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873555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2008-12-20 15:11:06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1)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别名列前三位,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主导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信息与系统科学、地学、数学、天文学和力学。除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三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为正外,其他五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多数学科的科技发展低于整体水平(见表 1) 。表 1 上海自然科学领

2、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生物学 1.7461 0.98206 1.79619 1化学 0.87113 1.18576 0.83031 2物理学 0.81642 1.32005 0.76775 3信息与系统科学 0.41952 0.77932 0.37558 4地学 0.54201 0.6447 0.52783 5数学 0.71232 0.20092 0.7645 6天文学 0.88765 1.14172 0.84543 7力学 0.87214 0.7212 0.8809 82)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差距明显。在自然科学八大学科中,上

3、海除地学外,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进入前三名,其中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六个学科在大陆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信息与系统科学国际科技论文数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见表 2) 。虽然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位居前列,但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 1/2。在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力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系统科学、天文学和生物学有明显优势,数学与地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能进入前三名(见表 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数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表 2 2001 年

4、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论文发表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数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力学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上海 陕西信息与系统科学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物理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安徽化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天文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地学 北京 湖北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生物学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广东 上海资料来源:2001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3)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是制约上海自然科学

5、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 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效率,就其实质而言,是新的知识在一个系统中创造、流动和利用的效率。它取决于诸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效率。而决定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则取决于经济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体系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的氛围。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提升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制度、政策和环境的作用,提高创新各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达到创新目标的要素间的互动。从本质上看,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创

6、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循环流转。表 3 所示上海自然科学领域 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2/3 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识流转、战胜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系统失灵是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表 3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 r&d 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114 343 275 5122与国内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7 2526与

7、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38 127 118 2360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独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其他 26 124 102 1384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 r&d 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 r&d 清查数据汇编,2001,72。2 上海工程与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1)学科在国内的比较优势。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 20 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 20 个学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学、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土木建筑、交通运输 9 个学科排名第二(仅

8、次于北京) ,上海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两个学科国际论文排名第三(见表 4) 。表 4 2001 年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论文发表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陕西 江苏测绘科学技术 北京 四川 陕西 北京 湖北 江苏材料科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上海 陕西矿山工程技术 北京 江苏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苏冶金、金属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辽宁 上海机械、仪表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江苏 陕西动力与电气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湖北 陕西能源科学技术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东 黑龙江

9、核科学技术 北京 安徽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肃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陕西 上海计算技术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苏 上海轻工、纺织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广东 上海食品 北京 江苏 广东 广东 浙江 江苏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苏 湖北 北京 江苏交通运输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湖南航空航天 北京 陕西 黑龙江 北京 陕西 江苏环境 北京 江苏 上海 北京 江苏 上海安全科学技术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苏资料来源:2001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 ,

10、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 20 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有18 个学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别由广东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 9 个学科进入前 3 名,其中材料科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 3 个学科名列第二,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轻工与纺织、环境工程名列第三(见表 3) 。2)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占主导地位的学科。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 8 个学科依次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与仪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化工、计算技术、动力与电气、交通运输。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

11、最为薄弱的 5 个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矿山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和食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2/3 的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 60的学科科技发展低于平均水平(见表 5) 。表 5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机械、仪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材料科学 0.57576 1.29195 0.67626 4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计算

12、技术 0.35117 1.86971 0.51358 6动力与电气 0.49477 0.42028 0.50252 7交通运输 0.45473 0.19787 0.40005 8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冶金、金属学 0.46472 0.25968 0.40773 11轻工、纺织 0.46716 0.475 0.47954 12环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核科学技术 0.72349 0.79265 0.75082 14能源科学技术 0.79072 0.50098

13、 0.78198 15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安全科学技术 0.81005 0.84276 0.83462 17矿山工程技术 0.8642 0.85314 0.88633 18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测绘科学技术 0.89975 0.85423 0.91858 203)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论文产出与北京差距悬殊。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排在前 3 名的 11个学科中,除材料科学与土木建筑两个学科外,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交通运输、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 9 个

14、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 1/2。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进入前 3 名的 9个学科,除材料科学、轻工与纺织两个学科外,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环境工程等 7 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 1/2。4)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表 6 所示上海工程技术领域 r&d 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70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

15、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表 6 上海市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 r&d 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与国内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94 854 608 19073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独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 r&d 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

16、r&d 清查数据汇编,2001,75。 3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1)农学和水产学占据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农学和水产学,林学、畜牧与兽医科学相对薄弱(见表 7) 。表 7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农学 1.21943 1.45978 1.26327 1水产学 0.28854 0.26992 0.2164 2畜牧、兽医科学 0.3714 0.38479 0.37749 3林学 1.13657 0.80507 1.10218 42)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有

17、相当差距。在农业科学领域 4 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和林学、甘肃的畜牧兽医、湖北的水产学国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 3 名(见表 8) 。在农业科学领域 4 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浙江的林学,江苏的畜牧兽医、山东的水产学国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 3 名(见表 8) 。无论是国际科技论文、还是国内科技论文,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表 8 2001 年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科技论文发表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

18、名 第三名农学 北京 浙江 江苏 北京 江苏 浙江林学 北京 黑龙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广东、陕西畜牧、兽医科学 甘肃 云南 北京 江苏 北京 甘肃水产学 湖北 山东 广东 山东 广东 福建资料来源:2001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4)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表 9 所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 r&d 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64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农

19、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表 9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 r&d 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4 46 38 229与国内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2 5 4 18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69 124 99 506独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其他 9 8 3 25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 r&d 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 r&d 清查数据汇编,2001,73。 4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1)

20、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仍有相当差距。在医药科学领域 6 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四个学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药物学和特种医学两个学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排名第二,中医学排名第三(见表 10) 。在医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除药物学和特种医学外其他 4 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表 10 2001 年医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论文发表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预防医学 北京 浙江、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基础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

21、东 上海药物学 上海 北京 江苏 北京 广东 上海临床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中医学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苏 北京 广东 江苏特种医学 上海 北京 广东 北京 陕西 上海资料来源:2001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 6 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的第一,上海除中医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进入前三名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均排名全国第三(见表11) 。在医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 6 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

22、不足北京的 1/2。表 11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临床医学 1.495 1.583 1.56579 1药学 0.89727 0.15227 0.79183 2基础医学 0.33507 0.84777 0.246 3中医学与中药学 0.21555 0.8431 0.27284 4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0.69136 0.64275 0.70052 5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1.1503 0.79264 1.13826 62)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基础

23、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科技发展相对薄弱。3)知识流动不足是影响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表 12 所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 r&d 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85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表 12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 r&d 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37 124 114 7510与国内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6 10 7 119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7 195 166 2343独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其他 139 125 100 7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