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2 页泸县二中 2009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模拟试题(2009 年 9 月 9 日 17502050 共计 3 小时)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满分 10 10 9 8 10 8 6 10 12 8 9得分评卷人竞赛时间 3 小时。迟到超过 30 分钟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 1 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允许
2、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H1.008 元素周期表He4.003Li6.94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39.1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3.39G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Rb85.4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
3、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132.9Ba137.3 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223Ra226 Ac-La第 1 题 (10 分)高碘酸盐(IO 65 )、过二硫酸盐( S2O82 )、二氧化铅(PbO 2)、铋酸钠(NaBiO 3、不电离)是四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4、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将 Mn2 氧化为锰酸盐。1-1IO 65 的空间构型为 已知高碘酸加热易失去两分子水生成偏高碘酸,写出偏高碘酸根离子的化学式 、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和空间构型 1-2高碘酸盐的主要性质是它们的强氧化性,其反应平稳而迅速。分析化学中用来将 Mn2 氧化为MnO4 ,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1-3过二硫酸根离子中两个硫原子间存在过氧键,写出过硫酸根离子的结构简式和电子式,并确定硫原子的化合价。第 2 页 共 12 页1-4过二硫酸盐是用电解硫酸氢铵溶液产生的,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1-5过二硫酸盐在 Ag 的作用下能将 Mn2 氧化为 MnO4 ,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反
5、应适合在 (酸、碱)性介质在进行,请说明原因:第 2 题(10 分)向硫酸四氨合铜的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至溶液呈微酸性,生成白色沉淀 A。元素分析表明 A 含Cu、N、 S、H 、O 五种元素,而且物质的量比 CuN S 111。激光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显示 A 的晶体里有一种呈三角锥体和一种呈正四面体的离子(或分子)。磁性实验指出 A 呈逆磁性。2-1写出 A 的化学式。2-2写出生成 A 的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3将 A 和足量的 10molL1 的硫酸混合微热,生成沉淀 B、气体 C 和溶液 D。B 是主要产物,尽管它是常见物质,本法制得的呈超细粉末状,有重要用途。写出这个反应式并配平
6、。2-4按 2-3 操作得到的 B 的最大理论产率有多大?2-5有人设计了在密闭容器里使 A 和硫酸反应,结果是 B 的产率大大超过按(4)的估计。问:在这种设计的操作下,B 的最大理论产率有多大?试对此作出解释。第 3 题(9 分)周期表中汞与锌、铜等元素同族,试回答以下问题:3-1写出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第 3 页 共 12 页3-2化合物中汞常为1 价或 2 价,而1 价汞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如 Hg2Cl2,Hg 2(NO3)2 等。试用电子式表示 Hg2Cl2 和 Hg2(NO3)2 的结构,并说明 Hg2Cl2 分子的形状;3-3已知下列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Hg2 /Hg22
7、0.905V, Hg22 /Hg0.799, Ag /Ag0.800V, Cu2 /Cu0.340V 。试判断:Ag 与Hg(NO3)2 溶液能否反应?若能,则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不能,则说明理由;3-4写出过量汞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5周期表中 Tl 与 B、Al、Ga 、In 同族,Tl 在化合物中有 3 和1 价,而 Tl3 有强氧化性,Tl 则较稳定,这是由于什么原因?第 4 题(8 分)磷化硼(BP )是一种有价值的耐磨硬涂层材料,这种陶瓷 材料可作为金属表面的保护薄膜。它是通过在高温氢气氛围下(750) 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反应制得。BP 按四面环绕的形式立方紧密堆积结构
8、 结晶,如右图所示。4-1写出生成磷化硼的反应方程式;4-2画出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的空间结构式;4-3给出基于磷化硼化学式的晶胞总组成;4-4计算当晶胞晶格参数为 478pm 时的磷化硼密度;第 4 页 共 12 页4-5计算磷化硼中硼原子和磷原子之间的最近距离。第 5 题(10 分)文献报道:l,2二羟基环丁烯二酮是一个强酸。 5-1写出它的结构式和电离方程式;5-2为什么它有这么强的酸性?5-3它的酸根 C4O42 是何种几何构型的离子?四个氧原子是否在一平面上?简述理由;5-41,2二氨基环丁烯二酮是由氨基取代上述化合物中两个羟基形成的。它的碱性比乙二胺强还是弱?简述理由;5-5二氯二氨
9、合铂有两个几何异构体,一个是顺式,一个是 反式,简称顺铂和反铂。顺铂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而反铂没有抗癌作 用。如果用 1,2 一二氨基环丁烯二酮代管两个 NH3 与铂配 位,生成什么结构的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体?5-6若把 1,2 一二氨基环丁烯二酮上的双键加氢,然后再代替两个 NH3 与铂配位,生成什么化合物(写出化合物的结构式即可)?第 5 页 共 12 页第 6 题(8 分)将 50mI、8moIdm -3 的一元羧酸和同体积、同浓度的钠盐溶液放入电解槽的阳极室。阳极室同阳极室隔开以避免两个极室的溶液相混。通过电解槽的电荷量为 1928.86C。当电解停止时阳极室溶液的 pH 值为4.5
10、7。由阳极放出的气体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物相继通过分别装有浓 H2SO4 和 Ba(OH ) 2 溶液的洗气池,装有 Ba(OH) 2 溶液的洗气池增重 2.64g。6-1给出该电解槽的有机酸的分子式和名称,写出电解中发生在阳极上的反应方式。6-2计算该有机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第7题(6分)提出查理定律的查理很幸运,碰巧开始时没有以N 2O4来研究气体行为,否则他或许会得出一种相当特殊的温度效应。对于平衡N 2O4(g) 2NO2 (g),在 298K时其K p= 0.1 p,而 ,为N 2O4的离解度,pKp214为平衡体系的总压。假设,298 K时,查理把0.015 mol的N 2O4
11、放于一只2.4410 m3的烧杯中,当离解达到平衡后,他将看到平衡压力等于0.205p 。其对应的 = 0.337-1在保持体积不变的前提下,查理做把温度升高10的实验,即把温度升高至328K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其压力也应只增大10,即等于0.226p ,但查理发现这时的压力为0.240p 。自然,问题是出在N 2O4的离解度增加上了。试求此时的和K p。7-2若NO 2在 298K下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为51.463kJmol ,试计算N 2O4在298K 下的标准摩尔生成自1由能。第 8 题(10 分)第 6 页 共 12 页少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学放大”反应进行测定,其步骤如下:在中性
12、或弱酸性介质中先用 Br2 将试样中 I 定量氧化成碘酸盐,煮沸除去过量的 Br2,然后加入过量的 KI,用 CCl4 萃取生成的 I2(萃取率E100 )。分去水相后,用肼(即联氨)的水溶液将 I2 反萃取至水相(H 2NNH22I 24I N 24H )。再用过量的 Br2 氧化,除去剩余 Br2 后加入过量 KI,酸化,淀粉作指示剂,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求得 I 的含量。8-1请写出上述过程的所有配平反应式;8-2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说明经上述步骤后,试样中 1 mol 的 I 可消耗几 mol Na2S2O3?相当于“放大”到多少倍?8-3若在测定时,准确移取含
13、KI 的试液 25.00mL,终点时耗用 0.100mol/L Na2S2O3 20.06mL,请计算试液中 KI 的含量( g/L),Mr (KI )166。8-4仍取相同体积的上述试液,改用 0.100mol/L AgNO3 作滴定剂,曙红作指示剂,试用最简便方法计算终点时所需滴定剂的体积(mL);8-5在 3和 4所述的两种方法中,因滴定管读数的不准确性造成体积测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并请以此例,简述“化学放大”在定量分析中的意义。(滴定管读数误差为土 0.02mL)第 9 题 (12 分)根据下面的合成路线回答A(烃,C 3H6) B C(格氏试剂) a bD(氟代乙酸乙酯)C E F
14、 G OH2/)()1(无 水 乙 醚 HOC/52GC H I JOH2/)()1(无 水 乙 醚 Zn23/)()1( 4NaB(K)H第 7 页 共 12 页9-1请命名产物 K;并用*标出手性碳原子9-2写出 a、b 的反应条件9-3写出 AJ 各物质的结构简式第 10 题(8 分)有机物 A(C 5H8O)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其个数比是 11;A 不能发生碘仿反应和银镜反应,但能与格氏试剂(碘化甲基镁)反应,再水解后生成化合物 B。加热 B 可失水得到主要产物 C。C发生臭氧化反应得到 D,D 能发生碘仿反应生成 E,E 易失水生成环状化合物。10-1请写出 A、B、C、D
15、、E 的结构简式。10-2系统命名法命名 D。第 11 题(9 分)异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众多生物活性,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不仅在心血管系统方面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切有弱的雌激素活性和对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作用。近年来,发现异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脑内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改善脑循环与冠状循环,促进缺血心肌的侧枝循环等,此外还可作为防止人体肿瘤细胞扩散的潜药。不仅在医药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异黄酮类化合物在杀虫方面特别对钉螺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最近,我国科学家报道了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其合成路线如下:第 8 页 共 12 页B 到 C 的转化过程中可能经过的中间体为 ,C、
16、D 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OOHOC2H5色。写出 A、B、C、D 的结构式。第 9 页 共 12 页3.(共6分) 解:(1)在328K时,32814.0.052.3RTpVn总= 0.02176(mol) 又n 总 = (1+)n0 而n 0 = 0.015 mol 451.0.2761则 = 0.451 (2分) (2分)pKp 2450451.2(2) 298K时, 而 pmrKRTGln1.0/p = 8.314298ln0.1= 5704.8(Jmol-1) .0lr则 = 251.463103 5704.8 mrmfmf GNO)(2)(24= 97.02(kJmol-1) (
17、2分)泸县二中 2009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模拟试题参考答案第 1 题1-1 正八面体;IO 4 ;sp 3;正四面体 1-2 5IO65 2Mn2 14H 5IO 3 2MnO 4 7H 2O 1-3 ; 2 ;6 1-4 阳极:2SO 42 2e S 2O82 ;阴极:2H 2e H 2;总反应:2NH 4HSO4 (NH4)2S2O8H 2 电 解1-5 2Mn2 5S 2O82 8H 2O 2MnO4 10SO 42 10H Ag第 2 题2-1 A 为 CuNH4SO32-2 2Cu(NH3)4SO43SO 24H 2O2CuNH 4SO33(NH 4)2SO42-3
18、 2CuNH4SO32H 2SO4Cu CuSO 42SO 2(NH 4)2SO42H 2O2-4 502-5 100,因循环使用第 3 题. 3-1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 或Xe4f 145d106s2 3-2 (ClHg Hg Cl )直线型 第 10 页 共 12 页3-3 能 2Ag2Hg 2 2Ag Hg 22 3-4 6Hg(过量)8HNO 33Hg 2(NO3)22NO 十 4H2O 3-5 惰性电子对效应。或答镧系收缩导致 6s2 较为稳定,难于参加成键第 4 题4-1BBr 3PBr 33H 2BP 6H
19、Br(2 分)4-2BBr 3:平面正三角形,PBr 3:三角锥形。(2 分)4-3每个晶胞中有 4 个 BP(1 分)4-4晶胞体积 V1.09210 22 cm3 4M/N AV2.554g/cm 3(3 分)4-5207pm(1 分)第 5 题5-1l,2二羟基环丁烯二酮。5-2强酸性的原因在于:(1)(A)中OH 属于烯醇式,H 易电离;(2)(A)中 H 电离后形成的酸根(B)是一共轭体系,有利于 O 上负电荷的分散,增加(B)的稳定性。(3)CO 的拉电子性使得(A)中 OH 易电离,(B)中 O 易分散。5-3平面型构型,四个氧原子应与碳环在同一平面上。原因是要构成共轭体系其先决
20、条件就是原子共平面。5-4.5-5 其碱性要比乙二胺弱。可以把其看成与芳香胺相似,由于 p 共轭,可使 N 原子上电荷密度下降,吸引质子能力(碱性)当然降低。没有顺反异构体。第 7 题7-1在 328K 时,n 总 pVRT 0.021 76(mol)又 n 总 (1)n 0,而 n00.015mol,所以 10.021 760.0151.451。0.451。所以 Kp40.451 2(10.451 2)0.240p0.245p。7-2298K 时, rG RTlnK ;mpK K pp0.1,第 11 页 共 12 页所以 rG RTln0.15 704.8(Jmol);m则 rG (N 2
21、O4) rG (NO 2) rG 251.46310 35 704.897.02(kJ/mol )。mm第 8 题8-1 I -+3Br2+3H2O = IO3-+6Br-+6H+ IO3-+5I-+6H+=3I2+3H2O N2H4+3I2 = 6I-+ N2+6H+ 6I-+18Br2+18H2O = 6IO3-+36Br-+36H+,6IO3-+30I-+36H+=18I2+18H2O8-2 从以上的反应可以发现,碘元素的量随着这几个反应的进行而逐级“放大” ,从一开始的 1 摩到最终的 18I2,所以被“放大”了 36 倍。8-3 从反应 I2+2S2O32- = 2I-+S4O62-
22、可以得到 I-与 Na2S2O3 的反应关系式:I- S2O32-,1 摩 1 摩?=2.0610 -3 摩 0.12.0610-3 以上得到的 I-的含量是已经被放大以后的量,所以它的实际含量= = 5.7210-5 摩 KI 的质量=1665.7210 -5= 9.5010-3 克(25 毫升中的含量),每升 KI 溶液中所含 KI 的质量 =9.5010-3 = 0.38 克/升8-4 所需 AgNO3 溶液的的体积= =0.57 毫升(注:36 是放大倍数)8-5 在两种方法中,因滴定管读数不准确性(0.02 毫升)而造成体积测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答:经“化学放大”后相对误差= =0.
23、1%,如果未经“化学放大” 相对误差= =3.51%,并请以此为例,简述“ 化学放大”反应在定量分析实验中的意义答:用常量分析方法测定低含量的物质所造成的误差较大,而经“化学放大”后,所测物质的含量被“放大”,使得对其的测定比较容易,同时,使产生的误差也相对降低,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 第 9 题9-13羟基3氟代甲基 5羟基戊酸内酯(1 分,或 4羟基4氟代甲基2吡喃酮。 (0.5 分)9-2Br 2,光照 Mg,无水乙醚(各 0.5 分)9-3A:CH 3CHCH 2 B:CH 2CHCH 2Br C:CH 2CHCH 2MgBr D:FCH 2 OC 2H5 E: FCH2 CH 2CHCH 2 F:FCH 2 CH 2COOH G:FCH 2 CH 2 OC 2H5CH2H: I: J: (各 1 分)第 10 题10-1A: (2 分) B: (1.5 分) C: (1.5 分)D:CH 3COCH2CH2CH2CHO(1 分) E:HOOCCH 2CH2CH2COOH(1.5 分)10-25氧代己醛(0.5 分)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1 题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