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

13、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结束: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说课教师: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 刘艳丽2015年 5月 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