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875339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自 2012 年 5 月2013 年 2 月收治的 200 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资料分析,并观察其治疗疗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以及对照组等,每组患者各 50 例。对每组患者骨质疏松的情况以及血糖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以及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均要高于对照组,同时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最佳,四组比较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

2、患者尽快恢复,有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关键词】糖尿病;骨质疏松;临床效果引言:糖尿病是疾病谱中的常见型疾病,而骨质疏松是患者体内代谢活动出现问题而产生的一类疾病,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加快了患者骨骼的损害程度,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伤害,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并尽快治疗。但在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称为临床治疗的难点,本文对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应用于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效果最佳。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 2012 年 5 月2013 年 2 月共收治了 200 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常规治疗的方式

3、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进行资料分析,观察其治疗疗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以及对照组等,每组患者各 50 例。对每组患者骨质疏松的情况以及血糖变化进行分析。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性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心理辅导、调节饮食、运动治疗以及降糖治疗等。中西药结合治疗患者在基础性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服用一剂糖病强骨方颗粒,并让其服用碳酸钙-维生素 D1。中药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每日仅服用一剂糖病强骨方颗粒,疗程为 20 周/疗程 2。西药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服用一次 30mg 的其服用碳酸钙-维生素 D3。1.3 统计学分析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 S

4、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 Student t 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 值,如果 P 值0.05,那么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不同组之间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比较表 1 不同组之间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比较( s)x分组 例数 FBG(mmol/L)TNF-(mg/L)BGP(g/L)BMD(g/cm)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509.771.21 36.621.30 4.280.09 0.7640.100治疗后中药组治疗前治疗后西药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5050506.001.049.

5、571.246.381.249.611.276.881.219.601.357.601.9623.001.3335.981.3229.781.6836.411.5429.651.0435.991.3430.991.257.280.354.270.136.990.284.250.106.990.344.280.075.810.430.8710.0090.7390.0200.7690.0070.7470.0120.7880.0050.7440.0120.7650.006对空腹血糖、肿瘤坏死因子、骨钙素、基准剂量等变化进行观察与统计,发现四组在治疗后的指标变化均存在差异性。2.2 四组用药后药物疗效

6、比较表 2 四组用药后药物疗效比较( s)x分组 例数 药效起效时间 骨痛平均缓解的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505050502.810.094.310.144.390.146.020.184.251.225.811.316.221.707.322.02四组药效比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相较于其他三组而言药效起作用的时间较短,骨痛缓解时间较快,具有显著的优势。2.3 四组疗效比较表 3 四组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分组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505050503220152121416851315181

7、342298.0094.0080.0056.00通过表 3 可以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最多,其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三组,四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3 讨论3.1 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原因3.1.1 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者是胰岛素不足,出现高血糖,甲状腺激素增加、生功能减退、相关遗传因素等均是造成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4。血管病变、垂体与性腺功能减退等均会对患者发病有所影响。其中女性患者的发病情形要严重于延性患者。3.2 治疗疗效分析3.2.1 不同组之间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比较对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肿瘤坏死因子、骨钙素、基准剂量等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发

8、现各组治疗前后数据均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数据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数据均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BMD 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性不大,P0.05.其中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 T 值分别为 2.381 与 2.400,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 T值分别为 2.310 与 2.324,西药治疗组治疗前后 T 值分别为 2.271 与 2.215,对照组治疗前后 T 值分别为 2.300 与 2.301。3.2.2 四组用药后药物疗效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在药效平均起效的时间上数据接近,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相比较,其数据明显高于中西药

9、结合治疗组,因此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最佳,四组比较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2.3 四组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疗效相较于其他三组而言具有有效性,其效果最佳,数据对比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中医组与西医组之间数据差距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效果最差。通过四组疗效观察,可以发现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快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阮氏心顺,阮曰甘. 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病机和研究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04):758-760.2朱敏洁,梁兴伦. 老年 2 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骨密度与血胰岛素研究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0,(01):28-29.3何黎. 2 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5):58.4黄远志.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2):492-493.5李慧华.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2,(36):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