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鼻喉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医疗环境,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提高科内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二、目标通过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的推行,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立明确的职责权限,相互监督与制约,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制度化,设施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1、成立院科两级考核管理组织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员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科内结合本科业务工作实际制订诊疗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督促贯彻执行。
2、对医疗、护理、医技、功能、教学科研、病案质量实行全面综合管理。2、建立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科内质控小组对本科医疗质量进行指导考核,形成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质量检查考核小组,科室质控组三级质量管理考核体系。3、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同时负责病案管理、药事管理、感染管理、输血管理、医疗事故预防等相关事务工作。四、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1、严格依法执业,建立准入制度, 对人员、器械特别是置入性器械、新业务、新 项目的准入管理, 规范各类人员执业范围,严禁跨专业收治病人。2、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加强医疗环节管理,科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小组要认真负责,严把医疗每一个环节质量关。3、严格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重点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执行。五、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认真落实医疗垃圾的收集与销毁工作,核对传递染病上报情况,检查各种感染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六、定期组织 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规,学习业务知识抓好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严抓“三基”“三严” 强化训练,达到人人过关,将 “三基”“ 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 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七、建立缺陷管理制度各个医疗环节严把质量关,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立业务人员技术缺陷档案。耳鼻喉科2013 年 3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