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的五大玉石.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872619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五大玉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的五大玉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的五大玉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的五大玉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的五大玉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的五大玉石2007 年 03 月 12 日 星期一 08:401、蓝田玉产于陕西省蓝田县。蓝田玉外观为黄色、浅绿色,不透明,硬度为摩氏 4 度。属蛇纹石化的透辉石类。因产量不多,汉代以后,各地均采用和阗玉为玉材。所以蓝田玉开采2、南阳玉南阳玉的矿区地处河南省南阳县的独山,又称“独山玉”简称“独玉” 。南阳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或微透明。硬度为 5.5 至 6.5 度。南阳玉为多色玉石。常见为两种或三种以上色调组成多色玉,颜色鲜艳,分别称为:水白玉、白玉、乌白玉、绿玉、绿白玉、天蓝玉、翠玉、青玉、紫玉、亮棕玉、黄玉、黄蓉玉、墨玉及杂色玉等。南阳

2、玉的储量相当丰富,至今仍可形成规模生产。依流爱饰,倾力打造依流饰品交流平台,传播饰品文化A x N:z 2R3、酒泉玉产于甘肃祁连山脉,因而又有祁连玉之称。属蛇纹石族玉石。半透明,以绿色为多,带有均匀的黑色斑点。硬度为 4.5 度至 5 度。4、岫岩玉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而得名,又称岫玉。属蛇纹石,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我国这种地质环境的矿床很多,因而类似岫玉的产地很广泛。岫玉外观呈青绿色,黄绿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硬度为 3.5 度至 5 度。瓦沟矿铀玉开采历史悠久,储量丰富。为我国当前主要产玉矿区,产量占全国 60%左右。5、和阗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

3、县绵延 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九个产地。和阗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 5.5 度至 6.5 度。和阗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羊脂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碧玉-翡翠 翡翠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日本、苏联、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均产有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联邦。缅甸联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区,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供应世界各地。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缅甸

4、联邦才出产翡翠,因此将缅甸联邦玉作为硬玉的代名词了,硬玉是学名,而缅甸玉则是行家的行话。上好的翡翠,目前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珍爱,同时在世界珠宝习俗中,人们还把翡翠定为五月的诞生石,为善良、热情之石。翡翠产于缅甸联邦及中缅边境地带,大量输入中土是清中期以后的事情。但从文字记载及出土实物记录看,翡翠的出现时代还要早得多。【翡翠的光泽】 翡翠呈现玻璃光泽,半透明或透明。翡翠因含有不同的染色离子而呈现各种颜色:通常有白、红、绿、紫。黄、粉等。纯净无杂质者为白色,若含有铬元素,则呈现出柔润艳丽的淡绿、深绿色,名之为翠。此品种最为名贵,极受人们的珍视喜爱。若含锰则呈现淡紫色、深紫色,常称为春地或藕

5、粉地。含铁元素,则呈现暗红、褐红、赭红色,被人们称为翡。含铬和铜元素,则呈现淡蓝、淡青色,人称橄榄水。高档翡翠除颜色好之外,质地也极其重要。一般颜色鲜嫩漂亮,质地较透明,玻璃光泽强者为上品。相反,质地发干,透明度较差的品种次之。【翡翠的来历】 翡翠原为鸟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宇关于翡翠的解释为:“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后汉书班固传注:“翡翠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 ”从其字意分析,以上的翡翠均指红、绿两种颜色的鸟。汉代班固西都赋中的“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 。张衡西京赋中的“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 。从前后文意看,其中的翡翠当指玉无疑

6、。 【翡翠的形成】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民间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地质学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几千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成因的。 缅甸联邦政府每年举办一次翡翠拍卖会,吸引了不少买家。日本东北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在话说宝石 (1983 年出版)一书中,更具体指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的温度(200 - 300oC )下形成的。我们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但

7、翡翠既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当然不可能处于较深部份,那么高压究竟从何而来呢?这高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力所形成的,现已获得证实,凡是有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是地壳运动较强烈的地带。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凡发现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钠长石的火成岩侵入体(中基性岩) 。钠长石的化学成份为 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测翡翠是在中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翡翠常识】翡翠的地子玻璃地 : 完全透明,玻璃光泽。 翡翠的透明度与宝石不同。好的玻璃地镯子看上去透明如水晶,无杂质。极品为冰地。我收藏的一款牌子,很多自认为是专家的人都认定是水晶。水地 :透明如水,玻璃光泽。

8、与玻璃地相似,有少量的杂质。蛋青地 : 质地如同鸡蛋青,玻璃光泽。 半透明,但比较纯正,无杂质。鼻涕地: 质地如同青鼻涕,玻璃光泽。 半透明,但比较纯正,少量杂质。青水地 :质地透明,但泛青绿色 是带青绿色的水地品种,因色干扰,不如水地品种。灰水地 : 质地半透明,但泛灰色。 因有灰色,质量又比青水地又差。紫水地 :质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调。 与紫罗兰不同的是强调透明,实际上是半透明的紫罗兰。浑水地: 质地半透明,象浑水。 透明度差的水地。细白地 :半透明,细腻色白。 如果光泽好,也是好的玉雕原料。白沙地 : 半透明,有沙性,白色。 不细腻的细白地。灰沙地 :半透明,有沙性,灰色。 不细腻的灰色

9、白沙地。豆青地 :半透明,豆青色地子。 实际上是豆青色地半透明品种。紫花地: 半透明,有不均匀的紫花。 为颜色不均匀的紫罗兰。青花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石花。 质地不均匀,只适合做玉雕。白花地 : 半透明至不透明,质糙亦有石花 瓷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 干白地: 不透明,白色。 糙白地 : 不透明,粗糙,白色。 糙灰地: 不透明,粗糙,灰色。 狗屎地 :褐色,黑褐色。【翡翠的保养】佩带和收藏翡翠的人士应该小心勿碰撞跌下翡翠件。有时表面看上似无损,但实际上经过碰撞,翡翠的内部结构已经受到损坏,而生暗纹。翡翠很忌讳油烟油腻。如果是保值的高挡货,就不益佩带着进厨房煮食。翡翠亦不适合接近高

10、温,更不可久晒。因为长期如此,容易产生物理变化而失去光泽,没有那么鲜阳。翡翠也不可接触强酸溶液,那样会破坏翡翠的结构和颜色。【历史】中国是美玉之国,在人们心中,玉是美好与高尚的象征。一件好的玉器应当是质地坚硬致密、色泽晶莹鲜丽的。翡翠以翠绿色为最好,它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集合体,由于它的颜色不均一,在浅色底子上伴有红色和绿色的色团,颜色之美像古代赤色羽毛的翡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故叫翡翠。翡翠由于透明晶莹、光泽喜人、硬而不脆等特点成为公认的“玉中之王” ,是最昂贵的宝石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翡翠的 A、B、C 货】A 货: 未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翡翠经过优化的

11、翡翠也属于 A 类,在证书中不用证明,主要的优化手段有:漂白:指降翡翠在稀酸中凊泡, “清洗”掉翡翠表面的杂质,结构破坏仅在表面,而且是轻微的,无填充物质(抛光时的打腊除外) 。侵腊处理:增加透明度,改善了外观,起到填平表面缝隙的作用。B 货:强烈的酸凊漂白,使翡翠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必须注入大量聚合物加以固结才可以使用,证书上必须注明“处理” 。C 货: 翡翠原有颜色较差,经过染色处理而产生鲜艳的颜色,也要注明“处理” 。B+C 货:有些翡翠经强烈酸凊后,在加入大量聚合物固结的同时,还加入颜色,也属“处理” 。【翡翠的评估】颜色颜色是评价翡翠的第一因素,好的颜色要达到的标准是:正、浓、阳、均。

12、正:就是指色调的范围,根据主色与次色的比例而定,就是说要纯正的绿色,不要混有其他的颜色。例如油青中常有混油蓝色、价值就会降低。浓:指颜色的深浅,就翡翠绿色来讲浓度最好在 70%80%之间,90已经为过浓了。阳:是指翡翠颜色的鲜阳明亮程度,翡翠的明亮程度主要是由于翡翠含绿色和黑色或灰色的比例来决定的。绿色比例多颜色会明亮,若含黑或灰色多了,颜色就灰暗了,行家往往采取形象的方法来表示颜色的鲜阳。例如:黄杨绿、鹦鹉绿、葱心绿、辣椒绿、都是指鲜阳的颜色。而菠菜绿、油青绿、江水绿、黑绿,则指颜色沉闷的暗绿色。 越鲜阳的翡翠,自然价值越高。均:是指翡翠的颜色分布的均匀度。翡翠的颜色一般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如

13、能得到颜色分布均匀的翡翠实在也不是容易的事。最佳的颜色:应该是绿色纯正、绿色浓度在7080、颜阳明亮、颜色分布均匀,这类高档翡翠,行家习惯称为老坑种。透明度:翡翠是多晶体,多数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不可能象单晶体宝石如祖母绿那样透明,使光线可以自由透过,显得很晶莹。结构: 指的是组成翡翠的结晶微粒的粗细,结晶体的形状及其结合的方式。行话称结构为“底” ,有称“地” 。净度:翡翠与其他宝石一样,净度是评估价值的一大因素,翡翠的瑕疵,主要是白色和黑色。在评价翡翠时,根据下次对翡翠美观造成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翡翠的价值。对高档货来说,下次是严重的缺憾,而对中、低档货来说,影响会小得多。相对来说黑花影响比

14、白花来的较多。切工:翡翠成品加工分为光身成品和雕花成品两大类。光身制品对原料要求较高,不能有裂纹,因为一有裂纹就很容易见到。有裂纹的翡翠,大都用来做花件,通过雕刻手法可以掩盖裂纹。 因此在评价光身成品与花件时,在同样质量的情况下,光身制品要贵过花件雕品,当然有特别精湛的雕玉则例外。裂纹: 裂纹的存在往往是翡翠成品的致命伤,有了裂纹,翡翠的价值会大减,尤其对于高档翡翠来讲。一般可用电筒,用透视光照,有裂纹就很容易看到。经济评价因素1. 透明度:半透明则最佳,太透或不透明都不好。 2. 结构:颗粒越细越好。3. 净度:无瑕疵的最佳。 4. 切工:“玉不琢不成器“设计,雕琢的造型,抛光,款式新颖-和

15、田玉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 ,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 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 9 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和田玉夹生在海拔 3500 米至 5000 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

16、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 5000 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目前,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补充: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 55 度至 64 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 3500 米至 5000

17、 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闪透石 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 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

18、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青田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黄玉,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糖玉,糖玉常于白玉或素玉,称为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 ,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 ,亦能增值。墨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碧玉,以

19、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 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子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1. 仔料: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沖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沖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或深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所以子玉一般持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子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裸体子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子玉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

20、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2. 山流水: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沖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年代少久远,比子玉年青。3. 山料: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严格的说山料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没有饱吸宇宙之精华,应当叫它为玉石,不应当叫玉。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为帝王玉。皇宫的玉器多是和田玉制成。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多用玉制作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和田玉。 。 。白玉:颜色洁白,细腻

21、,滋润,微透明,宛如羊脂者称羊脂白玉;不透明,光泽较差者为白玉青玉和青白玉:色呈深灰绿至蓝绿色,不透明;青白玉是青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类型,呈灰绿色。 碧玉:深绿色(菠菜绿色) ,质地较粗。碧玉除新疆所产外,我国玉器工艺界把和国外所产的软玉也统称为碧玉。 黑玉:主要含分散的碳质或石墨而呈灰黑色或灰黑与白色相间的条带。如果完全是黑色的,称墨玉。 黄玉:是地表水中褐铁矿渗入白玉中造成的,米黄至黄色。新疆玉是我国传统的玉石品种之一,它以精良细腻的质地、纯静怡人的色泽“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紧密,声音洪亮”在传统玉石中占据首屈一指的地位,以和田地区为新疆玉的主要产区最为著名,故又称“和田玉”

22、 。其质地坚硬细腻。新疆和田玉又称软玉,主要由角闪石族矿物中的阳起石组成。产于新疆山地,河床的冰雪之中。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2003 年 10 月底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工作结束。内蒙古巴林石被冠以“美石”之一,著名的新疆和田玉同时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宝玉石具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上好的宝玉石原料在资源上更是非常稀有。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会越来越少。宝玉石的制作工艺属传统民族工艺,靠设计家和艺术家手工雕刻而成。而且每件作品都有各自的主题、文化和艺术特点,颇具收藏价值。玉石文化在中国有浓重的

23、文化气息,玉器一直是帝王将相、富贵家庭的喜爱和收藏重点。-岫岩玉(Xiuyan jade)以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 历史简况 中国对岫岩玉的认识和开发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如在距今约 6800年-7200 年的辽宁沈阳新乐文化遗址就出土有用岫岩制作的刻刀。发现于辽字朝阳和内蒙古赤峰一带、距今约 5000 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亦出土有用岫岩玉制作的手镯等。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和河北满城西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的玉片,也都有一部分是用岫岩玉制作的。 毛传 (毛诗故训传 ) 有“琇莹,美石也”的记载。汉初尔雅释器载有“东方之美者,有医无(巫)闾之珣玗琪焉

24、” 。普郭璞对其注释为:“医无闾,山名,今在辽东。珣玗琪,玉属。 ”上述“琇莹”有可能是岫岩的古称,或由“岫岩”的同音转换而来,或以地名称玉石,故说“琇莹,美石也” 。即然“医无闾”为辽东山名, “珣玗琪”又为“玉属” ,无疑作为“东方之美者”的“珣玗琪”就是辽东玉石“琇莹”了。北京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也出土有蛇纹石玉制品,由于其物质成分、工艺美术特征等均与岫岩相似,故其玉石来源很有可能为岫岩玉。清代及近代用岫岩制作的艺术品则更为丰富,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就有其收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于 1957 年在岫岩县北瓦沟一带建立了国营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北瓦沟露天采区于 1964 年自动滑落出一块体积为

25、 2.775.66.4 米,重约 260.76 吨,以草绿色为主,透明度较高,有一半被滑石包裹着的巨大而完整的岫岩玉块,其制品“玉王岫岩玉大佛”现陈列于辽宁鞍山市玉佛苑。从 70 年代末至80 年代,辽宁省地质矿产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对岫岩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迄今岫岩玉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玉石总产量的 50-70,供应全国 20 多个省、市、区约 200 个玉雕厂使用。用岫岩玉制作的各种首饰和玉器不但销售于全国各地,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良好的销路。 基本特征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 按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将岫岩玉分为蛇纹石

26、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据红外吸收光谱曲线图显示出蛇纹石玉组成,并含少量纤蛇纹石、胶蛇纹石。透闪石主要由透闪石组成,绿泥石玉主要由叶绿泥石组成。通过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亦可将岫岩玉分段划分为蛇纹玉、花色玉、绿泥玉三种。 蛇纹玉的矿物成分不尽一致,例如:绿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黄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也含有纤蛇纹石、叶蛇纹石;白色蛇纹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 花色玉可分为花斑玉、花玉两种:花斑玉指在其白色中有较多的绿色斑块,绿斑由叶绿泥石组成,白色部分为透闪石。花玉指在其白色中有灰、黑、蓝紫色斑带,这种斑带由

27、黑色矿物和菱镁矿组成,白色部分为叶蛇纹石。 绿泥玉呈墨绿、绿、浅绿色,主要由淡斜绿泥石组成。 由于不同石的矿物成分及其成因、粒度大小、共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岫岩玉的玉石结构亦颇有特色。经偏光显微镜观察,其中最重要的为细均粒变晶结构,如蛇纹石玉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透闪石的纤维柱状变晶结构、绿泥石玉的鳞片变晶结构等。交代结构在岫岩玉中亦普遍发育,其中常见的有交代残余结构、交代环边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等。但据电子显微镜观察,岫岩玉主要为交织结构,其中的矿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镶嵌。如果这种结构发育得越好,矿物质粒度愈细,愈均一,则岫岩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岩玉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优质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

28、脉状穿插构造、片状构造、碎裂构造的玉石,质地较差或完全不符合质量要求。 在化学成分方面,由于岫岩玉中不同玉种的矿物组成及其共生组合的不同,因而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的差别(表 12-30,据辽宁省地质矿产局七队):蛇纹石玉相对富镁、富硅、贫铝。透透闪石相对富硅、富钙、贫镁,绿泥石玉则相对贫镁、贫硅、富铝。蛇纹石由于与之共生的脉石矿的不同,因而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一般质纯的蛇纹石玉的化学成分常接近蛇纹石矿物各种组分的理论含量,而共生有较多脉石矿物的质地较差的蛇纹石玉各种组分的含量则变化较大。如果富含硅酸盐矿物,则 SiO 2 、CaO 含量增高,MgO 含量降低。例如,含透闪石的透闪石蛇纹石玉含 S

29、iO 2 56.8%,MgO 24.36%,Cao 12.70%,Al 2 O 3 0.51%,H 2 O 1.20%,等等。研究表明,以上蛇纹石玉、透闪石玉、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分别与叶蛇纹石、透闪石、叶绿泥石的单矿物理论组成分含量接近,特别是透明度好的蛇纹石玉则更接近叶蛇纹石的理论含量值。至于岫岩玉中的微量远素,蛇纹石玉以近矿的蛇纹岩、菱镁岩含硼高(10-20 倍)为特点。在其他可以检出的微量元素中,明显大于克拉克值的有砷、锑、镉、锗、银、锌,其含量与近矿围岩相近。总的变化趋势是,硼、铬、铜、锌的含量从矿体向围岩逐渐降低,其中明显地小于克拉值的是铬少三倍,镍少 1 倍,钴少 1 倍。 岫岩玉

30、的颜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 。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秀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有杂质含量达 5-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会增高。折射率 1.49-1.57。硬度为 4.8-5.5,密度为 2.45-2.48 克/厘米 3 。研究表明,其硬度与它本身的结构有关,平行纤

31、维的切面比垂直纤维的切面硬度大。例如,其中的蛇纹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5.82,垂直纤维方向为 5.61;绿泥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2.91,垂直纤维方向的为 2.86,等等。不仅如此,岫岩玉的硬度还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如铁的含量愈大、镁的含量愈小,其硬度愈高。在中国的已知玉中,岫岩玉为中档玉石,少数质地特别优良者属于中高档玉石。 辽宁岫岩玉化学成分简表 SiO 2 AL 2 O 3 Fe 2 O 3 CaO MgO H 2 O n.n.n 蛇纹石玉 40.55 0.05 0.82 0.963 42.74 11.65 13.59 65 透闪石玉 57.14 0.57 2.42 10.42 2

32、5.37 3.24 1 绿泥石玉 32.74 15.92 0.51 0.59 36.50 0.51 13.24 2 资源分布 岫岩玉所在地区位于中朝地台辽东台隆营口-宽甸古隆起的西端,区内古老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变质作用强烈,为岫岩玉矿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玉石矿体主要成透镜体状,赋存于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镁碳酸盐岩层中,受一定的层位控制,特别是其中的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层为最主要的含玉层位。矿床在成因上属于层控变质热液交代型玉石矿床。 现知岫岩玉在辽东半岛分布较广,产量较大。仅以岫岩县而论,其著名的北瓦沟矿区即为资源相当丰富、开采时间较长、年产量甚大的矿区。除此之外,在岫岩县境内还发现有

33、 10 多处矿床或矿点。其他如宽甸、凤城、丹东等地也有岫岩玉矿床、矿点或矿化线索发现。其含矿地层亦均为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碳酸盐岩层。一、概述国家标准 GB/T16552-1996“ 珠宝玉石名称 ” 中 “ 岫玉 ” 名称,专指带有地方性名称概念岫岩县产出的岫岩玉。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哈达碑镇,距县城 21 公里,分布在北瓦沟、王家堡子一带。 1992 年哈达碑乡发现一块重达 260.76 吨的岫玉块体,辗转运抵鞍山市, 1995 年 10 月,以精湛工艺雕成玉佛, 1996 年占地 2 万平米的鞍山玉佛苑正式竣工,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 1996 年 6 月 18 日哈达碑镇瓦

34、沟村瓦沟山半山坡,发现一块露头高 25 米,最大直径 30 米,体积约 2.4 万立方米,重约 60000 吨的岫玉,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岫玉。 河流中的岫玉卵石称河磨玉,是一种品质上剩的玉料。 二、历代岫玉 据考古发现,岫岩地区在距今 1 一 2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 4000-5000 年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遗址的岫玉古玉器,辽宁建平县出土的 “ 玉猪龙 ”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 “ 玉钩龙 ” ,原始社会 “ 勾云形器 ” 均以岫玉为代表。历代留下的岫玉文物十分丰富,夏商周时期的 “ 鸟兽纹玉觥 ” 、 “ 玉跪人 ” ,战国时期的 “ 兽形玉 ” ,

35、秦汉时期的 “ 玉辟邪 ” ,东晋时期的 “ 龙头龟钮玉印 ” ,南北朝时期的 “ 兽形玉镇 ” ,唐宋时期的 “ 兽首形玉杯 ” ,元代的 “ 玉贯耳盖瓶 ” ,明代的 “ 龙头玉杯 ” ,清朝的 “ 哪吒玉仙 ” 。 1968 年在河北满城陵山汉墓中出土的 2498 片岫玉 “ 金缕玉衣 ” ,北京博物院珍藏的夏家店文化的两件出土岫玉玉器 “ 碧玉螭佩 ” 、 “ 青玉鸟兽纹柄形器 ” 。江苏、浙江一带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器,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 700 余件玉器,相传清朝皇太极刻有 “ 皇帝奉天之玉 ” 的传国玉玺、乾隆皇帝刻有 “ 国朝传宝记 ” 的玉玺,都是用岫玉雕制而成。

36、 三、岫玉的地质产出特征 辽东地区下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地层以巨厚的白云石大理岩建造为特征,原岩系海相富镁碳酸盐沉积建造,厚度 392-604 米,岫玉主产于三段中 - 上部,含矿岩系还有白云质大理岩、透闪石白云质大理岩、菱镁矿岩、滑石岩、透闪石岩、方解石大理岩。 在中生代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岩层产生褶皱隆起,同时伴有岩浆岩体侵入,大量含 SiO2 的热液沿层间构造渗透交代,岫玉的主要成矿带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菱镁矿岩中,属热液蚀变产物。 四、岫玉的矿物岩石 1 、矿物组合: 叶蛇纹石、纤维蛇纹石、胶蛇纹石,滑石,菱镁矿、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绿泥石、水镁石、褐铁矿、水云母。 2 、矿物参

37、数: 叶蛇纹石 成分: Mg(OH) 8 Si 4 O 10 晶系:斜方 光性: 2V(-)20-90 Np=1.555-1.564 Nm=1.562-1.573 Ng=1.562-1.575 C/Z : b/ Nm , c/ Np , a/ Ng Ng= 浅绿, Nm 、 Ng= 无色、浅黄绿色 完全 晶形:片状 H=3.5 , D=2.5 纤维蛇纹石 成分: Mg 6 (OH) 8 Si 4 O 10 晶系:斜方 ? 光性: 2V(+)10-90 Np=1.542 , 1.532-1.552 Nm=1.543 Ng=1.555 , 1.545-1.561 C/Z : b/ Nm , c/

38、Np , a/ Ng Ng= 微黄绿, Nm 、 Ng= 无色、浅黄绿色 差 晶形:片状 H=2.5 , D=2.4 胶蛇纹石 成分: Mg 6 (OH) 8 Si 4 O 10 晶系:非晶质状 光性: 2V(+)10-90 N=1.500-1.570 晶形:胶状,围绕叶蛇纹石四周 五、岫玉的岩石特征 1 、蚀变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有时可见隐晶状胶蛇纹石分布。蛇纹石含量还 98% ,岩石多呈绿色、黄色及黄、绿参杂,透明度高,具蜡状光泽。 2 、蚀变透闪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

39、、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透闪石有时呈束状纤状分布,时而密集,时而疏散,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3 、蚀变菱镁矿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菱镁矿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4 、蚀变白云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白云石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六、岫玉民间玉种 绿玉:绿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

40、、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黄玉:黄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墨玉:黑色单一纯黑块体很少,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不透明,是制作饰品小件。 褐玉:褐色单一较少,多呈浅褐、浅黄褐,质地细腻、性坚、不透明,多制作饰品小件。 花玉:浅绿、绿、暗绿、黄、黄绿、黑、浅褐、浅黄褐、灰白互相混杂,或以某一种或二种色为主。岫岩玉已成为当地一支柱产业。岫玉工艺品经常作为礼品赠送给各国政府首脑。岫玉的旅游功能也得到充分发展,到岫岩看玉石采掘、观玉器调琢、逛岫玉市场、购买玉器已成为东北地区不分冬夏的一条旅游热线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位于

41、辽东半岛的北部,总面积 4507 平方公里,总人口 50 万,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近海县,又是东三省开放的前沿,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现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 42 种,其中菱镁石、玉石、理石、滑石、花岗石、硅石量多而质好,享有岫岩“六大宝石”之美誉。菱镁石总储量 11亿吨,含镁量 47%,储量占世界第二,质量居全国第一。岫岩玉储量和质量 属全国之首,享有中国国石之美誉。岫岩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又是省内温泉最多的县份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岫岩地上物产得天独厚,盛产板栗、尖把酸梨、金瓜梨等名优特干鲜果。年均放养柞蚕 1.5 万把

42、,被誉为“中国柞蚕第一县” 。食用菌年接种量 3000 万盘,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滑菇第一县” 。岫岩是国家黄牛生产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绒山羊生产基地县。岫岩交通通信四通八达,全县已形成了以岫岩镇为枢纽的辐射击队状-蓝田玉一、名称来历蓝田玉的名称初见于汉书地理志 ,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 。其后, 后汉书外戚传 、张衡西京赋 、 广雅 、 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 ”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

43、叶的玉石) 。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1978 年 11 月 23 日人民日报 ) 。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1982 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上述蓝田玉的原石。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这种玉石虽然不很美观,但因为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玉质硬度为 4 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采用做为装饰品。在汉代玉器中有两件很像现今的蓝田玉,一件是在陕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铺首嵌在古墓门上;另

44、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汉代玉佩。从这两件玉器玉质和色泽上看,很多地质学者都认为同现今的蓝田玉相似。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蓝田玉,则需加以进一步的考查。 二、特点陕西蓝田玉俗称“菜玉” ,质地坚硬,色彩斑澜,光泽温润,纹理细密,一玉多色,其矿石主要构成有蛇纹石化的大理石,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化学成份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铜、三氧化二铁等。摩氏硬度 2-6 度。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原料。 蓝田玉经物理化验表明,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钾、钠、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蓝田玉被视为保健玉。经常佩带玉器能使玉石中

45、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用蓝田玉制成的玉器翠色晶莹,神韵横生,有的如苍松翠柏,行云流水;有的似百鱼戏游;有的状如牡丹、连菊怒放、翠竹挺拔;有的如熊猫噬竹,猛虎啸谷;丹鹤飞翔,百鸟朝凤;有重墨泼洒;有的乳白如脂;有的绿如翡翠;有的淡黄似金。这些虚实相兼、神态各异的产品,使自然美中又增添了无限情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欧美。蓝田玉及其工艺品已成为陕西地方的一个支柱产品,名誉中外。-独山玉 矿物名称:独山玉 Dushan Jade采集地点:中国:矿物概述化学组成:CaCO3,CaO 56.03%,CO2 43.97%。常含

46、有锰和铁;鉴定特征:独山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同一块独山玉玉料可以同时出现 23 种或者更多的颜色,颜色鲜艳。翠绿色的独山玉粗看像翡翠,如果仔细观察,绿独玉具有粒状结构或溶蚀交代结构,主要矿物有斜长石、翠绿色铬云母,透明度好。翡翠和软玉呈纤维交织结构。独山玉的硬度远大于其它玉石,是由组成的矿物硬度大所致;成因产状:产于蚀变斜长岩体内,由于基性斜长岩或辉长岩在低温下,受到沿构造裂隙上来的岩浆晚期热水溶液交代、蚀变等作用形成的;著名产地:世界著名产地有中国河南省南阳市独山、新疆、四川等地。名称来源:因产于中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而得名,又名“南阳玉” 、“独玉” 。南阳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晶体形态

47、以细粒结晶为主;颗粒较细,粒径小于 0.05mm,隐晶质,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物理性质硬度:6.0-6.5比重:2.733.18g/cm3颜色:独山玉多是由 23 种以上颜色组成的多色玉系,常见的颜色有白、绿、紫、黄、红、黑色等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泽:玻璃或油脂光泽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 ,也有简称为“独玉”的。早在 6000 年以前,古人已开采独山玉,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独山玉的制品。西汉时曾称独山为“玉山” 。独山玉由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我国“四大名玉”之列。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一般独玉主

48、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绿独山玉:绿至翠绿色,半透明,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 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 。色呈浅红至红色,质地细腻,光泽好。 白独山玉:色呈白或灰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其品种包括奶油白玉、透水白玉等。 紫独山玉:色呈暗紫色,透明度较差。 黄独山玉:色呈黄绿色。 黑独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 。 青独山玉:色呈青绿色,透明度较差。 杂色独山玉:多种颜色混杂的独山玉。独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此外,利用玉块不同颜色模仿

49、自然制作的俏色玉雕获得好评。 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比较细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德国人曾称其为“南阳翡翠” ,苏联地质学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南阳玉归属于翡翠类型的玉石矿床。据河南地质工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探明南阳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组成矿物除斜长石外,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绢云母、黑云母和榍石等。经过显微镜鉴定,玉质含有多种蚀变矿物,蚀变作用以黝帘石化、绿帘石化和透闪石化为主。由于玉石中含各种金属杂质电素离子) ,所以玉质的颜色有多种色调,以绿、白、杂色为主,也见有紫、蓝、黄等色。 南阳玉硬度 66.5。有玻璃光泽,多数不透明,少数微透明。化学分析的结果是:二氧化硅 4145,氧化铝 30.7134.14,氧化镁 0.281.73,氧化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