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江振岳 09 级法律事务 7 班 20 号【摘 要】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 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现状 对策中国成为 WTO 正式成员国之后,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竞争国内化、 国内竞争国际化, 就是这种环境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种复杂环境中, 中国企业能否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定制度框架下企业所拥有的、基于独特知识技术积累的一种
2、竞争力。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所谓企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指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多个方面,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并非每种竞争力都同等重要,而只有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核心竞争能力的特点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以及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1价值性
3、。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 它对顾客所重视的价值有关键性贡献, 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的竞争主动权, 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2独特性(或竞争差异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拥有, 使竞争力独树一帜。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 蕴含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 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3整体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 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产生于某些具体的要素,但它的功能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个部门, 它会渗入企业拥有的全部资源之中, 体现在企业经营
4、的一切方面。在企业多样化经营的今天, 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否覆盖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所有产品, 它是否能够抵御不可预期的市场风险, 它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的预期目标。4延展性。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不断推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具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 它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一个坚实的 平台, 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保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5资源集中性。企业只有将资源集中于少数关键领域才有可能建立起在这些相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保持持续竞争优势。6动态性。企业核心能力总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 管理模式以及企业资源等变量高度
5、相关, 随着彼此相关的变化, 核心竞争能力的动态发展演变是客观必然的, 曾经是核心能力可能演变为企业的一般能力。7非均衡性。创新和研究开发能力是核心能力的本质体现。企业在构建核心能力的过程中, 既有继承性的技术渐进发展, 又有突破性的技术革命。式,较强的已有资源重组或者融合的能力、 稳定的客户资源等。二、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现状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世界著名企业几乎无一不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品牌形象、顾客服务其中的若干方面具有独特专长, 从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竞争的绝对优势。与国际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相比,我国企业无论在规模上、科技投入上、技术创新上、管理上
6、,还是在企业赢利能力上,当前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入世意味着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外大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的企业在规模上不相当,竞争上处在弱势地位。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规模增长虽然很快,但差距仍很大。三、提高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务。(一)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政企分开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政企不分会带来许多严重后果 企业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成为真正的企业难以建立起健康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难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造成腐败等。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符合国际惯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实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制度保
7、障。根据国外经验,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充分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来创造和维护一种有利于企业竞争、创新和发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环境。(二)深化企业改革 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制度或一些体制性问题,仍然是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重要原因。所以 ,有必要深化企业改革 ,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它对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起着示范作用国有企业机制上 的问题,会传染给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 ,从而妨碍其他类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从这个
8、意义上 ,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是提升全部企业核心竞争的关键。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也具有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此外,要通过市场细分、资源重组 、流程再造等方式更新经营战略,1寻找企业链上的关键点( Focal Piont ) 。在企业的研发、 计划、 生产、制造、 组织、 销售、 售后服务等链条上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去寻找和调整自己企业的关键点, 这是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决定企业走向趋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决定企业是否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取得领先于竞争对手一步的关键。2独特的专项技术。坚实的竞争力来自执着的专业化。兢兢业业在一个领域做好, 拥有专项技术,形成专利产品, 做
9、出品牌, 占领一个稳定的市场, 形成专业化优势而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使竞争对手望而却步, 这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正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所说: 这种独特性具体表现为你所拥有的资源是偷不走、 拆不开、 带不走、 溜不掉的。 3知识产权及转化为核心技术的能力。知识产权必须是自己专有的,别人没有的,而且能保住自己专有,这是前提。知识产权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知识产权是你的核心技术、 核心能力 ,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链体系, 由一个价值链体系来保证, 价值链体系必须包括研发、 制造、 营销、 售后服务。如果企业自己不能在每个环节都有保障, 就需要和别人搞战略联盟。知识产权必须为市场所认同, 企业研发要仔细
10、研究市场需求。4培育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说, 首要的是观念创新, 形成创新思维。这是一切其他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其次,要注重体制创新,通过对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以获得企业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要十分注重技术创新, 建立起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机制, 获得企业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5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因素更加复杂多变, 经验越发的靠不住, 智力资本将成为第一资本, 决定着企业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在这种
11、市场状况下, 一个企业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就成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企业能否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 能否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 及时熟悉和解决新问题,都要靠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不会学习就不会工作,也就无从创新和发展,从而培养、造就学习型组织。6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要让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削弱,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技能,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各渠道培训员工技能,积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凭借的优势之一。如长春一汽、北京开关厂等,能够以较少投入成功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注意提高员工知识技能。7聘用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企业的活动都离不开人,有优
12、秀的人才为其服务,对企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什么样的管理者对企业来说是必须的?我认为至少有五点 : (1)有社会责任感 ; (2)有开拓创新精神 ; (3)有组织能力;(4)有学习型的品格;(5) 价值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一致。 至于优秀的员工,还要加上熟练的专业技能。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以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促使计算机化企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它能够以大规模生产的价格实现产品多样化, 甚至个性化定制, 这一目标的实现, 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尤其是产品配置器智能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实现大规模定制方式的基石,不应错过新趋势, 应放在企业战略高度对待, 这样才能应对新的竞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