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陆良县马街镇志.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73663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良县马街镇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陆良县马街镇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陆良县马街镇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陆良县马街镇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陆良县马街镇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陆 良 县 马 街 镇马 街 镇 位 于 陆 良 县 城 东 南 部 ,距 县 城 15 公 里 ,东 与 龙 海乡 接 壤 ,南 接 召 夸 镇 ,西 南 与 大 莫 古 镇 交 界 ,西 与 中 枢 镇 ,北同 三 岔 河 镇 相 邻 。全 镇 辖 21 个 村 委 会 ,54 个 自 然 村 ,228 个村 民 小 组 ,总 人 口 103975 人 ,其 中 农 业 人 口 98087 人 ,非 农业 人 口 5888 人 ,镇 域 面 积 162.4 平 方 公 里 ,耕 地 面 积 67843亩 ,其 中 水 田 36119 亩 ,旱 地 31724 亩 ,是 一 个 以

2、 粮 食 、蚕 桑 、烤 烟 、畜 牧 、食 用 菌 、个 体 私 营 企 业 等 为 支 柱 的 农 业 大 镇 和 商业 重 镇 。一 、 自 然 环 境( 一 ) 位 置 面 积 : 马街镇位于陆良县城东南部,距县城 15公里,东与本县龙海乡接壤,南与召夸镇、西南与大莫古镇交界,西与中枢镇,北同三岔河相邻。镇域面积 162.4 平方公里。3 24 国道 穿 境 而 过 ,中 马 大 道 是 全 镇 交 通 的 主 干 ,马 沙 公 路 、大 西 至 杜旗堡、海 界 至 薛官堡、漾稻至庄上等 乡 村 公 路 南 接 324 国 道 ,北 与 中 马 大道 相 连 ,纵 横 交 错 形成较为

3、完整的公路网络体系。( 二 ) 地 质 地 貌 : 马街地处陆良坝区,属陆良盆地拗 陷 带 、龙 海 山 断 裂 带 。全 镇 是 背 山 临 河 的 坝 区 ,土壤分为红壤土、棕壤土、紫色土、石灰土、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七类,坝区以红壤土居多,面山以棕壤土为主。植被类型主要有乔木林、灌木林、草木荒地。地 形 自 东 南 向 西 北 呈 扇 形 分 布 ,东 南 高 ,西 北 低 。境 内一 马 平 川 ,西 起 漾 稻 ,东 至 大 龙 潭 ,南 起 庄 上 ,北 至 中 源 泽 ,龙 海山 、五 峰 山 、终 南 山 呈 孤 形 环 绕 东 南 及 西 南 部 。平 均 海 拔 1830

4、 米 ,- 2 -最 高 海 拔 (小 团 山 )2361 米 ,最 低 海 拔 (漾 稻 )1816 米 。( 三 ) 气 候 气 象 : 马街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和如春,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全年日照充足,年总日照时间为 2242.5 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 125.2千卡/ 平方厘米;年均气温为 14.7,冬季最冷为每年 1 月,平均气温 7,极端低温不超过-5 ,夏季平均气温 20,极端高温为 30,全年无霜期 246 天;年降水量为 9001000;年均蒸发量为 2244.3 毫米,相对湿度为 74;境内全年最多的风向为西南风,其次为南风和东南风,

5、北风较少,春季风大。( 四 ) 自 然 资 源 : 全镇有耕地面积 72916 亩,其中水田36364 亩,旱地 36532 亩;有林地面积 38491 亩,森林覆盖率达15.7,植物资源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桉树、侧柏等;动物资源主要有松鼠、麻雀、蛇、穿山甲等;矿产资源主要是汤官箐有石英砂矿面积 1 平方公里左右,含二氧化硅,是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大龙潭与三岔河交界处有天然气,1994 年开发并利用;镇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大沙河、庄上河、麦子河、中原泽河,水库有中型 1 件(麦子河)、小一型 3 件、小二型 22 件、小坝塘 25件,总储水量 3000 多万方,如意龙潭、珍真龙潭的地下水

6、常流不断,水质较好,具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二 、 建 置 沿 革马 街 镇 地 处 县 境 东 南 部 。据 传 :明 初 之 时 ,这 里 还 是 一 片 密 林 荆棘 地 带 ,明 朝 洪 武 年 间 设 “陆 凉 卫 ”屯 戍 ,驻 附 近 太 平 哨 的 马 军 ,疏 于护 理 ,战 马 成 群 地 窜 逸 至 此 地 ,待 到 发 现 ,已 无 法 驱 赶 回 营 ,长 官 便下 令 在 原 地 设 市 ,将 这 批 “野 马 ”出 售 ,晓 谕 四 方 商 民 前 来 买 马 ,一 时- 3 -成 为 售 马 场 地 ,因 此 称 为 “马 街 ”。随 后 ,附 近 村 寨 的 人

7、 民 和 屯 戍 军 卒 ,一 代 一 代 地 垦 殖 经 营 ,开 辟 丛 林 ,建 造 庐 舍 ,逐 渐 形 成 集 市 ,到 了 清末 民 初 ,已 是 商 旅 川 流 不 息 的 闹 镇 了 。1970 年 2 月称马街公社,1983 年 8 月改称马街区,1988 年 2 月区改镇至今。现在,全镇辖大龙潭、小龙潭、大西营、泉丰、前所、马街、良迪、朱家堡、刘家、金家、黄官营、海螺、湖海、汤官箐、尹旗堡、海界、郭家村、漾稻、庄上、薛官堡、杜旗堡 21 个 村 委 会 。三 、 人 口 民 族( 一 ) 人 口 : 70 年代,全镇人口明显呈现出增长速度快、分布不平衡、农村比重大、文化水平

8、低等特点。1978 年全镇共75420 人;进入 80 年代全镇开展人口绝育手术,累计结扎妇女达 2 万余人,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增长;1992 年全镇共 89369 人,农业人口 86834 人,非农人口 2535 人,人口自然增长 1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544 人;1999 年总户数 25014 户,总人口97726 人,农业人口 94177 人,非农人口 3549 人;2005 年总户数 26315 户,总人口 103975 人,农业人口 98087 人,非农人口5888 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641 人。( 二 ) 民 族 : 全镇少数民族 49 人(彝族 26 人,白族 7

9、人,其他 16 人),占总人口的 0、05%。( 三 ) 人 民 生 活 : 1978 年,人均纯收入 135 元;1995 年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1308 万元,人均纯收入 620 元;1999 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 2455 元,人均纯收入达 1246 元,人均存款达 725 元,同年,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已覆- 4 -盖全镇;2005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30731.6 万元,人均纯收入 2001元。四 、 经 济 状 况( 一 ) 国 民 经 济 : 1978 年 ,全 镇 国 民 经 济 总 收 入 1

10、126.9 万元 ;1995 年 ,全 镇 国 民 经 济 总 收 入 20210 万 元 ;2005 年 ,全 镇 国民 经 济 总 收 入 46099 万 元 ,比 1978 年 增 44972.1 万 元 ,比 1995年 增 25889 万 元 。其 中 第 一 产 业 实 现 收 入 28209 万 元 ,第 二 产业 实 现 收 入 9995 万 元 ,第 三 产 业 实 现 收 入 7895 万 元 ,一 、二 、三 产 业 的 比 重 为 49:38:13,粮 经 结 构 比 重 为 58:42,非 公 经 济健 康 发 展 ,收 入 占 全 镇 国 民 经 济 总 收 入 的

11、 40%。 ( 二 ) 第 一 产 业 : 马街镇是农业生产大镇,农业农村经济以“ 粮、烟、桑、畜为支柱,生产水稻,玉米,蚕豆,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以蚕桑,烤烟,林果,蔬菜为主。1.粮 食 生 产 1978 年 全 镇 粮 食 总 产 342.5 万 公 斤 ,1995 年3743.6 万 公 斤 ,2000 年 3988 万 公 斤 。2005 年 ,全 年 粮 播 面 积106000 亩 ,其 中 水 田 39000 亩 ,旱 地 67000 亩 ,共 引 进 试 验 示范 推 广 品 种 7 个 ,推 广 水 稻 优 质 品 种 9 个 ,推 广 水 稻 良 种37000 亩

12、 (新 品 种 推 广 30000 亩 ,占 81%),全 年 粮 食 总 产 达4301 万 公 斤 ,比 1978 年增 3958.5 万公斤,比 1995 年增557.4 万公斤。2.蚕 桑 生 产 1978 年 以 来 ,蚕 桑 产 业 发 展 比 较 缓 慢 。80 年 代 初期 ,随 着 我 县 蚕 桑 产 业 的 不 断 发 展 ,丝 绸 公 司 建 成 投 产 并 逐 步 壮 大 规- 5 -模 ,有 力 带 动 了 马 街 蚕 桑 产 业 的 迅 速 崛 起 。1988 年 全 镇 有 桑 园 面 积16600 亩 ,1992 年 新 栽 桑 4620 亩 ,2002 年 新

13、 栽 桑 9773 亩 ,桑 园 面 积达 30993 亩 。2005 年 ,马 街 抓 住 了 国 家 “东 桑 西 移 ”的 机 会 ,新 栽 7772亩 ,桑 园 面 积 达 38765 亩 。全 年 养 蚕 84529 张 ,生 产 鲜 茧 3380 余吨 ,蚕 桑 综 合 产 值 9250 万 元 ,占 全 镇 农 业 总 产 值 的 24%。其 规 模已 成 为 中 国 蚕 桑 第 一 镇 ,蚕 桑 生 产 是 马 街 镇 发 展 农 村 经 济 ,增 加农 民 收 入 的 特 色 支 柱 产 业 。3.烤 烟 生 产 二 十 多 年 来 ,马 街 的 烤 烟 生 产 始 终 按

14、照 “稳 面 积 、兴 科 技 、改 质 量 、强 服 务 、保 收 购 ”的 指 导 思 想 ,以 科 技 兴 烟 为 突破 口 ,以 优 良 品 种 为 先 导 ,努 力 抓 好 烤 烟 生 产 的 各 个 环 节 ,使 烤烟 生 产 战 胜 了 各 种 困 难 和 自 然 灾 害 的 影 响 ,生 产 和 收 购 都 按 预 定计 划 顺 利 完 成 。2005 年 全 镇 种 植 烤 烟 7690 亩 ,收 购 烟 叶 1045 吨(含 出 口 备 货 45 吨 ),中 上 等 烟 比 例 达 100%,实 现 产 值 1180.9 万元 ,均 价 11.3 元 。4.畜 牧 业 马

15、街 早期的畜牧业 ,包括家禽一般都是放养,1986 年成立畜牧兽医站,村委会设立兽医室,1988 年开始推广“养猪八改 ”技术。 同 年 ,建 立 了 良 迪 富 群 、郭 家 常 乔 、朱 家 国 康 3个 生 态 养 殖 示 范 园 区 和 大 龙 潭 生 猪 养 殖 协 会 。2005 年 ,马 街 镇 的畜 牧 产 业 化 按 照 “巩 固 、发 展 、提 高 ”的 工 作 思 路 ,引 导 发 展 规 模化 养 殖 和 生 态 养 殖 小 区 建 设 ,实施生猪产业化战略,提出人畜分居,建盖养殖小区,调 查 落 实 300 万 元 小 额 信 贷 扶 贫 资 金 ,扶 持了 大 批

16、上 档 次 、上 规 模 的 养 殖 大 户 ,年 出 栏 50 头 的 养 殖 户 1120户 ,年 出 栏 100 头 的 养 殖 户 343 户 ,年 出 栏 1000 头 以 上 的 养 殖户 13 户 ,年 出 栏 上 万 头 生 猪 的 村 委 会 6 个 ,全 年 生 猪 存 栏 73718- 6 -头 ,出 栏 185013 头 ,畜 产 品 产 量 达 19788 吨 ,畜 牧 总 产 值 28337万 元 ,畜 牧 业 总 收 入 17900 万 元 ,占 农 业 总 产 值 的 49.2%。5水 果 、蔬 菜 生 产 70 年代,马街的水果主要以梨为主,其中蜜香梨较为突出

17、,80 年代末期,逐步引进苹果、葡萄等品种。2005 年,全镇水果面积 5820 亩,产值达 582 万元,蔬菜面积6200 亩,产值达 930 万元,食用菌种 植 57810 平方米,产值达960 万元,种植魔芋 600 亩,其中朱家村桑园套种 300 亩。( 三 ) 二 、 三 产 业 : 早在 70 年代,马街已成为陆良的商业重镇,当时马街的布鞋厂、五金厂、棉纺厂、氧气厂、糕点厂等企业在全镇的商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街镇集市繁荣活跃,先后发展了海界、庄上、马街等集贸市场。个体私营企业大量涌现,形成了大龙潭的铁器村、马街的铜器村、泉丰的豆腐村、前所的席子村、良迪的索子村

18、等民间称号。1993年乡镇、村办集体企业得到发展,先后筹建了滇东、陆峰水泥厂,马街丝绸厂,大西编织袋厂等。2004 年过桥味精有限公司,锌业公司落户马街。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业日益兴旺。2005 年全镇企业、个体户个数达 2676 个,从业人员达 24518 人,实现总产值 171229 万元,实现利润 7997 万元,上交税金 2762 万元。滇东水泥厂引进资金 1 亿 4 千万元新建的 2000t/d 水泥熟料新型干法回窑生产线项目已正式投产。富强公司投资新建年产 30 万元磷石膏生产线,年产 8000 万块免烘砖(含 1000 平方米城市街道地砖)生产线,年产 60 万吨商品砂浆生产线。

19、云南过桥味精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由年产 10000 吨味精扩展到年产 25000 吨味精、4 万吨谷氨酸。- 7 -五 、 社 会 事 业( 一 ) 教 育 : 1995 年投资两千多万元建盖了马街镇三中;1998 年在镇二中增盖了一幢教学楼,一幢学生宿舍和餐厅;1999年陆良二中建盖了一幢教学楼,解决了教育发展与学生就学难的为题;2003 年镇二中建盖了教师住房,建筑面积 2654 平方米,解决了广大教师的住房问题;20042005 年,杜旗、湖海、贞元、漾稻、扩建了教学楼和科技楼。目前,全镇有幼儿园 29 所,小学 23 所,中学 3 所,完中 1所。全镇在校学生 24006 人,其中在园

20、在班幼儿 4531 人,小学生 13344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9,普高在校生 665 人。全镇共有教师 999 人,其中小学教师 666 人,学率合格率达100,中学教师 333 人,学历合格率达 96.4。马街镇 1992 年实现了“ 普六 ”,1996 年 实现了“普九”。1994 年陆良二中晋升为省的二级乙等完全中学;2001 年,马街镇二中晋升为省的一级三等初级示范中学;2002 年底马街小学晋升为省的一级三等示范学校;2004 年马街三中晋升为省的一级二等初级示范学校;2004年2005 年,马街连续 2 年获县年度教育工作考核一等奖。( 二 ) 文 化 : 1979

21、年马街电影院建立,1980 年 5 月开业,总投资 28 万元,是陆良县第一家乡镇电影院,电影院年放映 1000多场,年收入近 10 余万元。同年,马街文化站成立,1984 年建成文化中心,1988 年马街成立 16 个村级文化活动室,90 年代初期全镇各村委会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室,2005 年由党校、广播站、老龄办等合并为文化发展服务中心。马街群众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民间传统文艺主要有花灯、狮舞、龙灯、踩高跷、小脚乐等。- 8 -目前全镇共有文艺宣传对 31 个,县级文化大户 8 家,陆良橄榄艺术团获得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2003 年参加过中央电视台 3套神州大舞台栏目得录制并获得了节目表

22、演优秀奖;大龙潭女子舞龙队 2007 年参加全国舞龙大赛并获得了铜奖。( 三 ) 卫 生 : 马街中心卫生院建于 1953 年,占地 260 平方米,当时几乎没有任何设备。1984 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征地 3 亩,建一 600 平方米左右的住宿与业务共用楼房。1993 年,医院筹款购置一台 B 超;1995 年购置了一辆救护车;1997 年自筹 100多万元建起一栋职工住房;1998 年、2000 年先后筹款购置两台自动血液分析仪;2001 年自筹 68 万元在集镇的黄金地段购买了 800 多平方米的业务用房;2004 年在庄上建一分院,并率先使用电脑化管理,进行电子处方。现卫生院设有儿科 3

23、个、外科 2个、妇产科 2 个、中医科 2 个、医技科 2 个,共有床位 100 张,共有职工 61 人。六 、 其 他( 一 ) 文 物1、爨 龙 颜 碑 :位于马街镇薛官堡斗阁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立于我国南朝刘宋明孝帝大明二年(公元 458 年),是东汉孟孝琚碑后云南第二古石。俗称“大爨碑” 或“大爨”。2、钟 灵 书 院 :位于马街镇马街小学内,2002 年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座南朝北,占地近 4000平方米。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 1874 年),为清代晚期所建的典型义学书院,也是曲靖市乃至云南省保存较完整的清- 9 -代书院之一。3、古 建 筑 :刘苑梅家宅、王美庭家宅、王家护家宅、殷怀庆家宅、彭会权家宅、金亮丞家宅4、石 刻 :如意龙潭禁树碑、黄官营奉天诰命碑、明诰扶印指挥他喇都碑、刘刚烈士墓( 二 ) 风 景 名 胜 古 迹彩色沙林、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终南山、如意龙潭、真珍龙潭、青龙公园、麦子河风景区陆良县马街镇人民政府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