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1.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73610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文化建设其核心内容和中心任务就是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全社会不断提升新的精神高度和新的审美境界达到和谐统一。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进步文明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国民财富的终极基础。因此,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当从决策到实践都自觉地把文化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时,人的素质会得到加速提高,人

2、的潜能会得到充分发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拥有;二是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极大提高,并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要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离开教育、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离开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极大提高,将成为一句空话。要保证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决不能允许愚昧、颓废、庸俗的落后文化,甚至毒害、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任其泛滥。21 世纪头 20 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

3、碰撞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综合国力的增强,实际上就是经济、技术力量的提高,政治、文化力量的提高。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我国现阶段不仅需要大力增强经济实力,同时更需的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这是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键。因此,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就在于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求,促进和提高每个公民的文化含量。提高国民素质,重点在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要在一个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度里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文化,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使全体人民成为“四有”新人,这是社

4、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占有国民的绝对多数,全面加强以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四基”建设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起着最为直接的重要作用。文化建设是长期积淀、浸润、创新、发展的,它需要根据不同层次文化需求,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努力营造适合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并且源源不断地施加社会主流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健康向上、多彩多姿的文化形态,是以文化人、厚德载物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能够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5、共同理想和信念,凝聚和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人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民的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他的工作水平与事业成就;一个群体的素质如何,决定这个群体的贡献大小和发展前途;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如何,决定这个民族和国家兴衰成败的命运。当今世界国民的素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先要提高国民的素质,实现国民的现代化。提高国民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有许多渠道和方法,如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等。而发展精神文化消费是当前必须突出抓好的一个重要问题。精神文化是人们

6、为了满足精神文化需要而以科学艺术、文学等观念形态的产品为消费对象的一种消费活动。发展精神文化消费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精神文化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人们的消费分为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大类。人们消费需要的满足,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表现在人们拥有的物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而且也表现在人们拥有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我们希望,文化工作者中间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文化工作者提出

7、的殷切希望。打造一支精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组织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保证。一方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对文化工作者的品德、知识、能力、动机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大力选拔各类优秀人才充实到文化队伍中来。形成文化系统的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机制。出类拔萃文化工作者,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清楚地了解到提倡什么、允许什么、反对什么,决不会糊里糊涂“跟着感觉走”;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深入到火热的群众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始终把创作视点对准广大劳动人民,从中丰富自己的实践,获取艺术的灵感和生活的激情;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坦

8、荡胸怀,追求人品与文品统一的道德人格。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只有全社会都确立“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的观念,才能创造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的环境,并把提高国民素质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体制改革应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是社会制度的实现方式,也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内在机制。人,既是体制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又受体制的约束。体制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保证,也是人的现代化的保证。我们在进行体制改革时,不仅要关注相关的社会因素,而且还应关注相关的人的因素,坚持体制改革与提高人的素质的统一;既不要把改革仅仅看作是调整生产关系,而忽视人的素质在改革中的作用,也不

9、要孤立地强调人的素质的提高,而忽视体制对人的素质的作用。对体制的设计,应着眼于如何有效地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在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而且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拓展人的视野,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又能从根本上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等人文素质得以提高。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对弱化的文化建设得到全面的加强,文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将显示出它的巨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