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工地试验室 作业指导书(改).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87540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地试验室   作业指导书(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工地试验室   作业指导书(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工地试验室   作业指导书(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工地试验室   作业指导书(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工地试验室   作业指导书(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部分 试验设备操作规程1.1 WE-1000B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使用及操作规程1.1.1 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试验机各部分状态,在确认性能正常后,方可操作试验。1.1.2 使总开关接通电源,根据试件尺寸选用测量范围,在摆杆上挂上或取下相应的摆砣,并调整缓冲阀手柄,对准标线。1.1.3 在描绘筒的转筒上卷压好记录纸(如需要时) 。1.1.4 启动油泵电机,关闭回油阀开启送油阀,使工作台上升 5-10 毫米,然后关闭送油阀。1.1.5 将试样的一端夹持于上钳口中,开动油泵,调整指针对准度盘零点。1.1.6 开动移动横梁电机,将下钳口升降到合适高度将试样另一端夹在下钳口中,必须注意使试样铅垂

2、,并在中间位置。1.1.7 配好描绘比例,将推杆的描绘笔压下使其进入描绘状态(如需要时) 。1.1.8 按实验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地拧开送油阀对试样进行加荷试验。1.1.9 试样断裂后,关闭送油阀,停止油泵工作。1.1.10 将记录数值的描绘笔抬起(如需要时) 。1.1.11 打开回油阀,卸荷后将被动针拨回零点。1.1.12 取下断裂后的试样,然后停止油泵电机。1.1.13 每次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机各部分擦拭干净,注意防止机体生锈,应经常注意观察油箱里油的数量及质量,以便及时补充或更换,试验结束后,切断电源。1.2 连续式标点机操作规程1.2.1 使用时将试样材料放入座槽内,并根据试样材料的

3、长短调节丝母座,按试样长短及圆形材料的直径大小调节试样座,拧开试样座上的固定螺钉,可把试样座前后移动。1.2.2 根据材料要求,对准直径的中心而后用左手拉动拉手向下,直至标点尖接触试样材料,并掀紧,用右手手柄顺时针转一周而成(对于表面较硬的型钢如螺纹钢等应转三、四周) 。1.2.3 不使用时,保持设备清洁卫生,转动轴承定期加润滑油。1.3 HR-150A 型洛式硬度计操作规程1.3.1 将丝杆顶面及被选用的工作台上下端面擦干净,将工作台置于丝杆上。1.3.2 将试件支撑面擦干净,放置于工作台上,旋转手轮使工作台缓慢上升,并顶起压头,到小指针指着红点,大指针旋转三圈垂直向上为止(允许相差5 个刻

4、度,若超过 5 个刻度,此点应作废,重新试验)。1.3.3 旋转指示器外壳,使 C、B 之间长刻度与大指针对正(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均可)。1.3.4 拉动加荷手柄,施加主试验力,这时指示器的大指针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3.5 当指示器指针的转动显著停顿下来后,即可将卸荷手柄推回,卸除主试验力。注意主试验力的施加与卸除,均需缓慢进行。1.3.5 从指示器上相应的标尺读数:采用金刚石压头试验时,按表盘外圈的黑字读取,采用球压头试验时,按表盘内圈的红字读取。1.3.6 转动手轮使试件下降,再移动试件,按以上 2-6 过程进行新的试验。1.3.8 丝杆保护套是为了保护丝杆不受灰尘侵袭而制设的。硬度计不

5、使用时或试件高度小于 100mm 时,将其套在丝杆外面。当试件高度大于 100mm 时,必须将其拿掉,以免将工作台顶起,使试验无效。1.4 TYE-2000 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1.4.1 使用前必须检查:贮油箱的油是否加满,油管接头是否松动,以防漏油。1.4.2 接通电源,红色指示灯亮,如不亮,则顺时钟旋转电源开关。1.4.3 选定合适的档位。1.4.4 按“设置”键,进行系统设置(编号、龄期等),如不需调整,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1.4.5 按“清零”键清零。1.4.6 将试件放在下压盘上,注意按下压盘的线框对中。1.4.7 转动带动螺杆的手轮,使上压板离试件约 5mm。 1.4.8 按“启

6、动”键启动电机。 (红色信号灯亮,如不亮则不会显示速率,试验数据无法保存和打印) 。1.4.9 关闭回油阀,缓慢打开送油阀,按要求的速率控制送油阀加载,直至试件破裂。1.4.10 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1.4.11 清除试件碎块。1.4.12 放入第二块试件,再按“启动”键,重复步骤 1012。1.4.13 放入第三块试件,再按“启动”键,重复步骤 1012。1.4.14 打开回油阀卸荷。1.4.15 按“打印”键打印出该编号内全部检测数据内容。1.4.16 试验结束,按“停止”键停止电机。1.4.17 每次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机各部分擦拭干净,注意防止机体生锈,应经常注意观察油箱里油的数量

7、及质量,以便及时补充或更换。1.4.18 试验结束后,清除尘垢,擦拭仪器。1.4.19 关闭电源开关,填写设备使用记录。1.5 HJY-60 型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1.5.1 用前将机器放置平稳,电机安上地线,检查旋转部分与料筒是否有刮碰现象,如有相碰现象应及时调整。1.5.2 减速箱应注入机油后方能使用,卸料蜗轮以及滑动轴承处注入机油。1.5.3 清理料筒内杂料。1.5.4 启动前将筒体限位装置索紧,然后再启动。启动后发现运转不符合要求时应断电源,将导线的任意两根相线互换位置再重新启动。1.5.5 将混凝土拌合料装入料筒内合上筒盖。1.5.6 根据搅拌时间调整时间继电器的定时,注

8、意在断电情况下调整。1.5.7 按动启动按钮主轴便带动搅拌铲运转,根据搅拌时间设定时间,达到调整时间后自动停车。1.5.8 搅拌时间如因混凝土拌合料的阻力作用过大而使电机停转,可用点动,使电机反转,以减小阻力,再启动即可。1.5.9 卸料时先停机,然后将筒体限位装置手柄松开,再转动手轮,由蜗轮带动料筒旋转到便于出料的位置,停止转动,然后启动机器使主轴运转方可排出物料,直至将料排净停止主轴运转,旋转手轮将筒复位。1.5.10 清洗料筒,将水倒入料筒使主轴运转将料筒和铲片冲洗干净或用砂子清洗也可,同时要将机器其它部分的混凝土清洗干净,以避免残余混凝土粘结在机器上。1.5.11 搅拌机经常使用后,搅

9、拌叶片和搅拌筒底板要磨损,使各搅拌叶片与筒底的间隙要增大,当间隙增大到 4mm 时要及时调整。注:使用前减速箱内加足润滑油使用 30 号机油,使用累计一年后则要更换,润滑油保证在箱内上下刻度线之内,减速箱顶部(输出轴旁边)的注机油,每使用三个月注适当润滑油。1.6 CA-3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1.6.1 擦净量钵与钵盖内表面,并使其水平放置,将新拌混凝土拌和物均匀适量地装入钵内用振动台振实,振捣时间 15-30s 为宜,也可用人工捣实,将拌和物分三层装料,每层插捣 25 次,插捣上层时捣棒应插入下层 10-20mm。1.6.2 刮去表面多余的混凝土拌和物,用馒刀抹平,并使其表面光滑无气

10、泡。1.6.3 擦净钵体和钵盖边缘,将密封圈放于钵体边缘的凹槽内,盖上钵盖,用夹子夹紧,使之气密良好。把标定管拆下。1.6.4 打开小龙头和排气阀,用注水器从小龙头处往量钵中注水,直至水从排气阀出口流出再关紧小龙头和排气阀。1.6.5 关好所有的阀门,用手泵打气加压,使表压稍大于 0.1MPa,用微调阀准确地将表压调到 0.1MPa。1.6.6 按下阀门杆 1-2 次,待表压指针稳定后,测得压力表读数,并根据仪器标定得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关系曲线,得到所测得混凝土样品的含气量 A1值。1.6.7 测定集料含气量 C,测定方法与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有关规定相同。1.6.8 试验结束后,将钵体与钵

11、盖清洗干净,仪器保持清洁。1.7 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1.7.1 接好地线,以防漏电。经常检查振动器上螺丝有无松动。1.7.2 将程序控制器面板上的预置拨码开关调节到要求的振动时间(单位:秒)。在振动过程中严禁调节预置拨码开关。1.7.3 将装满砼试模依次放置在电磁铁的相应位置,开启控制器面板上的电磁铁开关,试摸即牢固固定在振动台上。1.7.4 按下控制器面板上的启动开关,振动台即启动,运转到预定振动时间时,自动切换到制动,经 7 秒后自动断电。1.7.5 关闭电磁铁开关,试模与台面电磁铁脱开,然后即可搬取试模。1.7.6 试验结束后,关掉电源。把振动台台面擦干净,为保持清洁和表面平整度,最好

12、在台面上盖上一层防尘布或塑料模。1.8 SZ-145 型砂浆稠度仪操作规程1.8.1 将拌好的砂浆一次装入容器内,用直径 10-12mm 的捣棒插捣 25 次,再轻拍容器 5-6 次,将容器置于试锥尖端之下,并使容器中心对准试锥尖端。1.8.2 调整锥体架,使标准锥体的尖端与砂浆混合物表面接触拧紧螺钉。1.8.3 调节销母及指针螺丝,使指针对准零位,移动表盘升降架,使齿条下端与试锥滑杆上端轻轻接触。1.8.4 松开试锥固定螺丝,让标准试锥自由沉入砂浆混合物 10s,拧紧固紧螺丝。转动销母,使齿条下端刚好与试锥滑杆接触,从表盘读出下沉的距离即为砂浆的稠度,两次试验的平均值。1.8.5 标准试锥存

13、放和使用时,应注意保护不得碰伤锥体外锥面和尖端。1.8.6 试验完毕后,仪器应清洗干净,并涂上防锈油脂。定期将试锥在天平上称量标定。1.9 砂浆分层度测定仪操作规程1.9.1 将拌和好的砂浆先进行稠度试验然后同批砂浆一次注满分层度筒。1.9.2 静置 30 分钟后去掉上层 20 厘米砂浆,然后取出底层 10 厘米砂浆,重新拌匀再测定砂浆稠度。1.9.3 两次砂浆稠度的差值,即为砂浆的分层度。1.9.4 砂浆的分层度应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1.9.5 试验结束后,将设备擦拭干净。1.10 60 型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控制仪操作规程1.10.1 将控制器置于通风干燥的工作环境,安放平稳,检查电源

14、连接一切正常后方可开始操作。任何情况下仪器倾斜不得超过 30 度。1.10.2 将水管一头固定在自来水龙头,连接开关内接,打开水龙头加水。将传感器直挂在养护室内,并在湿度传感器上注满水。1.10.3 依次按动电源、加热、制冷、加湿按钮,仪器随时进入工作状态(寒冷天气,温度过低,本加热器外应附加装加热器) 。1.10.4 调节温湿度控制器设定所需的数值。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可选择制冷,将加热关闭,反之则将制冷关闭。当环境温度在设定温度上下波动时,应选择制冷与加热同时工作。1.10.5 在工作过程中,加热水箱内不得断水,室内温差较大的时候应加装风机。1.11 UJZ-15 型砂浆搅拌机操作规

15、程1.11.1 使用前,将本机调平放稳。1.11.2 插好插头,接通电源、地线,检查机器各运转部件良好后方可开机使用。1.11.3 本机使用前,进行磨和,严禁超负荷使用,磨和期累计一个月,磨和期过后可满负荷使用,严禁超负荷使用。1.11.4 抬起搅拌叶片,将称好的砂料、水泥和水按程序倒入搅拌筒内。1.11.5 放下搅拌叶片(若仍离开着,启动后自动能就位),然后按绿色按钮,绿灯亮,设备启动运转。1.11.6 搅拌均匀后红色,红灯亮设备停止搅拌。1.11.7 抬起搅拌叶片,放稳定后,才能操纵压杆,使搅拌筒倾斜将筒内砂浆倒出。1.11.8 试验完毕后,将搅拌机内用水冲洗干净。累计使用一年后往齿轮箱内

16、注油,以保搅拌机的正常运转。1.12 HG-120 混凝土贯入阻力测定仪操作规程1.12.1 用 5mm 的筛从砼拌和物中筛取砂浆,并拌和均匀。将砂浆分别装入150mm 试样筒,经振捣或插捣 25 次使密实砂浆表面低于试样筒口约 10mm,编号后置于 2020C 的环境中。1.12.2 从砼拌和完毕起经 2h 开始测试。测试前 2min 将一片 20mm 厚的垫块垫入筒底一侧使其倾斜,吸去表面泌水。1.12.3 将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按动工作按钮使测针贯入砂浆深度252mm 读取记表盘压力值,精确至 10N,贯入阻力测试在 0.228MPa 之间应至少进行 6 次,直至贯入阻力大于 28M

17、Pa 为止。1.12.4 测试过程中应根据贯入阻力适时更换测针。贯入阻力(MPa ) 0.2-3.5 3.5-20 20-28测针截面积 mm2 100 50 201.12.5 以 fPR=P/A 公式计算贯入阻力。1.12.6 以贯入阻力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 PT 关系曲线,以3.5 MPa 及 28 MPa 划两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直线与曲线交点的横坐标值,即为初凝与终凝时间。1.13 JJ-5 型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1.13.1 接通电源,将搅拌锅升起固定,然后进行试机。1.13.2 将切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开动机器,搅拌机开始运转,检查搅拌叶公转方向是否正确,不正确

18、应将电源线的两根火线对调,正确后停机,将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开动机器,搅拌机开始运转,检查搅拌时间是否正确后,方可进行工作。1.13.3 搬动手柄,搅拌锅向下移动,取下搅拌锅,用湿布沿锅内壁擦一遍。1.13.4 将事先称量好的拌合水和水泥倒入搅拌锅内,同时将水泥试验标准砂装入容器内,再安装好搅拌锅,将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 60 秒(其中后 30 秒同时加砂) ;高速 30 秒,停止 90 秒(其中后 5 秒报警) ;再高速 60 秒(共中后 5 秒报警)结束,整个过程 240 秒1 秒。按停止键可以随时停止工作。最后搬动手柄,使搅拌锅向下移动,再逆时针转动搅拌锅至松开位置取

19、下搅拌锅。1.13.5 搅拌时与搅拌锅之间的工作间隙为 31mm 范围,搅拌时与搅拌锅的工作间隙的调整,可松开调节螺母转动叶片使之上下移动到正确间隙后,再拧紧调节螺母即可。1.14 ZS-15 型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操作规程1.14.1 将定位套取下,检查台盘下面的计数用插片,该片应在振动时自由的插入两个红外线计数管的中间,不能碰擦两边的红外线计数管。1.14.2 在凸轮和随动轮的接触面涂上适当的润滑脂。1.14.3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开机检查运动部分是否运转自如,一切正常方可使用。1.14.4 抬起台盘,使轮转动,不触及动轮。按下控制器的启动开关,检查轮转动方向是否正确,若无问题放下

20、台盘,台盘开始跳动。振动 60 次后,自动停机,控制器显示屏显示振动次数。1.15 NJ160 型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1.15.1 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搅拌机各部分状态。首先把开关置于“停”位置,把控制器的插头与主机联接,旋紧螺丝然后接通电源,电源灯“亮” ,然后把控制开关拔至“手动”位置,拔动快慢开关,机器应和面板上的指示一致,工作灯同时显示。1.15.2 搅拌锅和搅拌叶先用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 500g 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搬动手柄将锅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 120S,停拌 15S,接着快速搅拌 120S后停机。1.15.

21、3 当开关拔至程控位置,打开程控器电源开关,按“启动”按钮,搅拌机按程序运行一个周期停止,同时工作灯亮并显示工作时间。1.15.4 搬动手柄将锅的位置降下,取下搅拌锅。1.15.5 试验完毕后,彻底清除搅拌叶片与搅拌锅内外残余净浆及飞散在机器上的灰尘。1.16 KZJ-500 型电动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1.16.1 试验前首先接通电源,按下游动砝码上的按钮,用手推动游动砝码左移对零。1.16.2 将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以夹具上的对准板由手感及目测对准,转动夹具下面的手轮,使下拉架上的加荷轴与试体接触,并继续转动一定角度,使大杠杆有一定扬角。1.16.3 按电气控制箱上的起动按钮,电动机立即转动丝

22、杆推动游动砝码右移,机器开始加荷,在大杠杆接近水平时,试体断裂。1.16.4 大杠杆下落,处于大杠杆右面端头的限位开关撞板推动限位开关,断开电动机电源,电动机立即停转,此时便可以从游标的刻线与标尺读出试体抗力或抗折强度值。1.16.5 推动游动砝码左移,游动砝码复位,接着便可作第二次试验。1.17 DYE-300s 全自动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1.17.1 接通电源后,送油阀关闭,回油阀打开,按绿色按纽,使电机油泵预热 15 分钟以上。1.17.2 输入试样的组号:先“清零”再按“组号”键后,再输入组号。1.17.3 加载试验。装入试样后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开始加载,仪器检测力值超过 5-7K

23、N 后,开始显示力值,根据加载速度调整送油阀大小,试件压裂后,仪器自动进行峰值保持,当仪器测力低于 30KN 后,峰值自动消失,可进行该组试样中的另一试件进行试验,直至该组试样中的全部试件试验完成,每组试验可进行 1-6 次试块试验。1.17.4 打印数据。首先选择试样截面,按截面值后,再输入截面。1.17.5 打印完毕后,仪器自动进入下一组号,可以开始下一组试样的试验。重复(4) (5)条之操作。1.18 SHBY-40B 型水泥标准养护箱操作规程1.18.1 开机前应调好水平,向水箱内加清洁自来水,水位超过加热管上端2cm 即可,并将湿控传感器茧型塑料盒内加满蒸馏水,将传感器的纱布一端放入

24、放入小孔内,使其有效接触到水。1.18.2 打开侧门取下增湿器透明塑料水箱将水箱底盖拧开加满蒸馏水或冷却沉淀过滤后的开水,以免结水垢造成换能片损坏而不能增湿,水箱加满水后必须将底盖拧紧,否则滴水使水位升高造成水面与水箱底部的风道堵塞,雾产生而不能送入箱内,加湿器长时间工作容易损坏。水箱就位后将软管喷嘴按放在雾喷道口上。打开增湿器开关,加工雾量旋钮调节至最大位置。1.18.3 通电后先检查温湿度上、下限设定值,温度 20,湿度 90%。1.18.4 打开工作开关,使仪表进行控制,待箱内温、湿度达到控制值后,重复一次恒温后,再放入试件。1.19 FSY150B 型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1.19

25、.1 将试验筛置于负压筛析仪上,盖上筛盖,检查密封性能。1.19.2 将筛析的样品,经精确称量的样品倒入试验筛内,并按标准规定调整好筛析时间。1.19.3 将负压筛的插头插入电源座(电源座必须接地) ,即可开启开关,筛析仪即开始工作。1.19.4 调整负压筛的工作负压为 40006000Pa 以内达到规定的筛析时间后,即可自动停机。1.19.5 将试验筛内的筛余物精确称量后,就可得出筛分检测结果。1.19.6 每次筛析完成后,应对筛网进行清洗,及时清除堵塞现象。筛子每次使用后,应用刷子从筛网正反两面轻轻清刷,及时清除积灰。筛网堵塞现象时,可将筛网反置在筛析仪上,盖上筛盖,空筛一段时间,再用刷子

26、轻轻清刷。1.20 NLD-3 型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操作规程1.20.1 将数控器与机架电源插头连接好,将记数器 接通电源。1.20.2 测定仪的润滑、跳动部分顶杆应保持滑洁并用轻油稍稍润滑,圆盘与机架接触面不应该有油,凸轮表面上涂油将减少使用时的磨损。1.20.3 使用前用检规检查落距。1.20.4 测定仪检查调整后方可进行正常工作,按下启动键电机运转,计数器记数,到 25 次自动停止。再按下此键抬起,数字显示零。即为下一次测试做好准备。1.20.5 实验完毕后,应擦净仪器清除仪器周围残留胶砂,用轻油稍稍润滑推杆、桌面和凸轮表面。1.21 FZ-31A 型沸煮箱操作规程1.21.1 沸煮箱

27、内充水 180mm(以箱体底部起算)将经过养护的试饼或雷式夹由玻璃板上取下平放在试饼架或雷式夹两指针朝上,试模横放与蓖板上。1.21.2 接通电气控制箱电源,启动“自动”开关。1.21.3 沸煮箱内的水于 30 分钟左右后沸腾,一组 3KW 电热器自动停止工作,指示灯灭。再煮 3h 沸煮箱内另一组 1KW 电热器自动停止工作,指示灯灭。此时数字显示为 210min,电气控制箱内蜂鸣器发出声响,表示工作结束。1.21.4 煮毕将水由电热嘴放出,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检测。1.21.5 如沸煮箱内充水温度低于 20时,可先将电气控制箱上手动切换开关放在手动位置、升温恒温开关放在升温

28、位置。将水升至 20左右,将手动、自动开关切换到自动位置即可自动运行。1.22 DHG101-2A 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使用与操作细则1.22.1 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各部分状态,在确认其性能正常后,方可使用。1.22.2 该干燥箱采用导电表式控温,通过调节导电表上的调整磁环调整所需温度,通过箱内的控制电路执行加热与恒温两个过程,达到恒温目的,鼓风机开关“自动”为加热时鼓风机工作增加热气循环, “停”即鼓风机在任何状态下停止工作, “手动”即用人工方法控制鼓风机。1.22.3 使用时,先将需干燥的试样放入干燥箱内,将温度选择盘旋至所需温度值,打开电源开关,绿灯亮表示加热,至所需温度后,红灯亮,表

29、示加热停止,仪表上的读数即是箱内实际温度值,选择盘上的数值即是箱内恒温值。1.22.4 试样烘干后,关闭电源,打开箱门等试样温度降低后取出。1.22.5 干燥箱使用完毕后,应将箱内外擦净,切断电源。1.23 TD5102 型电子天平操作规程1.23.1 调整天平,将天平所置水平泡调整到中心位置,接上电源电缆,打开电源开关。1.23.2 在天平上不加任何物体,先按去皮键“TARE”使天平显示“0.00” ,然后按住“TARE”键不松手,待显示“_CAL_” 时,将 100g 或 400g 校准砝码置于称盘上,约 35 秒后显示“100.00”或“400.00”拿去砝码,天平返回“0.00”,校准

30、结束。1.23.3 校准后显示称量式“0.00” ,置称物于称盘上即显示该物的质量,待显示器左边“.”熄灭后,即表示称量已稳定。1.24 JA2003/FA2004 电子天平电子天平操作规程1.24.1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预热 20 分钟,刚开机时若有漂移属正常现象,一段时间后即可稳定。若在空称台情况下显示偏离零点,按去皮键使显示回到零点。1.24.2 如天平较长时间未使用或新购,应对天平进行校正后方可使用。1.24.3 电子天平为精密仪器,称重时物件应小心轻放。天平必须放在平坦、稳定的平台上工作,天平的工作环境应无大的振动及电源干扰,无强气流,无热辐射,无腐蚀性气体及液体。1.24.4JA2

31、003 称量时将器皿放于称盘上,待显示稳定后按“去皮” ,天平显示 0.000g 时,然后将需称重物品放于器皿上,此时显示的数字为物品的净重。拿掉物品及器皿,天平显示的负值,仍按“去皮”使显示回到到 0.000g,当称盘上的总质量超出称量范围时,天平显示超重报警提示此时应将物品拿下,FA2004 测量方法同上。1.24.5 称量完毕后,切断电源,清理干净,并将天平防护罩盖好。1.25 FBT9 型电动勃氏透气比表面积仪操作规程1.25.1 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紧,把它接到压力机上用抽气泵,压力机一臀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压力机中液面如有任何连续下降表示系统漏气,需用活塞油脂

32、加以密封。1.25.2 仪器的标定。校正物料,使用比表面积接近 2800cm2/g 和4000cm2/g 的标准物料对试验进行校正。标准物料在使用前应保持与室温相同。粉料层体积用水银排代法测定。每隔一季度到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1.25.3 插上单向电源线,并打开开关,这时如果仪器面板显示 LL_并闪烁,表示水位不够,请灌水。1.25.4 用漏斗灌水入 U 形管,当浮球接近光电开关 1 时改用滴管滴水,直到 LL_停止闪烁并变成响应温度指示为止。1.25.5 放上标准试样,按住 标定 按钮约 0.5 秒,面板将显示 bd_,然后按确认 按钮进入标准比表面积输入显示通过 来修改数字,如果数据

33、已经存在,可按住确认按钮 0.5 秒直接调过,显示板将显示 PXXX,这表示输入标准试样的密度,方法和输入比表面积一样,输完后按 确认 。这时电磁泵自动停止,然后开始自动计时,最后显示结果是常数 K,按复位键重新开始下一次试验,测定样品比表面积与标定方法相同。1.26 92A 型顶击式标准振筛机操作规程1.26.1 套筛应按照筛孔大小顺序选放,孔径大的在上,孔径小的在下,加上筛具底盘,再将物料放入最上一层的筛具内,然后再把物料的套筛放到本机的底盘上,随后旋紧顶盖手柄,以固定筛具。1.26.2 插上电源插头,扭动定时开关按所需的工作时间按下控制按钮,该机自动在指定时间内往返运动。1.26.3 待

34、定时器到达选定时间的定位,震筛机就自动停止工作。1.26.4 反时针方向旋转手柄,提起上盖,并固定在立杆上,取下筛具,依次将震筛后的各号筛子内的物料进行测定。1.26.5 初次工作时,如无上下震击,电机倒转将电源线头调换下。1.26.6 自动停止或手动停止工作,如长时间不动,须拔出插头,切断电源。1.26.7 每次筛选使用后,应清除残余灰尘、沙粒。严禁水洗以免锈蚀机头,安放顺序不能颠倒。1.26.8 新机使用一个月后换油一次,每工作半年换油一次,定时器两年加油一次,以确保机件的使用寿命。1.27 石子压碎指标测定仪使用与操作规程1.27.1 置圆筒子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两层放入筒子内,每装完

35、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垫放一直径为 10mm 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颠击地面各 25 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离底盘的高度应控制为 10mm 左右。1.27.2 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整)放在试验机上,在 3-5 分钟内均匀的加荷到 200KN,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试样,并称其重量用孔径为 2.36mm 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余留在筛上的试验质量。1.27.3 试验结果计算。第二部分 试验设备校验规程2.1 碎石或卵石压碎指标仪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压碎指标值测定仪的校验。2.1.1 技术要求2.1.1.1 钢制圆筒:外径 1

36、72mm、内径 150mm、高 130mm。外壁光滑镀铬,内壁光洁度为 4。顶面与底面平行且垂直筒轴线。2.1.1.2 钢制底盘:外径 200mm、内径 174mm、高 12.5mm、底深 5mm。底外壁光滑镀铬、底内壁光洁义为 4。底内外面平行,底壁与底面垂直。底外周相对两侧安有 8mm 钢制提手。2.1.1.3 钢制加压头:压头底部直径 150mm、高 23mm 压头上部直径100mm、高 80mm,并相对两侧装有 8mm 钢制手把,其总长150mm,顶面与底面平行、平整、光滑、前与压头轴互垂直,表面镀铬。2.1.1.4 圆筒、底盘、加压头、提手及手把焊缝均打磨光滑、平整。2.1.2 校验

37、标准器具2.1.2.1 游标卡尺:分度值 0.02mm。2.1.2.2 钢直尺:分度值 1mm。2.1.2.3 直角尺。2.1.3 校验方法2.1.3.1 目测和手摸各表面及焊缝是否光滑、平整,外表是否镀铬。2.1.3.2 用钢直尺量测各部分的高度、深度,各测三次,取算术平均值。2.1.3.3 用游标卡尺量测各部分的外径、内径、壁厚,各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2.1.3.4 用直角尺量测需要平行的各面是否平行及与轴线是否垂直。2.1.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结束后,应填写校验证书。全部项目合格,在结论栏内填写“合格” ,任一项目不合格,校验结论为不合格,并给出不合格项目的数值。2.1.5

38、校验周期、记录校验周期为一年。校验记录见设备档案。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碎石、卵石或砂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校验记录仪器编号 校验号项 目 校 验 数 据 结 果一、外观1外表面是否光滑、平整、镀铬 2内表面是否光滑、平整 3顶面与底面是否平行 4顶面与底面的轴线是否垂直 5焊缝是否光滑、平整 二、尺寸1圆筒内径:1 2 3 平均 2圆筒外径:1 2 3 平均 3圆 筒 高:1 2 3 平均 4底盘内径:1 2 3 平均 5底盘外径:1 2 3 平均 6底 盘 高:1 2 3 平均 7底 盘 深:1 2 3 平均 8压头下部外径:1 2 3 平均 9压头上部外径:1 2 3 平

39、均 10压头上部高:1 2 3 平均 11压头下部高:1 2 3 平均 12底盘提手直径:13压头手把直径:14压头手把全长:校验结论:校验员: 核验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2.2 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或检修后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阀的校验。2.2.1 技术要求2.2.1.1钢制针状规准仪底板长 348.7mm、宽 25mm、厚 2mm。2.2.1.2钢制针状规准仪规准柱直径 6mm、高(距底板上表面)分别为28.5mm、26.5mm、24.0mm、19.0mm、18.0mm、16.0mm、16.0mm。2.2.1.3规准柱柱心距分别为82.8mm、69.5mm、

40、54.6mm、42.0mm、30.6mm、17.1mm。2.2.1.4底板及规准柱平直、光滑、表面镀铬,每根柱垂直底板、焊接牢固且无焊接痕。2.2.2 校验用标准器具2.2.2.1 游标卡尺:分度值 0.02mm。2.2.2.2 钢直尺:分度值 1mm。2.2.2.3 直角尺。2.2.3 校验方法2.2.3.1 目测和手摸底板及规准柱是否平直、光滑,表面是否镀铬,有无锈蚀及焊按疤,焊接是否牢固。2.2.3.2 用钢直尺量测底板长、宽、厚、规准柱高及柱心距。2.2.3.3 用游标卡尺量测规准柱的直径(精确至 0.1mm) 。2.2.3.4 用直角尺量测规准柱是否垂直底板。2.2.4 校验结果处理

41、全部校验项目结束后,应填写校验证书。全部项目合格在结论栏内填写“合格” ,任一项目不合格,校验结论为不合格,并给出不合格项目的极值。2.2.5 校验周期、记录 校验周期为一年。校验记录见设备档案。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针状规标仪校验记录仪器编号 校验号项 目 校 验 数 据 结 果一、外观1表面描述 2底板及规准柱是否平直 3焊缝描述 4规准柱是否与底板垂直 二、尺寸1底板长 mm、宽 mm、厚 mm2规准柱直径 mm、柱心距 mm3规准柱高度 mm、 mm、 mm、mm mm、 mm、 mm校验结论:校验员: 核验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2.3 碎石或卵石

42、片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或检修后的碎石或卵石片状规准仪的校验。2.3.1 技术要求2.3.1.1 钢制片状规准板长 240mm、宽 120mm、厚 3mm、高 65mm。2.3.1.2 规准孔为条孔,长宽分别为82.813.8mm、69.611.6mm、54.69.1mm、42.07.0mm、30.65.1mm、17.12.8mm。条孔均匀分布规准板上。2.3.1.3 规准孔两端为圆弧形,其半径分别为各孔宽度的 1/2。2.3.1.4 规准板支腿为 5 钢筋制成。2.3.1.5 规准板及支腿平直、光滑、表面镀铬,孔壁平直。2.3.2 校验用标准器具2.3.2.1 游标卡尺:

43、分度值 0.02mm。2.3.2.2 钢直尺:分度值 1mm。2.3.2.3 弧度板。2.3.3 校验方法2.3.3.1 目测和手摸是否光滑、平直,是否镀铬。2.3.3.2 用钢直尺量测片状规准板长、宽、厚及高。2.3.3.3 用钢直尺量测孔距、孔宽及孔长。2.3.3.4 用游标卡尺量测支腿直径。2.3.3.5 用弧度板量测条孔端部的半径。2.3.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结束后,应填写校验证书。全部项目合格, 在结束栏内填写“合格” ,任一项目不合格,校验结论为不合格,并给出不合格项目的数值。2.3.5 校验周期、记录 校验周期为一年。校验记录见设备档案。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工程试验专用仪

44、器校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片状规准仪校验记录仪器编号 校验号项目 校验数据 结果一、外观1.规准板及支腿表面是否光滑、镀铬2.规准板及支腿、孔壁是否平直3.支腿与规准板之间焊接是否牢固二、尺寸1.规准仪长 mm、宽 mm、厚 mm、高 mm2.规准孔尺寸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3.规准孔端部弧径 、 、 、 、 、 、 mm4.支腿直径 mm 校验结果:校验员: 核验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2.4 钢筋连续标点机自校规程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钢筋连续标点机的校验。2.4.1 技术要求2.4.1.1 横滚动轴

45、转动润滑性良好,标点尖有一定钢度。2.4.1.2 每摇动移动转把,既可打 30cm 或 40cm 个标点。2.4.1.3 标点之间距离为 1001mm,全长分 300mm 和 400mm 标点尖端。2.4.2 校验项目及条件2.4.2.1 校验项目2.4.2.1.1 外观及铭牌。2.4.2.1.2 滚动轴承。2.4.2.1.3 标点距离。2.4.2.2 校验用器具2.4.1 游标卡尺:量程 200mm,分度值 0.02mm。2.4.2 直尺:量程 50cm,分度值 1mm。2.4.3 校验方法2.4.3.1 外观是否平整光滑,有无铭牌。2.4.3.2 用直尺测量每摇动手把一次打成标点的距离。2

46、.4.3.3 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标点之间的距离,是否为 100mm1mm。2.4.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2.4.5 校验周期、记录校验周期为一年。校验记录见设备档案。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 。钢筋标点机校验记录 仪器编号: 校验号:项 目 校 验 数 据 结 果外观 1.外观是否平整光滑 2.是否有铭牌 标点尖端钢性 1.钢性 标点距离 1.每摇动一次打成 cm 个标点2.每个标点距离是 cm校验结论:校验员: 核验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2.5 钢筋冷弯弯心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钢筋冷弯弯心的校验。2.5.1 技术要求2.5.

47、1.1 钢制连接件头,底面中央带螺栓杆。2.5.1.2 钢制连接件主体,顶面中期带螺孔,下端中央有燕尾槽。2.5.1.3 钢制过渡件,上端中央有示燕尾块。下端中央有燕尾槽。2.5.1.4 钢制带凸示燕尾块的各种不同直径的弯心,长 80mm,弯心直径分别为:3mm、6mm、8mm、10mm 、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4mm、25mm、28mm、30mm、32mm、36mm、40mm、42mm、44mm、48mm、50mm、54mm、56mm、64mm、66mm、70mm、72mm、75mm、80mm、84mm、88mm、96mm、100mm、112mm、12

48、0mm、125mm、132mm2.5.1.5 外表光滑、平直。2.5.2 校验用标准器2.5.2.1 钢直尺:分度值 1mm。2.5.2.2 游标卡尺:分度值 0.02mm。2.5.3 校验方法2.5.3.1 目测和手摸是否光滑、平整。2.5.3.2 连接件头是否能牢固地安装在所使用的万能材料试验机上。2.5.3.3 连接件头与连接件主体螺栓能否披紧。2.5.3.4 各凸出燕尾块和燕尾槽配合是否过紧或过松。2.5.3.5 用钢直尺量测各弯心的直径及长度。2.5.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结束后,应填写校验证书。全部项目合格,在结论栏内填写“合格” ,任一项不合格,校验结论为不合格,而给出不合格项目的数值。2.5.5 校验周期、记录 校验周期为一年。校验记录见设备档案。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