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情况说明.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87560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情况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情况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情况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情况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情况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情况说明开都河是巴州境内最大的一条内陆河,被誉为巴州的“母亲河” ,发 源于中天山腹地的巴音布 鲁 克,流经大、小尤鲁都斯山间盆地、峡谷以及焉耆盆地,注入博斯腾湖。河道全长567 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 35 亿立方米,流域地下水可开采量 5.8 亿立方米,干流水能蕴藏量 140 千瓦,为新疆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开都河与从博斯腾湖流出的孔雀河构成面积达 6万平方公里的开-孔河流域,流域内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占到全州的 80%以上。这里有我国第一大亚高山高寒草甸草原- 巴音布鲁克草原,草原 总面积 2245.9 万亩,大小河流 40余条,天然湖泊众多,是博斯腾湖

2、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地。草原上还有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天鹅保护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巴音布鲁克也是伊犁河、乌鲁木齐河、库车河等南北疆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是维系伊犁、昌吉、巴州、阿克苏等 8 地州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支撑。其生态环境对巴州乃至全疆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巴州党委、政府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 地大势强 、富饶秀美、平安和 谐” 三大目标,高度重视开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后颁布了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条例、 开都河源头暨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保护条例等规章制度,依法实施草原生态建设和博斯腾湖污染防治。在开都河上中游区域积极推行水

3、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实施了退牧还草、生态移民搬迁等措施,巴音布鲁克草原大小尤鲁都斯盆地总体生态状况保持良好态势,经监测,2007 年开都河上游段水质达到国家类地表水标准。开都河流域中下游初步建立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开展生活、工业污水防治;通过加快灌区节水改造,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兴建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不断加大开都河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开始实施开都河中游梯级二库九级水电站的建设,目前已建成南疆地区最大的水电站察汗乌苏水电站,发挥发电和防洪作用。开都河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上朝着良性发展的轨

4、道前进。二、存在的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及历史原因,以往不突出的矛盾开始显现,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开都河水源地高山草原退化严重,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有所下降。2007 年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面积达 800 万亩,占总面积的 35.6%,其中,小尤鲁都斯草场已有 81.9%的草地退化。牧草覆盖率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 75%下降至 45%。巴音布鲁克草原呈现沙化、退化和盐碱化的态势。其主要原因:一是超载放牧,草畜矛盾突出,草场保水蓄水功能下降,草场下垫面沙化加剧。巴音布鲁克草原理论载畜量为 113.66 万绵羊单位,实

5、际放牧量为 253.08 万绵羊单位,超载达 100%。大量牲畜粪便使水源地含氮量增加,加重了水源污染风险。二是草场鼠虫灾害加剧,有害杂草加速蔓延。一种严重抑制牧草生长的有害杂草马先蒿面积已达 35 万亩,且以每年 5万亩的速度蔓延,目前尚无有效根治办法。三是在草原上进行的道路建设、旅游或矿产开发过程中,机动车随意碾压破坏草场现象仍有不同程度发生。(二)开都河上游区域仍建有污染较重企业,威胁流域环境安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片面追求产值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加之历史原因,一些钢铁、水泥、石灰加工等相对污染较重的企业生产地仍然建在开都河上游地域。如位于和静县黄水沟狭长河谷区内的金特钢

6、铁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达 72 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 1850 吨,这些污染物容易进入水源,随着今后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必将对开都河水环境形成威胁。(三)开都河下游区域注入博斯腾湖水源锐减,水质下降,区域内土地盐渍化问题突出。2007 年开都河年径流量比 10年均值减少 11.7%。由于来水量减少,博斯腾湖大湖容量由2003 年的 86.5 亿立方米减至 2007 年的 65 亿立方米。开都河下游区域的农田排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不同形式进入博斯腾湖,致使博斯腾湖矿化度逐年提高,周边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对博斯腾湖水环境功能造成严重威胁。流域内焉

7、耆盆地地下水位普遍偏高,耕地盐渍化面积超过 30%。由于博斯腾湖供水不足,加之开-孔河流域工农业生产用水及人为开荒用水的增加,孔雀河下游长期断流,流程已由原来的 792 公里缩短到 395 公里。(四)开都河流域环境污染存在潜在风险。巴音布鲁克区至今生活污水尚未建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流域内各县市未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水仍处于直排状态;库尔勒市也未健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流域内部分企业污水排放不达标。 (五)开都河流域部分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属不清,管理体制不顺。兵团与地方在环保执法、环境监督管理、对区域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未能协调统一,存在利益矛盾。三、对策建议开都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开

8、发利用是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到巴州乃至全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统一思想,统筹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一)尽快制定并科学实施流域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尽快制定出一个涵盖工业、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生活、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开都河流域生态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治理的总体规划,加大博斯腾湖污染治理,并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鉴于开都河流域对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建议自治区参照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将开都河流

9、域总体规划项目列入国家大江、大湖、大河治理项目中,申报国务院,争取国家专项治理资金,同时协调自治区水利、国土资源、交通、环保部门对规划中条件成熟的项目给予支持。(二)协调有关部门单位成立开-孔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导小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巴州人民政府牵头,成立由地方、兵团、当地驻军主要负责人组成,吸收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开-孔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加强兵团、部队、中央单位与地方单位的沟通协调。在开都河流域保护、开发、利用上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监管、统一行动,形成多方合力,共同致力于开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科学开发工作。(三)按照

10、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加强开都河上游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防止草原退化、沙化一是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 ”的原则 ,严格控制草原载畜量,通过限牧、休牧、禁牧、划区轮牧、围栏育草、退化草地补播、引种优质牧草品种等措施,遏制草原退化、沙化,修复草原生态,有效保持水、草、畜平衡。二是继续做好牧民搬迁定居工作,做好牧民定居点、饲草料基地和农业用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劳动力转移和低保覆盖等政策促进牧民增收,使其做到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三是改进畜牧业饲养方式,大力推进集约型舍饲圈养,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利用秸杆和青贮饲料养畜,缩短饲养周期,加快畜群周转速度,提高出栏率,以减轻天然草场放牧压力,增加牧

11、民收入。四是针对鼠虫害及毒害草影响严重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加大防治力度,防止马先蒿大面积破坏草原,尽快协调自治区畜牧厅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毒害草治理办法。五是建立开都河流域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八条关于“国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贡献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合理补偿” 等有关要求,建议自治区在积极推动国家建立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同时,出台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偿办法,设立专项基金,将开都河流域相关县市纳入生态补偿县,对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经济补偿。(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开都河

12、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一是加强环评审批和监管,严格环境准入。凡在流域内建设的项目,必须实行项目审批,环境监测,环评验收。对博斯腾湖流域各企业及城市污水排放实行在线监测,并入自治区环境监测网,实施远程控制。二是尽快完成北四县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将城镇污水全部并入城市供排水管网,统一治理。特别是作为全国绿化城市的库尔勒市应率先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五)积极推进流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 资源化” 原则,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市场调节、技术创新,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相结合,科学合理调整区域内产业经济布局。凡是涉

13、污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一律远离开都河、博斯腾湖。对开都河上游已建或续建的钢铁、水泥、石灰加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必须加快治理,及早异地搬迁。流域内现有排污企业必须健全污水处理系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废气废水废渣利用率,积极推广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对高污染、高能耗、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坚决予以淘汰,打造一批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零排放 ”企业。在农区大力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鼓励使用沼气渣等有机肥,从而减少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科学制定巴音布鲁克旅游区主体规划,划定区域,妥善处理旅游景点的生活废水和垃圾,加快旅游景点道路建设,提倡使用电瓶车作为交通工具进

14、入景区,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六)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开都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一是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水能资源开发的根本,以水能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中心,大力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二是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加快流域内水利控制枢纽工程建设。加大牧区水利建设,对破坏严重的天然草地进行补充灌溉,恢复草地植被,涵养水源,保护湿地的多样性。在农区积极修建防渗渠等农田水利设施。三是大力推行喷灌、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山区现有的饲草料基地和中下游农区实施节水灌溉和定额灌溉,增加生态用水。四是按照流域内地下水储量和流域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地下水,逐步解决一些

15、县市地下水超采情况。(七)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样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建立和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和行政首长问责制,把生态环境保护考核结果作为资金下达、项目审批、干部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要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从儿童抓起,从点滴做起,让环保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牧区,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牧区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广泛宣传环境保护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

16、公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良好风尚,共同为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源型社会多做贡献。发源于我国最大高山牧场-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开都河,上连我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尾闾注入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 腾湖,流经大、小尤勒都斯山间盆地,山间峡谷以及焉耆盆地。开都河作为塔里木河的主要源流之一,一直承担着向塔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的重要任务,不仅是巴州乃至南疆绿洲的生态源,还是重要的生命源。截止 7 月 31 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买买提艾山托乎达力、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作祖以及部分政协委员、自治区水利环保等部门业务负责人,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拉木加甫、

17、和静县政协党组副书记拉谢及有关职能部门同志陪同下,完成了对和静县境内开都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调研组一行 7 月 28 日从乌鲁木齐市出发,沿国道 216 线翻越海拔高达 4280 米天山胜利达坂,到和静县巴仑台镇,转走国道 218 线,再经省道 321 线和国道 217 线汇合,最终到达巴音布鲁克区区公所所在地,并在两天时间内,克服路途险阻,不畏雨淋、高原强紫外线辐射,前往开都河源头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及上游流经的大、小尤勒都斯草原,通过走访农牧民家庭,与当地干部牧民座谈,实地察看了开都河上游生态保护和人畜饮水安全问题。调研组了解到,根据州委 “人畜下山来,草原留高原”的

18、战略,目前已逐步实施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场封禁和牧民搬迁工程,同时水利部门已编制完成了开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开都河上游地区生态植被保存较好,水土流失不是很严重。但由于长期以来,受持续干旱少雨,局部地区超载过牧,以及蝗虫、鼠害、马先蒿衍生破坏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巴音布鲁克草原大、小尤勒都斯草场载畜量过大,存在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严重、涵养水源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等生态问题。因此,加强巴音布鲁克的生态治理迫在眉睫。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依法加强对开都河源头及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应当坚持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采取草畜平衡、生态移民、水土保持等措施,防止草原生态进一步恶化,改善开都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